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七届朱子之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465
颗粒名称: 2014年第七届朱子之路
分类号: B244.7
页数: 76
页码: 60-134
摘要: 本段描述的是2014年第七届朱子之路相关内容。
关键词: 朱子之路 第七届 2014年

内容

让“朱子之路”成为两岸三地青年学生文化交流的品牌朱向海峡两岸“走朱子之路”研习营于2008年拉开序幕,至今已举办了七届,成为闽台两地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在闽台文化交流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0多所两岸高校,700多位学者、青年学子,千名宗亲,每年七月流火的时刻,顶着热焰的焦烤,一波一波地走进朱子之路,走进朱子行进过的山山水水,走进朱子治学的圣地:观书院、察风物、品灵泉、启思维,受到一次次中华传统文化的洗礼。
  朱子入闽、出生、成长、讲学、著述、终老环环连接的朱子之路,是中华文化集大成之路,学子不仅领略了武夷山的青山绿水,而且分享了朱子之路的文化盛宴。他们从兴贤书院、武夷精舍的古迹中,分享到了朱子勤于治学的精神;从紫阳楼的一泓灵泉中,悟出了“活水源头”的深邃哲理;从兴贤古街、朱子巷中,体悟了朱子故里的风俗民情;从庄重的“敬师礼”中,受到了理学家精义入神的义理灌溉;从鹅湖书院的静默中,深察到了学问的真谛……朱子之路,从书本的涵泳玩味到实践的切己深察,在效仿理学家的“游学”中,渐悟“全球化视野中的朱子学”“朱子学与东亚文明”“朱子理一分殊的重大意义”的深远厚重。
  “尊德性,道问学”是朱子之路的目的所在,每年近百位学子怀着一片虔诚之心,沿着朱子数十年在闽北的行止,探寻朱子的足迹、心路、事功。从忐忑到释怀,从神秘到澄净,从生涩到畅达,文思如涌书写了一篇篇真挚的感言,汇聚成《追寻朱子的足迹——朱子之路的回顾与展望》(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编,2013年版)。心得与感悟,思路与抒怀,回顾与展望,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一次的闽北之行,一次的文化之旅,留下一生中最永恒的记忆,品味无穷。
  没有比文化能持久地让人守护一方心池,朱子文化以其深厚德业的涵养滋润了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促成了主办单位台湾朱子学研究协会、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世界朱氏联合会、中华朱子学会及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等团体和朱氏宗亲持续开展走朱子之路研习营活动的决心。中华文化之旅的大交流,对两岸未来和平发展,对香港社会长期繁荣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期望朱子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长”,从一个闽台文化交流的平台,逐渐形成影响两岸三地及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品牌,使之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朱子之路是闽台朱子文化交流的实践,是组织者智慧的结晶。过去的朱子之路研习营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鼎力帮助。朱子文化是我们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殷切期望,大家一如既往,携手共进,特别是朱子之路行经之地,在未来的活动中,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配合、宣传报道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省旅游部门在完善景点设施配置、丰富文化内容的同时,将朱子之路纳入全省旅游线路,形成一条以朱子文化遗迹为主的“朝祭观光之旅”,使之既能成为福建旅游文化产业的亮点,又能成为持续扩大两岸三地更多青年学子及世界各国民众来闽寻走这条文化之路。(朱向:福建省政协港区委员、世界朱氏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朱子之路随想谢伟铭回学校有几天了,思绪还始终萦绕在朱子之路上。想来甚是感激、甚是兴奋、甚是意犹未尽。在课本中不止一次接触朱子的思想,而今,自己终于可以走进朱子曾经生活的世界,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虽已相隔八百多年,但那山、那水、那树、那一砖一瓦无不彰显着历史的印迹,带我们追溯圣贤那份鲜活的生活。九曲溪透过朱子的思想,我认识的朱子是威严、庄重、不苟言笑的。然而,当我走进武夷山,站在武夷精舍门前,看着背面笔挺的高山,繁盛的翠树,脚下的绿草,一簇一簇的山花时,我突然觉得,朱子是充满柔情的,庄严中不乏柔情。选择这样一方圣地来授徒讲学,自是性情中有与这山水相通之处吧!一直结伴而行的浙大同学盛宁的一句话说得好:朱子选择了这片山水,或许,更是这片山水选择了朱子。
  我们本来安排13号上午去爬天游峰,下午在九曲溪漂流。然而十分不巧,13号台风登陆福建,各部门都进入警备状态,当天九曲溪就被封了,漂流已然作罢。于是,我们赶早去爬天游峰。遥想当年,闲暇时,朱子总是带着学生登高,如今砌好的台阶走来都觉不易,何况当年爬山应是多么辛苦。但想来爬山的过程中,朱子与学生定少不了问学解惑,吟诗赋对,当是真正融入山水,享受其中之乐,不像我们这一群群游客,只顾急匆匆地走完全程,不曾让心停下来与这山水相映。
  站在天游峰顶俯瞰,那一道蜿蜒流淌开的碧绿色的带子便是九曲溪。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吧,或者更是朱子的福佑,本以为这次因为台风要与漂流失之交臂,没想到台风过去很快,而且武夷山所受影响很小,在我们行程的最后一天,安排我们清早五点去漂流。也正因为这么早,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致。四周的山被雪白的云雾缭绕,如仙境一般。那湿湿重重的云气悬在半山腰,甚至更低,仿佛踮一下脚,就可以捧一把入怀。朱人求老师也兴奋地说:“我参加了这么多次朱子之路,也是第一次在这样的景色下漂流。”庄严、空灵、静谧,这真是感受朱子泛舟九曲的最好时刻。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朱子当年是从一曲逆流而上来到九曲,犹如见到世外桃源。我们六人一组,就是从这两岸“桑麻蔽野”,豁然开朗的九曲处出发,乘着竹筏顺流而下。每到一曲,同船的复旦同学沈娟就会给我们大声诵读一遍朱子《九曲棹歌》中相应的词句,让我们感受一下朱子当年泛舟九曲的心境。而我,也在体味《九曲棹歌》的过程中,试图穿越时间的阻隔寻找某种共鸣。然而,很是失落,虽是发自内心地喜爱这方山水,但这喜爱似乎只停留在表面,自己的心似乎融不进这山水。两边的青山将那份喧闹隔开,然而久在喧嚣中的我们,一时半会怕是无法消除这内心的浮躁。现在的我们是否还有一份宁静清湛的心来感受生活,来砥砺志向?同船的台湾同学梁伟贤也一直没怎么说话,最后他说他很想安静地这样一路看下去。我不敢妄加揣测他的心境,但听他这样说的时候,我更加觉得这一程太短,真希望能一直这样漂流下去,就这样看着这山、这水……其实,我们太需要这份宁静了,这山水可以让我们心静,只是不知道当我们踏上水泥地面的时候,这份宁静是否还守得住。香樟树我们的大巴车在紫阳楼前停下,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下,这座灰瓦白墙的院落安静地坐落在这里。这便是朱子生活过近五十年的居所。走进庭院,里面的布局精致紧凑、庄重典雅。一共两层,一层为朱子的书斋、居室,以及三个儿子的居室,还有朱子授课讲学的两厢屋子。此外,也有朱子继承其父之意所专设的“韦斋”,以时刻鞭策自己、警醒自己。二楼是朱子母亲和三个女儿的居室。走过每一处,都不自觉地去想象朱子当年在这里的情景。定是有很多学生前来问学,这里当每日都会传出老师与学生或严肃或风趣的话语,授业解惑的同时,朱子的相当部分著作也在这里完成。这是作为人师和哲学家的朱子。然而,在这里朱子亦是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对母亲恭顺孝敬、对妻子相敬如宾、对子女谆谆教诲,一家人在这里生活的场景,应是一幅温馨的画面。想到这,浮现出在武夷精舍的感觉:朱子是柔情的,是亲切的。
  从紫阳楼出来,便可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棵十分粗壮的大树,这便是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香樟树。它就像护卫一样,站在不远处,守卫着这座院落,世事变幻、沧海桑田,就这样守卫了八百多年。我们一行人激动而兴奋地朝香樟树围过去,大家绕着树好奇地端详着。我伸手抚摸树干,仰头看着冲向高空并向四面铺展开的枝叶,一股敬意油然而生。这是一种怎样的生命力,在岁月的冲刷中愈加坚韧、愈加旺盛!曾经,这也是一棵小小的树苗,它的成长过程或许都没有人留意,只是突然有一天,有人惊叹:“这么粗的树!”此时,可能已经百年。思想的发展,应该也像这棵香樟吧!从一颗小小的种子,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壮大,愈是久远,愈是丰富而饱满。朱子的思想便是如此啊。对于晚生后学,我们要学习的很多很多,朱子思想是那样深厚,我们唯有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向学,不断地勤奋…… 文化的传承亦是如此吧。承载著文化的河流在岁月的逝去中向前流淌,一路上有新的水源注入,才会使河流有奔腾不息的动力。就像这棵香樟树,不断地吸收阳光雨露,不断地滋养那份鲜活的生命力,才会历久弥新。不知是否有能力为这历史的河流注入一瓢新水,但我们要在这条路上努力…… 坐上大巴车,回头望去,香樟树望着紫阳楼,也望着我们。
  鹅卵石路此行让我印象很深的还有鹅卵石。朱子巷里那条鹅卵石铺就的小路,狭长而安静地铺陈开去。朱子当年就是沿着这条小路去拜访老师、求学解惑的。这是朱子的问道之路,是我们的朝圣之路。
  这条朱子巷位于村子当中,和所有的小巷一样,并没有专门加以护栏或是周围的建筑有突出之处,我们就在村里沿着小路向前走着。走到一个路口,突然发现左面的小道变成了鹅卵石路,抬头看去,这条上坡的鹅卵石路上方拐弯处写着“朱子巷”三个字,“哦,这就是朱子巷了”,心里说道。我们一路走过来都是水泥地,看到这鹅卵石地面,还有上面覆盖的青苔,仿佛一脚踏入了过往的岁月。听武夷学院的魏老师说这里以前都是鹅卵石路,只是村民们觉得不方便,都在上面铺了一层水泥。铺上了水泥,就可以通摩托车、三轮车,就有了嘀嘀的鸣笛声,就有了不一样的喧嚣。还好,这条鹅卵石路保存下来,可以让我们安静地走在上面,任思绪随意驰骋。记得我们去朱子墓园的时候,也是走了一条长长的鹅卵石路,那一路是肃穆、凝重又满含激动的。于是,鹅卵石给了我一种特殊的感觉:它安静、质朴,好像有着隔绝嘈杂的魔力,走在上面,心里很宁静,也很清凉;它还有一种拉近时空的亲切感,仿佛一下子走近了朱子。
  鹅卵石路,还会有更多的人走过…… 这一趟朱子之路,有太多难忘的场景,太多的感受,太多的话,只是一时却不知如何说起。在武夷精舍所行的敬师礼,使我们体会到这次朝圣之旅的意义;在鹅湖书院举办的论文研讨会,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圣人之道的力量;在此地举办的结业式,唤起了我们深深的不舍和期许;在紫阳楼旁饮朱子当年所饮的灵泉之水,再一次让我们有了接近朱子的机会…… 是啊,这趟朱子之路让我们有机会看朱子看过的景,走朱子走过的路,喝朱子喝过的水。心中充满无限感激。感激朱子让我们有了一份心灵的寄托,有一份前行的方向;感激陈来老师能让我有机会走进朱子之路,走近朱子的世界;感激朱人求老师、张崑将老师、杨儒宾老师辛勤的筹划、组织和一路对我们大家的照顾;感谢朱子后裔朱美珍老师一路为我们所做的讲解;感激所有同行的大陆和台湾的老师们,是你们让这次活动顺利圆满又丰富有趣地完成。记得李雨升老师耐心细致地评讲我的论文,让我受益良多;记得方旭东老师在车上跟我聊天,询问学习情况;记得谢晓东老师加入我们“天黑请闭眼”的游戏中来,玩得不亦乐乎,一路上总在后面搜寻我们几个因为留恋风景而掉队的同学,被我和沈娟称为“掉队队长”。这一行,老师们不再是课堂上那一副严肃的表情,而是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亲切、幽默、风趣。
  当然,还要感激我们这一行大陆和台湾的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现在还不时地在我脑中浮现,因为朱子、因为共同的儒家精神传统,我们虽不熟悉,但并不陌生。一周的时间大家在一起开心地聊天、讨论问题、拉歌、玩游戏,有一种内在的默契将我们连在一起,拉近了心的距离。仅仅一周的时间,却有太多太多的画面,在这里不能一一道出,我会把它留在心里,这是温馨的记忆,也是前进的动力。
  朱子之路,感激、兴奋、意犹未尽……(谢伟铭:清华大学国学院博士后)行朱子之路后感陈建美此行于我来说是朝圣之旅,这是在朱子之路的第一天,大家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便坦然此言。到最后一天,在从婺源回武夷山的车上,崑将老师让我们谈谈感想,我依然这样和大家说。第二次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的感受与第一次有所不同。如果说,以前朱子是奉在神坛的圣贤,我对他的了解是一个个横亘于胸中的概念,那么当我真正踏足朱子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一点一点深入他的故事和生活,一步一步追寻他的足迹,我体会到了他生命的温度。也许,只有在这样的温度下,我们才可能让他的哲思,真正融入我们心中。一、五夫:朱子和刘家 “刘家对我们朱家有恩。”朱杰人老师在武夷山水帘洞岩壁三贤祠向刘子翚三鞠躬后如是说。朱子14岁丧父,朱子之父朱松病危时将朱子母子托付给刘子羽,并叮嘱朱子师事其友胡宪、刘勉之、刘子翚(刘子羽之弟)三君子。朱子父亲殁后,刘子羽在五夫里其宅地附近为朱家母子建房筑室,使得孤儿寡母有庇荫安顿之所,朱子后来在这里居住了40多年。在三君子的教育和指导下,朱子19岁就登进士第,获得了传统士人立身养家的资本,刘勉之还将女儿许配给了他。可以说,刘子羽和三君子给了少年朱子一个家,他们在朱子成长道路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个故事令人动容。在《论语》泰伯篇,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看到这句话,我们似乎可以理解为何三君子被称为“三君子”了。士君子的光辉不是钻石样的耀眼,而是美玉般的温润,从内在散发,坚定而持久,甚至于在八百年后,依然为朱家后人所感怀。
  现在的五夫镇,刘氏宗祠和朱子故居紫阳楼依然相望而立。朱子和刘家的佳话为镇民所熟知,代代流传。古街还在,朱子巷还在,当年朱子为了赈灾防灾所设的社仓、古井还在,由刘家兴建,朱子曾于其内学习并执教的兴贤书院也还在。古街中住着世世代代生活其中的镇民。古街尚未被开发为旅游胜地,没有大江南北高度雷同的店铺,也没有叫卖吆喝人声鼎沸,安安静静的镇民沿街而坐,仔细地剥着今年收上来的新莲。我们一行“外地人”一早到达五夫,镇民们早已在紫阳楼下古香樟边为我们准备好软糯香甜的莲子汤。为先贤庇佑和感动着的人们,以闽北人代代流传的热情好客,继续温暖他人。二、武夷和寒泉:师友在武夷山中的武夷精舍,我们进行了祭奠先师朱子的释菜礼。用一个古礼以表达对先圣先师的敬意,心中多少是激动的。我们亲自把祭品从山下搬到山上,亲手摆好祭台。杨儒宾老师主祭,研习营中的教师们端坐两侧,其他团员面向祭台肃立。古雅的祭文回荡在精舍的院落中,我们似乎回到了朱子所在的生活世界。当大家在细雨中齐诵《朱子家训》,“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可不慎哉!”我早已激动地不能自持。仪式过后,我们进入大殿,教师代表杨儒宾老师发言,他对当代社会的浮躁表示忧心,并且认为保存生活的仪式感非常重要……外面的雨下大了,我们则专心聆听着殿内老师的话语。不知多年以前,朱子和他的学生是否也曾在大雨的下午讲学论道。
