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朱子经典家训解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226
颗粒名称: 三 朱子经典家训解读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3
页码: 403-4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子经典家训解读,家训,是先辈留给后人如何为人、如何从学、如何持家、如何处世的经验总结和行为准则。
关键词: 朱子文化 家训 解读

内容

家训,是先辈留给后人如何为人、如何从学、如何持家、如何处世的经验总结和行为准则。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公告诫子侄的诰辞;其后,孔子“训子鲤”有“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的训诫;北齐时,颜之推撰写了《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以“家训”命名的典籍。
  作为一种道德学说,朱子学讲的是如何做人的道理。他要求每一个人都能正确处理好身心之间的和谐,做一个有德之人,这就是理学家所说的“修身”。在此基础上,进而处理好每个家庭(家族)的关系,构建和谐的家庭,这就是理学家所说的“齐家”。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其中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如果能够把这个“理”字处理好了,这个社会和我们的国家就能协调、稳定、和谐地发展。这个承载着全人类的地球才能够出现和平共处,而没有硝烟弥漫的战争,全世界人民才能够在和谐有序的环境中美好地生活。这就是理学家的“齐家”与治国理政的思想。
  朱子把《大学》列为“四书”之首,并充分发挥了《大学》提出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思想,认为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应以“修身”为起点,由修身而齐家,进而达到治国平天下这一政治目标。“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是,修身是起点,因为只有一个人的基本精神价值是充实的,道德是完善的,这个人才能站立起来,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齐家”与“治国”的关系则是,齐家是先务,是治国的基础。朱子继承了程颐“天下之治,正家为先。天下之家正,则天下治矣”①的思想,在《诗集传·召南》末完整地引用了程颐的这段话:“天下之治,正家为先。天下之家正,则天下治矣。《二南》,正家之道也。陈后妃、夫人、大夫妻之德,推之士庶人之家,一也。故使邦国至于乡党皆用之,自朝廷至于委巷,莫不讴吟讽诵,所以风化天下。”②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朱子撰写了《朱子家训》,以及内容接近于家训的《家政》《四个之本》《劝学文》《不自弃文》和《训学斋规》等。这些家训或“准家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历史上流传的《朱文公文集》中,最早是没有收入这些文字的。这些家训能够保存并得以流传开来,应该归功于代代相传,并屡加增补和重修的《朱氏家谱》。到了明末,才有朱子后裔朱培把这些文字从家谱中收到《文公大全集补遗》中,清初,又有朱子后裔朱玉将其编入《朱子文集大全类编》第八册卷二十一《庭训》中,这才开始逐渐被后人所知晓。
  《朱子家训》之外的其他文章,之所以说是“准家训”而不直接称为“家训”,问题并不是在这些篇章的内容上,而是在题目上。由于这些文章的标题有的并不标为“家训”,这难免会引起读者的疑惑或误解,这也能算是“家训”吗?其实,在朱子后人的心目中,这些文章的确是作为家训在家庭或家族内部流传的,直接证据之一就是朱玉编《朱子文集大全类编》第八册中的《庭训》,不仅把这些文章全部收入,还收入了《读书法》《勉学箴》《读管氏弟子职》《与长子塾至婺州从学贴》(续集卷八作《与长子受之》)等篇目。毫无疑问,“庭”与“家”,在此是同义词,庭训就是家训,意思就是祖辈对晚辈的训示和教导。
  一提到《朱子家训》,许多人还会立即想到“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其实,这不是《朱子家训》,而是朱柏庐《治家格言》。在理论高度和道德内涵方面,朱柏庐《治家格言》远不能和《朱子家训》相比。更为重要的是,朱柏庐不能叫“朱子”,历史上能够被尊为“朱子”的,只有一个,此人就是朱熹,而不是朱柏庐。当然,也可以这么说,《治家格言》也是对《朱子家训》《小学》等的一个非常好的通俗化的解读,其中主要内容就来源于朱子的《朱子家训》《童蒙须知》和《小学》等。
  《童蒙须知》,是朱子写的一篇启蒙读物,开篇就讲“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语言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是朱柏庐“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的理论来源。《小学》,是朱子在武夷精舍所编实行童蒙教育的一部教材。朱子《小学》诗说:洒扫庭堂职足供,步趋唯诺饰仪容。
  是中有理今休问,教谨端详体立功。
  即是说,儿童教育要从洒扫庭堂、言行步趋、仪容外表等开始,其中的道理,暂时不知道没关系,对其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慢慢就能体会出来。
  由此可知,朱柏庐《治家格言》的主要内容就来源于朱子的这一思想。
  以下依次对这些家训作一解读。
  (一)《朱子家训》与《家政》1.《朱子家训》解读【原文】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明〕朱培《文公大全集补遗》卷八引《朱氏家谱》)【译文】君主(领导者)最可贵的品格是仁。臣子(被领导者)最可贵的品格是忠。父母最可贵的品格是慈爱。子女最可贵的品格是孝顺。哥哥(姐姐)最可贵的品格是爱护弟弟(妹妹)。弟弟(妹妹)最可贵的品格是尊敬哥哥(姐姐)。丈夫最可贵的品格是与妻子和睦相处。妻子最可贵的品格是性情温柔。
  尊敬师长要发自内心,言行举止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诚信,说到就要做到。遇见老人要尊敬,看见小孩要爱护。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也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也一定远离他。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对仇恨自己的人,要用情谊来化解;对埋怨自己的人,要以公道、坦诚、正直来对待;不论身处顺境、逆境,都要用平常心去对待。别人有小的过失,要谅解和包容他;别人有大的错误,要讲道理劝导和帮助他。不要因为善行小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恶行小就去做。见到别人的缺点和缺陷,不要四处议论扩散;见到别人的优点和成绩,应该多加赞美和宣扬。
  处理公共事务不能掺杂个人恩怨,处理家庭事务不能掺杂私心。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贤贤良的人。不要因为自己的愤怒而粗暴地伤害他人,不要违背礼仪而随便伤害一切生命。不要贪图不合法的财物,遇到合乎义理的事要遵从并积极参与。要勤读圣贤诗书,要明白礼义规范和道德准则。一定要教育好子孙。在对子孙施予慈爱的同时,要加强教育,教其做人的道理,使他们知礼仪,尽孝道。对仆人(普通劳动者)要加以关爱,尊重他们的职业和劳动。要敬畏优秀传统文化,敬重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要帮助遇到灾祸和有困难的人。坚守做人的本分,是“礼”的基本准则;听从命运的安排,遵循自然规律,是上天赋予我们的使命。能做到这些的人,上天也一定会帮助他。
