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之路心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381
颗粒名称: 朱子之路心得
分类号: B244.7
页数: 4
页码: 253-256
摘要: 本文讲述了在万尺高空航向久违的台湾本应欣喜,却为即将离别而惆怅。机械性的咀嚼蜡丸般乏味的机餐,倒数计时着最后近乎的一小时。寻思着假寐一会儿,却不由得任思绪恍兮惚兮。其实没有注意听,亦没有看到朱夫子。迈开脚步,本以为追上人群很快很快,但是并没有。躲着照相已经是例行的功课了,但是这次却无法脱逃。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对朱夫子一知半解的人,根本无法开显朱夫子的世界。从武夷山到建阳,从三贤祠到考亭书院。朱子之路成为每个人英雄的旅程。崎岖难行的路是为生命中的承诺,在艰辛中完成使命的道路。旅程还会继续,就如夫子所说“源头活水”,不论身在何处一定能感受到那份在内心的生命,而这是和朱熹的世界可以互相共证的。
关键词: 朱子之路 心得

内容

在万尺高空航向久违的台湾本应欣喜,却为即将离别而惆怅。机械性的咀嚼蜡丸般乏味的机餐,倒数计时着最后近乎的一小时。寻思着假寐一会儿,却不由得任思绪恍兮惚兮。
  耳边声音刚落:注意听老外公脚步声……其实没有注意听,亦没有看到朱夫子。茫然地抬起头,其实无人,只有丝丝细雨拍打在脸上、身上。认得这里是朱子巷,平滑但不平整的一条小巷。经年累月的青苔散布在碑上、路上、墙上,思量着要加快脚步跟上大家了,却疑惑该往哪个方向……就是那边吧!仿佛听到前方传来熙攘的人声。迈开脚步,本以为追上人群很快很快,但是并没有。“喂”了一声,无人应答。正当不知如何是好之际,意识突兀地旋转,斑驳的墙壁突然靠拢,留下一个人强自镇定的抵抗带有年岁味道的压迫。
  低吼一声,一片灰暗转向空白的世界,又逐渐光彩。从朱熹手植的樟树树洞中翻滚而出,象征的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实际上在意的是嘴里含着一丝血的味道,混合着刚咽下不久的鸡蛋味。遗憾没有顺便将树洞中的灵芝带出来的时候,却被怀疑的眼光吓得噤声。搔了搔头发,低喃着没事、没事,却发现手上沾染着樟树上不知作用的白漆。你也向樟树许愿了吗?旁人举起同样沾上白漆的手挥了挥。突然又回想起来了,看着一对对虔诚的手掌贴树,一样的感到手上的脏污和白漆转瞬之间闪耀着的灵光,似乎也分享了近乎八百年的岁月,一样的感到流水年长。
  躲着照相已经是例行的功课了,但是这次却无法脱逃。热情的手背却不温柔的强推至镜前,看向镜头,心里默默数着三、二、一,不要有闪光灯。但是事情总与愿违。其实不是不可以照相,但是相片总及不上模糊的记忆美好。
  不是只有伤心事会使人流泪,洋葱算一份,强烈的光线亦然。流着泪不得不闭上眼睛,再次睁开。打印在瞳孔上的并非黄壁上斗大的水濂晴雪,而是木屋板上细细的红字。提醒着请勿在此小便。再次回到了三贤祠。望着潺潺流水沿着山壁水银泻地,原来此地有名曰水濂洞。知道曾经的地灵人杰,但是昔人已去。空余的只剩三三两两汗流浃背的游客、一群白鸽和一个无奈生计的小贩。蓦然回首于山林小径,依稀见得三贤的脸上泛起无奈地微笑。或许比起一厢情愿的合照、互相凝视不语,三贤们更希望有人可以坐下来与他们闲聊家常,感叹世风吧! 本当是午后天气,也不同于来时般炙热,但光线的刺眼依旧不得消停。拉下遮阳板吧!我继续默念、取笑反复念着人生路漫漫,白鹭常相伴的飞机广播。呆板的声调也继续着继续着。四周随即暗淡了下来,空调也似乎不管用了。昏沉的空气中伴随淡淡的二手烟味。答、答、答声响就像老式的播放电影。一下子朱夫子设立了五夫义仓,忽而是朱夫子的辞官归闽,又突兀的结束在小沈郎问天。已晚,散了么?耳边幽幽传来的九曲棹歌,含混着不清不楚的诗句: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朱夫子或许会哭笑不得? 默默回想着忧国忧民的老先生。其实他也笑,但是许多时候他笑不出来,他的心里苦闷吗?蓦然伸出的手在尊师重道的约束下也默默收回。不敢拍拍他的肩头说一句:算了吧!任夫子寂寞却又坚强的走回银幕,准备下次播放现身的使命。但是夫子好似回不去了,夫子发现他的道学舞台即将被改装成招揽客人的“考试亭”,还有不知所云的莲花池。台下无言对夫子,夫子亦然。
