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是为了不遗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486
颗粒名称: 缅怀是为了不遗忘
其他题名: —2014朱子之路有感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96-97
摘要: 从朱子之路回来已经一段时间了,迟迟没有动笔,是因为自己还处在朱子之路的余韵中,记忆还是那么鲜活,情绪还在不断跳跃。在这种几近兴奋的“跋涉”中,血液都是不安分的,真的难以说出个完整的清晰的关于此行的感受,有的多是零碎的模糊的只言片语,可以说出许多,却难以说清。本以为繁杂尽散,最重要的是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后人仍然在缅怀中继承,在缅怀中铭记。和诸多尊敬的朱子后人及理学研究者相比,我对朱熹及理学的理解是局部而肤浅的,但是十分有幸参加此次朱子之路,也是这趟旅途,让我更真切地认识朱熹、更深刻地了解朱熹思想。也万分感谢这些“缅怀”,让我们没有遗忘。
关键词: 朱子 缅怀 不遗忘

内容

从朱子之路回来已经一段时间了,迟迟没有动笔,是因为自己还处在朱子之路的余韵中,记忆还是那么鲜活,情绪还在不断跳跃。在这种几近兴奋的“跋涉”中,血液都是不安分的,真的难以说出个完整的清晰的关于此行的感受,有的多是零碎的模糊的只言片语,可以说出许多,却难以说清。
  本来是想,等隔段时间吧,有了距离,冷静下来,回头再看,好好再感受此行,认真、全面地审视自己的心绪,或许有了距离,才能看得更清。
  本以为繁杂尽散,最重要的是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可是,这几天当我再去回想此次朱子之路的种种,开始有些困难,很多细节难以记起,就连当时的一些感受都有些模糊了。的确,毕竟遗忘是人不可遏制的本能,记忆还是遵循艾宾浩斯曲线的,万事万物都在时光中散淡,渐行渐远渐模糊…… 记得曾经看过一部叫做《勿忘我》的电影,其中关于遗忘的表现尤其印象深刻,片中每一个死去的人都被大家迅速遗忘,仿佛不曾存在过。这似乎让人毛骨悚然、难以接受。其实,真正让人心寒的不是这种意识表现的怪异荒谬,而恰是在于它的真实成分——关于遗忘的真实但残忍的事实。导演不过是将人的遗忘本能放大、加速,就呈现出了难以否认的残酷性和丑陋感。
  幸而,并非所有都在时光中消失,总有一些记忆在不断回忆中保持清晰,而这种鲜活的回忆往往要借于“所托”。就像当我对此行的记忆模糊时,回忆也显得力不从心、无济于事,但我可以通过这次朱子之路过程中留下的种种痕迹——照片、活动手册、纪念品等等——来唤起鲜活的记忆:当我看着某张照片的时候,总能想起当时所处的地点、当时的时间、当时旁边的人,甚至是其时的阳光、其时的心情、其时角落的一块小石头、其时热得滴下的汗水…… 在世界历史上,多少伟人大家并没有被时间冲蚀殆尽,而是在一代代缅怀中长存。此行我们所追寻的大思想家理学宗师朱熹,也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伫立至今的一位。后人仍然在缅怀中继承,在缅怀中铭记。
  一位远去了八百余年的先人,却能够不被遗忘,正是在于这种不断缅怀。人们在各种“所托”中缅怀:文物、遗迹、活动、思想……而朱子之路,作为传承朱子文化、追寻朱子足迹、走进朱子生活的特殊旅程,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缅怀先人之“所托”。
  通过这次朱子之路,我们可以穿越几个世纪的距离,走近朱熹。之前只能在书本或课堂上去感受那触碰不到的几乎虚幻的朱熹,而在朱子之路上,却能走他曾走过的路,进入他曾生活的地方、讲学的地方、思想碰撞的地方……是这次旅程让我接触到如此真切的朱熹,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他和他的思想。
  武夷精舍内的“敬师礼”,在古朴庄重的仪式中,我深切感受到师道与孝道;在鹅湖书院的静坐,静谧沉寂,静听自然,观照内心,实在是第一次体会到静坐的魅力…… 和诸多尊敬的朱子后人及理学研究者相比,我对朱熹及理学的理解是局部而肤浅的,但是十分有幸参加此次朱子之路,也是这趟旅途,让我更真切地认识朱熹、更深刻地了解朱熹思想。也万分感谢这些“缅怀”,让我们没有遗忘。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本书描述的朱子是13世纪后影响东亚地区最重要的思想家,他一生的志业固然在远绍孔孟,但其终生的事业之成就其实已远远超过哲学或狭义儒学的范围。如果说东方世界有百科全书型的思想家,朱子应当是首选的巨擘。他横跨的学问版图极广,这种学问版图不只是知识的占有,更重要的是各种知识的融合贯通。就路的隐喻来说,也就是他将各种文化之道串联起来,成为四通八达的文化交通网。朱子统合了各种文化之道,换个语词来讲,也就是他重新走过以往各种有意义的文化途径。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若南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