  这些都是时时用到、处处遵行的道理,就像我们身体要穿衣服,嘴巴和肚子要喝水吃饭一样,一天都不能缺失,能不慎重对待吗?【解读】《朱子家训》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长幼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提出每个人在家庭与社会中应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此文虽仅仅317字,但却精辟地论述了父慈子孝、兄弟友善,夫妻和睦等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建立和睦家庭的道德准则;提出了容人之短、扬人之长、以善待人来处理社会各种人际关系的道德理念;论述了敬师长以礼、交朋友以信,以及敬老爱幼的一般原则和尊重有德之人而远离不肖之人的道德至上的特殊原则。《朱子家训》要求人们在处理家庭关系,和其他人际关系中都要按照这些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来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并向人们揭示了在人际交往中,应有的文明礼仪和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1)建立和睦家庭的行为准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对每个人来说,家庭是人生的起点,是情感的苗圃和爱心的归宿。不论你的社会地位之高低,不论你的事业是否成功,建立一个和睦的家庭,营造一个温馨的爱巢,古今中外,都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基本目标。
  《朱子家训》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行为准则。首先,《朱子家训》要求父母对子女要“慈”,即父母对子女要慈祥、和蔼和疼爱。但是父母对子女又不能一味迁就、溺爱和放纵,所以下文还有“子孙不可不教”。也就是说,父母在对子女施予“慈”爱的同时,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教其做人的道理,知礼仪,尽孝道。这就自然过渡到“子之所贵者,孝也”。
  所谓“孝”,是指子女对父母要发自内心的爱与尊敬,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在世,要侍养,死后要按照礼仪下葬和祭祀。
  夫妻关系是建立在婚姻基础上的一种关系,两人之间没有血缘,维系二人关系的是情感和爱恋,所以,夫妻关系的和睦就非常重要。所以朱子提倡“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夫和妇柔,两人就会相亲相爱,相敬如宾,日常生活中假如出现矛盾,也会很容易化解。兄弟姐妹是手足同胞,是重要的亲缘关系。所以,朱子提倡兄弟姐妹之间要“友”和“恭”。
  “友”是友爱,互相帮助;“恭”是谦恭,尊敬而有礼貌。友爱和谦恭,是促进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和睦的基本准则。
  《朱子家训》对父子、兄弟、夫妻之间的伦理关系做了重要论述,指出每个人在家庭中应尽的道德责任和基本准则,对建立和维系和睦的家庭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倡导人际和谐的行动指南《朱子家训》既是建立和睦家庭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倡导人际和谐的行动指南,因而具有指导社会人生的普遍意义。
  儒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推己及人的恕道,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不要随便揭人之短,也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与人发生冲突,“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因为,黑暗消除不了黑暗,而光明可以,仇恨消除不了仇恨,而仁爱可以。所以,要做到“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等等,这些理解、宽容,以德报怨的胸怀,以理服人的态度,都是化解社会矛盾,营造和谐社会的有效方法。
  (3)指导社会人生的普遍价值《朱子家训》既是“家训”,又不限于只是一“家”之“训”。开篇即从君臣关系入笔,所提倡的君要仁、臣要忠,是从“国”再到“家”,贯穿了朱子所提倡的“家正”,天下才能“治”的思想,体现了“天下之治,正家为先”的原则和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君是仁君,所推行的才有可能是仁政,才能爱护他的臣民;臣是忠臣,才能爱国爱民,这是儒家一贯提倡的以民为本、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和落实。作为一个教育家,《朱子家训》还体现了朱子的教育思想,论述了读书是建家立业之本的道理,阐明教育子孙读书识礼是传家立业的根本大计。
  《朱子家训》即使在当今之世,其主要内容和精神,仍然没有过时,仍然具备指导社会人生的普遍价值。朱杰人教授说:《朱子家训》原本是我们朱氏家族内部的家族文献,它被收录在我们的族谱和家谱之中,作为朱氏族人的为人处世的“圣经”。按照传统,它一般是不对外族和外人展示的,更不能作为对外人的道德伦理要求。
  但是,时代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应该进步,我们发现了这部家训伟大的现世价值,我们觉得,这么好的东西决不能朱门一家独享,它应该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共享。所以我们把它公诸于世,并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方法予以介绍、讲解、弘扬。……《朱子家训》短短317个字,但是他却给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底线。这是一条非常清晰而可以执行的红线,越过了这条线,你就不配被称作“人”了。
  不仅如此,《朱子家训》还告诫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文明的人。它教导我们的宽容、包容、内敛、内秀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美德,彰显了中华文化无比宽广的胸襟和卓尔特立的价值观。
  长期以来,西方文化不停地宣扬和推行他们所谓的“普世价值”,那就是“民主”“自由”“人权”。诚然,这是一种“普世价值”。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有没有可以贡献给人类的“普世价值”呢?我以为,《朱子家训》就是具有现实价值的人伦观、修养观、道德观、社会观和人之为人的基本价值观。《朱子家训》被公诸于世,短短的二十余年,迅速地被社会大众所认同、所接受,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被称作中国人的人生法典,足以证明它的价值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朱教授在此说的是《朱子家训》在当代的传播,实际上,《朱子家训》在清代就已流传到我国台湾。而且,在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中,《朱子家训》曾经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
  我们知道,从朱子学产生的摇篮武夷山到闽都福州,再跨海而东,是朱子学传播台湾的一条主要线路。晚宋,朱子学上升为国家学说,书院这一教学机构也取得了与官办学校同等的地位,从而起到了补充官学并逐渐取代的作用。明清时期,在以“闽学”治台的政策导向中,朱子学与书院制度也传承到台湾,并由此形成闽台书院讲学的优良传统。
  朱子学传入台湾的另一重要渠道,是通过民间传播,而移居台湾的福建、广东两省的朱氏后裔、宗亲则是推动这一传播的一支重要力量;而被称为是“朱子理学普及版”,将高深的朱子理学俗解为“日用常行之道”的《朱子家训》等朱子文化普及读物,则是他们传播朱子学的主要内容。
  现居住在高雄市前镇街朱家村的朱氏后裔,他们的先祖朱孝生于清康熙年间,从福建漳浦县棒桥乡金浦迁台,在高雄被尊为三大家族之首。
