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蓝鼎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067
颗粒名称: 二 蓝鼎元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0
页码: 180-1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代学者蓝鼎元对朱子文化的传承,蓝鼎元说:“天地之间,理与气焉尽之矣。无理不生,无气不行。”认为,形影是不能分离的,理气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蓝鼎元在《棉阳学准》中运用他的天地民物是理气相结合的观点反复说明了人性问题。蓝鼎元认为,“仁义礼智信为吾性中所自具之理。”蓝鼎元把历史的过程和社会的治乱归结为气数天命。蓝鼎元以朱子学为准,辟陆王,斥佛老,门户之见极深,视异之学说如仇敌,势不两立。
关键词: 蓝鼎元 清代学者 朱子文化

内容

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别字仁庵,号鹿洲,后人称鹿洲先生,福建漳浦人。雍正元年(1723),科举拔贡。历官广东普宁知县、潮阳知县、广州知府、内阁一统志馆编修等。
  蓝鼎元少孤家贫,依寡母恃女红度日,市蕃薯种菜为糜;读书山中,月携白盐一罐作菜,没有蔬菜和肉食,同学揶揄,作《白盐赋》以自励。后来,蓝鼎元在谢绝巡抚张伯行召用时对自己的家庭情况说得十分明白。
  他说:鼎元幼丧父,赖祖父母及寡母黾勉提携,以至今日。今大父年八十有九,大母年八十有二,去日苦多,此境岂能长得……鼎元有弟已长而未成年,有妹愆期而不能嫁……加以先君之柩,历年既多,未归于土,凄风苦雨之秋,泪未尝不潸潸下也。……少时狂妄,喜为文词,自日侍执事,细观先儒之书,始知圣贤之道,终身行之而不穷,然其最切者不外人伦日用之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皆是道也。今也有九旬之祖而不能养,有久停之柩而不能葬,有愆期之弟妹而不能为之所,自逃其身于七八百里之外,以博美衣丰食,即使学问宏博推倒一世,执事亦何取乎此等人耶!①这段话可以反映出蓝鼎元家庭的一般情况,也可以反映出蓝鼎元的思想品质。
  蓝鼎元为官清廉,有谓之包公复生。他出任广东普宁及潮阳知县、广州知府时,经常出巡所辖各地,奖励生产,察民疾苦。此二县一府以前积累讼案甚多,蓝鼎元一一加以调查,从速办理积案,纠正冤案;惩办罪犯主谋之尤者,对于小犯或胁从者则反复加以开导,使其改过自新。人称其治狱严而峻,翕然悦服。蓝鼎元因办案正直无私,得罪了上级贪官污吏,后来被诬告革职回乡。蓝鼎元曾随福建总督郝玉麟入台湾平乱,并参与治理台湾规划,指出台湾之隐患将是日本、荷兰,提醒执政者应密切注意。他的爱国之心和卓越的见识是极可贵的。
  蓝鼎元的曾祖父蓝毅叟、祖父蓝继善、父亲蓝赋,皆博学多识,笃信程朱理学。蓝鼎元自幼承受家教,博览诸子百家,究性理之学。后居家奉养祖父母、寡母十一年,杜门读书,凡理气心性、礼乐、名物、韬略、行阵等诸问题无不探求。蓝鼎元从政期间,官余与诸生切究学问,对海内外之山川风土,各民族之生活习俗,特别是东南海疆,都十分熟悉。雍正三年(1725),蓝鼎元献所作《青海平定雅》三篇、《河清颂》四篇,一时名噪天下。
  蓝鼎元以朱子学为的,以第一等人物为期。他说:“程朱之功尤为大备,千秋正学,至此如日月中天。学者不崇尚程朱,则鲁邹之戾人也。”①蓝鼎元对朱子推崇备至,他的学术是醇正的朱子学。他说:为治而不本“六经”,必流为刑名法术,杂霸小补之治;为学而不本“六经”,必流为异端邪说,支离固陋之学。故自古今以来,名为儒者,无不以穷经为要。②蓝鼎元认为,由程朱而溯至孔孟,“六经”是为治为学之本。汉儒有传经之功,宋儒有传道之实,两者皆是大贡献。可见,蓝鼎元已具有某些崇汉学尚考证的学风。
  张伯行任福建巡抚时编纂程朱学派各家著作,蔡世远推荐蓝鼎元为编辑。张伯行评价说:“蓝生经世之良材,吾道之羽翼也。”③由此可知时人对蓝鼎元的一般看法。
  (一)世界观蓝鼎元说:“天地之间,理与气焉尽之矣。无理不生,无气不行。”④认为,形影是不能分离的,理气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蓝鼎元提出理产生天地万物,又承认理和气像形和影一样同时存在,因此其世界观含有一些二元论的因素。
  蓝鼎元正是由于把理看作和气一样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而提出道在人伦日用之间。认为圣贤之道,原非高远,不外纲常伦纪日用常行之事。
