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段难忘的朱子之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401
颗粒名称: 记一段难忘的朱子之路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295-297
摘要: 本文讲述了阳光正炙,我带着学习的心情奔赴福州,参与2012年第五届朱子之路研习营。八天的行程,走过朱熹成长与讲学的书院,寻访先哲踏过的足迹,寻访一代大儒的浩瀚哲思。一场文化之旅、学术之旅,启迪我心智,让我对朱子学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走在朱子之路上,在缅怀古人之余,我们也在传承尊师重教的精神。朱熹为官仅有九年,从事教学约40年。其中有很多代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发挥他的光辉。朱熹一生与武夷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难忘 朱子之路

内容

八月,阳光正炙,我带着学习的心情奔赴福州,参与2012年第五届朱子之路研习营。八天的行程,走过朱熹成长与讲学的书院,寻访先哲踏过的足迹,寻访一代大儒的浩瀚哲思。一场文化之旅、学术之旅,启迪我心智,让我对朱子学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走在朱子之路上,在缅怀古人之余,我们也在传承尊师重教的精神。
  从朱熹出生地尤溪出发,一路走过南溪书院、武夷精舍、天游峰、九曲溪、建阳黄坑、寒泉精舍、考亭书院、鹅湖书院,也去探访朱熹成长的五夫镇,在朱子巷里仿佛穿梭时空感受到朱熹当年每日讲学往返的情景,武夷精舍意蕴深远的拜师礼以及鹅湖书院的静坐冥思,这些都将成为我记忆中难忘的体验。
  朱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一生著述极为丰富,由他编纂、注释、校勘的作品甚多,可说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的儒家学者之一。朱熹为官仅有九年,从事教学约40年。南宋淳熙十年(1183),朱熹辞官回武夷山,建了一座书院——武夷精舍。朱熹在武夷精舍著述讲学达八年之久,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并在这里完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四书集注》等理学著作,各地的求学者也源源不断地聚集到了武夷山。在朱熹的学生中包括了布衣寒士、富家子弟,还有很多人抛弃了功名、家业,千里迢迢地来到武夷精舍学习。从做人的原则、治国治家方略到学术思想,朱熹的影响迅速向世界各地传播,成为与孔孟之道齐名的重要学说。其中有很多代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发挥他的光辉。
  几百年过去了,武夷山人至今还喝着朱子的七步茶,吃着朱子的文公菜。朱熹一生与武夷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他的71年生涯中,有50余年时光是在闽北和武夷山渡过的。世人皆知朱熹为理学大师,却很少人注意朱熹在文学上的成就,其实朱熹吟咏武夷山的诗文甚多。未到武夷山之前,我只能读《九曲棹歌》神游武夷九曲。而今天,当我在九曲溪乘着竹筏顺流而下的时候,朱熹的《九曲棹歌》如在耳边回荡: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监毵。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对九曲溪而言,朱熹是这九转山水的知音,开启了武夷棹歌的书写范式,赋咏了武夷山九曲溪的景致,写景也写情,一扫宋诗中「爱讲道理,发议论」的缺陷,也是描绘九曲溪的一幅长卷佳作。第一首为序曲,其后九曲依次写九曲溪的代表性景点,或向上仰视、或朝下俯瞰,时而左右顾盼,时而回望过去。这种视线的变化直接反映于诗作内容,在如歌的节奏里起伏跌宕。九曲溪左右两边全是危岩峭壁,高耸如云,夏天乘筏游溪,凉风迎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我坐在竹筏上享受360度的观景角度,山光水色一览无遗,尘世一切烦恼尽消,恍如进入人间仙境。心随景动,景随舟移,我被九曲溪特有的旖旎风光所震撼,由兴奋新奇转而沉静深思,灵秀的武夷山水,因朱熹点出“武夷山上有仙灵”,增添无限神秘色彩,而武夷山水的神韵,又让多情睿智的历代文人墨客们激发了思想的灵光,写出一篇篇动人的诗文。清清溪水,载着悠悠岁月,带着我的思绪,从现代流向古代,从古代流向未来,从未来流向久远……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朱熹在武夷山留下《九曲棹歌》,描绘了九曲溪各曲最有特色的风景,呈现出山川浩瀚之韵致。武夷山也成为朱子学的发祥地。
  这次有幸参与朱子文化之旅,是对传统文化的朝圣之旅、心灵之旅,我学到的不仅是知识道理,而是最最深刻的生命之学。虽然哲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旧时路,无法亲炙朱子师生们的风采,但此行收获满满,我从学术研讨会上体会到朱子理学的博大精深,从实地探访中学习古人求学问道的精神,从乘筏游九曲中感受朱熹《九曲棹歌》的独特魅力。朱熹的影响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武夷山,越过了朱熹生活的年代,在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邓玉美:台湾华梵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班一年级)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本文讲述了在朱子之路的始业式和结业式的致词中表达了我的感恩、谦卑与传承的志业思维,及对未来的期许和方向。相信在我们手中,我们拥有今天;在我们梦里,我们拥有明天;在朱子学的信念里,我们拥有永远!

阅读

相关人物

邓玉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