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朱子理学学术地位的确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116
颗粒名称: (三)朱子理学学术地位的确立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254-2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子理学学术地位的确立,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儒家思想主要是程朱理学思想,其思想体系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熔合儒、佛、道思想和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于一炉,核心是忠君孝悌,适应了维护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统治的需要,因而从南宋末开始,被确立为官方统治思想,居于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直到清中期才逐渐解体。
关键词: 朱熹 朱子理学 学术地位

内容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儒家思想主要是程朱理学思想,其思想体系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熔合儒、佛、道思想和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于一炉,核心是忠君孝悌,适应了维护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统治的需要,因而从南宋末开始,被确立为官方统治思想,居于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直到清中期才逐渐解体。但其主流地位的取得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各学派力量消长的结果,是统治阶级选择提倡的结果。
  熙丰之际,宋学进入高涨时期,并形成了几大学派,有荆公新学、司马光朔学、苏氏蜀学、张载关学和二程洛学等。面对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各学派均主张变法革新,唯王安石新学,因其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现实并得到宋统治者扶持而在政治上独占鳌头,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意识形态。王安石新学统治两宋思想学术领域达六十年之久。后来,朱子理学发展,蔚为大观,其学术地位得以确立。
  学术的兴废往往跟政治的关系密切。当时,苏轼、司马光、二程和王安石均是政坛要员,政治上依附于不同的统治集团。由于他们的具体改革措施不同,彼此之间经常争论甚至诋毁,最后逐渐形成了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和以三苏、司马光、二程等为代表的旧党。熙宁八年(1075),《三经新义》由朝廷正式颁为官学,并成为科举程式,新学正式成为官方统治思想。宋哲宗元祐初,司马光任宰相,新学遭司马光旧党集团反对而略微受挫,但绍圣之后新学旋即恢复统治地位。宋徽宗时,蔡京任宰相,坚决拥护王安石变法,旧党更因“元祐学禁”受到排挤,理学和蜀学都被禁止传播。北宋末年,蔡京集团垮台,宋钦宗即位,解除了“学禁”,从此王安石新学丧失了独尊的官学地位。宋室南渡,新学尽管丧失了独尊地位,但其在思想学术领域仍然有着重要影响。因它始终与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联系在一起,曾得到秦桧集团的利用;更为重要的是新学的部分著作仍然是士子读书和科举考试不可缺少的教材之一部分;王安石的学术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如宋高宗时士子大多认为“安石政事虽不善,学术尚可取”①,宋孝宗认为“安石前后毁誉不同,其文章亦何可掩”①1;王安石本人也从宋哲宗“绍述”起就一直受到祀享孔庙的待遇。
  进入南宋,宋高宗把北宋亡国之罪由蔡京集团追及王安石,王安石新学受到否定和批判每况愈下,且后继乏人。另一方面,王安石新学比较注重事功,讲究功利,强调经济效用,因而从学者大多带有政治功利的目的,一旦政治环境有变必将影响其学术的传播。与此相反,二程理学比较注重道德教化,讲究心性修养,强调精神品格的提高,具有强烈的正统意识,因而得到南宋初统治者特别是宁宗、理宗的尊崇。自北宋末“党禁”“学禁”解除后,理学和蜀学都得以自由传播。南宋乾道、淳熙年间,理学派在朱子、张栻、吕祖谦“东南三贤”等人的学术交流和书院讲学授徒中得到大发展,在社会上的传播日益广泛,影响日盛。蜀学逐渐走向与理学融合的道路。到乾淳以后,新学和蜀学均已衰落,理学体系则基本成熟。理学思潮在民间已成为主流,但在朝廷尚未得到独尊地位。
  理学的日益发展遭到了来自朝野两方面的批评和反对。一方面遭到陈亮、叶适等事功派人物从学术思想层面给予的批判,另一方面又受到一些受“新学”影响的朝廷官员的敌视和反对。其中受攻击最甚的是朱子一派的理学。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理学更是遭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灾难。
  在韩侂胄等人的推动下,朝廷宣布理学为“伪学”,予以禁止。同时宣布传讲“伪学”之人为“逆党”,又著“伪学逆党籍”,计有赵汝愚、朱子、蔡元定、叶适、杨简等共五十九人,加以排斥打击,或放逐或监管。庆元六年(1200),被诬为“逆党之魁”的朱子在忧郁中离开了人间。此次“党禁”宣告禁止理学,史称“庆元党禁”。
  两宋统治者一直致力于统治学说的建立。北宋的灭亡,宣告了王安石经世致用的外王之学的失败,而注重道德教化,讲究心性修养的内圣之学——程朱理学,在经过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断纷争后,人们逐渐改变了对它的认识,朝廷也渐渐改变其态度,开始对理学及理学人物加以表彰。宁宗嘉定二年(1209),在真德秀上疏请求下,朝廷下诏赐朱子谥为“文”;嘉定八年(1215)谥张栻为“宣”;嘉定九年(1216),又谥吕祖谦为“成”;嘉定十年(1217)再谥陆九渊为“文安”,至此,“东南三贤”都得以赐谥。嘉定十三年(1220),应魏了翁、任希夷等人之请,朝廷追谥周敦颐为“元”,程颢为“纯”,程颐为“正”。此外,嘉定五年(1212),根据李道传、刘爚等人的要求,朝廷还将朱子的《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立于学官,成为官方法定读本。这实际上承认了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理宗即位,真德秀上书以正心诚意的程朱理学教导皇帝,深得理宗欣赏。宝庆三年(1227),理宗以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发挥圣贤蕴奥,有补治道”,特下诏追赠朱子为太师,封信国公,对朱子之学推崇备至。淳祐元年(1241),理宗亲制《道统十三赞》,下诏封周敦颐为汝南伯、张载为郿伯、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阳伯,并以周敦颐、张载、二程和朱子从祀孔庙,同时黜王安石从祀。至此,朝廷上下已公开承认程朱理学是接续孔孟道统的正学。朱子理学最终被南宋统治阶级选择为统治学说,确立了其在思想、学术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得到了元、明、清各代统治者的认可。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介绍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中册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下册着重介绍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