  而在新竹县关西镇石光里,则有清乾隆间入台的朱子后裔朱昆泰秀成一族迁居于此,在此繁衍生息。据《台湾朱秀成公族谱》记载,他们是朱子长子朱塾的后裔。朱子十一世孙朱万五是福建宁化县石壁乡人,出仕广东潮州,后迁居到广东丰顺县。其后裔朱秀成(1760—1846),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赴台,为入台开基始祖。该谱《朱氏源流梗概》说:我们丰顺肇基祖——丰山万五公,是朱子十一代孙,原籍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村。……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万五公的十四世裔孙——朱秀成公,时年二十五岁,特由丰顺县汤坑乡朱氏坪,渡海来台,被尊称为来台祖,也是来台第一代。
  朱秀成入台后,以“紫阳世泽源远流长,秉承祖德敦崇明伦”为家风,以《朱子家训》教育后代,率其子孙胼手胝足,开山垦荒,奋斗打拼了一百多年,枝繁叶茂,家声大盛。“他们事双亲至孝,对宗族至尊,对民族、对国家赤胆忠心,大义凛然,为官清正,爱民如子。忠孝节义为立身之本,谦恭礼让为积德之门……”①在台湾,以《朱子家训》为教材教育子孙的,并非仅限于朱氏的子孙。
  据连横《台湾通史》记载,清乾隆间,金门郑崇和(1756—1827),字其德,号诒庵,年十九时赴台,在淡水厅竹堑读书,并在此成家。他“好宋儒书,尤守《紫阳家训》,及门之士多达材”。②这里所说的“紫阳家训”,就是《朱子家训》,因朱子号紫阳,故有此称。郑崇和以《紫阳家训》教育后人,其子郑用锡、侄郑用鉴均为清中叶台湾名士,相继担任过明志书院的主讲,连横《台湾通史》中有二人传记。郑用锡、郑用鉴二人任教过的明志书院,还是全台唯一一所仅祀朱子的书院,今仍存“明志书院紫阳朱夫子神位”的牌匾。
  流传到当代,台湾的朱氏后人对《朱子家训》怀有深切的情感。他们为了推广《朱子家训》,把家训印制成方便携带的名片样式,向社会各界传播。
  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促进会朱茂男会长邀请福建著名作曲家骆季超先生将《朱子家训》谱上曲,在两岸传唱。
  为了进一步推动《朱子家训》的传播,他们还邀请美国著名的朱子学研究专家田浩教授把《朱子家训》译成英文,经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反复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并在2010年在武夷山举行的两岸“朱子之路”上与诸多学者交流、切磋后,在报刊上发表。
  通过以上解读,我们可以体悟到,《朱子家训》所承载的日用常行之道,虽然原本是以家庭为传播基础,但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方面,又有其普行天下的重要作用。
  2.《家政》解读【原文】有公家之政,有私家之政。士君子修一家之政,非求富益之也,植德而已尔,积善而已尔。
  父子欲其孝慈,兄弟欲其友恭。
  夫妇欲其敬顺,宗族欲其和睦。
  门阑欲其清白,帷簿欲其洁修。
  男子欲其知书,女子欲其习业。
  姻联欲其择偶,婚嫁欲其及时。
  祭祀欲其丰洁,用度欲其俭节。
  坟墓欲其有守,乡井欲其重迁。
  先业欲其不坏。
  农商欲其知务,税赋欲其及期。
  私负欲其知偿,私恩欲其知报。
  私怒欲其不逞,私忿欲其不蓄。
  亲戚欲其往来,宾客欲其延接。
  里闬欲其相欢,故旧欲其相亲。
  交游欲其必择,行止欲其必谨。
  事上欲其无谄,待下欲其无傲。
  公门欲其无扰,讼庭欲其勿临。
  非法欲其勿为,危事欲其勿与。
  官长欲其必敬,桑梓欲其必恭。
  有无欲其相通,凶荒欲其相济。
  患难欲其相恤,疾病欲其相扶。
  丧葬欲其相哀,喜庆欲其相贺。
  临财欲其勿苟,见利欲其勿争。
  交易欲其廉平,施与欲其均一。
  吉凶欲其知变,忧乐欲其知时。
  内外欲其相谐,忿恚欲其含忍。
  过恶欲其隐讳,嫌疑欲其知避。
  丑秽欲其不谈,奴婢欲其整齐。
  出纳欲其明白,戏玩欲其有节。
  饮酒欲其不乱,服饰欲其无侈。
  器用欲其无华,庐舍欲其葺修。
  庭宇欲其洒扫,文籍欲其无毁。
  门壁欲其勿污,鞭笞欲其勿苛。
  赏罚欲其必当。
  如是而行之,则家政修明,内外无怨,上下降祥,子孙吉昌。移之于官,则一官之政修;移之于国与天下,则国与天下之政理。呜呼!有官君子,其可不修一家之政乎!家政不修,其可语国与天下之事乎!【解读】与《朱子家训》一样,这篇题为《家政》的文章,最早也不见朱在等宋代人士所编的《朱文公文集》中,而是出现在朱子后裔明人朱培《文公大全集补遗》卷八,引用的文献来源也是《朱氏家谱》。在今人所编的《朱熹集》中,被收入《外集》卷二。
  全文用六言一句的韵文方式,首先阐明治理家政的目的,“非求富益”,而是为了“植德”和“积善”。如何植德?如何积善?必须在父子孝慈、兄弟友恭、夫妇敬顺、宗族和睦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姻联、婚嫁、祭祀、用度、农商、税赋、亲戚、宾客、里闬、故旧、交游、丧葬、喜庆、饮酒、服饰、器用和庐舍等诸多纷繁复杂的家庭事务。朱子在文末最后提出,“如是而行之,则家政修明,内外无怨,上下降祥,子孙吉昌。”就是依此而行,就能使家庭上下和谐,家族内外吉祥,子孙代代兴旺。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文中提到了“临财欲其勿苟,见利欲其勿争。交易欲其廉平,施与欲其均一”,是朱子理学思想在经济、商业方面的具体体现。
  “临财欲其勿苟,见利欲其勿争”与其“存理灭欲”的义利观一脉相承;“交易欲其廉平,施与欲其均一”,其中“廉”是物美价廉,“平”是公平不偏,童叟无欺,是儒家所提倡的“诚信”道德原则在商业领域的具体运用,正是当今社会严重缺失,非常值得大力提倡和弘扬的“儒商”精神。
  这篇《家政》的特点,与《朱子家训》相同,既是“家政”,又不限于只是一“家”之“政”。所以,朱子在文末指出,将其方法和蕴藏在其中的理学精神、道德观、价值观“移之于官,则一官之政修;移之于国与天下,则国与天下之政理”。揭示了从小家到大“家”,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儒者“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胸怀。
  (二)“四个之本”与《不自弃文》1.“四个之本”解读【原文】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
  【解读】1982年,福建省尤溪县城关郑大育先生将其珍藏的朱子的手书板联“四个之本”捐赠给县博物馆。板联的内容为“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每块板联长196厘米,宽35厘米,阴刻,落款“晦翁”,字体有颜体风骨。①郑大育是当年朱子寓居之所郑氏馆舍的后人,时已年过九旬。据考证,这“四个之本”为朱子中晚年所写。郑大育祖上将这四句话刻制成四块板联悬挂于室,代代相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者的人生追求,欲治国平天下,首先要学会修身齐家。如何修身?如何齐家?朱子提出了读书、循理、和顺、勤俭这四条基本途径。
  (1)朱子把读书视为“起家之本”。
  他认为,读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获得知识,更在于通过文化价值的摄取,来陶冶自己的情操,促进人格的完善,从而体认天理。“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①,此为朱子所阐述的读书与穷理的关系。如何读书?朱子强调“大抵学者读书,务要穷究。‘道问学’是大事。要识得道理去做人。大凡看书,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句、逐字理会,仍参诸解、传,说教通透,使道理与自家心相肯,方得”②。所以,朱子的读书论和他的格物致知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重在培养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
  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或家族组成的,作为个体,每一个人都是某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成员,儒者也不能例外。因此,读书穷理,既是儒者修身的途径,同时也是其“起家”的根本途径,此即朱子所说的“读书起家之本”的含义,这与他在《家训》中所提倡的“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是完全一致的。