  在最后一天分享感受的时候,不止一位同学提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朱子在福建山水之间,建构体系整全的朱子学,这不仅仅是他独自静思熟虑的成果。与师友的学习讨论,给弟子讲学,回应他们的问难,都是触发他哲学思考的重要途径。《朱子语类》和《朱子文集》对于朱子思想的研究非常重要,它们都是朱子与弟子问答、与朋友切磋的记录。
  寒泉精舍就在朱子之母祝夫人墓地附近,朱子守母丧期间,与挚友吕祖谦在这里编成了著名的《近思录》。朱杰人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个朱子和他学生蔡元定的故事。蔡元定是朱子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当时他就住在附近的山上。朱子守丧三年,不可离开庐墓。每当朱子有学术问题想和蔡元定讨论的时候,他就在夜晚点起一盏灯。蔡元定头天晚上看到灯,第二天就会下山找朱子,待讨论淋漓尽致后,再回到山上。我想,在山上的时候,蔡元定必然是每晚都会朝山下老师的住处张望。朋友间论学的乐趣,师生间真挚的情谊,定然温暖着处于丧母哀痛中的朱子。甚而,朱子一生清贫,老来竟被斥为“伪学之魁”,支撑着他安然度过的力量,除了来自对圣学的自信,定然还来自朋友弟子的问学不辍。刘子羽、三君子、李侗、吕祖谦、张拭、蔡元定、黄榦、《文集》和《书信》中出现的每一位老师、友人和弟子,不正构成了朱子人生道路的一大乐吗! 我们的朱子之路研习营,岂不也是因缘分而团聚的学术共同体?研习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两岸的知名教授和青年学子,持续两个夜晚一个下午的“朱子学研讨会”已经非常带劲,更“厉害”的是,同学们没有放过此行的任何一分钟,一直在向老师们请教问题。我想,儒宾老师、崑将老师、杰人老师、人求老师一定都已经“烦”死了。但是他们一定不会怪我们,我们就像是刚跳入学术的汪洋大海,用生涩的姿势试图遨游。他们就如汪洋中的船舰,已经扬帆起航,我们怎么可能不抓着他们,尝试探寻学海中的珍珠呢?一路上,同学们之间也往复交流,有过很激烈的讨论。研习营中很多同学已经是硕士博士,很多人将来是要作学术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营中结识的师友,兴许才是此行收获的最重要的宝藏!三、黄坑和文公山:祖先在黄坑朱文公墓,我看到了家族的力量。此行对于钦慕朱子之学的人来说是朝圣之旅,对于团中的朱氏后人来说则是寻根之旅。朱氏宗亲对于研习营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从前期准备的朱美珍大姐,到策划旅行的旅行社朱社长,到研习营的发起人之一朱茂男会长,再到参与研习营的来自各地的杰出的朱家人。当他们在朱子墓前深深地向沉睡其中的祖先鞠躬时,一定非常激动和自豪吧。朱子地下有灵,看到那么多优秀的子孙后辈,看到自己的家族在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开枝散叶,也应该非常欣慰! 朱子祖籍不在福建,而在江西婺源。他成年后也曾回婺源寻根。后来改名为文公山的那座山,据称是朱家兴旺发达的命脉所在。根据一个传说,仙人在此山闻到墨香,预测此处将出一位圣人,便告诉他的恩人,也就是朱子的先人,此山就此成为朱家墓址。朱子祖上有一位夫人埋葬于此,他回乡的时候,祭奠了这位夫人,并在墓周围手植24棵杉树。这些杉树中有16棵留存至今,已成参天大树。多年来,一代一代的朝廷和政府保护这座山,禁止百姓盗取山中的一草一木。至今,这一法令仍然是婺源当地的美谈。
  中国古代,不但有族统,还有学统、道统。朱子也认为自己处于一定的学统与道统之中。朱子之学渊源有自,他师从李侗,李侗师从罗从彦,罗从彦师从杨时,杨时师从二程,他的学问源自伊洛无疑。韩愈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道统,孟子之后不得其传,大有接续道统的气魄。二程赞赏韩愈关于道统的说法,但是认为韩没有接上道统,他们以接续道统为己任。道统观念曾鼓舞多少宋明理学家担当天下之责。这种气魄,时至今日,依然值得学习。正如学统和道统观念所显示的,先贤不仅仅是一家之先贤,也是天下的先贤,有志于钻研其学问,继承其理想的人,都可成为“后继者”。在这样意义上,孔子、朱子也可以成为我们文化上的祖先。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族统被批判,学统道统也一并割断。现在,内在于血液的联系再一次建立,而学统道统是否也能被重新接上呢?我内心的答案是肯定的,我相信一定能。四、鹅湖书院:自省鹅湖书院是此行我最喜欢的地方,她的端庄清丽只有亲自到过那里的人才能体会。然而,最令我难忘的不是她的美,而是我们在大殿做的事——静坐。在杨儒宾老师的带领下,研习营的营员席地而坐,用几分钟的时间,观看内心。地面凉凉的,把我们同室外的暑气隔开,给我们带来冷静。在这样的一个地方,我们可以放下焦虑,放下骄傲,虚心自省。
  此行不仅是与朱子对话,与古迹对话,与闽赣的山水对话,也是与自己的对话。人生是这样子的,每过一分钟,就少一分钟,时间被这件事占据了,就不能再被别的事情占据,我们真实地占据了朱子之路的这七天,朱子之路也真实地占据了我们。这几天的经历已经构成我们生命的一段轨迹,真实地在每个人身上发挥它的作用。我始终记得黄坑拜谒朱子墓的路上,在那个长满细长青草的小池塘边发生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没有出现,她是第六届(上一期)朱子之路的营员,是台湾东海大学的学生。一年前她走在拜谒朱子墓的路上,看到这个小池塘,心里非常难过,因为池塘里有很多游人丢弃的垃圾。这里是先贤安息的地方,美丽而神圣,不应该这样。他们用手捞起池塘里的垃圾,她发愿要为小池塘做一个提示牌。回到台湾后,她找了相熟的、会做木工的同学,选料、刨平、篆刻、上钉,为了方便携带上飞机,将提示牌做成可组装的两部分。终于,越过海峡,越过武夷的山水,小池塘边树起了这块牌子。我不知道它能否起到作用,看到它的人还会不会漫不经心地把喝完的矿泉水瓶丢进这里,狂风大雨的日子它是否会被吹倒,但是它被钉入泥土的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从此以后朱子之路的风景不一样了,每一个走朱子之路的人,也在塑造着这一条路!朱子之路是对话之旅,也是自省之旅;是朱子走过的路,也是一期一期的营员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路。五、结语 2014年第七届朱子之路研习营已经结束20天了,我心中很多东西却尚未沉淀清楚,还有很多未尽之言,也有很多尚待探索的问题。我相信,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无论是与朱子之缘,还是与师友之缘!我知道,为了此次朱子之路的顺利举行,有很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朱茂男会长,团长杨儒宾老师、朱杰人老师,执行长张崑将老师,执行委员黄柏翰、周宝玲老师,规划行程的朱社长夫妇,联系活动的朱人求老师,主办单位和活动地的老师领导……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不可能有我们毫无后顾之忧的七天之旅。更为难得的是,朱子之路每年都在办,而且我很欣喜地听说以后会一直办下去,他们在用经营一项事业的心情认真做着这件事!一句感谢不足回报他们的用心付出,唯有专心学术,持续思考,才足以致敬!(陈建美:北京大学哲学系2012级硕士生)朱子之路参访心得许浒由世界朱氏联合会等组织赞助举办的朱子之路活动,兼具学术、文化乃至社会意义,广为关心朱子学与中国传统思想之人士所知,且甚受好评。笔者于大学时期即醉心于中国思想史之相关问题,进入研究所以后又以朱子之道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遂决意报名第七届(2014)朱子之路,以期体贴朱子之生活环境与生命经验,从而深入朱子思想之内涵。此行历时一周,足迹遍及闽、赣两省,途中蒙主办单位与诸位师长悉心照顾,与会诸同学均十分感念,点滴心头。
  于笔者而言,此次朱子之路首先有助于学员认识朱子之行迹与生平,次则促进了两岸乃至于日、韩地区之学术与文化交流。
  本年度朱子之路之参访地点主要为鹅湖书院、武夷书院、祝夫人墓暨寒泉精舍遗址、五夫紫阳楼与黄坑朱子墓,这些史迹或为后代翻修,或为今人拟造。换言之,其是否确为朱子之行迹实难以详考。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朱子确实尝于这些地区生活、著述。因此,窃以为不必执着于特定之遗址或建筑,而是整体性感受这些地区的水土风情,从而揣摩朱子论学与思考之心灵状态。即便在改革开放以后,官方曾于福建武夷山区、建阳地区与江西婺源地区发展观光,其经济水平与城市发展至今仍属于后进地区,此行所见仍主要是朴实之农村景致。今日尚且如此,朱子所生活的时代固不必多言。由此可见,朱子之思想诚不可离乎自然与农村,传统农村宗族社会中之一体感确为朱子思想之基础与追求,且与天人合一之传统思维密切相关。在亲炙朱子之乡里与生活环境以后,笔者亦更加能够体会、揣摩朱子思想之由来与特质。在中国社会史上甚为著名的社仓制度,即朱子秉持着天地万物一体的精神所设,旨在救助乡里间的农民百姓,而我们亦有幸参观五夫镇之社仓遗址。
  此次朱子之路不仅止于参访朱子生前之行迹,同时拜谒了位于福建南平市建阳区黄坑之朱子墓。在朱氏宗亲会与杨儒宾老师的带领之下,朱子之路的学员们循《朱子家礼》参谒朱子,亦可谓古礼之现代实践。《朱子家礼》乃朱子为适应当世之社会需求,采择、修订古礼而成,今以《朱子家礼》祭祀朱子,一方面意在向朱子致敬,另一方面亦促使着我们思考,儒家之传统礼仪应如何运用于现代社会?就此而论,朱子之路一方面使学员回顾过去,同时亦提醒着今人反思当世与往昔的联系。除此之外,在前往黄坑朱子墓的路途之中,朱杰人老师一路为我们介绍朱子之学术活动与宋代建阳地区的出版业发展,令笔者印象尤深,同学们亦感到受益匪浅。笔者非常感谢诸位师长一路上的教导,同时期望未来的朱子之路能安排更多这样的学术性介绍,此将深化与落实朱子之路的教育意义。
  关于学术交流,在“两岸研究生朱子与文化论坛”上,硕、博士生皆有义务发表短篇论文,继而相互点评。笔者于会中发表《朱子理解时代困境之基本方式——以<朱子文集>中的上封事与奏札为考察核心》一文,亦得到各方之回馈意见,甚有助益于本文之修订,乃至笔者未来的寻思。在论坛中,我们可以显著地感受到两岸学风与知识基础之异同。在“两岸研究生朱子与文化论坛”结束以后,两岸研究生仍乐于继续讨论双方对于朱子学的认识以及学术取径之异同。事实上,此次朱子之路的成员并不局限于朱子学之研究者,且大多关心当代之学术文化乃至社会状况,故讨论所涉之内容天南地北,无所不包,而又能聚焦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内涵与实践,一个新的学术社群亦由此建立。窃以为一个理想的学术社群除了共同的学术兴趣外,亦当有共同的现世关怀,如此方可能共同从事具现实意义之学术研究或学术分工。
  总结此次朱子之路,我们亲身走访了朱子的生活世界,并与各方学者交流研习朱子思想之心得与体会,受益良多。笔者谨在此向主办单位与所有与会师长致上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为朱子之路与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两岸交流所付出的一切心力。最后,藉由朱子之路,我们同时走进了乡村地区,初识当代中国大陆社会面貌之一端。窃以为当代学者,尤其是思想史之研究者,应该怀抱一番对于现实世界的关怀,而这又必须建筑在对于当前社会的认识之上。或许可以说,此次朱子之路不仅引领我们重返朱子之思想与生活世界,同时提醒着我们关注当前之社会状况。如此一来,学术研究遂能与现实关怀紧密结合。谨以此与所有朱子之路的学员共勉。
  (许浒:台湾大学历史系硕士生)雅歌有余韵,绝学何能忘——第七届朱子之路研习营心得于文博转眼间,“第七届朱子之路研习营”结束已十余日,从青山秀水的武夷山回到喧嚣燥热的北京,心中还是充满了感怀,仿佛心灵仍旧徜徉在武夷和婺源的峰峦与绿水之间。十几天来,逐渐整理从福建带回的千余张照片,发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仍旧那么生动,或是深沉的思考,或是轻松的欢笑,那短短七天的点点滴滴已经牢牢地印在脑海里,足以成为终生难忘的回忆。
  作为本科即就读于哲学系的学生,在北大接触中国哲学至今已经七年。七年来,朱子的书读过一些,朱子的话能背下几句,朱子的思想,更是考试和论文经常涉及的内容。但是,和许多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学们一样,我们都曾在思想的探索中找寻朱子的痕迹,而朱子的人生、朱子的足迹,似乎只是厚重书页后的背影,存在但却模糊。现在想来,真的庆幸参加了朱子之路研习营,让我对朱子的人生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对他生活过、行走过的土地有了更直接的体认。武夷山上有仙灵虽知朱子生于尤溪,生命的大部分足迹也集中于福建。但此前,我从未踏上过福建的土地,直到那天,在绵绵细雨中,来到风光绝美的武夷山。雨水洗去了闽北夏日的燥热,坐在九曲溪边,《印象大红袍》在眼前徐徐拉开序幕。一山一水养一方人,如今生活在天游峰下、九曲溪边的武夷山人,面对瞬息即变的现代世界,仍然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传统固有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他们感恩日月、感谢雨水、歌颂大王和玉女的传说,精心地培育并珍视这里独有的大红袍,尽力追求人与山水自然的合一。武夷的山、水,在几百年前曾经浸润过朱子的生活,武夷的茶,也曾丰富过朱子的思考。我们从现代穿越回八百多年前的旅程,就以这幕满怀着希望和热情的演出开始。
  挥汗如雨地登上天游峰,俯视仙境般的武夷全景;在竹筏上俯身捧一捧九曲溪水,在心里留下婷婷玉女峰的倩影;穿过山林和溪流,身上带着清晨草叶上的露珠,看一眼岩壁上的大红袍;在水帘洞旁感受难得的凉爽,让清澈的泉水洗去一身的烦恼。武夷山绝美的景色固然令人难忘,却并不足以震撼人心。最打动人心的,往往不是单纯的美景,而是美景被赋予的传说与传说背后所寄托的希望,精神的传承才是最激动人心的力量。对我们而言,武夷山的景色因为朱子的足迹而显得那么特别。八百年前,朱子也曾仰望天游的绝壁,欣赏大王玉女的倒影,在九曲溪上,留下悠远的棹歌。我们似乎是跟随着朱子的背影,朝圣般地眺望崖壁上朱子所书的石刻,吟诵他留下的《九曲棹歌》:“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因了朱子的描绘,因为这里每处都留下朱子的足迹,与他的脚步交会,武夷的山水被赋予了穿越历史的灵气,那么灵动而贴近人心。
  距离武夷山不远的五夫镇,万亩荷塘中盛开的荷花为这个小镇增添了生机。这里不仅有荷花和莲子,更有着朱子年轻时生活的痕迹,走进紫阳楼,仿佛看到那个承受着丧父之痛发愤读书的少年;漫步在朱子巷,想象朱子走在这里的景象;伸手抚摸朱子手植的香樟树,喝一口灵泉水,感念朱子的足迹被保留得如此完整。如果说在五夫镇遇到的是少年的朱子,那么在武夷精舍,则邂逅了壮年的朱子。武夷精舍成于淳熙十年,由朱子亲自营建,他在此著述讲学达八年之久。如今的武夷精舍,虽然属于武夷山风景区的范围内,但却是难得的宁静清幽。研习营在此举行了庄严的始业式,学员们以传统的方式礼敬先贤,并感恩研习营的诸位老师。始业式最后,全体学员共同诵读《朱子家训》,洪亮的声音在精舍中回荡,久久不散。仪式的庄重告诉我们,此行并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而应当带有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以实践的方式认识、体贴朱子,惟以朱子之志、朱子之业为自己之志业,才能不辱先贤之遗训。新知培养转深沉研习营的最后两天,从福建转到江西,第一站便是铅山鹅湖书院。铅山鹅湖,因为朱陆“鹅湖之会”而声名远扬。穿过“斯文宗主”牌坊,来到室内,正室正中挂着“朱子教条”。席地而坐,杨儒宾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历史上两次“鹅湖之会”的缘起,并主持静坐。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在宁静的山中,在历史悠久的书院中,只有微风吹过,那一刻,八百年前的历史并非遥不可及,朱陆之辩似乎就在眼前,自己与自然、与历史好像已经融为一体。
