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张理得之于意诚,反对以私假(术)求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057
颗粒名称: 1.主张理得之于意诚,反对以私假(术)求之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160-1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王阳明认为,人心是宇宙的本体,是无所不包的。王阳明说:“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王阳明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以至各种道德规范都说成是心所派生的,把心作为是贯内外、彻幽显、合天人的本体。张岳则指出,昔夫子之教,以求仁为先。仁即心也,心即理也。此心所存,莫非天理,默而成之,而仁不可胜用。圣门之教,因人成就。
关键词: 张岳 哲学思想 朱子文化

内容

王阳明认为,人心是宇宙的本体,是无所不包的。王阳明说:“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③王阳明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以至各种道德规范都说成是心所派生的,把心作为是贯内外、彻幽显、合天人的本体。张岳则指出,昔夫子之教,以求仁为先。仁即心也,心即理也。此心所存,莫非天理,默而成之,而仁不可胜用。圣门之教,因人成就。皆就日用最亲切处指示人下手工夫。“所谓圣门之学也,无他,只是有此实事实功而已矣。夫岂在别寻一个浑沦之体,以为贯内外,彻幽显,合天人,使人爱慕玩弄,而后谓之心学也哉?”①礼者理也,理者性也,性者心也。心存则性存,而礼在其中矣。
  理本自然,人不可私意求之。“心也,天也,一理也。”这里所谓“浑沦之体”,即指王阳明以心为本体。“人不可私意求之”,就是指理不依人的私意为转移。张岳认为,理是客观的,不是主观随意的。张岳进一步指出,理是通过气产生世界万物的,“万物皆得造化之气以生”。他说:有理则有气,有象则有数,盈天地间皆象也。因象起数皆可显造化之体,惟其所起有偏全,故其显于是者时有不神尔。譬之,万物皆得造化之气以生,而有正者、偏者、通者、塞者。谓偏且塞者造化之气不在,是不可也。②在理通过气产生世界万物的问题上,张岳掺杂了象数派理学家的观点,企图用以说明一理和万物之间的关系。在张岳阐述一理通过阴阳二气产生万物的过程中,迸发出不少对立面转化的辩证法思想。他说:《易·大壮》自一阳积至四阳,阳之势壮矣,以四阳而去二阴甚易也。圣人必为之戒曰:君子用罔,贞厉。罔,无也,言阳不可恃其壮盛而蔑二阴也。故事常成于兢惕而患或生于忽略。夫盛者易衰也,进者必退也。自大壮而进为央,央者,剥之反对也,一反则为剥矣。天下之理其反复往来岂有常哉!③在这里,张岳比较深刻地阐明了“盛者易衰”“进者必退”的物极必反的道理,指出理和事物不是固定不变的。
  张岳基于其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思想,提出人必须根据客观必然性办事。他说:“难易者,势也;近久者,时也;裁而处之者,义也;化而忘之者,道也。道义所安,命则立焉。故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④这就是说,要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时机办事才能成功(“命则立焉”)。在这里,张岳所谓命,就是天命或天理,是指事物的变化发展的规则。“裁命而处之”,含有主观和客观相一致的意思。他说:子思之言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又申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夫以性道之广矣大矣,无不备也,而指其亲切下手处示人,不越乎喜怒哀乐,已发未发之间。所谓戒惧者,戒惧乎此而已;所谓谨独者,谨独乎此而已。至孟子又发出四端之旨。①在张岳看来,只要戒惧、谨独,“自有无限工夫,无限道理”。就是人必须依天命(理)而思而言而行,按其必然性办事。张岳指责王阳明用一二字以笼络遮盖,来欺世惑众。张岳的这种思想,是一种内省直观的先验论。
  所谓依理而行,就是要真正做到“理是意诚”。因为,“理定者,词自畅;义理虽是,而诚意未著,亦未能动人”②。在道德修养上,张岳特别强调去私去假(术)。他说:“(虚斋先生)《密箴》凡五十条。某最爱‘劝君莫用半点私,若用半点私,终无人不知;劝君莫用半点术,若用半点术,终无人不识’一条。往年守合浦,尝大书于后堂屏风,出入观省。夫君子之不敢用私、用术,非恐人之知识而后不为也。”③张岳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介绍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中册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下册着重介绍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