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哲学思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066
颗粒名称: (二)哲学思想
分类号: B244.7
页数: 4
页码: 176-1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光地的思想涉及许多方面。他恪奉程朱,研求经术义理,尤深究天人性命之精微,以及兵农礼乐之经纬,他于律吕、音韵、历算等,亦称有得。李光地基于其人性论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修养论。他生平论学要旨以志、敬、知、行为序。李光地反复强调,要坚持朱子的先知后行说。朱子之学曰知先行后。
关键词: 李光地 清代学者 哲学思想

内容

李光地的思想涉及许多方面。他恪奉程朱,研求经术义理,尤深究天人性命之精微,以及兵农礼乐之经纬,他于律吕、音韵、历算等,亦称有得。李光地说:“朱子之论理气也,曰理先气后。”①在他看来,天地间的事物都可归结为理气,理是主要的,气是理的作用或表现。又说:“气者,理之所乘也,无非心也。”②在此,他吸取了心学派的某些因素,通过理和气的关系把理和天、命、道、太极联系起来。李光地认为,气就是充满天地间的阴阳、动静、明晦、出入、浮沉、升降、清浊、融结,所以然者,谓之天、谓之命。“孔子谓之道、谓之太极。程子、朱子谓之理。”理和天、命、道、太极具有相同的意义,都是世界万物的主宰或本原。在他看来,天地间理和气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是气之本,没有无理之气;气是理之用,没有无气之理。气运而不息,穷则变,变则通,从而出现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由于气在不停地变化,因而气有偏有中正。气不偏而中正即理之全,气偏而不正(中)则理之不全。他说:阴阳之气有中偏,故有亏全。阳有精粗,故有清浊;阴有粹驳,故有邪正。有精之精者,精之粗者,粹之粹者,粹之驳者,有多寡也,故又有厚薄亏全者。全体之中偏也,清浊、邪正一体之中偏也,厚薄中者之中偏也。③在这里,李光地讲了由于阴阳二气有精粗、粹驳、多寡,因此产生气之正(中)偏的各种情况。又说:“理统其全,气据其偏。全乎理者中气也,过乎中、不及乎中,则谓之偏气,杂糅不齐之气而理不受焉。理者,当然也,过焉、不及焉,可谓之当然乎?”④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贵中,认为只有中才能有常,即具有永久性。在李光地看来,理于气之所以尚全而恶偏,是因为理全为善,从而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性具备。凡人本来皆具五常之性,只是因为气偏而五常之性不显。他说:气之推移有中偏,故有精粗,有粹驳。夫非无仁也,得仁之偏者也,仁之驳者也,则不知其为仁也。……中则合仁与义,抑且粹然仁矣,粹然义矣。降而中人焉,偏于仁,不足于义,非仁之至也。偏于义不足于仁,非义之至也。降而庸恶焉,岂无所谓爱,不得谓之仁,是无义也,并与仁而失之者也;岂无所谓果,不得谓之义,是无仁也,并与义而失之者也。降而禽兽焉,岂能无所贪,而去仁也远矣,岂能无所决,而去义也远矣。①这就是说,人与物之别,人与人等级之别,全在于气之偏正和理之中正。理本身是无差别的,理之有别是气之偏正的表现。人之五性偏则事隳。隳即毁坏。李光地说:“万事隳,非理性本然也,气之偏者为之也。理则全而不偏,惟中者近之,故论道者贵中。”②人是理与气相结合的产物。得气不过亦无不及,即不偏谓之中,中则理之全,五常之性具备。因此,儒家最为推崇适中、中庸,认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为政》),即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因为它具备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性。
  人具备五常之性,就是人的本性都是善的,只是有时掩于气之偏,才有所不善。李光地认为,“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虽其偏之极矣而理未始不全赋焉,而性未始不全具焉。特其掩于气之偏,故微而不能自达,或感而动,或学而明,或困而觉,然后微渺之端绪可得而见”。这是因为,“皆其所本有,而非其所本无也”。虽然“其偏不能自反者,人则制之;其美不能自达者,人则遂之。收其利,远其害,于以当理而若性一也”。“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赞化育而与天地参矣”。③在李光地看来,陆王学派由于把心和理等同起来,排除理和气的关系,从而得出心无善恶的结论。他指出,王阳明“于心理二字往往混而为一,……晚岁遂有心无善恶之说”④。他认为,人是理与气生,不管气之偏正,“而理未始不全赋焉,而性未始不全具焉”,有时“掩于气之偏,故微而不能自达”,“要皆其所本有,而非其所本无也”。这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善的,尽管一时显现不出来,但经过努力可以人人为善。
  李光地基于其人性论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修养论。他生平论学要旨以志、敬、知、行为序。他说:立志所以植其本也,居敬所以持其志也,穷理所以致其知也,躬行所以蹈其实也。……四事者一时并用,非今日此而明日彼。故欲行而不知,则怅怅然其何之?求知而不敬,则心昏然不能须臾;敬而非志,则又安得所谓日强之效也。且志而非敬,则此志何以常存?敬而非知,则措其心于空虚之地;知而非行,则此理皆非在我而无实矣。然四者虽相须并进,而其序既有先后,则得效亦有难易浅深。故夫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已立矣;“三十而立”,盖敬始成也;自“不惑”“知命”“耳顺”,而知始精;又至“从心不踰矩”,而行始熟。先儒以为因其似以自名,为学者立法是已。古学校之教亦然,始视离经辨志,观其志之如何也;继视敬业乐群,察其能敬与否也;又视其博习亲师,论学取友,则知其学问思辨之日新,卒乃知类通达,强立不返,则知其力行之有成矣。然则此四者循环迭用,日月有日月之功,终身有终身之验,圣人有圣人之效,学者有学者之益。虽一日服行之朝暮之间,亦可以旋变。又如志于道,亦立志之谓也;据于德,亦持志之谓也;依于仁者,真知允蹈乎天理之中;游于艺,则义精仁熟之事也。①李光地这段论述是对朱子居敬穷理之说的阐发,在《榕村语录》中此类论述甚多。李光地之所以一再强调志、敬、知、行的次序,是为校正明中叶以来颇滋流弊的王阳明知行合一说。李光地强调知先行后,指示学者以此为用功之要,知在行前,而知之先,又需有志、敬工夫。志、敬、知、行四个环节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立志是为学的开端和根本。
  对于知和行的关系,李光地反复强调,要坚持朱子的先知后行说。朱子之学曰知先行后。“知行之序,性命之理,不可易矣。”②他认为,知者,学之始;行者,知之终;主敬者,学之所以成始成终也。李光地明确讲要知先行后、知始行终,这种次序是不可改易的。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介绍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中册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下册着重介绍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