  永远不会忘记鹅湖书院的那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只有蝉鸣声声,偶有清风拂过,吹动水中的睡莲、墙上的爬山虎,钟灵毓秀之地的宁静安适,是此行最值得欣赏的美好景色。坐在院中,沐浴在阳光里,抚摸石桌与院门,遥想朱陆论辩的情景。想到朱子的一生,算不上顺遂,早年丧父、壮年丧母、政治失意,然而他仍旧坚定执着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思想的力量总是具有穿透历史的渗透力,这也是为何朱陆思想交锋所擦出的火花,成为后人不断阅读、讨论的对象,而鹅湖书院,也成为先贤思想的具体寄托,正如书院的一副楹联所写的那样:“自古乾坤惟此理,至今山水有余光。” 穿越八百多年,与朱子的脚步相叠,与朱子的目光相会。八百多年的时光,太多的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我们所看到的风景,或许与朱子看到的并不完全相同。然而,智慧的光芒竟然如此执着而坚定地被传扬下来。对我们这些朱子之路幸运的参加者来说,因为这趟旅行,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朱子,认识了志同道合的彼此,也重新审视了自己。因为朱子之路的存在,因为在朱子墓前深深鞠躬之时所下定的决心,我们每个人会重新思考,在喧闹浮躁的世界里,在曲折坎坷的人生中,到底应当如何自处。朱子所代表的,是这个民族千年的文化生命,因为这趟旅行的存在,我们深切地感到理学学说的命运与自己是如此息息相关,在八百多年后的现代世界里,坚持“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仍然有迫切的需要。我们更要感念大自然慷慨的赐予,感谢这片土地上深沉厚重的历史,并将这条文化血脉传承下去,无愧于历史和子孙。
  有了这次意义非凡的旅行,当我们再吟起《九曲棹歌》“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的时候,一定会想起九曲溪上的艄公艄婆口耳相传的故事;当再翻开《近思录》,读到“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的时候,必定会想到隐藏在深深翠竹里的寒泉精舍和精舍门前的那一潭碧水;当再读到“鹅湖之会”“旧学商量加遂密,新知培养转深沉”之时,定然会想到鹅湖书院那一天明媚的阳光和大家席地静坐时获得的内心的沉静。当我们再读到朱子的思想,想起朱子的一生,这七天充实的旅程必定会再次浮现在眼前,让人一次次重温当时的心情与感动。因为这次旅程,书本上那些深奥的文字顿时变得生动鲜活起来,那些八百年前的理学话语也变得亲近贴切。倘若朱子有知,看到这样一群人,以重走他人生轨迹的方式去纪念他的人生、钻研他的思想,并将其作为一生的志向,定会欣慰地微笑吧。
  “雅歌有余韵,绝学何能忘”,这条路已经开始,并将一直延续,没有尽头……(于文博:北京大学哲学系2011级博士生)明日回头江树远——朱子之路心得邱俊瑄斑驳的石墙透出历史的痕迹,和着新泥掺杂着些许草屑或青苔,我特别喜欢走在古城里面的滋味。遥想,是一种需要天时地利才能完成的事。走在狭窄的小径里,向导的声音有一阵没一阵传入耳中,但我喜欢安静,所以请大家静默走完朱子去书院的路时我特别感激。天气湿热,我穿的棉衫湿透了,试想一个穿戴严整、披挂戴袍的老先生要如何不狼狈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呢?啊,也许八百年前还没有这么热吧?这条路并不平坦,打磨过的沉积石大大小小地探头探脑,掺着昨日下过雨的潮湿,还带点滑溜,脑海却浮现了苍老犹劲的声响:这每一步,你可要走仔细了。
  视线沿着石头铺成的路,代换成一条条山路,跟着杨儒宾老师的背影,走到了朱子的墓、朱子母亲的墓以及朱氏宗亲的墓园,我静静瞧着树群,突然有些慢热地想起朱子故里那棵大樟树,无论朱子亲植是否为真、无论树洞里那株灵芝是否为真,我们却愿意相信种树者是朱子为真,为什么呢?比起久经风霜的石碑,迎风招摇的大树坐落在古迹旁,更易勾起那种缅怀的情绪。以前对《四书集注》就不陌生,到研究所更是脱离不了《朱子语类》,研究处处可见朱子著作之时,我几乎忘了他早已离我好远好远,写报告或课堂讨论时用到朱子的话,偶尔我会跟他吵着“才不是你说的那样呢”,但常常我还是不得不承认“好吧,你是对的”。比起眼前的学者教授,我们尚是一丛懵懂的嫩芽,望见前辈已是高大挺拔的大树,而前辈仍旧瞻仰着朱子,那我们跟朱子之间,又有多远的距离呢?透过仰望的目光,前辈将这些大树的故事传给下一代的年轻学子,我看着笔直的树木,不经意抬头挺胸,树木从未开口跟我说话,因为它的存在就是故事本身,忽而更明白慎终追远的意涵。长年被林木笼罩的爬坡,走起来备感艰辛,好几次都差点滑倒,多亏了身旁的学员相救。我们讨论着哪块石板晒得到太阳比较没有长苔,哪个部分要靠着山壁走比较不会危险。除此之外,长长的山路让我们没有太多的精力闲扯。忽而一道淡蓝色的光晕刺激了我的视线,探寻来源,意想不到的是,脚下居然乍现一片白云蓝天!原来是山脊下的湖泊,映照出天空的模样,我脑海中默默想起老师提到的:为什么跟朱子有关的地方总有水塘?还有那句天天出现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幅巨大的蓝天画卷就这么的铺展在我面前,没有导游解说,没有老师讲解,千百年来,它静静的待在那儿,只有走到这座山、爬到这个高度、且被光线吸引住的有缘人,才有幸拜读到这幅朱子暗藏的美景。这或许就是朱子想告诉我的功夫吧?为学即便许多人都朝着同一方向努力,但你若能仔细品味每一步,不是只顾着如何奔到终点,你日复一日地走,不疾不徐,那收获的果实会比你原本预想的还要多更多。
  游览车缓缓驶过武夷山,那如画的风景天天环绕在周围,被板块挤压升抬、熬过数亿年的山水,就这么强横地竖在天地之间。印象最深刻当然是坐在曲江竹筏上的时候,那从最底最底的视角向上望,便觉自己也成了山水画的一部分。可是,当自己真正置身在深山之中,尤其大家行祭礼及敬师礼的时候,又仿佛觉得自己去到了古代,在一片肃穆的氛围里,香炉缭绕,师生缓缓念出《朱子家训》,稳重却清晰地回荡在山林之中,念完那一刻的静默,让我忍不住闭起了眼睛,想起了“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的经典名句。重复仪式、恢复古礼的举动是兴师动众,但其真意又比坐在大树下听故事来得更加深刻。念《朱子家训》,在每一场祭礼中必备的仪式,念到后来已经都要背起来了,他所说的日用常行之道,不可以一日无也,每次默念时忍不住回想过去种种,我有做到了吗?若再来一次,我该怎么做才好?研习营所发的随行小卡被我放在日用笔盒中,我又再度领会,这趟朱子之路,不是爬完山就结束的七日旅程。这是一趟特别的旅行,一旦开始了就会一直走下去,也许每个人跟我领悟到的道路不一样,但若我们将旅程中的体悟,持续行进在日用常行之上,那无论未来去到的大江南北、世界各地,我们还是走在朱子之路上。
  这趟旅程中,研究生发表会是一大重头戏,也是我的发表初体验。在发表之前,我反反复复将说词修改了许多次,没想到将一万多字的内容挤到10分钟内是一门学问。过去从大学到研究所,也参加了几次研讨会,但只看着老师们发表,不知只有自己站在那个众目睽睽的地方,才能真正体会参与研讨会的感受。但在研讨会中认识了给我实用建议的张崑将老师和傅锡洪、陈泰西同学,还有老师甚至风趣地说:“你不要紧张,反而要想他对你提问才代表他有认真看你文章啊!”最后发表会顺利结束,我也松了一口气,打理好心情再次出发继续紧接着的行程。我亦珍惜在旅途中遇见的这群学员,可以跟室友曦慧愉快地度过这六个晚上、还有大家手忙脚乱地帮我申请QQ账号、老师大手笔的赞助我们“豪华游”的竹筏行程、晚上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出门四处闯荡,最后一晚还参观了武夷学院,看见美丽的宋明理学研究中心。拿到同学给的小礼物,我意识到分开的日子真的来临了,大家留着彼此的联络方式,约好下一次的见面。这彼此珍重互别的画面,深深印在脑海中,我想珍惜离别的时刻,定是朱子在这七日给我的最后一个体悟吧。(邱俊瑄: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硕士生)敬、静、净朱子之路感悟郭芳婷如果将陆羽《六羡歌》:“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改为“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大红袍,竟在武夷山里栽。”我想茶圣复起,亦不易吾言矣!我们在武夷山欣赏“印象大红袍”,剧场讲述茶的制作过程及历史,在炫丽多彩的视觉飨宴中,带出茶道的文化底蕴:敬、静、净。这份文化底蕴在这次的朱子之路中恰好以不同的形式被彰显出来了。
  儒家视伦理为相对关系,每个人虽然社会地位、年纪、资历有上下高低之别,然而彼此之间的互动是相对的,“君敬臣忠”“父慈子孝”等述及人在社会、家庭的角色扮演,无不要求在上下互动间各自负起应有的道德举措。人们要扮演好其角色,重要的关键便是“敬”。子曰:“修己以敬。”将“敬”的态度当作一种修养方式,便不会有强凌弱、上压下的种种行径。敬人者人恒之,对人不敬,纵然以一时的强横无礼逞其私心,终究要为其不当言行于异时异地付出同样的代价。而敬的精神与不敬的宵小嘴脸曾交错于宋代的理学图谱…… 朱子曾一度入朝为官,为宁宗皇帝侍讲,外戚韩侘冑为了夺取政权极力排挤深孚众望的宰相赵汝愚,朱熹为此向皇帝进言,不料因此惹祸上身,丢官罢职,紧接而来的是韩侘胄发动的庆元党禁。侘冑以其官场上干练的行政专才,获得君主倚重,不曾钻研儒学,却倚势跨足理学之门,点评理学为何物,不啻羞辱理学士子,此种不敬于人不敬于学的态度,注定他终将遭到惨死乱棍之下、身首异处的下场。反观朱子,虽风尘仆仆地流寓闽赣诸省,但官场的挫折,人世间的种种磨难,淬炼他老的心性涵养,力行“穷理居敬”的为人为学之道,终使其道德学问能过化存神,流布天下。老子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福”,如何转祸为福,因败为功,实系于个人面对人、事、物“敬”的态度。
  我们一行人来到朱熹园武夷精舍,面对着“理学正宗”“万世宗师”的牌匾,看着墙上忠、孝、廉、节的题字,在朱文公圣像前开始进行严整有度的拜师礼,简单庄重的仪式引领众人提升“敬”的精神,走入更高的道德情境。在夫子讲学之处行拜师礼,我觉得非常殊胜,也很难得。遥想八百年前,朱子存心养性,守时待命,于登山临水之际,假吟咏一吐胸中块垒;研经究理之时,借讲学千泻理想抱负。这位思想巨人,影响了中国乃至整个东南亚,一直到现代化的工商社会,依然有溥博渊泉般的生命力。如今,后人走着前人的足迹,相继来到朱子墓、武夷山九曲溪、文公山、熹园…… 朱子墓旁的石碑,剥蚀得厉害,象征着“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水滴池,冒突了数丛杂草,有位女学员带着“清静池水,照见澄澈之心”的竹制木牌交由大力赞助此次活动的朱茂男理事长。原来,她的同学去年也来参加朱子之路,看着朱夫子遗迹的水滴池遭到些许“不明物体”投入,她深感清净活水不应受到污染,便托其友带来这块竹牌。在众人见证下,朱理事长将此竹牌缓缓地置入水滴池旁,盼望行人经此先贤之地,能由“净”地“净”池的保护环境之意识,进而提升为“清净”自性本体之心。
  岁月的痕迹似未曾饶过这里的一山一水一物。然而哲人虽远,典范在昔。我们怀着庄严肃穆的心情,参谒朱熹墓园。朱熹第三十代裔孙朱茂男理事长等宗亲主持祭拜,学员们则以一炷清香环走墓旁聊表对先贤的追思。我曾读过的朱注《四书集注》《春日》《九曲棹歌》《观书有感》也伴随着朱子之路涌上心头,便在这一砖一瓦处爬搜前人之哲思文心。
  九曲溪水青碧无比,山挟水转,水绕山行。我乘着竹筏,欲一睹“插花临水为谁容”的玉女峰,揣想藐姑射山神女或许长驻于此。无奈午阳艳照,疲惫的身躯禁不住暖风微醺,竟不知不觉地进入梦乡。幸得九曲弯延绵长,清醒后已漂流至“悬棺”处了,一生一死,忽于此间交会,变化无常之感跃然于心!多少个春秋过去了,如今的武夷九曲想来亦非当年旧景,况且杳如芥子的我,终将如那悬棺中的过客,一榻长眠。物质世界所有一切都将遭受自然的侵蚀,壮阔的桑田海水今如许?小小的泡沫风灯又岂敢自怜自艾!人们的恩怨纠葛、是非相缠与天地宇宙的无穷无尽相比,实在是微渺的不能言语了。贤哲的襟抱,随着盈盈一水,缩为九曲,犹如其跌宕起伏的人生,情不自禁地发为棹歌。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如果没有亲自走一趟朱子之路,又怎么能体会到先贤的超凡脱俗?那样的山水,那样的人文,才得以孕育这样的理学大家。夫子饱尝艰辛,依然能绍圣启贤,为后人铺陈性理大道,区区如我,尚且为俗务细琐恼怒烦心,细嚼朱子诗句:“桑田海水今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仰望天地古今,发生在个人身上小小的变动无常仿如弹指,又何须萦怀不已! 这次朱子之路有别于以往的学员组合,由朱茂男理事长带领的新竹书法团成员也参与了此次研习,书法组此行特地来到了玉屏山公园的制高点——造型优美的南平玉屏阁。是时,群贤毕至,“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书画交流笔会”的横幅已高挂在阁楼正门迎接我们,一群约莫五六岁的小孩子,拿着自己的书法作品开心地与我们合照,童稚可爱,伊哑学文,让我感到中华文化的未来在他们身上有一股深厚的潜藏力。
  新竹书法团的学员与玉屏阁的学员一起落笔挥毫,满室墨香的人文气息让我驻足良久。南平电视台特派记者采访此次笔会及新竹书法团关西中学的学生,学生们又惊又喜,由于受到肯定,也更加认同自己在学期间勤练书法的成果。此行让两岸因共同的文化产生共鸣的连结,使本届朱子之路再增添两岸文化交流之佳话。
  来到了朱熹的祖籍地江西婺源,走进当年朱陆论辩的鹅湖书院,在杨儒宾老师的引领下,我们一起静坐。当全体同学眼睛闭上,坐在古老的书院中,随着一呼一吸的调息过程中,一点一滴地放下、放下、再放下,内观己心,止于至善,当下真是俗虑尽净,天理流行,而那种放松、无我、自在,实实在在地达到心灵的平衡。《易》曰:“至静而德方。”朱夫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必然是其至静的功夫,才能将古往今来的学问一以贯之,留给后人丰富的思想瑰宝。
  走进碧水、青山、凉亭、碑廊、楼阁、古树、古驿道、古文化的文公山。这天特别闷热,虽然10万亩阔叶林遮天蔽日浩瀚无垠,我们竟听不着一点“穿林打叶声”!南风远遁,想亦伴驾文公消暑去了,只有他老手植的那10余颗杉树最富性灵,知晓来人困于暑热,杉叶蕨藻沁出阵阵凉意,慰藉后人那份殷勤的凭吊!数百年的风霜早已消磨人间几世的荣衰,但文公山里的杉、石、鸟、蝉却是逍遥自在,依傍朱夫子的遗教睥眤古今呢! 在文公山消磨了半天,众人已是挥汗如雨,下山后我们来到了熹园。熹园的江亮根老板对中华文化有非常深厚的孺慕之情,他将熹园打造得古色古香,并且免费招待朱子之路学员参访熹园及观赏《熹园惊梦》的演出,对于江老板的慷慨盛情,朱茂男理事长及众人们都铭记在心,也希望能将在熹园所感受到的美好永远地留存在记忆中。
  朱子之路七天的行程已接近尾声。7月19日这天,书法团成员来到江湾、晓起。明清以来,江湾出了许多士绅名流,是婺源的“书乡”代表。村里保存许多古徽派建筑,还有纪念清代著名经学家的“江永纪念馆”。晓起处处是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里,埋藏了悠久的历史遗迹。在江西婺源的最后行程,江湾、晓起是素朴的古文化回忆,淡淡的、静静的,但很有味道。东坡评陶诗云:“质而实绮,瞿而实腴。”我想,用来评江湾、晓起的人文风貌是非常贴切的。
