第七届朱子之路研习营心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501
颗粒名称: 第七届朱子之路研习营心得
分类号: B244.7
页数: 6
页码: 119-124
摘要: 寻访朱熹曾经生活、论学的所在地,中建议史家不以探索过去本身当作一种目的,真心盼望能够接触到当代中国大陆的人、事、物,亦或是真的反映了大陆研究朱子学的实况?是以我认为对于理解武夷山的风土、特色应有所帮助,但还是抱着开心、期待的心情前往观看,就表演的呈现上的确是相当华丽而值得赞叹的演出,整齐划一的动作也让人佩服中国大陆专业表演的训练能力,或许也与其强调画面感而不在情节上刻意安排有关,也在杨儒宾老师的介绍下理解了朱子与刘家的密切关系,更是显现前人对于生活世界运作的仔细与实际。
关键词: 第七届 朱子之路 研习营心得

内容

这次参与了第七届朱子之路的研习营,寻访朱熹曾经生活、论学的所在地,也和两岸的学友、师长们进行了知识上的切磋,获益颇丰。以下就这几天的经历,做一顺时性的报告与说明,并提出自我所得与反思。
  由于此次旅行是我第一次到大陆,是以除了前往朱熹故里拜访外,我也带着“亲眼见证”当代中国大陆的眼光出发,作为一个中国史的研究生,我希望自己不只是在故纸堆中看望大陆,而成为一个对当代中国大陆现况知悉的人。或许有人会认为,历史研究何须触及当代中国?但历史哲学家Hayden White曾在”The Burden of History”中建议史家不以探索过去本身当作一种目的,而是作为一种能够提供透视当代的途径,我也带着这种对于历史学的想象,真心盼望能够接触到当代中国大陆的人、事、物,对于这个泱泱大国有更多了解。
  第一天下午参与了学员的自我介绍以及欢迎会,大致了解此次参访的成员们是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大、厦门大学,以及武夷学院的各方师友,但特别让我注意的是,这些学友们大多是中文系、哲学系背景出身的人,只有与我一起前去的两位朋友是历史系出身的。这隐约的在我心中留下一个问号,朱子这样具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为什么少有历史系的学生碰触?这是主办单位选择团员时的考虑?亦或是真的反映了大陆研究朱子学的实况?虽然还不太清楚彼此的研究课题,但这个问题最后也体现在接下来的讨论会上,我会留待后面说明。
  第一天晚上我们受主办单位的招待,前去参访由张艺谋规划的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由于大红袍是武夷山著名的茶叶文化产物,是以我认为对于理解武夷山的风土、特色应有所帮助,所以尽管第一天班机延迟,周转有些疲倦,但还是抱着开心、期待的心情前往观看。的确,就表演的呈现上的确是相当华丽而值得赞叹的演出,绚丽的多端色彩,搭配着不同实景山水而有着不同变化,灯光、华服一一闪烁眼前,确是美不胜收,再加上表演人员的编制庞大,整齐划一的动作也让人佩服中国大陆专业表演的训练能力。但可惜的是,这些表演尽管华美,在内容上却稍有些空洞,或许也与其强调画面感而不在情节上刻意安排有关。我一如前面的思索,这是否只是这场戏,或者是张艺谋导演的问题?亦或是中国大陆艺术,乃至中国文化现况的一个反映?许多的人力、排场,华丽灿烂的灯光衣着呈现了大国的气派,然而这其中所强调的精神内容又是什么呢?游览车上,我看着武夷山的夜色沉思这个问题,然后在宁静的夜里睡去。
  第二天我们起了大早来到五夫,参访了朱子的故居及其生活的地域,包括朱子所成立的社仓、朱子巷,也在杨儒宾老师的介绍下理解了朱子与刘家的密切关系,的确让人玩味。文献上的地名具现眼前,使人印象深刻,虽然宋代的往事遗迹往往随着岁月离去,只留下原址重建、修复的建筑,但望见屋檐上的古青苔,遥想先贤迈步的踪影,还是让人兴味盎然。尤其是朱子社仓前反光石的设计,更是显现前人对于生活世界运作的仔细与实际,我了解的社仓不再只是“救济当地贫苦”的建物,更是切实与在地人一起的生活,使得我能够有更好的资源去想象当时的历史处境。参访结束后,我们参与了五夫当地盛大的节日,有幸被邀请至前方的记者席参观舞台表演,然而当我回头一望,后面挤满着五夫当地的居民,我顿时觉得有些愧歉,也联想到了这种区隔是否同时也意味着权力的区隔?