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静、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482
颗粒名称: 敬、静、净
其他题名: --朱子之路感悟
分类号: B244.7
页数: 4
页码: 83-86
摘要: 我想茶圣复起,这份文化底蕴在这次的朱子之路中恰好以不同的形式被彰显出来了,无不要求在上下互动间各自负起应有的道德举措,而敬的精神与不敬的宵小嘴脸曾交错于宋代的理学图谱…… 朱子曾一度入朝为官”此种不敬于人不敬于学的态度,淬炼他老的心性涵养,看着墙上忠、孝、廉、节的题字,在朱文公圣像前开始进行严整有度的拜师礼,简单庄重的仪式引领众人提升,在夫子讲学之处行拜师礼,相继来到朱子墓、武夷山九曲溪、文公山、熹园…… 朱子墓旁的石碑,看着朱夫子遗迹的水滴池遭到些许,她深感清净活水不应受到污染”。
关键词: 朱子之路 感悟 文公山

内容

如果将陆羽《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改为“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大红袍,竟在武夷山里栽。”我想茶圣复起,亦不易吾言矣!我们在武夷山欣赏“印象大红袍”,剧场讲述茶的制作过程及历史,在炫丽多彩的视觉飨宴中,带出茶道的文化底蕴:敬、静、净。这份文化底蕴在这次的朱子之路中恰好以不同的形式被彰显出来了。
  儒家视伦理为相对关系,每个人虽然社会地位、年纪、资历有上下高低之别,然而彼此之间的互动是相对的,“君敬臣忠”“父慈子孝”等述及人在社会、家庭的角色扮演,无不要求在上下互动间各自负起应有的道德举措。人们要扮演好其角色,重要的关键便是“敬”。子曰:“修己以敬。”将“敬”的态度当作一种修养方式,便不会有强凌弱、上压下的种种行径。敬人者人恒之,对人不敬,纵然以一时的强横无礼逞其私心,终究要为其不当言行于异时异地付出同样的代价。而敬的精神与不敬的宵小嘴脸曾交错于宋代的理学图谱…… 朱子曾一度入朝为官,为宁宗皇帝侍讲,外戚韩侘冑为了夺取政权极力排挤深孚众望的宰相赵汝愚,朱熹为此向皇帝进言,不料因此惹祸上身,丢官罢职,紧接而来的是韩侘胄发动的庆元党禁。侘冑以其官场上干练的行政专才,获得君主倚重,不曾钻研儒学,却倚势跨足理学之门,点评理学为何物,不啻羞辱理学士子,此种不敬于人不敬于学的态度,注定他终将遭到惨死乱棍之下、身首异处的下场。反观朱子,虽风尘仆仆地流寓闽赣诸省,但官场的挫折,人世间的种种磨难,淬炼他老的心性涵养,力行“穷理居敬”的为人为学之道,终使其道德学问能过化存神,流布天下。老子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福”,如何转祸为福,因败为功,实系于个人面对人、事、物“敬”的态度。
  我们一行人来到朱熹园武夷精舍,面对着“理学正宗”“万世宗师”的牌匾,看着墙上忠、孝、廉、节的题字,在朱文公圣像前开始进行严整有度的拜师礼,简单庄重的仪式引领众人提升“敬”的精神,走入更高的道德情境。在夫子讲学之处行拜师礼,我觉得非常殊胜,也很难得。遥想八百年前,朱子存心养性,守时待命,于登山临水之际,假吟咏一吐胸中块垒;研经究理之时,借讲学千泻理想抱负。这位思想巨人,影响了中国乃至整个东南亚,一直到现代化的工商社会,依然有溥博渊泉般的生命力。如今,后人走着前人的足迹,相继来到朱子墓、武夷山九曲溪、文公山、熹园…… 朱子墓旁的石碑,剥蚀得厉害,象征着“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水滴池,冒突了数丛杂草,有位女学员带着“清静池水,照见澄澈之心”的竹制木牌交由大力赞助此次活动的朱茂男理事长。原来,她的同学去年也来参加朱子之路,看着朱夫子遗迹的水滴池遭到些许“不明物体”投入,她深感清净活水不应受到污染,便托其友带来这块竹牌。在众人见证下,朱理事长将此竹牌缓缓地置入水滴池旁,盼望行人经此先贤之地,能由“净”地“净”池的保护环境之意识,进而提升为“清净”自性本体之心。
  岁月的痕迹似未曾饶过这里的一山一水一物。然而哲人虽远,典范在昔。我们怀着庄严肃穆的心情,参谒朱熹墓园。朱熹第三十代裔孙朱茂男理事长等宗亲主持祭拜,学员们则以一炷清香环走墓旁聊表对先贤的追思。我曾读过的朱注《四书集注》《春日》《九曲棹歌》《观书有感》也伴随着朱子之路涌上心头,便在这一砖一瓦处爬搜前人之哲思文心。