  参与朱子之路的过程虽然疲惫,却非常充实。在结业式上,每个人都充满感动。回顾这七天的行程,我们一起在先贤遗迹中感受道德情怀:敬、静、净;在山景水色中,饱览武夷、婺源的旖旎风光,这是一趟朝圣、感恩之旅。真的很感谢主办单位及朱茂男理事长、杨儒宾教授、张崑将教授,还有各位有缘同行的老师、学员们,更感念朱夫子的遗教,若非先贤雨霖甘露,末学肤受何能得其沾溉!(郭芳婷: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秘书)永远的朱子杨泽离开武夷山回到家已经一个星期了,那里的一切还不时地浮现在脑海中。感谢这一次奇特的旅行,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许多问题。
  两年前,我第一次从导师那里知道朱子之路活动时就被它的意义所吸引,于是立刻申请参加,遗憾的是最后因为自己临时有事而未能成行。今年在朱杰人老师的帮助下,终于得偿所愿,踏上了我的朱子之路。
  从内蒙古呼和浩特乘火车一路南下,抛开了一切工作和家庭的琐事,进入另一个新奇的世界。茂密的树林,蜿蜒的山路,清澈的溪水,碧蓝的天空,与我所熟悉的西北风光截然不同,不由感慨祖国山河是如此壮丽多姿。而经过了研习营七天的跋山涉水之后,我所感慨的已远不止是自然风光了,厚重的历史和哲学更让我充满崇敬。
  多年来,我学习朱子思想,钦佩他居然可以建立如此庞大精致的哲学体系,并留下那么多的著作。这样一位学者无疑是极其勤奋和睿智的。可很多时候我又感到困惑,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金人屡屡来犯,作为儒学精英的朱子,不去治国安民,却要耗费毕生精力进行形而上的纯学术研究,成果众多也没有奖励,反被斥为“伪学”含恨而终。朱子为了什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带着这样疑问,我来到了朱子曾经生活的地方,从紫阳楼、朱子巷,到天游峰、九曲溪,再到寒泉精舍和朱熹墓,朱子的形象逐渐鲜活起来,我也隐约体会到他的心路历程。
  在一个关系国家存亡的战乱时代,治国平天下固然重要,然而统一思想、树立价值原则、维护社会稳定却是根本前提。少年丧父、胸有大志的朱子显然意识到这一点,因而在政局复杂的情况下潜心治学,希望通过他的思想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人生在世,如何安顿自己的身心?如何看待各种际遇?如何定位人与自然?这都是古人眼中必须要思考解决的问题。相形之下,现代人显得多么肤浅,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物质利益似乎已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真正关心过人们的内心世界,人应该坚持怎样的道德原则,人的心灵该如何滋养,这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问题。
  在五夫镇荷花节上,当我们正因天气炎热而汗流浃背时,有陌生人贴心地免费发放小扇子,而接过来一看,上面赫然写着“信耶稣,得永生”几个大字,原来是基督教在此传教。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在朱子故里,曾经的理学中心,居然被西方宗教如此广泛地渗透,而我们知道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儒学衰微已经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我突然想到当年的朱子,对于佛老的传播恐怕也有如此的危机感吧。朱子视佛老为异端而大力抨击,如今与佛老相比,基督教更是名副其实的异端了。抛开民族观念,单看思想本身,对耶稣基督的爱真的能拯救中国人的心灵吗?当年学基督教史的时候,我就深感基督教不适用于中国。相比直接信仰人格神的各种宗教,我认为儒学通过哲学思辨建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加高妙,朱子的思想正是典型代表。他从不迷信任何人,却在自然中确立了人的独特地位;从不设立清规戒律,却让道德准则合情合理地深入人心;从不讲论永生,却源远流传了八百多年。更为重要的是,千百年来,儒学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是中国人的根,怎么能被西方文化所取代?果真如此的话,中华民族便成为“无根之木”,朱子所谓“源头活水”也将不复存在。
  那么,面对挑战,我们该怎么办?朱子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不仅要著书立说,而且更重要的是将思想贯彻到实际践履中去。这也是我此次朱子之路的一个重要感悟。从前一直在研究哲学思想,可是哲学毕竟是高深的东西,除了专业的学者,有多少普通大众能够理解?传统文化如果仅仅依靠学术思想的繁荣来实现复兴恐怕是遥遥无期。
  而另外一些形式却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很容易被人接受的,比如:祭祀、家谱、家训等等。很多地方还保留着浓重的家族观念,只是欠缺相应的礼仪形式,朱氏祭礼完全可以作为样本进行推广。《朱子家训》更让我赞叹,短短317个字竟能揭示出做人的根本准则,简明而深刻,并与其理学体系相呼应,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它是朱子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如果全社会都能践行《朱子家训》,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从这一角度看,《朱子家训》也是治理国家的法宝。我终于理解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是同一件事,像朱子一样,从格物致知开始,做好自己,教好儿女,把好的思想传承下去,也就完成了人生最伟大的事业。
  (杨泽: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共鸣:自然与人间张莞苓多年来,我习惯在厚重的书堆中找寻朱子,从他的书信、语录中发掘他的哲学义理。在字里行间,我能够平铺地分析其思想,但朱子的内心世界却仍然遥远,就像事实上的理所当然,我们永远回不到过去,无法当面向他讨教、与他相处,对于我们来说,他是一个当下已不存在的古人。学理的研究需要客观理性,但若研究对象的生命气象从来不曾触动到研究者的内心,彼此之间没有共鸣,那么研究成果只是一种冰冷的资料,研究者也无法得到真实的意义。因此,朱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在什么情境底下养成他的性格、思想怎样建构他的理论,虽然相当重要,却被我视为是难以真正体察到的。虽然我尽全力思考探究,但愈是深入,愈感到迷惘;朱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使我益发忘却他是一个曾经活生生实存的人,有血肉、有灵魂、有七情六欲,与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去年暑假,我担任师大儒学营的辅导员,在行前会议中第一次与张崑将老师谈话。张老师对于我研究朱熹哲学,却没参加朱子之路颇为意外,令我当时有些惭愧,但也开始注意到朱子之路这个行之有年的研习活动。往后又得知不少学长姊大力推荐,令我下定决心报名参加。作为博士生,虽未能在硕士阶段便得到朱子之路的感发,但却透过这趟旅程,让我重新认识了过往心心念念的研究对象,或许也象征了某种意义吧! 第一次前往大陆,便到了武夷山,欣赏那儿极具特色的山水,徜徉于蓝天白云之下与翠绿的茶园,感受到当地的风俗民情,我混杂着激动与兴奋的心跳动着。踏着天游峰的土地,在九曲的潺潺流水上漂流,抚摸着朱子植栽的大树,绕行着朱子的墓地,我们与自然如此贴近,似乎能倾听到天地的脉动、林木山川的呼吸,这是渐渐脱离山野、习惯在都市中生活的我们无法感受到的。不过,虽然武夷山未开发的地方还很多,但也能看到四处有许多正在搭建的房舍与施工的地点,人们正在自然之中寻找其更便利的生存方式,现代化的痕迹悄悄侵入,不事雕琢的大地中崭露零星的人间气象,就像我所居住的台北郊区那般,武夷山正展现了那天然与人工的交融,且是更原始发展的样态。这让我心中有所感叹:人们生活在自然中,究竟如何与大自然和平共处?我们创造文明,追求便利,运用身边的资源,究竟其分际为何?当我们选择更方便的生活,必然承受着某些失去,那些失去这样隐微,看似容易被人放弃,但是无形之中,我们已无法再记忆起那片山水的价值,也再无法体会人与天地间的那种相依相存。
  我永远记得我们在鹅湖书院中席地而坐,静下心来的那三分钟,那不同于在舒适的现代化建筑中、吹着电风扇冷气的静坐。朴实而不讲究形式,只是在那片自然中放松自己,一瞬间四周的声音如此清晰,蝉鸣鸟叫,空气的流动,丝丝入扣,我感觉到无比的震撼,那是自然的声音,是我们长久遗忘也象征着放弃的声音。我的意识这般澄静,内心如此诚敬,人与天地融成一片,使我不禁热泪盈眶。原来自然与人间如此亲近,理学家所谈的天人一体,或是所谓的超越体验,是否就是如此,我不得而知,但我忽然能够体会到曾经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朱子,是如何热烈而真挚地拥抱天下,若生命中没有这样与自然的接触,未曾与其相互感通,是没有办法提出那样精微的哲学思想,那样深刻庞大的义理脉络的。而这正是关在书房里,埋首书堆的我们欠缺的,更是现代人汲汲营营于生存空间中,既被动又主动而放弃掉,就再也难以回头去拾起的东西。当人们整日被手机绑架,只知道追求便捷有效率的生活,习惯于那样用人工与金钱堆砌起来的价值观,就算知道自然不可破坏,却总是无法付诸行动,其实是为满足自己欲望所找的借口,可谓知行不合一。于是,人们也就不自觉地分裂了天人,再也不可能明白儒家思想中最根本而自然的感动,更不可能为了“迂腐”的道德放弃自己“自然”的欲望,天地给我们的,似乎只剩下那一副躯壳的欲望与维生的需求。
  我已经不只一次听到他人说,“人性本恶”“当老师的道德感本来就比较重”“现代的人还能够替他人着想是很难的”。说这些话的人,不代表他们就不懂人有善良的一面,或是他们缺乏道德感,或是不能为他人着想,而是他们妥协于整个大环境所习以为常的、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来自于人们喜欢让自己的欲望大过于一切,所以说是妥协,还不如说是欣然接受,因为这样的价值观,让他们最方便、最容易得到满足与快乐。所以,就算内心有些道德上的不安,但却能轻易的放过,而臣服于自我的欲望之中,这不就是历来儒者包括朱子特别要求警醒的地方吗!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人们可以不断的欺骗自己的良心,放过那些不安的感受,沉溺在永远填不满的欲望大海中;抱持着不是真知的知识,每个人虽然表面依照着道德价值来决定是非对错,内心却容许自己或他人不断拥有道德上的不安,是相当骇人的一件事。人们放弃了倾听自己的内心,也抹煞了能够倾听自然的机会,更不可能看到天人之间、人我之间那种紧密不分的一体样态,这是我通过此行,体会得更加深入的事情。这或许是个古今永恒的问题,但我一想到朱子在当时未曾放弃过天下人,我就益发不愿因为大环境的困难,就屈服于无奈与无力之下。我会将此行的感动放在心中,作为激励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就像朱子一生坚毅徐行那般,我也要一步一步踩稳朱子之路,才不辜负在鹅湖书院中那自然与人间的共鸣体悟。(张莞苓:台湾大学硕士)2014朱子之路心得欧阳廷杰此次参加由两岸朱子学会、世界朱氏联合会主办的“2014朱子之路研习营”。整个研习营由两岸研究生、新竹地区的书法团、江西上饶学院、武夷山武夷学院等四大团体所组成,组成人员可说是“多元化”。这样的状况造成的结果是学员的异质性不只展现在生活地区的不同,整个生命经验也可以说是差异巨大。这样的研习营考验着营队是否能制造出有效的对话氛围,使得成员真的能够在这中间产生有意义的互动。
  7月14号一早便从桃园机场坐飞机到武夷山,下榻崇阳溪山庄。晚饭之前,举行了一个小型的会议,介绍本次主办单位、赞助企业、官方人士,以及请“总团长”杨儒宾教授致词。此外,同学有一两分钟的自我介绍机会。然而,这样的机会对于认识不熟悉的人,仍然是十分困难的。即使晚宴或者是之后几天的早中晚餐,位子并没有特别安排,可以自由选择,但仍然很难有机会了解彼此。这里说的“了解”“对话”,并不是说建立友情之类,也不是我关心的重点,而是强调这么多不同生命经验的一群人,如何真的能在“思想”上有所切磋。晚上,主办单位带学员去观看当地著名的“印象大红袍”。这部剧是由张艺谋编导的,主要是为了因应武夷山观光产业的发展而作,推销当地的茶叶(即“大红袍”、历史文化等等。舞台是360度旋转的,每一幕剧就在这旋转、停格之间来来去去;五颜六色的光线与背后的山水、传统与现代的服饰、竹子、茶具、科举文化与诗一般的现代语言,以及好多的演员与为了推销观光的剧情,这一切快速地出现、又快速地消失在眼前。
  第二天,我们先来到五夫镇。五夫镇是当地很古老的传统聚落,仍然保存着古代的街道、牌坊、乡贤故里。我们主要参观了紫阳楼和兴贤书院。但在参观的过程中也看到了当地农民是以出口莲花和莲花果为主,所能赚取的利润十分少。所以同意他们的家变成一个观光、展示的地方,甚至在五夫里的某片墙上还高高写着“农民要致富,种烟是条路”。中午过后前往武夷精舍举行始业式,众人朗诵《朱子家训》,之后便到武夷山著名的景点“天游峰”爬山。
  第三天,到建阳寒泉精舍,参访朱熹母亲的坟墓,后来再去参拜黄坑朱子墓。在黄坑朱子墓首先举行的祭拜礼,由朱氏宗亲与杨儒宾等教授担任主祭。下午前往九曲溪坐竹筏,沿途经过的岩壁上刻有文人墨客的诗词,并听着划船师傅讲述当地的历史文化。第四天上午匆匆去武夷山的水帘洞参访。
  第三天晚上和第四天下午、晚上,则是举行两岸研究生的研讨会。讨论形式同于一般的论文发表会,有主持人、发表人与评论人。但由于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20多篇的论文发表,所以每篇文章限制在五千字,每次发表时间被严格控制在10分钟。每个研究生关心朱子的面向都有很大的差异,但其实又都很接近。接近之处在于每个人皆抱持着某种“中国中心主义”,对于外文的研究、乃至于整个西方哲学,都出现了某种“缺席”。整个研讨会对朱子的研究仍然是在“中国”语境中挖掘意义,并且,我认为研讨会也没能达到对话的效果,顶多只有让人依稀知道其他人在做什么样的研究而已。我想大概是因为时间、文章篇幅和研究兴趣的差异,造成这个状况。但更深入的原因是,主办单位仍然囿于一般的研讨会形式,去思考“朱子之路研习营”。这样的形式不是不好,但却没有考虑到参与者本身还是在现代学术体制上的“不成熟品”。一般形式的研讨会,根本是无法带领学员去思考问题、而只是呈现自己罢了。“呈现自己”意味着缺乏沟通,即使在议程上安排一个短短五分钟的评论与发问时间,也不可能达到沟通的效果。“沟通”是必须坐下来聚在一起,如同《对话录》一般苏格拉底与众人在市场或某人家的客厅中对某种主题的反复辩证、对话,也如同《朱子语类》中所呈现的朱子与门生之间的讨论。
  最后两天,我们前往江西婺源,参访鹅湖书院、文公山、朱子祖居的“熹园”以及朱家祖坟的所在地“理坑”。其中最有趣的是朱子在婺源,其实待的时间并不长。朱子只有在考上科举与中年时某一次,回来祭拜过祖坟。但是当地人在介绍时却非常强调朱熹对当地文化的影响,甚至成立“朱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企业的力量,透过戏剧、古迹、考证努力塑造朱子文化。朱子文化成为了某种商品。经由这商品的消费,当地文化在资本市场中重新得到塑造,产生全新的文化。
  透过这一个礼拜的“2014朱子之路”,我了解到所谓传统思想的现代化,其实不是回向古代,而是必须以一种商品形式的重新塑造。在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杰人讲了一个题目“《朱子家训》的普遍意义”。他认为《家训》中无论在格式上,还是道德思想、家庭观念、社会观念,都具有不同于西方文化、个人主义的普世意义。这里姑且不讨论其文论证,但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期待,实际上是很普遍的。而这个期待必须对一般人发生某种切身感,才能产生意义。所以我认为无论是“2014朱子之路”还是中国大陆目前官方和民间这种结合的文化商品策略,都是必经的过程。但是这毕竟只是过程。(欧阳廷杰:台湾大学历史所硕士班二年级学生)缅怀是为了不遗忘—2014朱子之路有感张若南从朱子之路回来已经一段时间了,迟迟没有动笔,是因为自己还处在朱子之路的余韵中,记忆还是那么鲜活,情绪还在不断跳跃。在这种几近兴奋的“跋涉”中,血液都是不安分的,真的难以说出个完整的清晰的关于此行的感受,有的多是零碎的模糊的只言片语,可以说出许多,却难以说清。