虽然在前方不需与人相挤比较舒服,但看着他们好奇的眼神,我却又矛盾地想着我们现在的舒适是否应该?而这又是怎么造成的?而这种“我”与五夫居民这个“他者”之间的差距,也形成我在一路上观察的重点,他们市集的脏乱喧嚣、喇叭声不停在耳边奏鸣、公共厕所让人的不惯,在在都是因为我带着自以为“文明”的视野看着他们,这让我惊觉自己虽然期许能够接受多元,但还是无法避免对于不同价值观的不以为然,然而我们又应该如何避免此一问题呢?接下来的这几天,我还是持续的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吃过饭后,我们下午去感受了武夷山的景色,也在爬山的过程中认识了几位大陆的同学,相比台湾同学的害羞,大陆同学们的热情着实让我印象深刻,他们的侃侃而谈宛若我们早已相识,我认为这是相当特别的。一直有人将不擅于发言、表达自己当作中华文化的特色,然而真的来到大陆,却有着相当不一样的感受。这看似简单的反思,其实也隐藏着我们做研究时常常会犯的问题,我们时常化约论式的简化一个民族、文化,然而我们是否曾经体会这中间细微的差异?而在微观与宏观的研究间,又如何掌握这两端的份际?还没开始进入研讨会,我却已经有着相当的“学习”,就像张老师在行前所说的,这不是一个观光团式的旅行,我想的确如是。
  第二天还有一件值得反思的便是在武夷书院举行的始业式。由于有幸被选为学员代表,得以有机会诵读对于朱子的敬仰之情,是以我对这个仪式感受或许比其他同学更为深刻些。杨儒宾老师说,有些人或许会对这种仪式不以为然,觉得可有可无甚至无趣,但这正是他要藉此机会好好举行此“礼”的原因。我完全同意杨老师尊重形式,并且深信形式与意义无法轻易切割的想法,但我仍有些疑虑,这个疑虑来自于后面几日听研讨会上同学的报告,指出“现代社会应如何复兴古礼”的问题。的确,如果我们真如杨老师所说的,很多同学都只带着做做样子的“形式”而来,而没有实际尊敬的精神时,那这样做的礼还是“礼”吗?又,在现代社会,我们如何追寻“礼”的精神?什么是“礼”的精神?更进一步,现代社会中,传统经典的思想究竟应该如何发挥?又如何实际的贴近我们?我们要怎么说服我们的下一代、同学乃至师长,我们的所学有用而不只是兴趣使然?虽然是散发联想的大哉问,但我认为这是有志成为传统思想研究者的学人必然面对的难题,而我目前也没有一个好的答案。
  接下来几天最重要的,莫过于两岸硕博士发表论文的研讨会了。我在前面说过,现在大陆学界,至少是这场研讨会中,没有什么历史系的学人参与,而这也就吸引我注意其它中文、哲学等学科是如何讨论朱子的。我首先注意到的是,由于我并不专门研究朱子学,当初也的确抱着学习的态度而来,但这些同学们所报告的内容几乎都涉及朱子思想里相当细节的问题,而且必然要对其所引用的文本有着一定的熟悉度,是以有时我在台下听得一愣一愣,却无以深刻咀嚼对方的报告内容。再者,也因为学科范畴的不同,做哲学研究的同学时常直接切入朱子概念的辨析、说解,例如:心之德与性之德的差异、心统性情的体系问题等等。尽管因为过去的阅读习惯,我大致还能跟上大家的脚步,但的确觉得跟历史研究中往往为人所强调的“时空性”有着相当不同的差距。第三,由于这是一个各自论文发表的形式,大家唯一的共通点只有朱子,是以论文的范畴相当广泛,从书院、周易、大数据信息、颜回,乃至古礼都可以成为发表的议题。虽然相当缤纷也都各自展现出不同视角,却也让我有些担心是否能够真的达到彼此“交流”的目的。其实就我个人担任学校助教的经验,或许小班制的分组讨论也是一个交流的选择,藉由行前共同阅读彼此的论文,或是针对朱子思想的某一主题设计题目,我们或可让博士生带领几位研究生以6-8人的小群体讨论朱子学中重要的问题,这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在小团体中与互不相识的学员们建立起联系,也可以就该主题进行深刻的了解,未尝不是一种可以考虑的发表形式。但无论如何,这次研讨会还是让我学到了许多,包括看见大陆同学稳健的学风,以及面对台下质问时的反应,都是我在学术场合可以加以学习的对象。印象中特别深刻的是北京师大的林学长,他精准的将报告控制在十分钟内,并且生动地以肢体语言配合powerpoint清楚地讲解朱子学中“身体”的概念,不仅内容新颖,表现风格也相当具有特色,让人精神一振。而也因为当初研讨会对于多元主题的接纳,尽管我带着前述的疑虑,却也感受到朱子思想在现代社会可能发挥的潜力,也是相当有意思的体验。