  他说:道非高远,即在人伦日用之间,臣忠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居室,朋侪洽比,一举一动皆有当然不易之则。夫谁能出吾道之范围乎!饥而食,渴而饮,人人皆然也。而食所当食,饮所当饮,即道也。异学以窈冥、昏默、虚空影响言道,似人生纲常伦纪之外,别有凭虚仿佛之一物,是以终日言道而无可捉摸。①从“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可知,他的道和理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具有规律和本质的意义。蓝鼎元在讲到理和历数的关系时,就是讲理是历数之理,犹如上说道是日用事物当行之理一样。他说:历有理有数,古今明历数不少,而明历理者极难。朱子亦曰:“历不能无差,今之学历者,但知历法,不知历理。”盖舍理以求数,虽穷极微秒,必有不能尽合者。君子用历,亦究其理而已。数学,灵台(按官名——编者注)掌之,非有大人之事者所暇及也。②此段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在于政教,所以要知理;数学则是专门家的事,不是执政者之事。蓝鼎元在这段中所讲的理,和前文中的道具有相同的含义。
  由于气和理一样充满天地之间;气分阴阳,因而阴和阳亦充满天地之间。蓝鼎元说:“天地之间,阴与阳焉尽之矣。无一物而无阴阳,亦无一事而无阴阳。”③他认为,阴阳有盛衰而无绝续。物极必反,分阴分阳,程子所谓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蓝鼎元把阴阳对立统一和转化的关系运用于分析具体事物,认为矛盾一方会克制另一方,扶正必须去邪,“天下祸常发于细微而困于所忽”。蓝鼎元这里所讲的含有一定的辩证法思想。
  (二)修养论蓝鼎元在《棉阳学准》中运用他的天地民物是理气相结合的观点反复说明了人性问题。蓝鼎元认为,“仁义礼智信为吾性中所自具之理。”如仁,他说:仁者,生人之理也。此理与生俱来,岂容一日去之。一日不仁,则生理灭绝,纵使幸生,亦不可谓之人。①在蓝鼎元看来,人由于有了理,才具有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人由于有了气,才能够语言动作和思考营为。由于仁、义、礼、智、信等理是天赋于人的,所以叫天命之理;理体现在人身上时,要同人所禀受的气相结合,构成人的气质之性。
  以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为基础,蓝鼎元提出人心和道心、天理和人欲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心的本体,是先天具有的,没有受到物欲牵累的,即天命之性,是理的体现,没有不善的,所以感物而动便产生合乎天理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行为,便是道心;感物而动受到物欲的牵累便产生不道德的行为,便是人心。他说:何谓人心虚灵?知觉者是也。何谓道心所以主宰?此虚灵知觉之义理是也。朱子曰:“如人知饥渴寒暖,此人心也。恻隐羞恶,此道心也。”又曰:“如喜怒,人心也。喜所当喜,怒所当怒,道心也。”②在蓝鼎元看来,道心和人心的界限就在于:人的思考动作是满足于“饥渴寒暖”等欲望,同时服从于仁、义、礼、智等天理。“天即理也。理在吾心,不假外求,暗室屋漏事事无愧于天”。这样,蓝鼎元又提出天理和人欲的问题。他说:凡自然而然者,为天理;私意而为者,为人欲。理欲之别,则公私二字尽之。故朱子曰:“饮食之间,亦有天理人欲焉。”则以饮食者,天理也,欲求美味,人欲也。③蓝鼎元把天理和人欲的区别归结为公与私,是对程朱“天理、人欲”含义的通俗解释。不过,其所讲公与私的含义与今天所讲的是不同的,如其谓“忠者天下大公之道”。又说:“忠之一字,乃学者大本领,所以异于人者。故事君必忠,一出言而必思忠,为人谋不敢不忠。凡使在己之心,无一毫之不尽也。……朱子曰:‘忠者天下大公之道,怒所以行之也。’”①蓝鼎元指出,“圣狂贤,不肖之分,天理人欲而已矣。循天理,则日进乎高明;狗人欲,则日沦乎污下。”②因此,蓝鼎元反复说明人们必须“存天理,灭人欲”。
  他说:存天理遏人欲,入圣之门也。学者循是而求之。时时处处实用其存养省察之功,使人欲净尽,天理流行,是亦圣人而已矣。③他特别强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如朱子所谓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于此处体认省察之,自然当然之,天理则存守而勿失,自私自利之人欲则遏绝而不留。
  为了存天理,灭人欲,蓝鼎元提出“克己复礼,克己则无欲而静”“复礼则循礼而安”④。这种克己复礼工夫,就是所谓“主敬”。在蓝鼎元看来,内圣外王,明体达用,不外一敬。主敬则天理常存人欲不能入,而其要在于穷理。“朱子曰:‘儒者之学,大要以穷理为先。’此言居敬中实事,而吾道异端所以判也。异学求心而不求理,是以其流为清静寂灭。圣学格物穷理,以致其知,是以泛应曲当。至于从心所欲,不踰矩,故知居敬穷理,圣贤彻始彻终之也。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有交修并进,而无先后者也。
