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宋后期统治者对朱子理学的推崇和表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097
颗粒名称: (一)南宋后期统治者对朱子理学的推崇和表彰
分类号: B244.7
页数: 4
页码: 230-2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宋后期统治者对朱子理学的推崇和表彰,嘉泰二年(1202)二月,宋宁宗解除学禁,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统治者对理学的态度明显好转,理学得以复苏,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但还并未完全压倒居于意识形态领域主流地位的“新学”和“蜀学”而取得儒学的正统地位。
关键词: 南宋 朱子理学 朱熹

内容

嘉泰二年(1202)二月,宋宁宗解除学禁,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统治者对理学的态度明显好转,理学得以复苏,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但还并未完全压倒居于意识形态领域主流地位的“新学”和“蜀学”而取得儒学的正统地位。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韩侂胄被杀,备受韩侂胄打击的理学与理学人物亦在政治上翻了身。嘉定元年(1208)十月,皇帝下诏为朱子议谥。嘉定二年(1209)十二月,谥朱子为“文”,尊称“朱文公”。次年,又追赠朱子为中大夫,宝谟阁直学士。嘉定五年(1212),根据李道传、刘爚等人的要求,将朱子的《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立于学官,成为官方法定读本,标志理学著作正式进入官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朱子平了反。嘉定八年(1215),谥张栻为宣公,九年,谥吕祖谦为成公,十年,谥陆九渊为文安。尤其在嘉定十三年(1220),朝廷根据魏了翁、任希夷等人的要求,谥周敦颐为元公,程颢为纯公,程颐为正公,使三人的学术地位得到了官方的正式承认。这在理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它为理学成为南宋后期的官方哲学起了先导作用。
  嘉定十七年(1224),宋宁宗去世,理宗即位。理宗即位以前,曾从他的老师郑清之那里学习程朱理学。因此,理宗从早年起就受到了理学思想的熏陶,并在长期的政治统治中,逐渐认识到理学对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性。因此大力推崇理学,表彰理学人物。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理宗即位后,为改善“湖州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缓和理学人物对朝廷的不满情绪,不仅贬斥了罪恶昭著的“三凶”(梁成大、李知孝、莫泽),而且重新启用真德秀、魏了翁、洪咨夔等理学名士,对朱子、张栻、陆九渊等理学大师的后裔和弟子再传弟子也无不加以网罗,授以官职。如诏魏了翁为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擢端明殿学士,同佥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资政殿学士等;诏真德秀为中枢舍人,寻擢礼部侍郎,直学士院,户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拜参知政事等,还命真德秀为他的经筵侍读,讲授《尚书》和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诵读理学家的著述。理宗在位四十年,推崇理学坚持不懈。宝庆元年(1225)八月,赠张九成太师,追封崇国公,谥“文忠”。同年诏程颐四世孙源为籍田令。宝庆二年(1226),赠陆九龄朝奉郎直秘阁,谥“文达”。宝祐二年(1254)二月,为朱子门人李燔赐谥“文定”;宝祐四年(1256)五月,为孔子五十代孙孔元龙赐迪功郎、授初品官。景定二年(1261),诏封张栻为华阳伯,吕祖谦开封伯,从祀孔子庙庭;景定四年(1263),诏布衣理学之士何基、徐几补迪功郎,分别任婺州教授兼丽泽书院山长、建宁府教授兼建安书院山长。以上这些,是理宗崇尚理学的一些惯常做法,一定程度地抬高了理学在政治上和学术上的地位。
  第二,对理学集大成者朱子及其《四书章句集注》大加赞扬,抬高了朱子在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宝庆三年(1227)下诏说:“朕观朱子集注《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发挥圣贤蕴奥,有补治道。朕励志讲学缅怀典刑,可特赠熹太师,追封信国公。”①理宗以为朱子集注“四书”,“发挥圣贤蕴奥,有补治道”,特下诏追赠朱子为太师,封信国公。这是封建最高统治者首次如此褒崇朱子及其《四书章句集注》,为确定理学的统治地位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同年三月,理宗在召见朱子儿子工部侍郎朱在时,对他说:“先卿《中庸序》言之甚详,朕读之不释手,恨不与同时。”①绍定二年(1229)九月,又命学士院草诏,改封朱子为徽国公,在制诏中甚赞朱子才华出众,对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更是推崇备至。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也由于理宗的推崇,取得了学术上的统治地位而成为儒生的必读课本,这标志着朱学已成为当时官方的显学。
  第三,将理学列为“正学之宗”,树为官学,确立了朱子及其理学思想在政治统治中的地位。为倡明道统、维护封建纲常、巩固封建统治,理宗以最高政治权威下诏确认朱子等人的道统地位。绍定三年(1230),理宗亲自撰写《道统十三赞》,给从伏羲、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到孟子这十三位“圣贤”分别作赞辞,说他们是一脉相承的道统。端平元年(1234),理宗在选德殿柱上金书六字:“毋不敬,思无邪”②,以此为座右铭,标榜自己对理学的尊崇。端平二年(1235),“诏议胡瑗、孙明复、邵雍、欧阳修、周敦颐、司马光、苏轼、张载、程颢、程颐等十人从祀孔子庙庭,升孔伋十哲”③。嘉熙元年(1237),下诏国子监刊印朱子的《通鉴纲目》。淳祐元年(1241)正月,理宗将临太学视学,下诏说:“朕惟孔子之道,自孟轲后不得其传,至我朝周惇颐、张载、程颢、程颐,真见实践,深探圣域,千载绝学,始有指归。中兴以来,又得朱熹精思明辨,表里混融,使《大学》《论》《孟》《中庸》之书,本末洞彻,孔子之道,益以大明于世。朕每观五臣论著,启沃良多,今视学有日,其令学官列诸从祀,以示崇奖之意。”④将周敦颐、张载、二程和朱子的灵牌送入文庙,以从祀孔子。与此同时,封周敦颐为汝南伯、张载为郿伯、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阳伯,后又把《道统十三赞》赐国子监宣示诸生,表彰濂、洛诸儒,贬斥“新学”,指斥王安石为“万世罪人”,废除其从祀孔庙的地位。这标志着朝廷正式确认了程朱等理学人物的道统地位,理学开始走向官方哲学。宋理宗于淳祐元年(1241)视察太学时,还亲笔手书朱子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赐给太学生,并颁行天下学校,可见其对朱子理学的推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介绍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中册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下册着重介绍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