  后来几天,我们前去朱子祖籍的婺源,参观了鹅湖书院、爬了文公山,去了熹园、理坑,又带给我不同的对于中国大陆的观感。鹅湖书院是个令人舒服的地方,尤其在研讨会上,学姊又提到现代书院复兴的问题,而鹅湖书院之所以可以继续运作,也有赖于其不断的作为教育的场所,才能逃过文化大革命的摧残。我曾经在路上看到中国大陆的标语写“与其怀念不如重现”,我想古迹故所如何使其拥有现代功用、价值,是大陆这个拥有丰厚历史积淀的国度应该深刻思索的重点,尤其当他们将这些人文、自然遗迹都定上了昂贵的价格门坎时,更成为他们理应思考之处。而伴随着这个“资本化”的议题,我想还可以提出参访熹园的经验作为补充。一方面,当我们来到熹园时,带给我印象冲击的不是熹园的建筑景色,而是在门旁的大字:“江西朱子实业有限公司”,这对于我前面的思考仿佛又是另一个极端的冲击。我前面反复考虑着如何找到朱子思想、传统思想的现代意义,然而当它以资本主义化的方式最“实际”的呈现时,却又让我难以接受。是的,无可否认资本主义是最现代的一种响应模式,但这种模式是我们想要的吗?我不禁为自己思维所遇到的矛盾感到困惑,尤其是当我们晚上再来到熹园看“熹园惊梦”的实景表演时,更是让我费解。尽管我很感谢主办单位的出钱出力、用心,但不得不说“熹园惊梦”是一个无甚深刻内容的演出。整出表演只是为了“贩卖”朱子与婺源的名产砚台,却完全架空了这两者的精神,而使得表演单薄呆板,这难道就是对于朱子文化的复兴吗?我当然也可以了解当地需要提倡某些地方文化藉以吸引游客前来的努力有其必要,但当“提倡”这件事情沦于资本家的游戏时,是否又是一种可悲?当我知道这场表演要110元人民币时,除了再次感谢主办单位的赞助外,却又觉得有些无奈。
  隔天到了理坑,虽然感受到了中国大陆村庄的美好,却也体会到不同的风情,因为当我在参访这些古迹时,时常踏入还有人在住的“民宅”内。当我一方面为我的打扰感到抱歉、一方面为我先前提的“活化古迹”感到欣慰时,听到隔壁同团的老师问住在里面小朋友的感受,只见他冷冷地回“烦死了”三个字,我顿时又觉得心被揪了一下,因为这再次冲击我对于“重现”的想象想得太过美好。是啊,我希望古迹活化再利用,但随着参访游客的越渐增多,真的在古迹里实行活化,是不是又带来在此处工作、生活人的困扰呢?走在理坑的石板路上,看着清澈溪水旁洗衣的、黝黑皮肤的妇人,我实在不知该作何感想。
  走一趟朱子之路,对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等等的问题有着不断辩证的反思,这些思考或许是矛盾的,也或许带着点天真烂漫的色彩,但无论如何,我认为这是个有趣而且值得我们反复检讨、考虑的“中国特色”。我知道,上述提到的问题或许是一个“过渡”,中国大陆近年来快速而使人惊讶的经济成长,必然会带来各种文化冲击乃至生活的变化,是以一路上我尽管有不习惯、尽管有不理解的地方,但我相信还有许多的可塑性。因为台湾也走过同样的经济起飞,同样也有过我们不习惯的文化逻辑,但下一步是什么,却不只是大陆,同时也是台湾,乃至欧美现代社会必须遭遇的问题。当我在宣称他人的文化单薄的时候,我是否也问过自己,那台湾呢?我们有着什么样的文化特色?我们就比他们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吗?进一步问,西方不也若然如此?在这个脸书成瘾的时代,我们是否真的仔细思考过信息快速变动的背后有着什么值得追求价值?而若然朱子再世,他是否会如同熹园的“朱子”般要我“自悟”?亦或是他老人家格物穷理的精神能牵引他指出我们可以尝试的道路?或许我们也就只有不断地与其交融辩证,才能企及这些问题解答的可能。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本书描述的朱子是13世纪后影响东亚地区最重要的思想家,他一生的志业固然在远绍孔孟,但其终生的事业之成就其实已远远超过哲学或狭义儒学的范围。如果说东方世界有百科全书型的思想家,朱子应当是首选的巨擘。他横跨的学问版图极广,这种学问版图不只是知识的占有,更重要的是各种知识的融合贯通。就路的隐喻来说,也就是他将各种文化之道串联起来,成为四通八达的文化交通网。朱子统合了各种文化之道,换个语词来讲,也就是他重新走过以往各种有意义的文化途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