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第四届朱子之路研习营感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364
颗粒名称: 2011第四届朱子之路研习营感想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217-218
摘要: 本文讲述了真的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我这个非本科系的大二学生可以参与这次朱子之路,能够近距离接触两岸的大学者,以及博、硕班的学长姐。这里我想说,当初看到学员名单时,心里着实先凉了半截,新闻稿上不是说“欢迎大学在学学生与研究生报名参加”吗?结果怎么只有我和福灿分别是大二和大一的学生?有点错愕,幸而学长姐们对小弟们多有关照。朱子学校堪称特色学校中的特色学校,在传承文化中担起农村地区的教育任务,其办学精神更令人敬佩。最后的最后,我想重申:来参加这次的朱子之路,真的很荣幸,也很高兴。真的很庆幸,我首次出门,就得以参加朱子之路,并在求学路上,凿了个活水源头。
关键词: 朱子之路 研习营 感想

内容

真的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我这个非本科系的大二学生可以参与这次朱子之路,能够近距离接触两岸的大学者,以及博、硕班的学长姐。这里我想说,当初看到学员名单时,心里着实先凉了半截,新闻稿上不是说“欢迎大学在学学生与研究生报名参加”吗?结果怎么只有我和福灿分别是大二和大一的学生?有点错愕,幸而学长姐们对小弟们多有关照。
  随着行程顺利进行,观光武夷九曲的山川壮丽,观摩师兄师姐的学术交流,观赏大红袍、朱熹的影剧,种种都让我收获良多。以下我就透过教育的观点,分享这次研习营的主要感想。
  很高兴参访了朱子学校,虽然该校自有其得天独厚的背景,我毕竟看到了我心向往之的具体典范。朱子学校堪称特色学校中的特色学校,在传承文化中担起农村地区的教育任务,其办学精神更令人敬佩。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传承文化,这也是我身在教育系的学习理念,透过教育来传承、发扬中华文化。
  但美中不足的是,我们并没有深入了解朱子学校的具体教学。这一点是俞志学长在检讨会上提出的建议,希望校方可以介绍朱子相关课程的教材教法。在传承文化中,要传承什么、如何传承,乃教育的重要课题。而教育和哲学思想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如康德所言:“没有哲学的教育是盲的,没有教育的哲学是空的。”朱子之路在这里留下了一些空白,我希望日后能尽己所学,为此着上几墨。
  除了参访朱子学校,我们所参加的朱子之路研习营本身就有很重的教育成份。其中,最重要、最特别的部分是“礼”的体会。研习营在论文发表前安排了始业式暨拜师礼,充分体现了尊师重道的精神;在结业式前祭拜朱熹及其母亲,充分发挥了慎终追远的美德。并且在仪式中朗读《朱子家训》。这样的规划,在行程首尾呼应、家训朗读声中,“礼”的意义从外在仪节渗透到我的内心,更加滋润了心中对前人、对学问以及对世界的敬意。
  其次是观赏朱熹的电影。那是经过了4天的游历,在8月29日晚上放映。镜头中大部分的场景我们都已经走过,看起来特别亲切,映入眼帘的是朱熹的故事,浮现脑海的有大家的身影。或许,到此我才算真正走过前几天的朱子之路吧!这让我想起系上一位老师所说的话,大意是这样:很多你学过的东西,要等到你蓦然回首发现它的意义,有那种“啊!原来如此”的感觉时,你才真正学到那些东西。朱熹提倡日格一物而“豁然贯通”,与此意境或有相似相通之处吧。
  最后,整个研习营下来使我对自己有个期许,就是将来我还要再次参加。这次因为我才刚要升大三,尚未受过研究方法的训练,而且非本科系学生,所以没有在研讨会上发表。虽然是受才学所限不得已使然,我仍窃自深感惋惜。因此,待我有足够的学养后,“希望有机会”(注:朱子之路会越办越好,到时越来越多人参加。不过,如张崑将老师所言,为了活动质量而会有人数限制。我想,甄选的门坎会越来越高,所以特别注明“希望有机会”)再次参加第N届的朱子之路,发表我的看法,接受诸位师长、师兄和师姐的指导。
  最后的最后,我想重申:来参加这次的朱子之路,真的很荣幸,也很高兴。以及我想补充的是:很庆幸。想当初,我碰巧在师大教育系的网站上得知朱子之路的讯息时,几乎已届报名截止,而期末考和期末报告迫在眉睫,我实在有点犹豫不决。幸好经友人提醒,此时不去,更待何时?所以,凭着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中国山水的向往,就厚着脸皮写了自荐函,匆匆办了报名手续。真的很庆幸,我首次出门,就得以参加朱子之路,并在求学路上,凿了个活水源头。(陈立航: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教育学系大二)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本文讲述了在朱子之路的始业式和结业式的致词中表达了我的感恩、谦卑与传承的志业思维,及对未来的期许和方向。相信在我们手中,我们拥有今天;在我们梦里,我们拥有明天;在朱子学的信念里,我们拥有永远!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立航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