  居敬则此心有主,必穷理以充之。穷理则此心有物,必居敬以纯之。敬至而穷理始精,理明而居敬愈固。二者缺一不可,而分为两事者亦非也。”⑤蓝鼎元把“穷理”看成是“居敬中实事”,把主敬看成是“吾道异端所以判”,即相互区别的标志。
  蓝鼎元进一步提出“居敬则此心有主”。所谓“此心有主”,就是使“身心不敢放纵”,或者能“收放心”,把心中已散失的仁义礼智寻找回来。他说:“朱子曰:‘敬止是整齐收敛,使身心不敢放纵而已矣。’世人看得敬字太拘苦,如擎拳曲跽、摄心坐禅,皆非所谓敬。”①蓝鼎元特别强调,主敬与佛家的“摄心坐禅”有原则上的不同。他说:居敬非幻冥昏默,如异端坐禅入定之谓也。随时随处以天理为准绳,无斯须之敢忽,无一毫之敢肆。静而处暗室屋漏之中,罔弗敬也。
  动而应天下国家之务,罔弗敬也。②在蓝鼎元看来,主敬或主一,都要以天理为一。他还指出,“学莫大于涵养。
  常存义理之心,使邪僻不得而入,视听言动无非礼”,就是事事时时都要以天理为一,都要谨慎地遵守社会人际之伦理道德原则,符合做人的标准。
  蓝鼎元认为,“居敬以立其本”,就要“读圣贤书,当句句反求诸己。思我必能行之,思我必如何而后可以行之。切实体验,方为有得。”③学者立志做圣贤,则一举一动自不敢与圣贤相违悖,日积月累,由粗而精,由勉强而自然,何圣贤之不可及哉!义利之分,人生大关,圣凡分途,实由于此。
  这就是蓝鼎元特别强调的在读书穷理中“彻始彻终”贯串主敬或主一。他说:“居敬则此心有主,必穷理以充之。穷理则此心有物,必居敬以纯之。
  敬至而穷理始精,理明而居敬愈固。”④对于体察圣人之道,蓝鼎元特别强调要“诚”。惟诚可以生明,遇事一以忠信为主。“诚,实而已矣。真实无妄,则尽乎诚之义矣。”⑤所谓诚,是人事之实,无为虚假,无伪妄。不欺己,不欺人。无妄之谓诚。“无妄便是诚者天之道,不欺便是诚者人之道。”“诚”原是指道德观念,是完美无缺的至善的精神境界。战国时期的子思把“诚”说成是世界本体,万物的创造者。理学家则将“诚”拉回到人间,强调“存诚以致其实”。蓝鼎元说:朱子“以《大学》为入道之序,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克己以灭其私,存诚以致其实,所以集周程之大成,绍鲁邹之嫡统。前圣后贤之道,该括全备”①。
  (三)社会政治思想蓝鼎元把历史的过程和社会的治乱归结为气数天命。他说:“(汉)光武似有可为,惜其时真儒不出,此亦气数之薄也。昭烈得孔明,是可与有为之主,而又得真儒辅相者。惜乎天不祚汉。”②蓝鼎元所谓的“气数”,是指气运、命运、天命,来源于朱子。朱子认为,自然和社会的事物“若木生于山,取之,或贵而为栋梁,或贱而为厕料,皆其生时所禀气数如此定了”③。
  蓝鼎元所讲的“气数”,是顺理而为,不同于平常所说的宿命论。如,施政必须仁爱,顺其欲而除其害;仁莫大于爱民,爱民莫若顺其欲而除其害;不顺其欲就会引起被压者的反抗,等等。
  蓝鼎元认为,立法必诚必信。言必践,禁必伸,讼必自达其情,执法必铁面无私。他说:“立法之初必诚必信。凡文告号令必实在可行者方出之,无朝三而暮四,言必践,禁必伸,万万不可移易。”“听讼时平心霁色,使村哑期艾,咸得自达其情。得情时,铁面霸威,使狡猾财势俱无所施其巧。”④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中,所谓法必诚必信,是不可能的,广大人民必伸的机会是很少的。蓝鼎元的这种思想可能是受到已传入的西方法学思想的影响。
  蓝鼎元主张对外开放,又提出严防西方国家的侵略。他认为,南洋诸番不能为害,宜大开禁网,听民贸易,以海外之有补内地之不足。“昔闽抚密陈,疑洋商卖船与番,或载米接济异域,恐将来为中国患。”⑤“统计天下海岛诸番,惟红毛(指英吉利、法兰西——编者注)、西洋(指荷兰——编者注)、日本三者可虑耳。”⑥当时的清朝统治者采取严格的闭关政策,从而使中国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断了。蓝鼎元似乎看出了这个问题。他指出,要把中外贸易和西方侵略区别开来。
  (四)对“异端之学”的批判蓝鼎元以朱子学为准,辟陆王,斥佛老,门户之见极深,视异之学说如仇敌,势不两立。他说:(有人)与吾道为敌,诋诽程朱……诸生既知濂洛关闽之旨趣,不为释老异端金溪(指陆九渊——编者注)、姚江(指王阳明——编者注)所摇惑。①异端之学,贼吾道者也,故君子辟之。非好立门户,树帜角争,实恐一入迷途,终身不可救药。况千秋道统,明晦绝续,所关甚大,不得不为防闲,即孟子所谓“予岂好辩,予不得已也”。②此处所谓异端之学,是指陆王“心即理”和佛老“空寂”之说。