  本来是想,等隔段时间吧,有了距离,冷静下来,回头再看,好好再感受此行,认真、全面地审视自己的心绪,或许有了距离,才能看得更清。
  本以为繁杂尽散,最重要的是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可是,这几天当我再去回想此次朱子之路的种种,开始有些困难,很多细节难以记起,就连当时的一些感受都有些模糊了。的确,毕竟遗忘是人不可遏制的本能,记忆还是遵循艾宾浩斯曲线的,万事万物都在时光中散淡,渐行渐远渐模糊…… 记得曾经看过一部叫做《勿忘我》的电影,其中关于遗忘的表现尤其印象深刻,片中每一个死去的人都被大家迅速遗忘,仿佛不曾存在过。这似乎让人毛骨悚然、难以接受。其实,真正让人心寒的不是这种意识表现的怪异荒谬,而恰是在于它的真实成分——关于遗忘的真实但残忍的事实。导演不过是将人的遗忘本能放大、加速,就呈现出了难以否认的残酷性和丑陋感。
  幸而,并非所有都在时光中消失,总有一些记忆在不断回忆中保持清晰,而这种鲜活的回忆往往要借于“所托”。就像当我对此行的记忆模糊时,回忆也显得力不从心、无济于事,但我可以通过这次朱子之路过程中留下的种种痕迹——照片、活动手册、纪念品等等——来唤起鲜活的记忆:当我看着某张照片的时候,总能想起当时所处的地点、当时的时间、当时旁边的人,甚至是其时的阳光、其时的心情、其时角落的一块小石头、其时热得滴下的汗水…… 在世界历史上,多少伟人大家并没有被时间冲蚀殆尽,而是在一代代缅怀中长存。此行我们所追寻的大思想家理学宗师朱熹,也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伫立至今的一位。后人仍然在缅怀中继承,在缅怀中铭记。
  一位远去了八百余年的先人,却能够不被遗忘,正是在于这种不断缅怀。人们在各种“所托”中缅怀:文物、遗迹、活动、思想……而朱子之路,作为传承朱子文化、追寻朱子足迹、走进朱子生活的特殊旅程,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缅怀先人之“所托”。
  通过这次朱子之路,我们可以穿越几个世纪的距离,走近朱熹。之前只能在书本或课堂上去感受那触碰不到的几乎虚幻的朱熹,而在朱子之路上,却能走他曾走过的路,进入他曾生活的地方、讲学的地方、思想碰撞的地方……是这次旅程让我接触到如此真切的朱熹,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他和他的思想。
  武夷精舍内的“敬师礼”,在古朴庄重的仪式中,我深切感受到师道与孝道;在鹅湖书院的静坐,静谧沉寂,静听自然,观照内心,实在是第一次体会到静坐的魅力…… 和诸多尊敬的朱子后人及理学研究者相比,我对朱熹及理学的理解是局部而肤浅的,但是十分有幸参加此次朱子之路,也是这趟旅途,让我更真切地认识朱熹、更深刻地了解朱熹思想。也万分感谢这些“缅怀”,让我们没有遗忘。
  且吟且行澄明处正心诚意求理路—记2014年第七届朱子之路陈章群在朱子之路研习营的行程“赋归”之时,身已疲惫,心却未曾倦怠。过去的六天,是匆匆而逝的时光,但却是闪耀着思想光芒、充满着智慧火花的朱子之路。在结缘朱子之路之前,听武夷文化特色课程时,承蒙我校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的张品端老师和陈国代老师的悉心指导,我完成了朱熹思想研究的有关论文,在陈平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我们武夷学院一行师生13人便得以成行。
  为了能参加此次活动,我们对朱熹的生平事迹、主要思想等都是仔细研读,对武夷山水的传说也进行了温习,以期对八百年前的朱熹致以遥远的敬意。同时,也希望通过努力,能给来自海峡对岸的朋友们提供更多的武夷山信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这就是在朱子之路,舟车劳顿的同时,又饱食精神甘露。这次涉及福建、江西两省多地的活动,注定是很辛苦、很充实的学习旅程。朱子之路——重在行 2011年,我来到以“传朱子理学,做武夷文章”的高校,校园里不仅有宋明理学研究中心,还有朱熹雕像,朱熹的诗词章句随处可见,浓厚的朱子文化底蕴在莘莘学子耳濡目染中得以传承。我喜欢朱熹的哲学思想,希望能够寻访他曾游览名山大川留下的诗赋名句,一睹他品茶讲学的书院风采,吟啸徐行的古道余韵,满足这数百年后后生晚辈的仰慕之心。
  朱熹一生都行走在旅途中做学问。为表示求学之心,他自崇安徒步至延平拜访李侗,有了“逃禅归儒”的人生转折;他带领门生,步行至江西铅山,有了与陆九渊“鹅湖之会”的争鸣论辩;为了祭拜先祖,他徒步至徽州婺源扫墓,为尊宗敬祖树立仪型。朱熹在武夷山的足迹更是遍及各处山水……他是一位行吟大儒。
  7月15日下午,武夷精舍“敬师礼”过半时,蒙蒙细雨飘然而至,站在朱熹像前集体朗读《朱子家训》,心灵在与先贤的沟通中,渐渐变得滋润。阵阵山风袭来,松涛的呢喃,仿佛是来自八百年的慧语。
  夏雨来去匆匆,浇得满山碧绿,层阶坑洼处的积水,洗净朝拜者的靴底。九曲溪的五曲岸边,正是当年朱熹弃船上岸的地方,我们一行数十人,寻着朱熹足迹共览这片碧水丹山。
  奋余力,拾阶而上,伛偻贴栏,足蹈悬空,先人凿岩为阶,仅容半足,左侧如斧斫刀劈,可远眺碧水沙洲。一阵豪雨,天涤地荡,满目新绿,至天游峰碑前,汗襟已干;清风拂崖徐来,衣带当风,心神怡然。古语:奇峰秀拔,怪石嶙峋,溪涧流翠,洞天幽艳,鸟语花香,林海览胜,佳枞飘香,烟云迷茫,概叙此境也。
  心中感慨:传响棹歌梦朱熹,何如凌波轻筏觞飞羽?而今登临,虽已八百余年,仍能追忆往者英姿!朱子之路——重在悟 “系统宏大,条理缜密”的理学体系,是我在朱子之路上些许参悟。对于朱熹思想的现代价值、朱熹著述的重新解读、朱子文化的传播方向等等,都在此次朱子之路获得新的体认。这些体认来自于类似古代书院的自由讲论。在朱子之路上,来自祖国各地、还有海外的学者,都是术业有专攻,颇有研究心得,沿途上三三两两成群,就是交流的地方。
  在参观武夷精舍,拜谒朱子墓,游览兴贤书院、朱子巷,静坐鹅湖书院,登文公山看朱熹手植杉,一路上我们都在聆听杨儒宾教授、张崑将教授的讲学,听朱熹后人朱茂男董事长讲述朱子之路的坎坷经历,我们现在追寻朱熹的足迹,是正心诚意地求寻,参悟朱子理学的真谛。
  在处暑时节,我们沿着百年的古驿道,看着被踏得滑溜溜的石阶,铺满枯黄的落叶,拾阶而上,林荫蔽日,蝉声中步入更幽清的曲折山径。当我被暑气闷得汗流浃背、满头大汗时,半山腰歇脚的凉亭,一块木牌,一行宋楷:朱熹并不遥远。望着这行字,脚底升起一股清凉之气,像是薄荷之香,清爽宜人,顿时悟到:我们寻找的朱熹,离我们并不遥远;朱熹的理学,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追寻的朱子文化,不是古朽的教条。朱子理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里。
  眼前所见,联想到朱熹的“无极而太极”:“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我们可以看到,“太极”是理的别名,“无极”则是对“太极”形上性的限定。朱熹讲的理就是“万物以何为根据”的本体论问题。骄阳下的树木山川,欣欣向荣,主要依靠的是太阳的光泽,树木、江河、风雨,乃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都归根结底依靠太阳;有的依赖水,如海洋生物;有的更需要热,如地下的微生物等等。但归根结底,理是,一种事物存在的天命的条理、顺序、法则,这就是朱熹说的理,就是太极。形成理的过程和本源就是“无极而太极”。
  这是我在朱子之路上的些许领悟,也是我致知力行的些许实践。这次活动的裨益难以详叙,且当一种精神滋养,在百年人生中渐渐浇灌。
  风闻有你,亲眼见你——走过朱子之路郑淑娟 2014年7月,感谢崑将老师提供的消息,使我有幸亲临武夷山,跟随杨儒宾老师、崑将老师等师生一同走过朱子之路。将近七天的行旅,观看、听闻,所有的感动、感恩,都化作午夜梦回的几缕轻岚,悠悠地飘荡在梦里的武夷山。
  朱熹一生经历许多起伏,从早年的失怙到后来的庆元党禁遭受打击,但却从未失去对生活与学术的热忱,一生著述讲学,传扬儒家之道。就是这种几乎宗教式的生命情怀,使我更深层次地认识了朱熹,也更进一步喜爱、敬佩朱熹。走过朱子故居、鹅湖书院和朱子曾经走过的巷子,喝过朱子曾喝的泉水,恍然明白,朱子不再仅仅是书上的圣者,而是曾经活生生的老者,用他丰厚的一生,脚踏实地地昭示后人: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身体力行。
  检视一个人的生命能量,从来不在顺境,而在逆境。朱熹出身贫寒,早年失父,寄人篱下,却仍能立定志向,一心向学,专心向道。几次的人生曲折,未曾动摇他对学术的追求和对儒家之学的探究,依然著述讲学,一生不辍,这份深厚的生命力鼓舞了我。这是我走过朱子之路最深的体会,不只是一种学术的精进,更多的是一种生命层次的更新。我想,上苍引领我走这趟路,必定有他的美意;我想,我走过这趟朱子之路,必定有更深的能量,从生命深处被激发出来。
  陈之藩曾说:“要感谢的人太多了,所以只好谢天。”这句话很能代表我此行的心声。感谢朱茂男会长,感谢杨儒宾、张崑将、黄柏翰和周宝玲老师的一路带领。看到他们为朱子之路尽心尽力的模样,令我十分佩服与感动。也谢谢帮助过我的武夷学院林静以及她的同学们。
  我也要感谢朱熹,用他精彩的一生鼓励后世的学生,道在人伦日用之间。人心道心、天理人欲,亘古以来都是人们内心的拉锯,从来不只是学术,而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面临课题,有时我们向天理偏一点,有时向自己的私欲屈服一些,因为在这两者间摆荡,使我们明白人心的不足与不稳定。因此,我们需要阅读,阅读大自然、阅读身边的人事物、阅读圣人之言、阅读贤人之行,好让我们在无时无刻的天理人欲纠结中,能顺理成章地走在正道上,不至于偏失。如此一想,道岂距离我们遥远?道真的不远,它一直在我们的言行举止之间。
  走过朱子之路——武夷山的天空、清泉、朱子故居、鹅湖书院沿途的风景,此行一起行旅的朋友,斯人斯事,早已成为我午夜梦回时挥之不去的惦念。
  斯文所宗·今昔之变——第七届朱子之路后记刘芷玮缘起说实话,我自认为不是朱子的粉丝,对于朱子学的研究相当浅薄,当我政大硕班的同学们兴高采烈地高谈阔论,而清大博班时期的学弟妹们都走在我前面时,我真是疑惑,一直以为我与朱夫子此生无缘。几年前也曾报名,但因论文字数限制的问题,颇踌躇,种种因缘不聚集,故迟至本届才踏上朱子之路。我与朱夫子的相遇始于儒学的信仰问题,从信仰问题出发找到了书院祭祀的线索,从书院的发展发现儒学价值理念实践的现场,再进而发现近代儒学信仰的建构,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的两种层面,理论需要实践使得理论不只是理论,仪式的实践也需要相对的理论去赋予它意义,使得仪式不会也只有仪式而已。研究书院而不去实际的书院走一趟,亲自感受与古人同在,实在说不过去,恰巧此时,我也需要离开台湾,去寻找一个新的生命的起点。于是,带着七日来复的预感,以朱子之路为起点,开启我的旅程。感谢与感动的话,前六届师友均已言之凿凿,我无置喙余地,但愿写出一些自家的感受。
  书院与寺院从鹅湖看儒佛二教的空间转换以前读书时发现许多著名的书院,其实都经历过一阵兴盛蓬勃、人才汇集的儒学盛况,但人亡政息后,昔日的儒学寓所又由道观或佛寺进驻,学校与寺院,辗转反复于同一空间,周而复始,循环反复。没想到眼前的鹅湖书院,正巧也是经历这场变化的一员。杨老师发现我与学妹正在售票处索取简介文宣,于是将手上的简介拿给我们,我还来不及道谢,急着阻止学妹掏钱买简介,又要匆匆上车去了。上车打开简介一看,果然与我想的一样,北宋真宗时,为“慈济禅院”,后人称“鹅湖寺”;南宋“鹅湖之会”论辩时,仍名鹅湖寺。直到理宗时,赐名文宗书院,明初洪武年间,鹅湖山被朝廷立为“鹅湖禅林”,我们现在所说的“鹅湖书院”,其实直到明景泰四年(1453)才定名为鹅湖书院。
  这个讯息也许算不上是个新闻,但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儒佛变化格局,对我来说却是真实的书院沿革。我们这次短短七日的旅程,其实仰赖于一定的经济力的支持,古代书院的长期经营比起目前七日的旅程还需要更多的资源。因此,与其将书院变成寺院的现象,说是书院的毁丧、沦落,不如说是书院与寺院接力似地合作经营“鹅湖”这块招牌。书院与寺院的共享空间,支拄其间不朽的梁柱,实是无形而质实的信仰,我在转角处瞥见关公的塑像,在儒佛交错处似乎留有民间信仰的参与。田浩教授曾指出朱熹重视风水,孟淑慧指出朱熹历任祠官的经历,廖咸惠研究宋代士人的信仰崇拜……由此看来,理学家并非是宗教信仰的绝缘体,理学不能纯粹以理性主义解之,信仰之于理学不但不是非理性的一面,反而是理学的灵魂——看似无形实则存在,轻似鸿毛重如泰山。
  这个讯息于我而言重要的第二个讯息,是1453年后,鹅湖才成为专属儒学的招牌,理宗时虽曾提倡,但朱熹的影响力与其地位,在明代其实更为显赫。从宋到元,再到明代,这段漫长的路程不能只仰赖朝廷的眷顾,而该归功于书院的经营与发展。此外,断代治史的研究方式尽管有其细致处,但也不免有所割裂,是以往忽略事件发展的连续性,着眼于“长时段”的变化,对于朱子学的研究也许更趋多元丰富。因此,朱子学不只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又因为它普遍的影响力与经典的诠释性,使得它不只是属于中国思想的,还是属于东亚文化的重要一环。仕宦与百姓——从婺源理坑谈理学如何渊源门票写着婺源是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导游在车上向我们解说婺源县与江西省的关系,种种阴错阳差,婺源成为该省资源分配最少且是现代化发展最迟的一县,卓越的美丽与孤独的忧伤往往相随作伴,开发的迟缓正好保护了最多古朴的风味。婺源县是朱熹祖籍,我们从福建武夷山备妥早、午两餐的干粮,行车300多公里前往,好奇心使我们一探徽派建筑的特色。来到婺源的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仕宦名村——理坑,此村建于南宋初年,古朴的村落在山水环绕中更显遗世而独立,它们安安静静地群居伫立于山峦间的凹巢,百年来吸风饮露,足不出户。
  它们不出门,于是我们搭了飞机和车前来拜访。每门每户,空间不大,一进门便可一览无遗,通常是中间一厅堂,摆着方正的桌子,墙上有祖母或祖父的照片(或许是遗照),旁边摆设几张椅子,一抬头便能望见天,这似乎就构成家的中心。其中,究极细致的雕刻走过几百年的时光隧道,向我们炫耀低调的奢华。此处是国家保护的古迹,但毕竟还是当地人的住宅,虽然我们事先不知情。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跑到别人家来东张西望,看了几户,这才惊觉打扰到别人的生活和太不重视他们的隐私了!我们询问了一户正在看电视的小孩,“每天都有人来吗?”小孩闻言点头,继续看电视,相当淡定。
  我不知道现在仍住在古迹里的人们是否知道这些古宅的意义,但是我看到这些古宅经历了名宦府邸、“文革”到现在电灯、电视、电冰箱的时代,门院内外,新旧斑斓,墙上革命宣传话语的痕迹,古韵生机的墨色青苔,向我们诉说它们沧海桑田的过去。许多人家还有小铺供游客采买纪念品,我们时而拿着小纪念品仔细端详,时而听解说员介绍明清时期居住于此的官员们的府邸,其中官位最高的官邸是明代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第”,但他的住宅很小、很低调。我想起厦门大学的美玲在研讨会问我的问题,“我们想要祭祀,但要怎么做?”古宅仍在,但古礼之魂如何唤醒?如何复活?如何赋予传统以新时代的意义?当年朱熹面对的问题,现在是我们面对的问题。朱熹透过经典的注疏,让先秦典籍拥有近代的新生命,透过祭祀的仪式,引领在世之人与古人同在,“我之精神即是祖考之精神”于是成为不虚妄的真实话语。他的后代学子也意识到传承的重要性,而继承先师的志业。我们重走朱子之路,其实也是依循着他的足迹,一种神话学的反复,一套复古的仪式,一趟历史旅程的想象,重新思索经典的价值和仪式的意义,与生命的传承性,以面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课题。
  古宅确实见证了历史,但居住在历史里的人能活出历史的新生命吗?凭借着古迹,我们将如何探寻理学的渊源呢?南宋、理学、婺源,“今人不见古时月”,我想我们需要更多的文献以充实建筑的意涵。