  朱子将读书与修身结合起来,起家兴业是读书的目标之一,是“治国平天下”的必由之路。儒者所提倡的“读书”,读的主要是儒学经典。他们把饱读诗书看作起家兴业、出仕入第、为国效劳的根本途径。这是在科举制度下,大多数人都不能不走的路径。
  即使是在今天,一个不读书,不接受教育,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缺乏道德修养的人,要想“起家”兴业,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读书起家之本”,即使在当代,也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只是在当今社会,知识结构日益更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可读的书内容十分广泛,远非古人所能想象,而不读书,不求取知识,终将一事无成,则又是古今相同的道理。
  (2)朱子把遵循天理视为“保家之本”。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是中国古代对祖宗基业难以代代传承的一种传统认识。在民间,也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当今社会的“富二代”相互攀比、挥霍浪费等问题也相当突出,如何让祖宗之业父辈创下的家业持久地保存下去,也就是如何持家、如何“保家”,实际上是一个古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的大问题。对此,朱子提出了“循理”这一途径。
  所谓“循理”,即遵循天理,循理而行。朱子在《朱子家训》中所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正是“循理”而行的具体表现。“存天理,灭人欲”是朱子理学的核心价值理念,朱子以“天理”作为人世间道德追求的最高标准,以此来明是非、别善恶、张扬正气和鞭挞邪恶,因此,遵循天理——去除一切不适当的、不符合天理的欲望,以达到“循理”的基本要求,朱子以此为家道长盛不衰得以保全延续的根本。他说:是以君子贵明理也。理明则异端不能惑,流俗不能乱,而德可久、业可大矣。①德可久而业可大,道出了“保家之本”的真谛,人能明理,能循理,则能不被外界种种错误思潮所诱惑,从而不被那些不适当的、不正常的、突破道德底线的种种“人欲”击垮,祖辈以读书“起家”而辛苦创下的家业才能传之久远,这就是朱子的回答。
  循理以保家,据理以治国,即从治家到治国,其道理是一样的。朱子说:“且使有国家者各自爱惜其土地人民,谨守其祖先之业以为遗其子孙之计。”②说的也是如何保家,只是,这里所说的“保家”,保的是更大的家——“国家”。然而,不管是小家还是大家,其理则一:理明则德业可立,循理则家国可保。
  (3)朱子把和顺视为“齐家之本”。
  “和顺”,即和谐顺从、和睦相处之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维持家庭关系的和睦稳定,对于全社会的安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古人极重“齐家”,视“和顺”为齐家之本。在《朱子家训》,朱子所提倡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柔,都是家庭和顺的具体表现。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家和,一国兴”。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庭所有的成员在走向社会时,如能扩而充之,以和谐的道德精神来处理社会上的人和事,对建立团结友善、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新型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朱子把勤俭视为“治家之本”。
  勤俭,即勤劳与节俭。勤劳,要求人们勤奋努力,不怕劳苦,用辛勤的劳动创造财富。节俭,即节约和俭朴地生活,不要挥霍浪费。节俭是传统美德,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过去有一首歌:“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说明勤俭不仅是“治家之本”,对社会和国家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今,仍然应该推崇勤俭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勤劳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用节俭的理念来节约人类有限的资源,珍惜人力物力,对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不自弃文》解读【原文】夫天下之物,皆物也。而物有一节之可取,且不为世之所弃,可谓人而不如物乎!盖顽如石而有攻玉之用,毒如蝮而有和药之需。粪其污矣,施之发田,则五谷赖之以秀实;灰既冷矣,俾之洗浣,则衣裳赖之以精洁。食龟之肉,甲可遗也,而人用之以占年;食鹅之肉,毛可弃也,峒民缝之以御腊。推而举之,类而推之,则天下无弃物矣。今人而见弃焉,特其自弃尔。
  五行以性其性,五事以形其形,五典以教其教,五经以学其学。有格致体物以律其文章,有课式程试以梯其富贵。达则以是道为卿为相,穷则以是道为师为友。今人见弃而怨天尤人,岂理也哉!故怨天者不勤,尤人者无志。反求诸己而自尤自罪、自怨自悔,卓然立其志,锐然策其功,视天下之物有一节之可取且不为世之所弃,岂以人而不如物乎!今名卿士大夫之子孙,华其身,甘其食,谀其言,傲其物,遨游燕乐,不知身之所以耀润者,皆乃祖乃父勤劳刻苦也。饮芳泉而不知其源,饭香黍而不知其由,一旦时异事殊,失其故态,士焉而学之不及,农焉而劳之不堪,工焉而巧之不素,商焉而资之不给。当是时也,窘之以寒暑,艰之以衣食,妻垢其面,子衅其形,虽残杯冷炙,吃之而不惭;穿衣破履,服之而无耻,黯然而莫振者,皆昔日之所为有以致之而然也。吾见房、杜平生勤苦,仅能立门户,遭不肖子弟荡覆殆尽,斯可鉴矣。又见河南马氏倚其富贵,骄奢淫佚,子孙为之燕乐而已,人间事业百不识一,当时号为酒囊饭袋。乃世变运衰,饿死于沟壑不可数计,此又其大戒也。
  为人孙者,当思祖德之勤劳;为人子者,当念父功之刻苦,孜孜汲汲,以成其事;兢兢业业,以立其志。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迁之,我独不移。士其业者,必至于登名;农其业者,必至于积粟;工其业者,必至于作巧;商其业者,必至于盈资。若是,则于身不弃,于人无愧,祖父不失其贻谋,子孙不沦于困辱,永保其身,不亦宜乎!【解读】此文也是明人朱培从《朱氏家谱》中采录,收进《文公大全集补遗》卷八。后又被清初建安朱玉收入《朱子文集大全类编》第八册卷二十一《庭训》之中。
  朱子在本文中,表达了天下之物“有一节之可取,且不为世之所弃”,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而不如物乎”的思想。一方面,他对那些“华其身,甘其食,谀其言,傲其物,遨游燕乐,不知身之所以耀润”,而对“人间事业百不识一”的“名卿士大夫之子孙”和“不肖子弟”,对“乃祖乃父勤劳刻苦”攒下的家业恣意挥霍,骄奢淫佚,表达极端的蔑视;另一方面,他又表达了“为人孙者,当思祖德之勤劳;为人子者,当念父功之刻苦,孜孜汲汲,以成其事;兢兢业业,以立其志”的人生志向,此正可与“四个之本”所说的“循理保家之本”的思想相互印证。
  在文中,朱子还阐述了“士其业者,必至于登名;农其业者,必至于积粟;工其业者,必至于作巧;商其业者,必至于盈资。若是,则于身不弃,于人无愧”的思想。
  在朱子的眼中,士、农、工、商各行各业本无尊卑高低之别,其要点在于从业者是否能“孜孜汲汲,以成其事,兢兢业业,以立其志”,而不是见异思迁;在于不管干哪一行都要干好,做工就要成为巧匠,经商就要能够盈利,这与士人登科、农民种好田一样有价值。如此,则不弃于自身,亦无愧于世人。
  2011年10月22日在武夷山举行的“朱子理学与当代儒商”为主题的儒商论坛上,来自全球各地的朱氏企业家宣读的《朱氏儒商联合宣言》中,就引用了先祖文公的这篇《不自弃文》,他们表示:我们都是朱氏精英的一分子,我们从事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经营,我们秉持着仁义的理念,慈爱的信条,与诚实、忠信的儒商精神,更以人文心、关怀情,尽善尽美地肩负起社会的责任。