  呆板的声音继续响起,这次舞台登场在鹅湖。相机在被威胁恐吓丢入洗笔池的恐惧中,终于配合起苦命上岗工作的加班要求。不过大抵只有已经在宋明理学研究中心发表过的人,才有心情理会相机的罢工与否。别害怕,格里高.萨姆萨,这不是病。这样的打气实际上仍不过是只自我感觉良好的鸵鸟,台下的听众还是只能听见台上唧唧喳喳的虫语。羞赧着看着指甲(倒是好奇虫子会不会意识到指甲),暗自庆幸老师们的宽大,生物的本能倒是毫无顾忌地提醒着需要用餐。囫囵吞枣之后,走过状元桥,用力的踩踏太极石板,变回原本。拍照。
  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对朱夫子一知半解的人,根本无法开显朱夫子的世界。对于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所言的Dasein,懵懂的有个体会。余英时先生的朱熹的历史世界、田浩先生的朱熹的思维世界,则此次则应写上朱熹的何种世界?对于不熟悉朱夫子的人而言,如何进入夫子的世界?仪式或许是个最佳的答案。外在的世界总会崩毁,望寒泉精舍之不存、考亭书院之破败,伤感历史文物保留不易外,如何感受前人遗风?从外在世界无法体会朱夫子,幸好仪式提供了内里的世界。当然所谓的仪式,亦包含了礼,但这并非此处要细究之处。或许说是更从个人乃至于众人的仪式,从内在的旅程开拓朱熹的世界。
  世界开始有了翻转。
  客观的景象突然都显露意义。攀爬着夫子曾经一样走过的山、水、巷弄,环视四周,就好像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世界。走过这遭,夫子的生命才铺成自身。在朱熹墓与祝夫人墓上香祝祷,藉由礼仪宗教性的参与,密思性的时间再度临现。祭拜夫子也如同夫子显在。无处不恭念着《朱子家训》的学员们,分享着共通的世界,是用特定语言创立的神圣氛围。不断的祝念进入与世俗时间隔离的场域,霎时藉由每年重复的创造性仪式,我们进入共同的场域。虽然仪式行至只有短短四届,但何不可以上推八百年,让朱夫子的彼时再现? 行在朱子之路,路即是道,不仅仅是行朱子之道,也是个人通道仪式的考验。因此有始业式,也有结业式。走在朱子之路,每一步伐都是朝圣之旅,每一条道路都是生命之道。虽然对于朱夫子的学说、生命历程不能拥有全然的了解,但是我们正在践履。在鹅湖跨过门坎,通过状元桥,感改着夫子学术的庄严;在武夷精舍,收到智慧笔、孝母饼,代表着对于书本学问的期待以及生命学问的落实。
  从武夷山到建阳,从三贤祠到考亭书院。朱子之路成为每个人英雄的旅程。崎岖难行的路是为生命中的承诺,在艰辛中完成使命的道路。走过朱子之路,显现的是内心直觉的喜悦,我们不仅仅走朱子之路,也在遵循自己的道路,走在一条超越我们所知的一个更高力量的领域当中。朱子之路的现实动线变化可能呆板,肯定的是,每条固定的路线都并非只含有单一的体验。旅程还会继续,就如夫子所说“源头活水”,不论身在何处一定能感受到那份在内心的生命,而这是和朱熹的世界可以互相共证的。
  (林宣佑:台湾清华大学中文所硕士)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本文讲述了在朱子之路的始业式和结业式的致词中表达了我的感恩、谦卑与传承的志业思维,及对未来的期许和方向。相信在我们手中,我们拥有今天;在我们梦里,我们拥有明天;在朱子学的信念里,我们拥有永远!

阅读

相关人物

林宣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