  朱熹与王阳明——从家庭论两人的际遇、个性与成就杨老师常说青年时的王阳明是个叛逆少年,在朱子之路讲王阳明,不免引起疑惑。如果说是将阳明当作朱子的对照组,似乎颇能符合朱子之路的主题。朱熹之父朱松早亡,将朱熹托孤于刘氏,朱熹少年时所遇,刘氏一家和其师李延平待之甚善,人性的良善,和煦昭阳般的德行,照拂着少年朱熹。从朱熹住了40多年的故居来看,其厅堂井然,次序分明,其长女朱巽颇有学问,二女、三女分别嫁与朱熹学生和另一学生的儿子,从故居想象朱熹一家老幼的居家生活,朱熹的家庭应该颇为和睦。而王阳明生长于状元府邸,当朱熹成为孤儿时,王阳明正在离家出走(均约十五、六岁的年纪)。孤儿回家了,而状元家的孩子正在闹家庭革命。朱熹个性爽朗豪迈,做事有效率(和朱家后代一样);阳明个性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如临深履薄。际遇也许不属于个人努力即可达成的部分,个性也许是天生的,而家庭背景也未必保证一个人将来一生的命运会如何。然而,个性的养成可能与原生家庭息息相关,王阳明困扰于复杂的家庭问题,于是他逃离家庭;朱熹从一个孤儿感受到家庭的重要,则会注重家庭关系的经营,进而制定《家礼》,使儒学不仅是士人阶层的科举之道,还是每家每户婚礼、祭礼等“礼”的参考书,这是顺理成章之事。从阳明晚年无法处理家庭问题,直至明亡,王家后人还在争吵继承问题来看,也许是王家的不幸,由此不禁令人叹息一代心学宗师家族的没落。但我觉得个性所造就的命运恐非偶然。
  也许阳明自幼就感受不到家庭的功能和重要性,至少他认为经营一个家庭,不是对他而言此生最重要的事。王阳明的人生目标在成为圣人,他眼光所及是遨翔天际、纵横原野的世界,而非如何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当然更不是成为状元。因为天命使然,因为人生志向不同,王阳明注定成就一己圣贤之道,而与幸福和乐的家庭无缘。这不是阳明生命的遗憾,而是他一生成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从两人的家庭到个性,再从个性到成就,人一生的成就真的是一场偶然的遇合吗?我想尽管生命中总是存在着许多无法预知的巧合,但更多的时候,并非偶然,不是冥冥中自有定数,而是定数已经在我们的眼前出现!生命只是一种选择,他注定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求仁得仁,有何怨乎?”若有知,应无怨。易终于未济七日后,我回到台湾,回到读书的地方,回到习惯的生活世界,我在巴和奈野啜饮沁凉的咖啡,脑袋咀嚼着场景和声音此起彼落的寻古记,纵横交织着一幕幕一路走来的风景,仿佛我不是搭飞机回来,而是搭时光机回来的。在这七日的旅程里,不免俗气地要感谢许多人的帮助,但我更想说的是,大陆官方和民间意识到朱子文化的存在,并且自觉地为之经营、为之宣传,无论是使之通俗化以达推广之效,或是使之古雅化以收经典之果,雅俗共赏,显出了彼岸对朱子文化的认同和实质的支持。反观台湾,在文化的面前,多数人沉默以对。朱熹其人其书,仿佛只是文史哲领域的研究者独家探索的项目,如何在大陆崛起后,保持既有的优势和掌握经典的解释权是这个时代必须面对的课题。这七天来,我看到许多书里的建筑、书里的地名,有着“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受,但我同样看到对岸跟我们说同样语言的一般居民的生活,和大陆学生积极的态度和踊跃的发言。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到大陆,但我以前只到过北京、上海这些沿海大城市。我记得我们游览车每每经过一处处乡村,他们看着我们这大车的眼神,我们肯定是稀客,希望我们在精神层面上不会只是过客。
  此外,我希望以后我还有机会到台湾以外的地方发表论文。在台湾,我们多数习惯于某种惯性思维,换个角度重新看同一个问题,也许会发现一些藏在眼皮底下不曾注意到的细节。台湾学生往往被保护得好,反而到了陌生的地方,人会变得勇敢,所以生于忧患。这次回来后,我期待日后可以再到大陆各地参加论文发表会,并期望与朱子之路的朋友再度相遇。当我告诉我的室友若男说:当学生我已经不年轻啦!我大你快要一轮呢!他说:但你看起来还是小孩子啊?闻言,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谢谢许多来自各地的朋友结伴同行,尤其是来自武夷学院活泼的朋友们。在这趟旅程结束之后,每个人都将回到自己原本要走的路继续走下去,无论我们今后重逢与否,都在这条蜿蜒的问学求道之路,与昔日同在,与自己同在,也与彼此同在。学术之路长长漫漫,有如易不终于既济而终于未济,物之无穷无测,即便是鬳斋也说不清楚。(刘芷玮: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走在朱子之路上李鸿桂有句话这么说,你想了解一个人,那么便去走他走过的路,住他住过的地方,体味他说过的话。细想有理,只有当自己成为了别人,才会理解别人的信仰、坚持、选择、成就。八百年前,朱子为了学术的进步与完善而跋山涉水;八百年后,我们带着朝圣般的心情重走朱子之路。这六七天几乎每天都是在路上,累的是身体,充实的是心灵。
  说来惭愧,作为武夷学院的学生,我在这灵山秀水的地方生活了三年,脚步却不曾走远,没能真正去领略武夷山富有生机和人文气息之美。重走朱子之路的活动让我亲近了这片山水,也亲近了朱子。他在此长居,著书立说,也在武夷山留下他的足迹,登天游,泛九曲,建书院,真心赞叹吟咏这方毓秀天地,而此间风景和他严谨治学的态度竟神奇地糅合。世人总道朱子是理性有余、感性不足,但他却写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清流溪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这样抒情闲散的诗句,虽为讲理而作,却颇具韵味,想来武夷山水给了朱子很大的启发。
  山水还是那样的山水,但人却不是那时候会趁兴泛舟逆流而上的人了,即便如此,我们畅游其间,还是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一份体悟和感动。这是我第二次坐竹筏游九曲。第一次单纯是奔着九曲边上的秀丽景色去的,但却遇上下雨天,虽有另一番景致,但是总觉得看得不过瘾。这次是个晴朗好天,一路顺流而下,只觉得两岸风景来不及看,嘴里也不住地发出赞叹,与雨天的朦胧姿态不同,每座山峰都看得十分真切。蓝天白云绿树碧水,浅滩上白鹭悠闲地嬉戏,流水哗哗,水浅的地方鹅卵石安静地躺卧着。靠在竹椅上,看看天空,用脚去轻触冰凉的溪水,耳边听到游者的欢笑声和鸟虫悠长的鸣唱,心里一片澄净,仿佛时间都凝固了。在武夷山最不能错过的便是爬天游峰,虽然有些路程又陡又窄,但我和同行的伙伴还是相互打气一直爬到峰顶。人们常谓,不爬天游,武夷白游,这话只有登上峰顶才有所体会:放眼望去,九曲溪弯弯延延,两岸树木郁郁葱葱,每座山自有其特色可爱之处,映衬着蓝天白云,间或有飞过的一群鸟儿,好一番景致!只可惜不能和古代文人骚客一样登山而赋、临水而歌,既没有那种才情,也没有那种胸怀,我们看到这样秀美的山水,只能发出一声赞叹:真是漂亮的风景啊,然后拿出相机照相,用另一种方式纪念这次难忘的经历。
  在这几天时间里,我们去了五夫兴贤书院、武夷精舍,建阳寒泉精舍,江西铅山鹅湖书院等朱子给门徒授课讲学的地方。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鹅湖书院,我们在殿中席地而坐,听杨儒宾教授讲两次“鹅湖之会”的情况,之后进行静坐。静坐的时候,心里为古人默默地赞叹,他们不怕舟车劳顿,走上大半个月聚到了一起,就是为了学术的争辩和进步,当今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做到古人这样的纯粹了吧。鹅湖书院的规模和之前看过的几间书院都不同,它并不只有一个建筑物,而是一个建筑群。这里环境清幽,建筑典雅有致,只可惜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景点,不再具有古时候书院的实用性了,不然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也可算是人生一大乐事。
  重走朱子之路不仅仅是游山玩水,也举办学术论坛进行学术交流。看学长学姐在上面做论文报告,之后台下的人提出问题或意见,让我羡慕不已。他们对朱子和理学的理解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研究也比我们深入细致不知几个层次。听我的台湾室友丽菱姐说,他们的论文是两三万字删删减减最终压缩成三四千字的,可见我们的“道行”还是太浅。虽然他们都是博士硕士研究生,我们只是本科生,可以不用因此而觉得惭愧,但是我们也应该以他们为目标,多去了解朱子思想与文化,多去研究探讨,将朱子文化研究做精做深。
  在这六七天的活动中,我最开心的是交到了几个台湾的朋友。我的室友是东海大学的郑丽菱,她真的是个很可爱开朗的姐姐,说话声音甜甜嗲嗲的,是典型台湾腔。因为我是闽南人,本来打算和她讲闽南话,但是她告诉我她听不懂我们的闽南话,和我们同行的淑娟姐也这么说,但我们却能听得懂他们的讲话,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每天晚上都天南海北地聊天,说些白天活动的经历,或者交流生活圈子的趣事,听丽菱姐讲她生活的地方、她学习的地方、她工作的地方,台湾在我的印象中渐渐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它有了实感和温度。虽然丽菱姐大我挺多岁,但是我却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可以聊天聊到大半夜,一起大笑,在活动过程中相互鼓励,像两个老朋友一样自如相处,真的是一段很奇妙的缘分。还有台湾暨南大学的郑淑娟姐姐,刚开始还不熟的时候,我觉得她是一个沉静温婉不苟言笑的人,后来熟悉了才知道,淑娟姐并没有老师的架子,她十分随和亲切,就像姐姐一样温暖。台湾的老师也可敬可亲,讲话风趣,很容易就和学生打成一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2014年7月14日,我参加了第七届朱子之路的活动,这真的是一段很棒的经历和回忆,拙笔不能写尽自己心中的所有想法,但活动中的每一天都有所充实和收获。我们去走朱子走过的路,也去他讲学的地方、生活的地方,只有亲身经历这些,才会觉得朱子并不是书本上那个严肃刻板的理学家,他在严谨之中,也有丝丝缕缕的柔情所在。举办朱子之路的活动,让我们亲近了朱子,但这样远远不够,路是永远也走不完的,我们应该延伸朱子之路,去了解朱子的思想,将之传播与发扬光大,那么重走朱子之路,才算真正走出了它的意义。(李鸿桂:武夷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生)朱子之路一路上的感动李嬑蒨对朱子并未十分熟悉的我,因徐梅同学的强力推荐下,参与了本届朱子之路,也答应为她在朱子之墓那儿做件事。起初心中本无任何期待与想法,只是想在当学生的最后一刻,体会中国伟大哲学家朱子的学术行程,为自己在哲学系的求学过程中记上一笔。就这样,我走向前往武夷山的路上。
  一开始,跟着台湾与大陆带队的老师们与朱子宗亲们一同走访朱子所走过的路与住过的房子,渐渐地心中对老樟树、美丽的荷花和八百年的朱子路有所悸动,是什么样的缘份能在此地亲身体验朱子生活过的空间,虽然时间已是八百年后,但心中浮现的是他的思辨过程与哲学理论的伟大学说。而我呢?心中是否已有独立又成熟的思想,抑或还是个忙碌于求生存的人? 朱子之路的行程非常丰富且多元,登天游峰、乘竹筏游九曲溪、访朱子与其亲人之墓等,大家一步一脚印地走在朱子走过的路上,想着那时可能有的情景与辛苦,是现在的我们所无法体会的。不过,我真是幸运,因为一路上有儒宾老师和崑将老师的幽默谈话、杰人老师说的小故事、人求老师贴心地鼓励、同学们的开心说笑与景点介绍等等,有太多太多的小细节,都让人回味无穷,也让我心存感谢,因为有你们的用心和关怀,我真心爱上了这里。
  除了开心地参访各地,朱子之路行程中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对朱子一生学术的贡献表达感恩之情,其中我们肃穆地拜谒了朱子之墓,而此地亦是我此行最大的任务,即徐梅希望能在朱子墓前的小池潭上放上“清净池水,照见澄澈之心”字样的木牌,这是她去年到此地时看到池上有些垃圾,而心中惦记着此事,希望能为灵气之地做些事。而我心怀忐忑地询问了崑将老师,不知此举是否适合,崑将老师表示他很感动徐梅的付出,并会与朱茂男会长讨论,之后朱会长不但没有排斥还特地为徐梅敬赠的木牌举行了小仪式,这些对我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朱子后裔们的心胸开阔且珍惜他人对朱子的付出,体现了朱子的学说,就是最真诚的为人与实践对生命的重要性,而朱子后裔们愿意让同样在乎朱子的人有所表达,真是太感谢他们了。
  朱子之路对我来说,不再只是个学术行程,而是这一路上所有人、事、物的交织画面。因为有大家的真心付出与关怀,同行的所有人才能有如此美好的回忆,太多的点滴在心头,感动一直都在。(李嬑蒨:台湾东海大学硕士在职专班)一次跨越千年的求知之旅徐莉承蒙恩师的推荐让我有幸可以参加这次重走朱子之路的活动,也要感谢活动的各位组织者,你们辛苦了。更要谢谢各位朱熹后裔,谢谢你们对朱子文化的保护,让我有机会来领略朱子曾经走过的路。我首次听说这个活动是在去年的时候,学校开设了朱子文化课程。老师向我们提起了重走朱子之路的活动,从那以后我就希望自己也可以有机会参与其中。今年很荣幸的能够成为活动中的一员,与海峡两岸的老师同学们一起研究、学习朱子文化,一起踏上这趟朝圣之旅。这也是我至今为止度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暑假。在这次活动中有一点让我感慨颇深,就是朱子对于山水、树木、自然的喜爱,并且朱子能够在其中感悟高深的理学意境。
  从五夫紫阳楼外的香樟树到文公山上的大杉木,都是朱熹亲手所植。似乎是对树木有种别样的喜爱,朱子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种上这样几棵树。至今已经几百年的树木却能够依旧翠绿挺拔,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只是静静的屹立在那里,看着人世间的一切,经历着时间的洗礼却依旧不改容颜,有的只是一种宁静致远。也许朱熹就是喜爱树木的安静与祥和吧,喜它以平静的姿态看待世间的一切,喜它的不争,喜它的中庸。站在紫阳楼外的香樟树下,我仿佛看见朱熹也同我一般站在此处静静地聆听微风吹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站在树下静静地思考着。透过这些树,我好像领略了一些朱子之道。
  从紫阳楼外的半亩方塘到祝夫人墓前的寒泉,再到朱熹墓半山腰的小清池,都体现出朱熹对水的喜爱。水为清净之水、清心之水,它能荡涤人心中的杂念、污秽,让人的心更加清明。而且朱熹喜爱的是活泉之水,唯有活泉之水才能生生不息,清澈如初。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朱熹喜欢居住在武夷山的原因之一。武夷山有九曲溪,与两岸的青山形成山环水绕的美景,自是朱熹所喜爱的。因喜五曲山高云气深,朱熹还在隐屏峰下创建武夷精舍,在此著书立说、授徒讲学。朱熹对武夷山的山水是由衷的喜爱,在山水自然中,聆听大自然的声音,细心感悟理学的奥秘。我想朱熹也是乐在其中。
  繁华的大城市能够激起人们的欲望,却也能让人迷失自己。而安静的乡村,却能够让人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心中最初的梦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朱熹所居住的地方都不是大城市,而是宁静的乡村,乡村更能够让人保持心中最初的信念。都说农村的人更质朴,那应该就是乡村的宁静所造就的吧!没有大城市的纷扰,没有那么多的物欲横流,人们才能一直保持自己的心不会变。就像婺源的理坑,它也是一个小村庄,离城市很远,可以说交通不便,但是这里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出过许多的大学问家。就是因为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这里淳朴的民风,这里的安宁。如果将来我们在大城市迷失了自己,那么就回到乡村去,回到大自然中去,像朱熹一样聆听大自然最原始的声音,追寻自己心中最初的梦想。