  蓝鼎元比较深刻地揭示出朱陆争辩的实质,认为朱子主居敬穷理、身体力行,因而是重践履的实学;陆九渊主虚静养神、病传注诵习,因而是不假修为的空寂之学。他强调:“朱子之学,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身体力行以践其实。自学者视之,若不胜其劳者。而象山专务虚静,完养精神,病传注诵习之支离,以为不立文字,不假修为,可以造道入德。”③他的这种说法比前人深刻得多。
  对于王阳明的文章事业,蓝鼎元说他少年时曾十分倾慕,甚至愿作其私淑弟子;后来研究了王阳明的“良知”说,知其违反圣贤之说,于是归依程朱。他说:(吾)少时读阳明用兵平贼之文,心窃慕之,恨不得生同时,犹愿居私淑之列。闻前辈有辟之者,则怫然曰:“文章事业如阳明,岂可轻议。”后闻“良知”之说,始疑圣贤之学似不如是。④“良知”说是王阳明的哲学核心,认为“良知”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意识,是天理,人们只要除去私欲蒙蔽,呈现出“良知”,便自然合乎社会的道德伦理要求。在蓝鼎元看来,王阳明这种“良知”说是与圣贤格物穷理、致知力行相对立的,是必须反对的。
  蓝鼎元说:“(陈清澜曰:)孟子之先立其大,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陆氏则曰:‘不可思也,心不可泊一事也。’……象山假孟子以欺人”。①这里,蓝鼎元指出了陆九渊和孟子关于心的不同内涵。
  在孟子看来,人之心是思维器官,因此“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在陆九渊看来,心是道,是理,是宇宙,没有什么东西在心之外,因此认识就是认识本心、自存本心,心不必对外物进行思维。蓝鼎元根据对陆九渊和孟子关于心的内涵的不同理解,提出程朱是以道心为人心的心学;而陆王是以养人心而去道心的心学,二者名同而实异。他说:圣贤所以别于异端,其惟心学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千载心学之祖也。圣贤以道心为人心之主,异学养人心而弃其道心。故虽皆以心学为名,而是非邪正相似而实不同者在此。……或曰:“陆子言心本于孟子,陆子言求心本于孟子求放心,可以为异学乎?”曰:“否!”孟子所言仁义之心也,陆子所言昭昭灵灵之心也。孟子求放心,必曰学问之道,是教人读书穷理,主敬求仁者也。陆子以闭目静坐为求放心,是教人屏事物,绝思虑,废语言文字意见,即心是道,明心见性者也。言似同而旨不同。②在这里,蓝鼎元指责陆王心学为“明心见性”的禅学。“按禅学乱儒之罪,当以象山为造意,阳明为凶手。”“凡学者欲调停朱陆,皆阳朱而阴陆者也。
  谓阳明有合乎朱子,皆宗王而背朱者也。是非无中立之理。”“谓阳明有合乎朱子”,是指王阳明的《朱子晚年定论》,其谓朱陆早异晚同,由此说明王阳明与朱子晚年所定论的观点相同。蓝鼎元强调,凡谓阳明合乎朱子的观点的“皆宗王而背朱”,这就把朱子学与阳明学对立起来。
  蓝鼎元攻击佛老亦不遗余力。他认为,佛教违反封建伦理纲常关系,僧尼应该还俗。他说:男欲婚而女欲嫁,虽在圣贤必不能易。……文王发政必先鳏寡,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斯盛王之治尔。士君子居宰相之位,则必思燮理阴阳;任民牧之官,则必图移风易俗。岂得以为迁远而不切事情哉!①蓝鼎元在任潮阳知县期间,看到其地原祀文丞相的大忠祠佛像堂皇,即骂僧人潜移佛像踞占忠臣宅,亟命撤去,复把文丞相(天祥)像移入中堂。

附注

①〔清〕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一《上张大中丞书》,《鹿洲全集》,第34—35页。 ①〔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一《同人规约》,《鹿洲全集》,第463页。 ②〔清〕蓝鼎元:《鹿洲初集》卷十四《经学考》,《鹿洲全集》,第281页。 ③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百七十七《蓝鼎元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010页。 ④〔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四《闲存录》,《鹿洲全集》,第499页。 ①〔清〕蓝鼎元:《鹿洲初集》卷六《送谢古梅太史还闽序》,《鹿洲全集》,第110页。 ②〔清〕蓝鼎元:《鹿洲初集》卷十四《历代历法考》,《鹿洲全集》,第291—292页。 ③〔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四《闲存录》,《鹿洲全集》,第499页。 ①〔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四《闲存录》,《鹿洲全集》,第506页。 ②〔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三《闲存录》,《鹿洲全集》,第486页。 ③〔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一《同人规约》,《鹿洲全集》,第468页。 ①〔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一《同人规约》,《鹿洲全集》,第467页。 ②〔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一《同人规约》,《鹿洲全集》,第468页。 ③〔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四《闲存录》,《鹿洲全集》,第499页。 ④〔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四《闲存录》,《鹿洲全集》,第501页。 ⑤〔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四《闲存录》,《鹿洲全集》,第499页。 ①〔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一《同人规约》,《鹿洲全集》,第467页。 ②〔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四《闲存录》,《鹿洲全集》,第498页。 ③〔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四《闲存录》,《鹿洲全集》,第500页。 ④〔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四《闲存录》,《鹿洲全集》,第499页。 ⑤〔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一《同人规约》,《鹿洲全集》,第466页。 ①〔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五《道学源流》,《鹿洲全集》,第515页。 ②〔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四《闲存录》,《鹿洲全集》,第504页。 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性理一·人物之性气质之性》,第81页。 ④〔清〕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二《与吴观察论治台湾事宜书》,《鹿洲全集》,第47页。 ⑤〔清〕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论南洋事宜书》,《鹿洲全集》,第54页。 ⑥〔清〕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论南洋事宜书》,《鹿洲全集》,第55页。 ①〔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一《同人规约》,《鹿洲全集》,第469页。 ②〔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一《同人规约》,《鹿洲全集》,第464页。 ③〔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三《闲存录》,《鹿洲全集》,第488页。 ④〔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三《闲存录》,《鹿洲全集》,第492页。 ①〔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三《闲存录》,《鹿洲全集》,第487页。 ②〔清〕蓝鼎元:《棉阳学准》卷三《闲存录》,《鹿洲全集》,第487页。 ①〔清〕蓝鼎元:《鹿洲初稿》卷一《与友人论浙尼书》,《鹿洲全集》,第35—36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介绍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中册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下册着重介绍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蓝鼎元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