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371
颗粒名称: 逝者如斯
其他题名: 2011年第四届朱子之路心得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230-231
摘要: 本文讲述了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辛弃疾为朱子所撰写的祭文,是这次走在朱子之路上,一直令我念兹在兹的话语。尽管今天散布在武夷、五夫、建阳等各处的朱子遗迹,绝大多数已是经过后人、近人,乃至今人大力修复而成,而非宋代原貌。但是朱文公的名声,他的教化,以及他的精神,事实上早已根植在闽北的山水、土地与人们的心灵之中。而是以朱子作为历史上一个活泼的生命个体,也就是作为一个人,以及由他所构成的一种情感力量,如何在今天仍然维系着当地的人文风俗,同时也使自然山水多添一分人间情怀。乘坐着竹筏,我们在武夷山水之间顺流而往。如果说这次朱子之路上有何种感受,此话此境也许就是最佳响应。
关键词: 逝者如斯 朱子之路 心得

内容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辛弃疾为朱子所撰写的祭文,是这次走在朱子之路上,一直令我念兹在兹的话语。虽然只是短短几日的行程,但我们随着朱子往日的足迹,透过实地的走访,也许我们就可以说,稼轩这话所言非虚。尽管今天散布在武夷、五夫、建阳等各处的朱子遗迹,绝大多数已是经过后人、近人,乃至今人大力修复而成,而非宋代原貌。但是朱文公的名声,他的教化,以及他的精神,事实上早已根植在闽北的山水、土地与人们的心灵之中。对作为求学、游学的我们来说,八百多年以后,朱子的思想依然是不少学子们的源头活水。然而,在参与朱子之路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旅客,或者作为一名过客而言,这次的参与,却使我对于朱子,产生了另外一种感受。这有别于过去在文献上或学术讨论中所得出的那种道学家、哲学家的形象。而是以朱子作为历史上一个活泼的生命个体,也就是作为一个人,以及由他所构成的一种情感力量,如何在今天仍然维系着当地的人文风俗,同时也使自然山水多添一分人间情怀。
  走在朱子之路上,可以发现朱子并不只是,以及并不只会是那种单纯地玄空谈理的大学问家。而是一个脚踏实地,与土地、与人们总有着千丝万缕的人。这种来自朱子本人与土地之间的深厚关系,在朱子离世八百多年以后,依然存在着。其中,在黄坑朱文公古墓前所举行的祭礼上,老师与学员们献花、咏祭,然后在鹅卵石堆栈起来的古墓前绕圈致意。我们一般学员出于对朱子的尊敬是绕行一圈,而同行的宗亲们则需要三圈。对我而言,“宗亲”总是个难以理解的概念,然而通过观察宗亲们那种对祖先尊敬的神色,稍稍可以发现血缘关系的力量,与学术上那种客观而往往又带点刻板印象的学术形象是截然不同的。亲疏之间,的确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过难道这不就是包括朱子在内的儒家学说所一再承认和强调的内容吗?通过仪式的礼拜,我发现,理如果真的存在,它也许不必全然是高挂在虚无缥缈的天空之上,而是分散在万物之中,随时发动。而了解理事的真相则只能回归到事物之中。记得在武夷山麓下的朱熹园中,买了一份拓印朱子手书“涵养天机”的横幅。我很是喜欢朱子的书法,不过同时更喜欢这四个字背后所诉说的意义。
  因而在这趟旅途上,每经过一个地点,当同行的友人拿着数字相机把眼前的各种景象拍摄,而摄影机记录着人们行走的踪迹时,我总是找个地方坐下来,寂静地观看四周的风景,或闭上眼睛,去感受那些地方,那些土地的气息。闽北与我们平常身处的城市大不相同之处在于,这里拥有漂亮的山水与自然环境。武夷山现在是联合国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这样的胜景是朱子过去长期生活的一个地方,事实上就在我们到达这样的一个人间胜境时,我们所想到的往往是要如何把握、留连在令人震撼的风光之中。但惊讶的是,面对着如此醉人的风景,何以朱子却坚持了终身对学问的寻根究底。这问题也许无解,但是当中所透露出的,却是一种令人可敬的治学态度。
  乘坐着竹筏,我们在武夷山水之间顺流而往。虽然导游告诉我们小费可以延长观赏的时间,不过水流速度之快,想要清楚周遭的风景,也不容易。尤其是摩崖下的各种题刻,若不是特别关注,常是一下子就在眼前消失远去。我想,生活上的各种际遇也是如此,而太多美丽的实象总不能留住。顷刻之间,似乎明白到人的确不能只在乎于目前所见,而是应该以更大的心胸怀抱关心一些更大、更永恒的问题,也许就是所谓的未来。这个时候,朱子在武夷山摩崖下存留的一幅石刻似乎又再一次惊醒了我:“逝者如斯”。可惜的是在轻舟行过的那个当下,并不以为意。倒是当归途的飞机已经爬升到万尺高空之际,话语中深刻的意境似乎的确来得特别真实。如果说这次朱子之路上有何种感受,此话此境也许就是最佳响应。
  (卢启聪:台湾政治大学中文所硕士生)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本文讲述了在朱子之路的始业式和结业式的致词中表达了我的感恩、谦卑与传承的志业思维,及对未来的期许和方向。相信在我们手中,我们拥有今天;在我们梦里,我们拥有明天;在朱子学的信念里,我们拥有永远!

阅读

相关人物

卢启聪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