  这次的重走朱子之路让我领略了许多美景、学到许多知识、更结交到许多朋友,心中也有无限的感慨,却不知如何用言语来表达。仅以此文聊表心中的感想!(徐莉:武夷学院本科生)何处不方塘——“2014年第七届朱子之路”活动心得黄曦慧酝酿这篇文章的时候,活动已经结束,我们各自踏上了归途,带着这短短六天的结业证书,却仿佛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
  开始庆幸自己是武夷学院的学生,才有机会参加这个活动,付出虽少收获却多。太多的感慨与感动时刻提醒着自己,这样一段不寻常的记忆值得一辈子珍惜,由此也开始用一份崭新的心情来看待生活、看待世界。
  这是我生活了三年的城市,当初填报志愿也算是慕名,一直敬仰武夷山的山水与文化。现在想来,千万所大学,千万座城市,我却来到了这里,不知是多大的缘分啊!大学生活曲曲折折,大部分时间都蜷缩在学校和浪费在生活的琐事上,也只有在观看“印象大红袍”演出的时候,才真正静下心来与这座城市交流。每段剧情都融合着武夷山的文化,也只有了解武夷山文化的观众,才真正看得懂“印象大红袍”。
  这是一个离不开茶的城市,有着漫山的茶树,勤劳的茶农,沁香的茶叶蛋,和感人的传说。关于大红袍的故事,早就听说了无数遍,看到那几颗母树的时候,更是感慨万千。享大自然之惠泽,报之以花香岩骨,果然不负茶王的盛名。这个季节的水帘洞虽然没有太多水,但石壁上的大篆“活源”二字清晰入目,传说是根据朱熹的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刻。这便是武夷山,随处都能寻得朱熹的踪迹。
  天游峰下安然坐落着武夷精舍,朱熹曾在此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九曲溪上的叶叶竹筏依稀载着朱子当年的身影;兴贤古街的石子路,我们不发一言地穿过那狭窄的巷弄。安静,才能感到与朱子同行。
  安静,列车上也出奇的安静。在这样烈日炎炎的夏天,人们为了什么奔波,也许都累了、倦了,终于坐上回家的列车,便是难得的休息时间。这样的氛围让我想起活动中的静坐,在鹅湖书院、在熹园,我们闭上眼睛,盘起腿来,脑海里浮现的是一棵棵香樟树,阳光下池中的锦鲤,一亩亩方塘,和那细碎而欢快的鸟鸣,还有随之而来的感动。这份感动,来自于内心,闭上眼睛,无论我们来自哪里,大陆或是台湾,此时此刻我们想到的是朱熹道问学的种种事迹,也许这才是重走朱子之路的含义。
  婺源的建筑太有特色,熹园更是过目难忘,身穿旗袍的讲解员实在热情,婺源三绝“木雕、石雕、砖雕”精美绝伦,《熹园惊梦》在这里演出,设计与建筑、水塘完美结合,令人叹为观止。传说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便是受了这水塘的启发,而这“方塘”究竟是何处方塘我们不得而知,也无处考证。惭愧的是这首诗从小会背,竟一直不知佳作为《观书有感》,看似简单易懂的名句,却不知蕴藏着深刻的哲理。
  半亩方塘虽然不大,却如镜子般澄澈明净,倒映出天光云影,如海纳百川的胸怀,如永不污浊的天地,是一花一净土的心境,是惯看山鸟山花的豁达。
  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我曾无数次的坐车经过这通往小镇的路,从小到大,二十来年。在未更事的年纪,一直觉得这一路风景便是整个世界的模样。大片大片的田野被田垄分割成许多块,看似并无规则,却又显得整齐有序。在薄薄的雾气笼罩下,那田地由黄及青,由青及绿。黄色是生机盎然的油菜花,绿色是庄重茂密的树林,而青色是极富诗意的颜色。青色是小草,是天空,是翠蔓,是远山。青,本是指从房屋荧光前看见月亮,又被赋予了太多美好的含义。从人为“倩影”,从水为“清澈”,从日为“晴天”,从虫为“蜻蜓”……虽无太多言语形容青字妙义,但在心中她是最美的汉字,如一首富含哲理的诗,总能勾起玄想。犹如林清玄先生所说:“星辰、月光、清风、流云,都在谈美丽的心事;春花、秋月、夏荷、冬雪,都有深深的情意。” 这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有着独特而不张扬的风景。整齐的秧苗偶尔也能见到弓着背的农夫,蔓延的丝瓜藤弯弯曲曲绕上竹篱,院子里白色紫色的牵牛花开得正好,满池的荷叶稀稀疏疏立着几朵亭亭荷花……这荷花已开过了。在五夫也见到这样大片大片的荷花地,清晨出发,品到了最甜的香莲。五夫的莲汤是有五夫的味道的,也许是在朱熹故居前喝到的,那种特别的感觉总挥之不去。
  太多的体会源自“半亩方塘”,这样的心境是重走朱子之路后沉淀下来的。一直对杨儒宾教授演讲的《少年王阳明》记忆深刻,同为儒学大家,王阳明的家庭悲剧并未发生在朱熹身上,是否在学问之外,朱熹更有一种胸怀,一种天地,一种心境,一种豁达。“在世俗的生活中,宇宙、天堂、永恒、无限、神圣、天使……都是那么遥远,可是当一个人深深融入一粒沙、一朵花、一只百灵鸟,也就进入了生之秘境。”我对某处的执念,已然转变成了对这个世界的执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然总会给我们如活水般的新知,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何处不是方塘呢?(黄曦慧:武夷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生)第七届朱子之路研习营心得廖晏颢这次参与了第七届朱子之路的研习营,寻访朱熹曾经生活、论学的所在地,也和两岸的学友、师长们进行了知识上的切磋,获益颇丰。以下就这几天的经历,做一顺时性的报告与说明,并提出自我所得与反思。
  由于此次旅行是我第一次到大陆,是以除了前往朱熹故里拜访外,我也带着“亲眼见证”当代中国大陆的眼光出发,作为一个中国史的研究生,我希望自己不只是在故纸堆中看望大陆,而成为一个对当代中国大陆现况知悉的人。或许有人会认为,历史研究何须触及当代中国?但历史哲学家Hayden White曾在”The Burden of History”中建议史家不以探索过去本身当作一种目的,而是作为一种能够提供透视当代的途径,我也带着这种对于历史学的想象,真心盼望能够接触到当代中国大陆的人、事、物,对于这个泱泱大国有更多了解。
  第一天下午参与了学员的自我介绍以及欢迎会,大致了解此次参访的成员们是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大、厦门大学,以及武夷学院的各方师友,但特别让我注意的是,这些学友们大多是中文系、哲学系背景出身的人,只有与我一起前去的两位朋友是历史系出身的。这隐约的在我心中留下一个问号,朱子这样具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为什么少有历史系的学生碰触?这是主办单位选择团员时的考虑?亦或是真的反映了大陆研究朱子学的实况?虽然还不太清楚彼此的研究课题,但这个问题最后也体现在接下来的讨论会上,我会留待后面说明。
  第一天晚上我们受主办单位的招待,前去参访由张艺谋规划的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由于大红袍是武夷山著名的茶叶文化产物,是以我认为对于理解武夷山的风土、特色应有所帮助,所以尽管第一天班机延迟,周转有些疲倦,但还是抱着开心、期待的心情前往观看。的确,就表演的呈现上的确是相当华丽而值得赞叹的演出,绚丽的多端色彩,搭配着不同实景山水而有着不同变化,灯光、华服一一闪烁眼前,确是美不胜收,再加上表演人员的编制庞大,整齐划一的动作也让人佩服中国大陆专业表演的训练能力。但可惜的是,这些表演尽管华美,在内容上却稍有些空洞,或许也与其强调画面感而不在情节上刻意安排有关。我一如前面的思索,这是否只是这场戏,或者是张艺谋导演的问题?亦或是中国大陆艺术,乃至中国文化现况的一个反映?许多的人力、排场,华丽灿烂的灯光衣着呈现了大国的气派,然而这其中所强调的精神内容又是什么呢?游览车上,我看着武夷山的夜色沉思这个问题,然后在宁静的夜里睡去。
  第二天我们起了大早来到五夫,参访了朱子的故居及其生活的地域,包括朱子所成立的社仓、朱子巷,也在杨儒宾老师的介绍下理解了朱子与刘家的密切关系,的确让人玩味。文献上的地名具现眼前,使人印象深刻,虽然宋代的往事遗迹往往随着岁月离去,只留下原址重建、修复的建筑,但望见屋檐上的古青苔,遥想先贤迈步的踪影,还是让人兴味盎然。尤其是朱子社仓前反光石的设计,更是显现前人对于生活世界运作的仔细与实际,我了解的社仓不再只是“救济当地贫苦”的建物,更是切实与在地人一起的生活,使得我能够有更好的资源去想象当时的历史处境。参访结束后,我们参与了五夫当地盛大的节日,有幸被邀请至前方的记者席参观舞台表演,然而当我回头一望,后面挤满着五夫当地的居民,我顿时觉得有些愧歉,也联想到了这种区隔是否同时也意味着权力的区隔?虽然在前方不需与人相挤比较舒服,但看着他们好奇的眼神,我却又矛盾地想着我们现在的舒适是否应该?而这又是怎么造成的?而这种“我”与五夫居民这个“他者”之间的差距,也形成我在一路上观察的重点,他们市集的脏乱喧嚣、喇叭声不停在耳边奏鸣、公共厕所让人的不惯,在在都是因为我带着自以为“文明”的视野看着他们,这让我惊觉自己虽然期许能够接受多元,但还是无法避免对于不同价值观的不以为然,然而我们又应该如何避免此一问题呢?接下来的这几天,我还是持续的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吃过饭后,我们下午去感受了武夷山的景色,也在爬山的过程中认识了几位大陆的同学,相比台湾同学的害羞,大陆同学们的热情着实让我印象深刻,他们的侃侃而谈宛若我们早已相识,我认为这是相当特别的。一直有人将不擅于发言、表达自己当作中华文化的特色,然而真的来到大陆,却有着相当不一样的感受。这看似简单的反思,其实也隐藏着我们做研究时常常会犯的问题,我们时常化约论式的简化一个民族、文化,然而我们是否曾经体会这中间细微的差异?而在微观与宏观的研究间,又如何掌握这两端的份际?还没开始进入研讨会,我却已经有着相当的“学习”,就像张老师在行前所说的,这不是一个观光团式的旅行,我想的确如是。
  第二天还有一件值得反思的便是在武夷书院举行的始业式。由于有幸被选为学员代表,得以有机会诵读对于朱子的敬仰之情,是以我对这个仪式感受或许比其他同学更为深刻些。杨儒宾老师说,有些人或许会对这种仪式不以为然,觉得可有可无甚至无趣,但这正是他要藉此机会好好举行此“礼”的原因。我完全同意杨老师尊重形式,并且深信形式与意义无法轻易切割的想法,但我仍有些疑虑,这个疑虑来自于后面几日听研讨会上同学的报告,指出“现代社会应如何复兴古礼”的问题。的确,如果我们真如杨老师所说的,很多同学都只带着做做样子的“形式”而来,而没有实际尊敬的精神时,那这样做的礼还是“礼”吗?又,在现代社会,我们如何追寻“礼”的精神?什么是“礼”的精神?更进一步,现代社会中,传统经典的思想究竟应该如何发挥?又如何实际的贴近我们?我们要怎么说服我们的下一代、同学乃至师长,我们的所学有用而不只是兴趣使然?虽然是散发联想的大哉问,但我认为这是有志成为传统思想研究者的学人必然面对的难题,而我目前也没有一个好的答案。
  接下来几天最重要的,莫过于两岸硕博士发表论文的研讨会了。
  我在前面说过,现在大陆学界,至少是这场研讨会中,没有什么历史系的学人参与,而这也就吸引我注意其它中文、哲学等学科是如何讨论朱子的。我首先注意到的是,由于我并不专门研究朱子学,当初也的确抱着学习的态度而来,但这些同学们所报告的内容几乎都涉及朱子思想里相当细节的问题,而且必然要对其所引用的文本有着一定的熟悉度,是以有时我在台下听得一愣一愣,却无以深刻咀嚼对方的报告内容。再者,也因为学科范畴的不同,做哲学研究的同学时常直接切入朱子概念的辨析、说解,例如:心之德与性之德的差异、心统性情的体系问题等等。尽管因为过去的阅读习惯,我大致还能跟上大家的脚步,但的确觉得跟历史研究中往往为人所强调的“时空性”有着相当不同的差距。第三,由于这是一个各自论文发表的形式,大家唯一的共通点只有朱子,是以论文的范畴相当广泛,从书院、周易、大数据信息、颜回,乃至古礼都可以成为发表的议题。虽然相当缤纷也都各自展现出不同视角,却也让我有些担心是否能够真的达到彼此“交流”的目的。其实就我个人担任学校助教的经验,或许小班制的分组讨论也是一个交流的选择,藉由行前共同阅读彼此的论文,或是针对朱子思想的某一主题设计题目,我们或可让博士生带领几位研究生以6-8人的小群体讨论朱子学中重要的问题,这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在小团体中与互不相识的学员们建立起联系,也可以就该主题进行深刻的了解,未尝不是一种可以考虑的发表形式。但无论如何,这次研讨会还是让我学到了许多,包括看见大陆同学稳健的学风,以及面对台下质问时的反应,都是我在学术场合可以加以学习的对象。印象中特别深刻的是北京师大的林学长,他精准的将报告控制在十分钟内,并且生动地以肢体语言配合powerpoint清楚地讲解朱子学中“身体”的概念,不仅内容新颖,表现风格也相当具有特色,让人精神一振。而也因为当初研讨会对于多元主题的接纳,尽管我带着前述的疑虑,却也感受到朱子思想在现代社会可能发挥的潜力,也是相当有意思的体验。
  后来几天,我们前去朱子祖籍的婺源,参观了鹅湖书院、爬了文公山,去了熹园、理坑,又带给我不同的对于中国大陆的观感。鹅湖书院是个令人舒服的地方,尤其在研讨会上,学姊又提到现代书院复兴的问题,而鹅湖书院之所以可以继续运作,也有赖于其不断的作为教育的场所,才能逃过文化大革命的摧残。我曾经在路上看到中国大陆的标语写“与其怀念不如重现”,我想古迹故所如何使其拥有现代功用、价值,是大陆这个拥有丰厚历史积淀的国度应该深刻思索的重点,尤其当他们将这些人文、自然遗迹都定上了昂贵的价格门坎时,更成为他们理应思考之处。而伴随着这个“资本化”的议题,我想还可以提出参访熹园的经验作为补充。一方面,当我们来到熹园时,带给我印象冲击的不是熹园的建筑景色,而是在门旁的大字:“江西朱子实业有限公司”,这对于我前面的思考仿佛又是另一个极端的冲击。我前面反复考虑着如何找到朱子思想、传统思想的现代意义,然而当它以资本主义化的方式最“实际”的呈现时,却又让我难以接受。是的,无可否认资本主义是最现代的一种响应模式,但这种模式是我们想要的吗?我不禁为自己思维所遇到的矛盾感到困惑,尤其是当我们晚上再来到熹园看“熹园惊梦”的实景表演时,更是让我费解。尽管我很感谢主办单位的出钱出力、用心,但不得不说“熹园惊梦”是一个无甚深刻内容的演出。整出表演只是为了“贩卖”朱子与婺源的名产砚台,却完全架空了这两者的精神,而使得表演单薄呆板,这难道就是对于朱子文化的复兴吗?我当然也可以了解当地需要提倡某些地方文化藉以吸引游客前来的努力有其必要,但当“提倡”这件事情沦于资本家的游戏时,是否又是一种可悲?当我知道这场表演要110元人民币时,除了再次感谢主办单位的赞助外,却又觉得有些无奈。
  隔天到了理坑,虽然感受到了中国大陆村庄的美好,却也体会到不同的风情,因为当我在参访这些古迹时,时常踏入还有人在住的“民宅”内。当我一方面为我的打扰感到抱歉、一方面为我先前提的“活化古迹”感到欣慰时,听到隔壁同团的老师问住在里面小朋友的感受,只见他冷冷地回“烦死了”三个字,我顿时又觉得心被揪了一下,因为这再次冲击我对于“重现”的想象想得太过美好。是啊,我希望古迹活化再利用,但随着参访游客的越渐增多,真的在古迹里实行活化,是不是又带来在此处工作、生活人的困扰呢?走在理坑的石板路上,看着清澈溪水旁洗衣的、黝黑皮肤的妇人,我实在不知该作何感想。
  走一趟朱子之路,对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等等的问题有着不断辩证的反思,这些思考或许是矛盾的,也或许带着点天真烂漫的色彩,但无论如何,我认为这是个有趣而且值得我们反复检讨、考虑的“中国特色”。我知道,上述提到的问题或许是一个“过渡”,中国大陆近年来快速而使人惊讶的经济成长,必然会带来各种文化冲击乃至生活的变化,是以一路上我尽管有不习惯、尽管有不理解的地方,但我相信还有许多的可塑性。因为台湾也走过同样的经济起飞,同样也有过我们不习惯的文化逻辑,但下一步是什么,却不只是大陆,同时也是台湾,乃至欧美现代社会必须遭遇的问题。当我在宣称他人的文化单薄的时候,我是否也问过自己,那台湾呢?我们有着什么样的文化特色?我们就比他们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吗?进一步问,西方不也若然如此?在这个脸书成瘾的时代,我们是否真的仔细思考过信息快速变动的背后有着什么值得追求价值?而若然朱子再世,他是否会如同熹园的“朱子”般要我“自悟”?亦或是他老人家格物穷理的精神能牵引他指出我们可以尝试的道路?或许我们也就只有不断地与其交融辩证,才能企及这些问题解答的可能。(廖晏颢:台湾大学历史系二年级学生)脚步与远方——记第七届朱子之路王伟在你的身旁不会有天空也会有光亮。
