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重走朱子之路心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399
颗粒名称: 2012重走朱子之路心得
分类号: B244.7
页数: 4
页码: 289-292
摘要: 本文讲述了每做一件事情总会时不时地超出我们的预料,不管结果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像这次参加朱子之路一样,它带给我的感受就超出了我的预期。一开始老师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我还在犹豫是否要参加,现在活动结束了,回头想想,我对我当时的决定感到很庆幸。朱子之路是一次海峡两岸四省以及少部分国外汉学研究学者参加的团体的旅行,更是一次对中国古文化的传承与交流的文化之旅。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中国古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是富有深厚底蕴的。承办方这次的宿舍安排也是良苦用心,特意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师生安排在一起,有助于海峡两岸以及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由心而发的、自由的、全方位的。
关键词: 2012年 朱子之路 心得

内容

每做一件事情总会时不时地超出我们的预料,不管结果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像这次参加朱子之路一样,它带给我的感受就超出了我的预期。一开始老师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我还在犹豫是否要参加,现在活动结束了,回头想想,我对我当时的决定感到很庆幸。
  朱子之路是一次海峡两岸四省以及少部分国外汉学研究学者参加的团体的旅行,更是一次对中国古文化(主要是程朱理学)的传承与交流的文化之旅。早些年的时候看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余秋雨在游历山水风物之中探求文化灵魂、人生真谛、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展示了中国文人的艰难心路,更是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的文化“苦旅”。我想我们这次重走朱子之路的目的也许提不到余秋雨的那种高度,但至少体现了一个学者和一个炎黄子孙对中国古文化的应有人文关怀,也切身体验了一代“素王”朱熹的韵味人生和人格魅力。
  《礼记·学记》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的一生就是要在不停地学习中度过,这和一个人是不是学生没有多大关系,我们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学习,也不应该停止学习和探讨。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雕琢自己的过程,一个不断使自己知道的过程。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中国古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是富有深厚底蕴的。一个朱熹就让我们有这么多的教授、硕博、学者为之倾心专研,那么作为一个后来人,我们更应该在学习中传承,在传承中取舍,不能让这种传承之风、研究之路到我们的手中悄然消逝。当然,这种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抽象的、需要潜移默化的说词与行为。时代不一样了,环境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在现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情况下,我们强调古为今用,那么什么样的“古”怎么才能为“今”所用?在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第一位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正确对待中国古文化?是否能在浮华躁动的镁光灯下静心地把古文化的精华加以传承和发扬?我们现在每天高调的喊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口号,但是仅用马克思主义就可以建设好吗?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没有错的,但是作为一个具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又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国情。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丰厚深层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对我们国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根深蒂固的。我们要谋求造福于民的社会主义建设,就绝对不能脱离这个社会实际。相反,我们应该在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答案,去寻找与现代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切合点,去实现中国古文化的“现代转换”,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古文化学者、传承者义不容辞的期望和责任。我很同意朱杰人教授的一个观点,朱子的“礼”、“义”等伦理道德观本身是没有错的,朱子的出发点是为了“明人伦,兴教化”,是有益于社会的,只是被封建统治者巧妙地利用了而已。现在我们的社会进步了,变得更加的开明、自由,如果我们能善用朱子伦理道德观的精华,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将大有脾益。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是参加这次活动给我的又一个切身体会。我们的这次活动不只是简单的“坐而论道”,更重要的是我们“起而行之”。在朱子诞生地三明尤溪,我看到了《观书有感》中的“半亩方塘”;天游峰下武夷精舍的“拜师礼”,感受古人师生之间的尊师遗风;在九曲溪上体会“船在水上漂,人在画中游”的怡然心境,体会朱熹八百年前逆流而上,吟咏武夷棹歌的儒雅正气;建阳黄坑的历经百年风霜依然屹立不倒的“考亭书院”;九峰山下祭拜宁静的朱熹夫妇之墓;五夫镇上,听闻朱母莲子教子的良苦用心;江西铅山鹅湖书院殿前,鹅湖之辩历历在目,引领我们对做学问的思考。走在朱子之路上,如今想来,一点一滴还意犹未尽,这些几百年前的遗迹就像活化石一样,穿越历史的沧桑,时刻教化着我,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我个人认为重走朱子之路的最大特色就在于我们将学术思想与实践体验融为了一体,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要说朱熹,学了中国历史的有几个人不知道的,但是有多少人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存在着误解,又有多少人对朱熹的哲学思想、教育事迹有过细致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又有几个人可以这样花费人力与物力在朱子之路上去切身体会朱子的一生。由此观之,我们现在的人是多么地不关心传统文化,不了解传统文化,所以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活动的主办和承办单位给予我这样的机会,让我参加这次活动,体会到中国古文化精华部分的可爱和魅力,重走朱熹先贤曾走过的路,感受朱熹的一生的路。这也是一次走进传统文化之路,尤其是在鹅湖书院静坐的时候,就像穿越了历史的长河,坐在八百年前的书院的门前,静心聆听听先贤的孜孜教诲一般。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次活动的参与者有来自两岸高校的学长学姐,还有来自海外的一些朋友,本着传承朱子文化的精神,为了共同的文化理念,他们有的人是不远万里来到福建,参加重走朱子之路上的活动,我能有幸与他们相识相知,就是一种缘,我更应该珍惜这份缘。承办方这次的宿舍安排也是良苦用心,特意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师生安排在一起,有助于海峡两岸以及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由心而发的、自由的、全方位的。在学术上,我是作为一个学习者和他们互相探讨,在生活中,我又是作为一个朋友与他们交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德国朋友那里我学会了第一句德语“Guten Tag(你好)”,还有和日本朋友以及其他团体成员的合影我将一直珍藏。我的舍友是武汉大学的哲学博士,为人谦和恭敬,我们互相交流,关于考研,关于教育,关于历史,关于工作,有时我也和他争辩,但是我想正是在这种起伏的友好的交流中我们共同进步了,我们的友谊加深了。我给他讲武夷学院,讲我在学校的生活,他也给我讲武汉大学,我们约好有机会我去武汉大学看樱花,到时请他当导游呢! 七天的时间不长,但七天的朝夕相处却足以凝聚我们的感情。也许是七天以来休戚与共、如影随形的那份快乐让我暂时忘记了离别的不舍,所以当看着离去车上的台湾朋友们向我们挥手道别的那一刻,我会感觉到离别是那么的突然,以至于我还没想好要用什么样的表情来欢送他们,我只是感到我的眼角有点湿润了。我是真的不舍,我们大陆和台湾相隔了半个多世纪,我作为一个平凡普通的学生,与他们相见相知的机会是多么的少之又少。我想,这种以文化为载体的两岸交流是我们海峡两岸学者的共同心声,共同愿望,我自己也盼望着能有机会去台湾感受祖国宝岛的风土人情呢! 我是一个爱好拍摄的人,一个喜欢记录生活的人,我珍惜生活馈赠给我的美好。我很庆幸自己能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下这次行程的全部,那些可爱的人,美丽的风景,细细的感悟,都将成为我这个暑假和人生路上最美的记忆。(黄学文:福建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本文讲述了在朱子之路的始业式和结业式的致词中表达了我的感恩、谦卑与传承的志业思维,及对未来的期许和方向。相信在我们手中,我们拥有今天;在我们梦里,我们拥有明天;在朱子学的信念里,我们拥有永远!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学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