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之路心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357
颗粒名称: 朱子之路心得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207-209
摘要: 本文讲述了穿越大半个中国,从武夷山一路北上,返回北京。扑面而来的,首先是北方特有的干爽的秋风,吹去一路颠簸的疲惫,仿佛也一并吹落了原本携带在旁的关于福建的种种记忆。记忆在迅疾的时空转换下失重,人变得轻飘飘的,好像刚从梦里醒过来,一时回不过神。等回过神来,只看见各种杂事堆积,山一般挡在眼前,只能先被日常的生活拉扯着先前,而把有关福建的记忆小心地打包,在心里可靠的地方腾出一块,暂时地存放起来,并不莽撞地急于去碰它。之后的行程中,这种遗失的感觉始终伴随着。它是伴随着对朱子开创的精神传统体认与认同的感情,是在追溯自身身份时才会生发的感情。
关键词: 朱子之路 心得 追寻之路

内容

穿越大半个中国,从武夷山一路北上,返回北京。扑面而来的,首先是北方特有的干爽的秋风,吹去一路颠簸的疲惫,仿佛也一并吹落了原本携带在旁的关于福建的种种记忆。记忆在迅疾的时空转换下失重,人变得轻飘飘的,好像刚从梦里醒过来,一时回不过神。等回过神来,只看见各种杂事堆积,山一般挡在眼前,只能先被日常的生活拉扯着先前,而把有关福建的记忆小心地打包,在心里可靠的地方腾出一块,暂时地存放起来,并不莽撞地急于去碰它。
  终于等到与开学有关的各种事项基本办妥,心气又回复平和之时,这才按着原路找到那块存放着记忆的角落,把心打开,唤醒尚在沉睡的记忆,那些由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直觉、随意的念头、甚至玄想构成的立体的记忆。首先唤醒的是闽北那铺满了浓密植被的、层峦叠嶂的丘陵,它是所有记忆的背景。从小习惯的北方景色,是由开阔的平原、黄色的土地以及巍峨的高山组成的。第一次进入丘陵地带,首先就被连绵起伏、好似大地褶皱的层层丘陵吸引,视线在纵深的丘陵之中冲撞,就是望不到尽头,最终只能懊恼地陷在那一片绿色的起伏当中。和温柔起伏的地势相配的,是湿润洁净的天气。与北方大气厚重的风格相异,这里的天与地,色彩温柔浓郁而多情。这片陌生的土地,连迎面扑打而来的空气,都有种甘泉似的清冽。身上所有的器官都警醒着,随时捕捉着这块新天地所散发出来的独特的气息。
  但我知道自己并不纯粹是一个观光的游客,带着空白的头脑和心灵,等待未知的景色和旅途在空白处刻下印记。我带着疑问和好奇而来,想要找到必要的线索,帮助我穿越时间,想象历史幽深处曾经存在的一种世界,那是属于朱子的生活世界。它隐藏在书本之外,具体却更加神秘。
  于是,所有自然的风光,天地山川与河流不再仅呈现出观赏的美感,它们同时呈现出历史的厚度,因为只有它们如此长久地横亘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不曾被激流带走。它们好像时间遗留的秘密通道,在此刻向我敞开。当我沿着石阶一路向天游峰顶峰攀爬,极目远眺,群山座座,犹如海浪奔涌,中间夹持着九曲江,低回盘旋,阳光照耀下,碧绿的身段妩媚悦人。可以肯定的是,八百年前许多个日子里,从武夷精舍走出的夫子,沿着山前那条阴凉的小道,转到精舍的背面,也会像我这般拾级而上,登高望远。站在天游峰顶峰的夫子想的是什么呢?周遭嘈杂的人声渐渐消音,唯有山河大地愈发醒目。八百年的时光长得实在难以想象,静默的天地把我的疑问又原封不动地抛还给我。
  下山,我们一行六人登上竹筏,在九曲江上顺流而下。两岸青山开道,江水时而温顺时而湍急,江面的风凉凉的,吹得整个世界都变静了。当年的夫子是乘着筏逆流而上的,船家还唱得出悠长得像江面的风一般的棹歌。夫子一定钟情于这片山水,他的《武夷棹歌》十首写尽了九曲的空灵飘渺,对夫子而言,这无疑是世外的一方桃源。因此,夫子选择在这里的山崖下建起精舍,授徒讲学。学者蜂至云集,武夷山因此成为南宋思想的重镇。与身边为追寻美景而来的观光客不同,那时在山道上或疾步或徐行、在九曲竹筏里或站或坐着的,除了过往的行旅客商外,应该都是那些慕夫子之名来寻道求学的士人吧。那时与这雄奇秀美的山水相映的,不是数码相机的镜头、各色诙谐博人一笑的段子笑话,而是士人们同样壮阔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砥砺士节、恪守清寒的品节操守。他们与山水为友,与山水交心,长久地相对,山水化作了他们身上的血液和骨架,而不仅仅是数码相机里陪衬的美好布景。整修翻建的朱熹园里,游人稀少,前往景区的路却拥挤不堪。现代的人们已无法亲切体认自己与夫子之间的关联,精神传统的遗失在这一刻暴露地如此直接,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也不能不为身处于这个时代感到羞愧。
  之后的行程中,这种遗失的感觉始终伴随着。在朱熹园里参加始业式、行敬师礼时,在五夫镇朱子的紫阳故居参观时,在朱子手植的大樟树下摸着树干许愿时,在历史久远的鹅湖书院里静坐时,或者是在朱子的墓前敬上一支香时,我都试图在内心唤醒一种与之相对的情感。这种情感本应随着文化的传承内在于我的身体之中,然而它却被埋在坚冰之下,被封冻了起来。我不熟悉这种情感,因为在我的儿时记忆里,找不到支撑这种情感的土壤,因为它并不属于任何一种对旧日时光的缅怀之情。事实上,它似乎来自心灵更隐微的地方。它是伴随着对朱子开创的精神传统体认与认同的感情,是在追溯自身身份时才会生发的感情。这种感情并非源于身体的记忆,而是来自精神的记忆。在行礼致敬的时刻,这情感在坚冰之下开始松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仿佛被赐予了某种历史的感觉。对我而言,这种感觉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它使我直面自己,并最终超越渺小的自身,找到通向传统的路径。在这种意义上,朱子之路成为一种追寻之路,它不仅仅是寻访朱子生前活动的地方,它更是追寻朱子继承和创立的儒家精神传统的一条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个人试图与传统建立关联,不论这次尝试是否成功,它都将成为一种意义深远的开始。(曹润青: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本文讲述了在朱子之路的始业式和结业式的致词中表达了我的感恩、谦卑与传承的志业思维,及对未来的期许和方向。相信在我们手中,我们拥有今天;在我们梦里,我们拥有明天;在朱子学的信念里,我们拥有永远!

阅读

相关人物

曹润青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