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上有仙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479
颗粒名称: 武夷山上有仙灵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76-78
摘要: 虽知朱子生于尤溪,生命的大部分足迹也集中于福建。但此前,我从未踏上过福建的土地,直到那天,在绵绵细雨中,来到风光绝美的武夷山。雨水洗去了闽北夏日的燥热,坐在九曲溪边,《印象大红袍》在眼前徐徐拉开序幕。一山一水养一方人,如今生活在天游峰下、九曲溪边的武夷山人,面对瞬息即变的现代世界,仍然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传统固有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他们感恩日月、感谢雨水、歌颂大王和玉女的传说,精心地培育并珍视这里独有的大红袍,尽力追求人与山水自然的合一。武夷的山、水,在几百年前曾经浸润过朱子的生活,武夷的茶,也曾丰富过朱子的思考。我们从现代穿越回八百多年前的旅程,就以这幕满怀着希望和热情的演出开始。
关键词: 朱子之路 武夷山 仙灵

内容

虽知朱子生于尤溪,生命的大部分足迹也集中于福建。但此前,我从未踏上过福建的土地,直到那天,在绵绵细雨中,来到风光绝美的武夷山。雨水洗去了闽北夏日的燥热,坐在九曲溪边,《印象大红袍》在眼前徐徐拉开序幕。一山一水养一方人,如今生活在天游峰下、九曲溪边的武夷山人,面对瞬息即变的现代世界,仍然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传统固有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他们感恩日月、感谢雨水、歌颂大王和玉女的传说,精心地培育并珍视这里独有的大红袍,尽力追求人与山水自然的合一。武夷的山、水,在几百年前曾经浸润过朱子的生活,武夷的茶,也曾丰富过朱子的思考。我们从现代穿越回八百多年前的旅程,就以这幕满怀着希望和热情的演出开始。
  挥汗如雨地登上天游峰,俯视仙境般的武夷全景;在竹筏上俯身捧一捧九曲溪水,在心里留下婷婷玉女峰的倩影;穿过山林和溪流,身上带着清晨草叶上的露珠,看一眼岩壁上的大红袍;在水帘洞旁感受难得的凉爽,让清澈的泉水洗去一身的烦恼。武夷山绝美的景色固然令人难忘,却并不足以震撼人心。最打动人心的,往往不是单纯的美景,而是美景被赋予的传说与传说背后所寄托的希望,精神的传承才是最激动人心的力量。对我们而言,武夷山的景色因为朱子的足迹而显得那么特别。八百年前,朱子也曾仰望天游的绝壁,欣赏大王玉女的倒影,在九曲溪上,留下悠远的棹歌。我们似乎是跟随着朱子的背影,朝圣般地眺望崖壁上朱子所书的石刻,吟诵他留下的《九曲棹歌》:“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因了朱子的描绘,因为这里每处都留下朱子的足迹,与他的脚步交会,武夷的山水被赋予了穿越历史的灵气,那么灵动而贴近人心。
  距离武夷山不远的五夫镇,万亩荷塘中盛开的荷花为这个小镇增添了生机。这里不仅有荷花和莲子,更有着朱子年轻时生活的痕迹,走进紫阳楼,仿佛看到那个承受着丧父之痛发愤读书的少年;漫步在朱子巷,想象朱子走在这里的景象;伸手抚摸朱子手植的香樟树,喝一口灵泉水,感念朱子的足迹被保留得如此完整。如果说在五夫镇遇到的是少年的朱子,那么在武夷精舍,则邂逅了壮年的朱子。武夷精舍成于淳熙十年,由朱子亲自营建,他在此著述讲学达八年之久。如今的武夷精舍,虽然属于武夷山风景区的范围内,但却是难得的宁静清幽。研习营在此举行了庄严的始业式,学员们以传统的方式礼敬先贤,并感恩研习营的诸位老师。始业式最后,全体学员共同诵读《朱子家训》,洪亮的声音在精舍中回荡,久久不散。仪式的庄重告诉我们,此行并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而应当带有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以实践的方式认识、体贴朱子,惟以朱子之志、朱子之业为自己之志业,才能不辱先贤之遗训。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本书描述的朱子是13世纪后影响东亚地区最重要的思想家,他一生的志业固然在远绍孔孟,但其终生的事业之成就其实已远远超过哲学或狭义儒学的范围。如果说东方世界有百科全书型的思想家,朱子应当是首选的巨擘。他横跨的学问版图极广,这种学问版图不只是知识的占有,更重要的是各种知识的融合贯通。就路的隐喻来说,也就是他将各种文化之道串联起来,成为四通八达的文化交通网。朱子统合了各种文化之道,换个语词来讲,也就是他重新走过以往各种有意义的文化途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