  我们谨记先祖朱文公的教导:“士其业者,必至于登名;农其业者,必至于积粟;工其业者,必至于作巧;商其业者,必至于盈资。若是,则于身不弃,于人无愧。”“孜孜汲汲,以成其事,兢兢业业,以立其志”,如此,则无愧于先祖朱文公的子孙!这就是我们的宣言,我们的经商实践的行动指南!曾有人撰文说,此文非朱子所作。主要理由,一是《不自弃文》的思想、文风与朱子思想、文风不一致。主要是文中“天下无弃物”的思想,同道学家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天理论”是不相容的。朱子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早年在南宋王朝做官,晚年讲学。他的生活实践无法使他产生这种“天下无弃物”的思想。《不自弃文》叙述生活中的许多具体的事物,内容充实,文字朴实易懂。而朱子遗留下来的其他著作,都是一些抽象的、虚伪的道学教条,而他的文字枯燥无味,僵硬晦涩,与《不自弃文》的文风迥别。此外,从南宋至清初,所有朱子的文集、别集中都没有收入《不自弃文》篇,唯朱子的第十六世孙朱玉编的《朱子文集大全类编》收入此文。①以上这些理由可以说都站不住脚。其一,认为“天下无弃物”的思想,与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天理论”不相容,真不知是如何得出的结论。朱子的天理论认为,世间万物,一物有一“太极”,一物有一物之“理”,他所提倡的格物致知认识论,就是要从“分殊”中体认“理一”。而这些,与“天下无弃物”的思想恰恰是相容的。
  其二,把朱子遗留下来的其他著作说成“都是一些抽象的、虚伪的道学教条”“枯燥无味,僵硬晦涩”,纯属无稽之谈。真正认真读过朱子著作的人,绝不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相信能产生这种印象的人,一定是根本未读其书,道听途说、先入为主得出的。
  其实,对朱子的诗文成就,前人早有许多公允的评价,如明人胡应麟在《诗薮》杂编卷五中称:“南宋古体当推朱元晦。”①清人洪亮吉《北江诗话》评价说:“南宋之文,朱元晦大家也;南宋之诗,陆务观大家也。”②近代闽中诗评家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三则说:“晦翁登山临水,处处有诗,盖道学中之最活泼者”,等等,何来“枯燥无味,僵硬晦涩”之说?其三,从南宋至清初,所有朱子的文集、别集中都没有收入《不自弃文》篇,唯朱子的第十六世孙朱玉编的《朱子文集大全类编》收入此文,这仍然不能排除这是朱子佚文的可能性。本节所列的《朱子家训》《家政》《四个之本》《劝学文》和《训学斋规》都是在朱子的文集、别集中没有收入的篇章,难道这些篇章都不是朱子所著?(三)《训学斋规》和《与长子受之》1.《训学斋规》解读【原文】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著云。
  衣服冠履第一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正,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绦或带束腰。脚谓鞋袜。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有阙落。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
  凡脱衣服,必齐整折叠箱笥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
  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
  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着短便,爱护勿使损污。
  凡日中所着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最饬身之要,毋忽!语言步趋第二凡为人子弟,须要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喧哄,浮言戏笑。
  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自议论。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尔遗忘”。或曰“当是偶尔思省未至”。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
  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婢仆违过,宜且包藏,不应便尔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
  凡行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
  洒扫涓洁第三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常令洁净。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原所。父兄长上坐起处,文字纸札之属或有散乱,当加意整齐,不可辄自取用。凡借人文字,皆置簿抄录主名,及时取还。窗壁几案文字间不可书字。前辈云:“坏笔污墨,瘝子弟职。书几书砚,自黥其面。”此为最不雅洁。切宜深戒。
  读书写文字第四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凡书册,须要爱护,不可损污绉折。济阳江禄,书读未完,虽有急速,必待掩束整齐然后起。此最为可法。
  凡写文字,须高执墨锭,端正研磨,勿使墨汁污手。高执笔,双钩端楷书字,不得令手指着毫。
  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
  凡写文字,须要子细看本,不可差讹。
  杂细事宜第五凡子弟,须要早起晏眠。
  凡喧哄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谓如赌博、笼养、打球、踢球、放风禽等事。
  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但粥饭充饥,不可阙。
  凡向火,勿迫近火旁,不惟举止不佳,且防焚爇衣服。
  凡相揖,必折腰。
  凡对父母长上朋友,必称名。
  凡称呼长上,不可以字,必云某丈。如弟行者,则云某姓某丈。
  凡出外及归,必于长上前作揖。虽暂出亦然。
  凡饮食于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凡饮食之物,勿争较多少美恶。
  凡侍长者之侧,必正立拱手,有所问,则必诚实对,言不可妄。
  凡开门揭帘,须徐徐轻手,不可令震惊声响。
  凡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
  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住必居左。
  凡饮酒,不可令至醉。
  凡如厕,必去外衣,下必盥手。
  凡夜行,必以灯烛,无烛则止。
  凡待婢仆,必端严,勿得与之嬉笑。执器皿必端严,惟恐有失。
  凡危险,不可近。
  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
  凡夜卧,必用枕,勿以寝衣覆首。
  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
  杂细事宜,品目甚多,姑举其略,然大概具矣。凡此五篇,若能遵守不违,自不失为谨愿之士,必又能读圣贤之书,恢大此心,进德修业,入于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汝曹宜勉之。
  【解读】本文又名《童蒙须知》,原载明人朱培《文公大全集补遗》卷七,明人张履祥收入《杨园先生全集》卷三十五《经正录》。清人建安朱玉在补入《朱子文集大全类编》时,按正文中所示,改题为《童蒙须知》,今人所编《朱熹集》收入《朱子遗集》卷三。