  九曲溪水青碧无比,山挟水转,水绕山行。我乘着竹筏,欲一睹“插花临水为谁容”的玉女峰,揣想藐姑射山神女或许长驻于此。无奈午阳艳照,疲惫的身躯禁不住暖风微醺,竟不知不觉地进入梦乡。幸得九曲弯延绵长,清醒后已漂流至“悬棺”处了,一生一死,忽于此间交会,变化无常之感跃然于心!多少个春秋过去了,如今的武夷九曲想来亦非当年旧景,况且杳如芥子的我,终将如那悬棺中的过客,一榻长眠。物质世界所有一切都将遭受自然的侵蚀,壮阔的桑田海水今如许?小小的泡沫风灯又岂敢自怜自艾!人们的恩怨纠葛、是非相缠与天地宇宙的无穷无尽相比,实在是微渺的不能言语了。贤哲的襟抱,随着盈盈一水,缩为九曲,犹如其跌宕起伏的人生,情不自禁地发为棹歌。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如果没有亲自走一趟朱子之路,又怎么能体会到先贤的超凡脱俗?那样的山水,那样的人文,才得以孕育这样的理学大家。夫子饱尝艰辛,依然能绍圣启贤,为后人铺陈性理大道,区区如我,尚且为俗务细琐恼怒烦心,细嚼朱子诗句:“桑田海水今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仰望天地古今,发生在个人身上小小的变动无常仿如弹指,又何须萦怀不已! 这次朱子之路有别于以往的学员组合,由朱茂男理事长带领的新竹书法团成员也参与了此次研习,书法组此行特地来到了玉屏山公园的制高点——造型优美的南平玉屏阁。是时,群贤毕至,“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书画交流笔会”的横幅已高挂在阁楼正门迎接我们,一群约莫五六岁的小孩子,拿着自己的书法作品开心地与我们合照,童稚可爱,伊哑学文,让我感到中华文化的未来在他们身上有一股深厚的潜藏力。
  新竹书法团的学员与玉屏阁的学员一起落笔挥毫,满室墨香的人文气息让我驻足良久。南平电视台特派记者采访此次笔会及新竹书法团关西中学的学生,学生们又惊又喜,由于受到肯定,也更加认同自己在学期间勤练书法的成果。此行让两岸因共同的文化产生共鸣的连结,使本届朱子之路再增添两岸文化交流之佳话。
  来到了朱熹的祖籍地江西婺源,走进当年朱陆论辩的鹅湖书院,在杨儒宾老师的引领下,我们一起静坐。当全体同学眼睛闭上,坐在古老的书院中,随着一呼一吸的调息过程中,一点一滴地放下、放下、再放下,内观己心,止于至善,当下真是俗虑尽净,天理流行,而那种放松、无我、自在,实实在在地达到心灵的平衡。《易》曰:“至静而德方。”朱夫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必然是其至静的功夫,才能将古往今来的学问一以贯之,留给后人丰富的思想瑰宝。
  走进碧水、青山、凉亭、碑廊、楼阁、古树、古驿道、古文化的文公山。这天特别闷热,虽然10万亩阔叶林遮天蔽日浩瀚无垠,我们竟听不着一点“穿林打叶声”!南风远遁,想亦伴驾文公消暑去了,只有他老手植的那10余颗杉树最富性灵,知晓来人困于暑热,杉叶蕨藻沁出阵阵凉意,慰藉后人那份殷勤的凭吊!数百年的风霜早已消磨人间几世的荣衰,但文公山里的杉、石、鸟、蝉却是逍遥自在,依傍朱夫子的遗教睥眤古今呢! 在文公山消磨了半天,众人已是挥汗如雨,下山后我们来到了熹园。熹园的江亮根老板对中华文化有非常深厚的孺慕之情,他将熹园打造得古色古香,并且免费招待朱子之路学员参访熹园及观赏《熹园惊梦》的演出,对于江老板的慷慨盛情,朱茂男理事长及众人们都铭记在心,也希望能将在熹园所感受到的美好永远地留存在记忆中。
  朱子之路七天的行程已接近尾声。7月19日这天,书法团成员来到江湾、晓起。明清以来,江湾出了许多士绅名流,是婺源的“书乡”代表。村里保存许多古徽派建筑,还有纪念清代著名经学家的“江永纪念馆”。晓起处处是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里,埋藏了悠久的历史遗迹。在江西婺源的最后行程,江湾、晓起是素朴的古文化回忆,淡淡的、静静的,但很有味道。东坡评陶诗云:“质而实绮,瞿而实腴。”我想,用来评江湾、晓起的人文风貌是非常贴切的。
  参与朱子之路的过程虽然疲惫,却非常充实。在结业式上,每个人都充满感动。回顾这七天的行程,我们一起在先贤遗迹中感受道德情怀:敬、静、净;在山景水色中,饱览武夷、婺源的旖旎风光,这是一趟朝圣、感恩之旅。真的很感谢主办单位及朱茂男理事长、杨儒宾教授、张崑将教授,还有各位有缘同行的老师、学员们,更感念朱夫子的遗教,若非先贤雨霖甘露,末学肤受何能得其沾溉!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本书描述的朱子是13世纪后影响东亚地区最重要的思想家,他一生的志业固然在远绍孔孟,但其终生的事业之成就其实已远远超过哲学或狭义儒学的范围。如果说东方世界有百科全书型的思想家,朱子应当是首选的巨擘。他横跨的学问版图极广,这种学问版图不只是知识的占有,更重要的是各种知识的融合贯通。就路的隐喻来说,也就是他将各种文化之道串联起来,成为四通八达的文化交通网。朱子统合了各种文化之道,换个语词来讲,也就是他重新走过以往各种有意义的文化途径。

阅读

相关人物

郭芳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