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日寻芳朱子路 存养为道日用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292
颗粒名称: 胜日寻芳朱子路 存养为道日用时
其他题名: 2009朱子之路有感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97-99
摘要: 本文讲述了在2009年8月7日清晨3点许,踏出福州机场的一刻,仰望一轮皎洁明月高挂浩瀚天际,在一片惊呼中揭开了这次学术飨宴的序幕,天心月明的映象直印人心,可预期此次学术飨宴必然圆满完备。朱子之路的参学研习不仅学术而耳,也有游憩辅成,武夷山自古盛名远播,凡至福建者,罕有不至武夷者。笔者当时游武夷山时,游客如织,骈肩杂沓,其山势颠委嵷峻,直入天际。远眺游客鱼贯登天梯上云霄,亲临则屈折回环,体力考验,登顶后,仰望群山怪石参差,钩心斗角,似鹰喙、似熊罴、似老僧各有千秋。俯瞰青树翠蔓,摇飏葳蕤,时而青葱蔚然,蓊勃馥郁之气迎风而至,唯憾因气候异常,未登竹筏游九曲溪。另外宏传圣贤之道,培育志士后进,用心殷勤。
关键词: 台湾 学术 研讨会

内容

就在2009年8月7日清晨3点许,踏出福州机场的一刻,仰望一轮皎洁明月高挂浩瀚天际,在一片惊呼中揭开了这次学术飨宴的序幕,天心月明的映象直印人心,可预期此次学术飨宴必然圆满完备。
  笔者参加过三次大陆旅游及多次台湾学界举办之学术研讨会,这次的朱子之路地点、特色焦距明确,其中富有文化、文学、文艺的学术兼知性之旅,是其它旅行难以媲美。当中研讨发表朱子及其相关弟子、学者之哲学思想、文学义理,举凡朱夫子过化讲学处、游历事迹论辩经过、手植奇葩佳卉、帝王所赐扁额及对联由来、门徒相关事迹等相关专题,如数家珍,其深度、广度是其它学术研讨会难以比拟的。此次海峡两岸博雅鸿儒的学者老师,在演讲有关朱夫子相关专题深入浅出,可感受到术业有专攻。
  在研习中笔者也发表有关《论语集注》之专研。儒家思想在两汉经学以郑康成为集大成。到南宋,朱夫子遍著群经,其中四书方面,论、孟有《集注》,学、庸有《章句》,其影响至为深远。宋朝元明以来,士人所讲习的四书五经多以朱夫子经学之义理为宗。目前华人世界,甚至韩国、日本对朱子学研究风气尤盛,就广义的经学而言,朱夫子经学上的影响,甚至比郑康成更为广大而深远。朱夫子曾经根据自身为学的经验,并以其整体思想为基础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读书。”所以朱夫子教导学生求学,往往要学生先自己深入钻研,然后进行讨论,再从中指点其缺失或可进一步研究之途径,朱夫子语录中多有指导建议学生应如何读《论语》,是笔者发表的主要方向。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武夷山及鹅湖书院之专题。其中一位学者论及朱夫子读书法,让笔者回想起昔朱夫子拜见李侗,李侗指点读书法:“汝恁地悬空理会的许多,面前事却理会不得,道亦无玄妙,只在日间,着实做功夫处理会,便自见得。”、“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这几句话对于朱夫子静坐之法有着关键的启发,可藉此直探内心,无疑对朱夫子的生命情调有着更显著的提升,让朱夫子之后多期勉门人读书专心致力,不躁进,不卤莽,且读书且静坐,悉心体会,念兹在兹,涵养晓彻,藉此豁然贯通,期天理朗现之境,对后世学者多有启发。而此处与朱陆之争学术思想一拍即合,南宋两位大儒陆九渊与朱夫子,在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经吕祖谦的安排,共赴江西铅山鹅湖寺论道,鹅湖书院内对联“鱼跃鸢飞斯道由来活泼泼,锦明水止此心本是常惺惺。”就是朱夫子以“理”为客观存在,观点为“性即理”,主张“道问学”,认为必须通过外界体现天理的事事物物的媒介,才能感悟自身之理,具体以读书治经,从圣人言论中发掘天理的奥义,并进行道德修养活动。陆九渊以“心”为本论,主张“尊德性”。以发明本心的简易功夫,认为天理都在“心”中,自省内心,不假外求,自然明理,清澈光明,自然践履道德规范。陆九龄作诗:“古圣相传只此心”,陆氏兄弟皆认为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内省方法才是深沉透彻。陆九渊更作诗讥讽朱子浮虚的为学态度:“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此诗一出,朱子大为失色,朱、陆别离三载后,朱子和已前诗:“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认为读书治经的学问越细密越严谨,对圣人之义越显深邃,讥刺陆氏学问空疏,师心自用。在二处学术殿堂寻幽访胜,学者细密精深的阐述朱子学术思想,大众如沐春风,领众窥探圣贤阃奥畛域。
  朱子之路的参学研习不仅学术而耳,也有游憩辅成,武夷山自古盛名远播,凡至福建者,罕有不至武夷者。武夷山常人道:“多秀甲东南。”其风光明媚可见一般。清代文豪袁枚有《游武夷山记》,其中对武夷山之怒石山峻,及九曲溪之清泠缦回有着深刻描绘,最后更感叹:“而余以一匹夫,发种种矣,游遍东南山川,尚何不足于怀哉?援笔记之,自幸其游,亦以自止其游也。”足见不游武夷必定抱憾。笔者当时游武夷山时,游客如织,骈肩杂沓,其山势颠委嵷峻,直入天际。远眺游客鱼贯登天梯上云霄,亲临则屈折回环,体力考验,登顶后,仰望群山怪石参差,钩心斗角,似鹰喙、似熊罴、似老僧各有千秋。俯瞰青树翠蔓,摇飏葳蕤,时而青葱蔚然,蓊勃馥郁之气迎风而至,唯憾因气候异常,未登竹筏游九曲溪。又思袁枚:“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然游山者,往往多陆而少水。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激,助作声响。客或坐或卧,或偃仰,惟意所适,而奇景尽获,洵游山者之最也。”不禁喟叹:“遗憾是下次成功的动力。” 大陆人亲土亲,接待者无不热情洋溢,真诚豪迈,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朱土申老师、朱美珍老师招呼大众竭诚真切,情意悃款。最后更至诚感谢朱氏宗亲文教基金会朱董事长茂男及朱氏宗亲会,观西风东渐,中华文化衰微,不忍圣教衰,在繁忙事业之余,发扬朱子圣哲思想,一方面缅怀祖德道风,慎终追远。另外宏传圣贤之道,培育志士后进,用心殷勤。君子风高如孔子所言:“富而好礼”,如《易经·坤卦·文言》:“积善之家。”(徐隆华:台湾逢甲大学中文系硕二)

知识出处

追寻朱子的足迹

《追寻朱子的足迹》

本文讲述了在朱子之路的始业式和结业式的致词中表达了我的感恩、谦卑与传承的志业思维,及对未来的期许和方向。相信在我们手中,我们拥有今天;在我们梦里,我们拥有明天;在朱子学的信念里,我们拥有永远!

阅读

相关人物

徐隆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