  据束景南先生考证,最早提及朱子《童蒙须知》的,是元人程端礼。他在《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卷一中说:“又以朱子《童蒙须知》贴壁,于饭后使之记说一段。”考宋代家塾书院盛行,多订有此类童蒙学规,以令学童朝夕讽诵履行。①朱子是历代儒家学者中最重视童蒙教育的理学家和教育家。在这一方面,他有理论,有实践,因而也最有成效。
  在理论上,朱子继承了北宋理学家程颐提出的“养正于蒙,学之至善”的思想,认为德育应从“能食能言”的婴幼儿开始实施。他在《近思录·教学》中引用程颐的话说: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便当以格言至论日陈于前,虽未晓知,且当薰聒,使盈耳充腹,久自安习若固有之,虽以他言惑之,不能入也。若为之不豫,及乎稍长,私意偏好生于内,众口辨言铄于外,欲其纯完,不可得也。①意思是说,婴幼儿时期,知识和思想都是一片空白,谈不上有何主见。这时,就应当以儒家先圣的格言警句等来时时影响和教育他们,即便他们此时未必能领会其中所说的意思,但只要不断地对他们进行熏陶,不时往他们的耳朵里头钻,往肚子里面灌,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接受这些思想,就会成为好像是其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这时,即便有错误的东西来诱惑他们,因为有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作为保护屏障,也会不受影响。如果在童蒙时不对小孩子进行道德启蒙,等到他们长大后,那些私欲偏好就会在内心滋长,就会受到外界各种错误言行的误导,此时,再来要求他们按照纯正完美的道德标准来行事,那就很难了。
  朱子认为,童蒙教育阶段是“作圣之基”,是成为圣人、贤人打基础的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知荣辱、养良知、培其根、固其本的最重要的阶段,其核心内容就是道德教育。他认为幼儿教育“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扦格不胜之患也”②。“习与知长,化与心成”,就是早期教养形成的良好习惯与知识一同增长,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形成某种较稳定的良好品质。这就是古语说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③的意思。又说:“自其孩幼而教之以孝悌诚敬之实。及其少长,而博之以诗书礼乐之文,皆所以使之即夫一事一物之间,各有以知其义理之所在,而致涵养践履之功也。”④这和孔子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述而》)意思是基本相同的。就是要孝顺父母,尊敬友爱兄弟姐妹,说话谨慎而有信用,博爱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之后,才谈得上学习文化知识。
  这就是朱子的培根固本、童蒙养正的婴幼儿教育思想。用良好的、健康的教育方法和道德理念,使儿童从小就能构筑起一道知耻明辱、存善去恶的道德防线,来抵御外界各种不良思想的负面影响。否则,就会出现程颐所说的“任其自为,听其不为,则中人以下,自弃自暴者众矣。圣人所以贵于立教也”①。
  “圣人所以立教”,指的是儒学先师的教育目的,这就将知耻明辱、养善去恶的童蒙教育与儒家的教育目的论联系到了一起。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朱子作为一个大学者,亲自动手编写了《童蒙须知》。内容“始于衣服冠履,次及洒扫清洁,次及读书写字及有杂细事宜,皆需当知”为主旨,编写原则,则“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尤择其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者”,凡衣服饮食,几案器具,“一物一则,一事一宜”,以及对上对下,一举一动,皆逐条列目,并作详细说明,严格规定。使儿童由此循序渐进,“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
  在《童蒙须知》中,朱子把“修身、治心”这种为人之道,和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这些“日用常行”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揭示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即《朱子家训》中所说的“不可一日无也”的“日用常行之道”。
  不少人认为,由于朱子学高深的哲理和时代的隔阂,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在民众中得到卓有成效的普及。这其实是一个误解。正如当年朱子老师李侗所说“道亦无玄妙,只在日用间着实做工夫处理会”②。这里讲的就是要从打扫卫生、待人接物等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就能从人道上达天道。无论是“日用间着实做工夫处”,或是“洒扫应对进退”之处,都表明,朱子理学或传统儒学,是一种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常行之道”。
  2.《与长子受之》解读【原文】早晚授业请益随众例,不得怠慢。日间思索有疑,用册子随手札记,候见质问,不得放过。所闻诲语,归安下处思省。切要之言,逐日札记。归日要看。见好文字,亦录取归来。
  不得自擅出入,与人往还。初到,问先生有合见者见之,不令见则不必往。人来相见亦启禀,然后往报之,此外不得出入一步。
  居处须是居敬,不得倨肆惰慢。言语须要谛当,不得戏笑喧哗。
  凡事谦恭,不得尚气凌人,自取耻辱。
  不得饮酒,荒思废业,亦恐言语差错,失己忤人,尤当深戒。
  不可言人过恶,及说人家长短是非。有来告者,亦勿酬答。于先生之前,尤不可说同学之短。
  交游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此皆当请于先生,听其所教。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推此求之,亦自合见得五七分,更问以审之,百无所失矣。但恐志趣卑凡,不能克己从善,则益者不期疏而日远,损者不期近而日亲。此须痛加检点而矫革之,不可荏苒渐习,自趋小人之域。如此则虽有贤师长,亦无救拔自家处矣。
  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纪录之。见人好文字胜己者,则借来熟看,或传录之而咨问之,思与之齐而后已。不拘长少,惟善是取。
  以上数条,切宜谨守。其所未及,亦可据此推广。大抵只是勤谨二字,循之而上,有无限好事。吾虽未敢言,而窃为汝原之。反之而下,有无限不好事,吾虽不欲言,而未免为汝忧之也。
  盖汝若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有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旧时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解读】这是《与长子受之》的第一个版本,原载于《朱文公文集·续集》卷八,清人建安朱玉编入《朱子文集大全类编》第八册《庭训》中,题目为《与长子塾至婺州从学帖》。朱子送其长子到婺州吕祖谦处求学,特地写下了这封家书,交代他在途中和到达后,以及在日后的学习中,需加以注意的诸多事项。也有可能是,朱子此文最初的手稿书帖在清初时,仍存于建安,因朱玉是长房朱塾的后人,存有此文手稿,故另取名为《与长子塾至婺州从学帖》。
  如果说,《训学斋规》是童蒙之学,主要是针对幼儿这一群体设计的童蒙读物的话,《与长子受之》则是针对少年,对朱子长子这一特殊个体的专门教材。
  朱子在这封书信里,着重谈了尊师、交友、做人和勤学等问题。在交友上,提出“慎重交友”,要交“敦厚忠信,能攻吾过”的“益友”,要远离“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的“损友”,避免沾染恶习。在做人上,他要求儿子“居处”要“居敬”,为人要“谦恭”,“不得饮酒”,荒废学业。
  “不可言人过恶,及说人家长短是非。”在学习上,主张“惟善是取”“见人嘉言行,则敬慕而纪录之”,“思与之齐”。告诫其子要勤学、勤问、谨起居、慎言谈、慎交游,“不拘老少,惟善是取”。体现了《朱子家训》中“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这一道德至上的原则。