  2014年的7月,天空依然澄澈在风光旖旎的闽北武夷山,这里齐聚了世界朱子学会第七届朱子之路的老师、学员,众人济济一堂。来自海外、海峡两岸的教授、学员在武夷山山麓的崇阳溪山庄相会。缺席与在场的故事在7月14日举行的欢迎仪式中,缺席反而成为一个在场的印象。
  由于记错日期,当我再次翻开邮件的时候才发现,就在我阅读邮件的时候我本该出席一场对我们的欢迎仪式。脑袋瞬间就有点发蒙,甩一甩晕乎乎的脑袋才记得给老师打电话,一阵慌乱之后就要直奔武夷山去了。最后大家用笑声把我记住了,反而发现这是一个让大家记住自己的好方法(失约当然会让人羞愧难当)。
  还不曾到机场,美玲学姐就发来信息问及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林玮学长也帮着把一切需要的东西都领取后并送到房间,还没有到这个朱子之路的大家庭就已经感觉到深深的暖意。飞机一而再、再而三的误点,直到星光起舞的夜空升起的夜里11点才到崇阳溪山庄。打开我的房间是一个帅气逼人的台湾小伙。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是一些目不暇接的行程安排,每天都是很丰富的行程活动。
  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天游峰之行。天游峰是武夷山的险处,由于在高原长大对于高山的情感敬畏而复杂。在我们的同学中有一位身体微恙,对于他而言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最后当我们都走下来,在草地上做短暂的休整时,他也到了。我得知他的状况后,再回想起爬天游峰的过程,后怕的同时忍不住对自己开始发问。诗意与想象的对方尽管中间只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可我们大部分也不曾走过去,即使去的那一部分中,大部分还是走马观花的风景拍摄者,很少会长时间停留吹着太平洋那面海岸的风。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停留在你是那岸的光景,我吹着这岸的西风。对于海峡那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与确认似乎在历届朱子之路中得以传承。
  朱子之路的历程是一次学术的砥砺过程,同样在这一次次的砥砺过程中也会有其它观念的碰撞与交流。台湾有很多涉猎广泛的同学,在和其他几位同学的交流中得知有写诗的同学,并且获得很多确认并就起了交流的愿望,试图从两岸的大学生诗歌写作中去了解两岸汉语原创的方式。
  在长达3小时从江西婺源到武夷山的行旅中,我们探讨自己写的一些诗歌,在真正理想与抒情匮乏的当下,文学中最强调“言志”的诗歌,早已变得唯唯诺诺,重复无聊的日常生活只会使人变得平庸与猥琐。灵魂中的诗意随着日复一日让人发狂的重复而黯淡无光,直到有一天诗歌无法点亮我们前行的火焰。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对注重狂热于理想的人们将是灭顶之灾。就如鹅湖书院的牌坊上所刻——“继往开来”一样,这背后所承载的是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不就是今日两岸共同的理想之光! 在这个民族的血液里面哲学伦理高举的焰火,点燃的是诗歌。诗人在歌唱驱赶黑夜和寒冷恐惧的歌谣,哲学家在点燃内省的火焰照亮我们来时和归去的路!(王伟:厦门大学哲学系)朱子之路心得林立江重走朱子之路 7天时间,886张照片,这就是我的朱子之路。
  能有幸参加朱子之路,说来还挺有意思。当时,张品端老师来给我们上课时,我就隐约觉得选择他的论文应该有机会参加朱子之路,结果还真让我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非常兴奋,几乎和每个好朋友都说了。毕竟是海峡两岸共同举办的活动,而且还能有幸和这么多优秀的师长们一同参观、学习。
  对于朱子,身为武夷学院的学生,算是比较熟悉。学校图书馆外就有朱子像,明月湖旁边还有朱子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且武夷山的五夫镇就是朱熹的老家。他的岳父刘勉之也在这里,朱熹的紫阳楼还是刘氏修建的。
  但是,这次朱子之路之前,看了行程安排。也许是太熟悉的缘故,我们几个武夷学院的小伙伴觉得这次出行没什么新意。
  然而,真正开始后,无论是五夫品莲子汤,还是泛舟九曲溪,甚至是爬天游峰,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似乎,这一路已经有人走过,而且有人在引导我们走。不仅如此,走的时候真的能想起朱子的几个典故来。比如脍炙人口的《九曲棹歌》,比如《观书有感》,比如朱子孝母饼、朱子社仓、鹅湖之辩……如果说以前对朱子只是模糊的印象,那么走完之后,我们对朱子的认识的确加深了不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有人问起朱子,问起朱子学,我终于不会支支吾吾的只会说不太了解了。这不正印证了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普世意义的《朱子家训》 沿着往哲先贤的道路,我们探寻着他们深邃的思想,学习着他们浩瀚的学问,了解着他们的生平事迹。
  7天不长,也不短,正好勾勒了一个活脱脱的朱子。一位慈祥和蔼、眉宇间透着智慧的老人不断地出现在脑海中。或者说,就在朱子之路上,是他一路在引导我们前进、学习、瞻仰…… 紫阳的古樟,朱子寻幽访道的小巷,郁郁葱葱的黄坑朱子墓,斯文宗主的鹅湖书院……一道道风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最让我感动的却是《朱子家训》,短短三百余字,字字珠玑。它精炼而通俗,分析了不同角色的人的身份与责任。为社会确定了道德规范的同时,还提倡对他人要尊重、宽容。正如朱杰人教授所说的:《朱子家训》具有普世意义,它教导我们宽容、包容、内敛、内秀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美德,彰显了中华文化无比宽广的胸襟和卓尔特立的价值观。“事师长贵乎礼也” 九曲溪婉转动人,天游峰雄奇挺拔。在这青山绿水之间,我们与朱子邂逅在武夷精舍。献六礼,朗诵《朱子家训》。那一刻我们仿佛是朱子的学生,摇头晃脑的背诵着老师的著作。还记得那时候,我拿着朱子之路的旗帜,顿时感觉特别神圣,甚至连下雨都是别人提醒才知。“交朋友贵乎信也”参加朱子之路活动的海峡两岸的学子们彼此间都不认识,素昧平生,但是大家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玩在一起,学在一起,友谊渐渐地在彼此间生根发芽:我帮你拿行李啊,你送我防蚊虫的药啊……那一幕幕的回忆永远在心头,时时翻看相册就会想起他们。
  说实话我真的很感谢朱子,没有他也许我们现在还是路人。也一直很感谢朱茂男先生和他代表的世界朱氏联合会,能给我们处于天涯海角、天各一方的学生带来跨越海峡的友谊。告别,为了新的开始 20号清晨,我们几个武夷学院的学生也早早的起床了,看他们拿早餐的那一刹那,我还以为,和平常一样,大家拿了早餐就一起去另一个地方继续走朱子之路,可是一排排行李还是打碎了我的念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愿他们各位都平安健康,在朱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多读书,时时读朱子的书。正如朱子说的:学贵时习,须是心心念念在上,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林立江:武夷学院本科生)一、缘起朱子之路感想赖仲奎自少年时期就喜爱阅读佛经道书,得暇静坐练武,1970年台中高工毕业,即开始访求高僧大德、道家隐士的参学历程,这是一条“不归路”永无止境的走下去。
  2007年公职生涯告一段落,2012年参加东海大学哲学硕专班考试,当时口考老师蔡家和教授问:“你一直走宗教路线,为何来考哲学系?”答:“因所跟随佛教道家的师父都是1949年来台,用传统方式讲授,而我所接受的教育是模仿现代西洋制度,两者之间有些隔阂,传统文化要以现代语词讲解,活在当下的人才会明了;还有对西洋哲学知识有限,选择报考哲学硕专班,是期待在学校内,从不同领域学有专长师长的指导,对释道儒三家及西洋哲学的思想,有一基本完整性的观念,在探索未知的人生,能有一个圆满答案。” 由于论文题材是“《周易》的养生哲学思想研究”,故朱子的《易学启蒙》和《周易本义》是必读的两本书,进而广泛阅读有关朱子易学、理学、哲学的书籍,更因蔡家和教授的推荐,得以参加“2014年第七届朱子之路研习营”。结业式时,领队台湾师范大学张崑将教授规定每位学员要写一篇心得报告,今试就“教化、远见、宏观、静坐”四点简述之。
  二、感想1.教化朱子自19岁登进士第,以至于死,其间被命官职,竟达20余次;而因时逢衰乱,奸佞当道,或辞而不就,或就亦无从遂其志。他在政治上的遭遇,真可说是不幸。然而,他在儒学上的成就,却是震烁千古,值得人们无限的景仰。作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死后嘉定元年(1208)赐谥曰“文”,世人尊称为“朱文公”。并曾历受追封,淳祐元年(1241)配祀孔庙,身后的荣誉,与他一生在儒学上的贡献一样,在中国儒学史上,真可说是孔子以后的第一人了。[1] 朱子一生,享祠禄30年,这与他的讲学事业有莫大的关系。祠禄本是宋初所立的一种佚老优贤制度;到神宗时,名额增加,一般的儒臣,在不负朝廷重任时,差不多都可享领一份祠禄,以从事于讲学的工作。朱子享祠禄既超过30年,因此遂得以专心致力于学教之业。[2] 朱子久居福建,讲学于崇安、建阳、尤溪、连江、长乐等地,故称其学为“闽学”,其思想脉络上承孔、孟及先秦儒家诸子,直续杨时、二程,著述极多,有《四书章句集注》《易学启蒙》《周易本义》等书,是中国宋代伟大的哲学家;由元代到清代被列为科举的思想准则,科举考试课目的四书五经,都完全依据朱子学的注释;后来又东传韩、日,影响两国文化甚巨,成为主流思潮。朱子学广义说可泛称为“东亚朱子学”。2.远见今人钱穆等,征引朱子在《易学启蒙》和《周易本义》两书中的“易为卜筮之书”一语,按朱子为有宋一代大儒,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是君暗臣奸,内忧外患,因此才使用秦政近臣的故智,诡称“易为卜筮之书”,希望在元蒙入主中国后,能保存此一中华文化的根本。君不见蒙古人后来果然把儒家打入“九儒十丐”,但却也跟秦始皇一样并未焚烧《周易》吗![3]3.宏观朱子不赞成王弼以老庄解《周易》成为义理之书,认为《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卦辞及爻辞所讲述的全部都是有关吉凶悔吝的事,则与《诗》或《书》等经书,记载历史上发生的人物事件,应该有所区别: 其它经,先因其事,方有其文。如《书》言尧、舜、禹、汤、伊尹、武王、周公之事,因有许多事业,方说道这裹。若无这事,亦不说到此。若《易》,则只是个空底物事,未有是事,预先说是理,故包括得尽许多道理。看人作甚事,皆撞着他。[4] 关于《诗》《书》《礼》《乐》《春秋》等经书中,所记载的其人其事,必定确实有某人或某集团引发的事件,方有文字加以记载,如《书》经记载:“尧、舜、禹、汤、伊尹、武王、周公”的事件,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不同事业,才论述某事件发生经过情形,并分析其功过如何,也就是确有其事,方有其文,论述其理;若没有这事件,当然也不会论说此事。然而,《周易》卦辞及爻辞所讲的事,“只是个空底物事”,借用此事以述说未来之事,预先显示某种事件的道理,所以能包含括尽许多道埋,不论任何人做什么事,都可以连接《周易》讲述的道理。
  《周易》卦辞及爻辞所讲述的事件,并不是专指某一人或某件事的,如果当成是某一人或某件事来论说,则宇宙万事万物的一切变化,《周易》便不能穷尽它的道理。所以朱熹说:“《易》只是个空底物事。”以其只是个空架子,才可以套入许多不同具体的事物,正因为卦辞及爻辞所讲的事,都是假借虚设的,因此《易》作为卜筮的典籍,才能用来推断宇宙万事万物未来一切变化,充分发挥其作用。故有关政治、兵法、医术、养生管理等不同学说的哲学思想,均可应用《周易》的道理,予以阐释论述。4.静坐台湾清华大学杨儒宾教授分别在7月18日鹅湖书院及19日熹园结业式时,指导朱子的静坐法,坐姿不拘,垂帘合口,意念集中,去体会身处自然界中的感觉。传统文化所讲“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融合为一的思想,就“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外部自然界的关系;二是人和自然的感官生理欲望的关系,主要在于肯定人与自然融合统一。当心里宁静后,外面多重的声音特别清晰,但脑筋却很清楚,不像平时有昏昏沉沉的感觉。这是一种朴实无华的“主敬”工夫,不在于静,朱子有言: 敬不是只恁坐地。举足动步,常要此心在这里。[5] 敬不是万事休置之谓,只是随事专一,谨畏不放逸耳。[6] 或问:“静坐久之,一念不免发动,当如何?”曰:“也须看一念是要做什么事,若是好事,合当做底事,须去干了。或此事思量未透,须着思量教了。若是不好底事,便不要做。自家才觉得如此,这‘敬’便在这里。”[7] 佛教道家的静坐法,身体姿势、呼吸气息、观想守窍皆有严格的要求,与朱子的静坐法,彼此有明显的差异。三、结语这趟朱子之路行程紧凑,但不觉得累,经由两岸研究生“朱子学论坛”的学术交流,以及走“朱子走过的路”,步着先贤足迹。古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登武夷山天游峰,坐九曲溪竹筏,眼睛看到的是山明水秀,心里想到的是地灵人杰,原先从书本认识的朱子,变得活生生,处在南宋乱世之时,义无反顾,一肩扛起儒家传承文化的教育事业;不是仅只理论上言语文字的传播,而是务实的以身作则,“格物穷理”与“主敬”并重的方式,在福建各地从事于讲学志业,孜孜不倦,终其一生,对后世产生莫大的影响,誉为“朱子学”。
  宋朝的“祠禄”是一种佚老优贤制度。朱子既享祠禄,不为三餐苦恼,故得以全神贯注,上溯传统儒学,任重道远,广化后进学子。我〓列领月退俸的公务员之一,实不宜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旷废时日;自应效法朱子先贤,在衣食无虞之下,好好求知修己,善尽一份公民的责任,多做有公益的事,期望现实的社会能更安定,人文素养向上提升。
  参考文献:[1]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第58页,台北:台湾开明书店,1995年。
  [2]伍振〓《两宋理学教育思潮》第140页,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
  [3]中华易学月刊社编辑《连归周三义》,台北:台湾易经学会,1988年。黎凯旋于《连归周三义》小引中条举意见之二。
  [4]朱熹著、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六十六,第163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5][6][7]同上,卷十二,第211页、第211页、第215页。
  (赖仲奎: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硕专班学生)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本书描述的朱子是13世纪后影响东亚地区最重要的思想家,他一生的志业固然在远绍孔孟,但其终生的事业之成就其实已远远超过哲学或狭义儒学的范围。如果说东方世界有百科全书型的思想家,朱子应当是首选的巨擘。他横跨的学问版图极广,这种学问版图不只是知识的占有,更重要的是各种知识的融合贯通。就路的隐喻来说,也就是他将各种文化之道串联起来,成为四通八达的文化交通网。朱子统合了各种文化之道,换个语词来讲,也就是他重新走过以往各种有意义的文化途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