  此帖的第二个版本,见载于元代无名氏编纂《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元代建阳书坊刻本,名为《训子帖》,与第一个版本《与长子受之》相比,内容有很大不同。具体不同在何处,首先必须弄明白《训子帖》的全文和来龙去脉,才好作进一步的说明。
  《训子帖》全文如下:塗(通“途”)中事1.A离家后,凡事不得纵恣。如在父母之侧,逐日食后,或晚间三两次出,则徐行,共约十余里,以宽役夫之力。登高历险,皆须出轿,以防不测。遇过津渡,切勿争先,舟人已多,宁少须后,戒戢仆从,勿与人争。寻店不可太迫岩险及浸水际,晚间少食,夜间早睡,留亲仆在房内,以防寇盗。
  2.A过州县市井,择旷僻清净店舍安泊,闭门静坐,不可出入离店,勿妄与人接。(寻常到店肆,自有一种闲人,来相问劳,但正色待之,勿与亲接可也。若与之饮食,或同行出入,未有不为所误者。可戒之)酒食之肆,博戏之场,皆不可辄往。(推此类。则其余可知)不得妄费钱物,买饮食杂物。
  3.A到婺州事师如事父,凡事咨而后行。(听受其言,切须下气怡声,不得辄有争辩)朋友年长以倍,丈人行也。十年,以长兄事之。年少于己,而事业贤于己者,厚而敬之。
  4.A初到便禀先生,合做甚功夫。自写一节目,逐日早起夜眠。
  遵依儹趂。日间勿接闲人,说闲话(虽同学,亦只可说义理、论文字而已)专意办自己功,则自然习熟进益矣。(课册随众赶了,不得拖延怠慢)5.AB早晚授业请益随众例,不得怠慢。日间思索有疑,用册子随手札记,俟(《朱子全书》作“候”)见质问,不得放过。所闻诲语,归安下处思省。要切之言,逐日札记,归日要看。见好文字,亦录取归来。
  6.AB不得自擅出入,与人往还。初到,问先生有合见者见之,不令见则不必往。人来相见亦咨禀,然后往报之,此外不得出入一步。居处须是恭敬,不得倨肆惰慢。言语须要谛当,不得戏笑喧哗。
  7.AB凡事谦恭,不得尚气凌人,自取耻辱。
  8.AB不得饮酒,荒思废业,亦恐言动差错,失己忤人,尤当深戒。
  9.AB不可言人过恶,及说人家长短是非。有来告者,亦勿酬答。
  (于先生之前,尤不可说同学之短。)10.AB交游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此皆当请于先生,听其所教。大凡笃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推此求之,亦自合见得五七分,更问以审之,宜(《朱子全书》作“百”)无所失矣。但恐志趣卑凡,不能克己从善,则益者不期疏而日远,损者不期近而日亲。此须痛加检点而矫革之,不可荏苒渐习,自趣小人之域。如此,则虽有贤师长,亦无救拔自家处矣。
  11.AB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见人好文字胜己者,则借来熟看,或传录而咨问之,思与之齐然后已。(不拘长少,惟善是取。)12.AB以上数条,切宜谨守。其所未及,亦可据此推广。大抵只是勤谨二字,循之而上,有无限好事。吾虽未敢言,而窃为汝愿之。反之而下,有无限不好事,(从“吾虽未敢”至“无限不好事”A本脱)吾虽不欲言,而未免为汝忧之也。盖汝若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字,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迫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有望。不然,则徒尔劳费,只与在家一般。
  他日归来,又只是旧时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13.A浦城路虽差径,然过太湖,不可不见余姨夫、黄二十八丈。
  过临江,不可不见诸徐丈、陈姨夫,及百五叔兄弟。若但一见而行,亦不当留滞半日。况不止此,则何时可到?又轿夫亦不能候。不若只从崇安去,只道中见刘知府、王大姑,前路并无人可见,直到衢州。依旧只从陆路去,不必登舟也。
  14.A过铅山,遣人投范宰书。书并深衣一角,不必相见。
  15.A过衢州,见汪尚书。
  16.AB到婺州光词店权歇泊定。即盥栉具刺,去见吕正字。初见便禀:“某以大人之命远来,亲依先生讲席下,礼合展拜。倘蒙收留,伏乞端受。”便拜。如未受,即再致恳云:“未蒙纳拜,不胜皇恐。更望先生尊慈特赐容纳。况某于门下,自先祖以来,事契深厚,切望垂允。”又再拜,起问寒暄毕,又进言:“某晚学小生,久闻先生德义道学之盛,今日幸得瞻拜,不胜慰幸。”坐定,茶毕再起,叙晚学无知,大人遣来从学之意:“窃闻先生至诚乐育,愿赐开允,使某早晚亲炙,不胜幸甚。”又云:“来时大人拜意,有书投纳。”即出书投之。又进说:“大人再令拜禀,恨以地远,不得瞻拜郎中公几筵。今有香一炷,令某拜献。
  今参拜之,初未敢遽请,容来日再诣门下。令弟宣教大人亦有书,并俟来日请见面纳。”揖退,略就坐,又揖而起。(如问他事,即随事应答。
  如问将来宿食去处,即云:“大人书中已具禀,更听尊者。”)次日,将香再去,仍具刺,谒其弟。(问看同居有几子弟,皆见之,只问门下人可知也。见其兄弟皆拜。)茶罢,便起禀:“某昨日禀知,乞诣灵瞻拜,更俟尊命。”如引入,即诣灵筵前再拜焚香,又再拜讫,拜其兄弟两拜,进说:“大人致问,昨闻郎中丈人奄弃明时,恨以地远,不获奔慰,不胜惨怆之私。令某拜禀,切望以时节哀,为道自爱。”又再拜,趋出。
  (如问就学宿食去处,即说:“昨蒙喻潘丈教授借安泊,大人之意,不敢以某久累其家,恐两不稳便,已自有书与之,只欲就其家借一空阔房舍,或近宅屋宇安下,不知尊意如何?”看说如何。如令去相见,即借人引去,并问其兄弟几人,并见之。如不问,即目出,俟午间再去见问以此事。见潘丈亦如此说。大抵礼数务要恭谨详缓,不要张皇颠错。)17.A婺州有邵台簿,是吾同年,恐知汝来,试问先生见之否。如见,亦当叙年家之契,请其纳拜。吕家诸位,如舍人位子弟,不知同居否?如异居,少定亦往见之。
  18.AB何丈托问婺州寄居前辈有姜子方者,是李中书之甥,在婺州五通庙前(《朱子全书》无“五通庙前”)住。建炎间曾从马殿院(伸),辟为抚喻司属官。今其家有何子弟?19.AB间见先生,说吾同宗留守家子弟,闻多有在婺州者,其家记录留守公事颇详,不知可托借传一本否?墓志似是曾侍郎(《朱子全书》“郎”作“中作”》),吕家必自有本也。
  20.A所将去银五两八钱,可纳先生处,乞令人买置金谷支用。
  (先问看如何,或只令人来取去买,不必送去也)茶一角三十斤,俟潘家借屋有定说,即自作来送去。
  21.A过崇安见潘尉,问宋家黄通托问陆宰,取《通鉴》。
  22.A到信州将林择之书,去见上饶县王丞。问他有回信,即付范富归,或令范富回日取归。更问他新知高州翁判院在此有事,今其家在甚处。其侄监丞自江西罢官赴召来此,今在甚处。如监丞尚在信州,即往见之。如只在高州家,即买纸赠去上纸。(状上称表甥孙状,献知府判院翁公)汝见监丞及高州之子县丞皆拜,唤他作表舅。说吾不知他尚在信州,不曾得写慰书。并说妈致意监丞,昨承颁惠衣物。久不得拜问之意。汪尚书书可只留在家中,不用将去。如须要去见时,他是尊官,不可叙事契。纳拜只便叙寒暄毕,又叙晚进小生服膺甚久。今日遂获瞻望道德之光,岂胜荣幸。就坐吃茶了,便起再叙。某山野小生,无所知识,徒以大人幸得出入门下。遂获窃闻德业之隆,不胜景仰。今者大人遣诣吕正字先生席下,经由此拜,本不敢僭越,参候敬慕之深。辄干典谒。特蒙与进。下情不胜慰感之至。急于就学,即今遂行。无由再诣台墀,伏乞台察。揖就坐,少顷再起揖。(须有此揖,方索汤矣。不起揖,坐无了时)汤毕便起(更不揖,今见达官多如此)降阶两三步回揖。主人回。及出,若欲见时须如此。
  23.A右晦庵先生送其子游东莱先生门,于其行,训云。
  说明:以上为元刻本《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甲集所载《训子帖》全文。
  加上编号1—23,是为了便于区分与第一个版本《与长子受之》一文的不同之处。其中,A指的是源自《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的《训子帖》,从A1—22段均为《训子帖》的内容;A23为《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编者所加的说明;B指的是源自《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的《与长子受之》的内容;从B5—12、B16、B18—19,共11段,为A、B两个版本都有的内容。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训子帖》的内容比《与长子受之》大概多出了1300字。据《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首王遂序:岁在癸卯,遂假守建安,从门人弟子之存者而求其议论之极,则王潜斋已刻之方册。间从侍郎之子请,亦无所获。惟蔡西山之孙觉轩早从之游,抄录成秩,刘文昌家亦因而抄掇,悉以付友人刘叔忠,刊落其烦而考订其实。继是而有得焉,固无所遗弃也。……淳祐五年正月日,后学王遂序。(四部丛刊本《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首)由上可知,《续集》的文字,当然也包括《与长子受之》的书帖都是来自建阳蔡觉轩(蔡模)、刘文昌家中,且经刘叔忠“刊落其烦而考订其实”。其原始未经编辑删节的书帖应该是《训子帖》的全文,而被收入《续集》卷八的《与长子受之》,正是经刘叔忠“刊落其烦”之后的文字,也就是束景南先生所说,乃节取此《训子帖》数段而成。①必须指出,这种“刊落其烦”或“节取”,其实是很不可取的。
  第一,这封原本仅两千多字的书信,竟被删去1300多字,破坏了朱子书帖的完整性,造成了朱子学文献的支离破碎!第二,作为父亲,朱子一向给人一种严父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与长子受之》。其中所留下的文字,如“早晚授业请益随众例,不得怠慢”“不得自擅出入,与人往还”“不得倨肆惰慢。言语须要谛当,不得戏笑喧哗”“不得尚气凌人,自取耻辱”。这一连串的“不得”,给人一种口气生硬,缺少父子之间的温情的感觉。然而,当读到《训子帖》后,特别是其中被删去的部分文字,如“登高历险,皆须出轿,以防不测。遇过津渡,切勿争先,舟人已多,宁少须后,戒戢仆从,勿与人争。寻店不可太迫岩险及侵水际,晚间少食,夜间早睡,留亲仆在房内,以防寇盗”“过州县市井,择旷僻清净店舍安泊,闭门静坐,不可出入离店,勿妄与人接”。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慈父的温情。朱塾(1153—1191)赴婺州之年,不过刚满二十岁,生平第一次远离父母单独出远门,虽有“仆从”相伴,然而山高水远,舟车劳顿,世道人心险恶,作为陌生人都免不了担心,何况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而这些在节本《与长子受之》的文字中是看不到的,只有在全本《训子帖》中才得以表露无遗!这正好说明,朱子本人也是其在《朱子家训》中所说的“父之所贵者,慈也”的实践者,一位有血有肉有真情的父亲!而这,正是元代建阳刻本《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一书对保存朱子文献,还原一位伟人作为普通人方面的贡献!《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是建阳一部流传久远,传播广泛的刻本。今存最早刻本为元代刻本。本书甲集开篇《为学》就是朱子的《朱文公童蒙须知》,将此文衣服冠履第一、语言步趋第二、洒扫涓洁第三、读书写文字第四、杂细事宜第五共五段文字全部录入。紧接其后的,就是朱子的《训子帖》。
  (四)《劝学文》与《劝学诗》《劝学文》解读【原文】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
  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呜呼老矣,是谁之愆?【解读】这篇短文见载于《朱熹外集》卷二。内容浅近,语言通俗,像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语重心长地吩咐晚辈,好好读书吧,不要说因为还有明天所以今天不学习,不要说因为还有明年所以今年不读书,时光流逝,时间不会停住脚步等我们啊。唉,转眼间人就已经变老了,这时候再来后悔年轻时没有学习,这是谁的错啊?在《朱文公文集》卷二中,有一首《示四弟》的诗,内容正好与这篇《劝学文》相仿:务学修身要及时,兢辰须念隙驹驰。
  清宵白日供游荡,愁杀堂前老古锥。
  这首诗是朱子写给他的四弟(按,朱松仅生一子,即朱子,此称弟,应是其堂弟或表弟)的,内容与以上《劝学文》基本相同,只是《劝学文》没有具体的特定对象,可视为是对所有的青年人而作,而此诗则是一位兄长对其弟的劝导。
  读罢《劝学文》,还很容易让人想起朱子那首著名的《劝学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桐已秋声。
  此诗的意思是,少年的时光将很快逝去,但为学却并不容易成功。人生苦短,就像池边的青草尚未从春梦中清醒过来,很快又像阶前梧桐树上的叶子,被秋风吹落,飘飘然而下。
  这首题为《劝学》的诗,与前面那篇题为《劝学》的文,一诗一文,表达的都是劝导青年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但使用的写作方法则略有不同,文用大白话,像一位长者在苦口婆心地劝导,用的是说理的方法;诗像一位智者,正在运用各种巧妙的比喻来引导晚辈,用的是形象的启迪。
  一诗一文,正可合起来看。

附注

①〔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经说》卷三《诗解》,《二程集》,第1046页。 ②〔宋〕朱熹集撰:《诗集传》卷一《召南》,第22页。 ①朱昆泰秀成公家族管委会:《台湾朱秀成公族谱》,2011年铅印本,第71页。 ②连横:《台湾通史》卷三十四《乡贤》,第586页。 ①罗琼:《朱熹手迹“四个之本”板联发现始末》,《朱子文化》2011年第3期。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四《行宫便殿奏札二》,《朱子全书》第20册,第668页。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学四·读书法上》,第162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十四《答汪尚书书》,《朱子全书》第21册,第1101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二《古史余论》,《朱子全书》第24册,第3505页。 ①参见胡文彬:《寻根究底终存疑——<不自弃文>非朱熹所作》,《读遍红楼》,书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①〔明〕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五《闰余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16页。 ②〔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6页。 ①束景南:《朱熹佚文辑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5页。 ①〔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卷十一,《朱子全书》第13册,第268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题小学》,《朱子全书》第24册,第3671页。 ③〔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第2248页。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二《答吴晦叔》,《朱子全书》第22册,第1914页。 ①〔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粹言》卷一《论道篇》,《二程集》,第1188页。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程子门人·杨中立》,第2568页。 ①束景南先生说:“《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甲集朱熹《训子帖》,按:该帖末云:‘右晦庵先生送其子游东莱先生门,于其行,训云。’《朱文公文集续集》卷八有《与长子受之》,乃节取此帖数段而成。”见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第493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介绍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中册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下册着重介绍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