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以至仁和事在人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054
颗粒名称: (二)学以至仁和事在人为
分类号: B244.7
页数: 4
页码: 154-1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陈琛认为,学习是获得知识的根本。作文立政皆当以识为先,而识则本于学。学术疏陋则识见浅近,而于文与政两无一得。人的学问高下和实际工作能力强弱,是由其学习决定的。
关键词: 陈琛 哲学思想 朱子文化

内容

陈琛认为,学习是获得知识的根本。作文立政皆当以识为先,而识则本于学。学术疏陋则识见浅近,而于文与政两无一得。人的学问高下和实际工作能力强弱,是由其学习决定的。
  人的认识对象是理。那么怎样认识理呢?陈琛认为,主要通过学习。其《正学篇》反复讲了这个问题。在陈琛看来,人的学习的全部内容就是认识理。“会天下之理于吾心,君子之学备矣。”陈琛与众不同之处,是他从认识论的意义上来讲学习问题。他说:正学者,征诸古而证诸今者也。圣贤之道,正道也,其学正学。道弗岐也,学而岐焉,失其正也。予之有感于今也,故将以古道而正其学,以古学而求其道,欲其归诸正而已矣。②陈琛把学习规定为知行,就是把用也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将学、用结合起来。“仁者,心也,知行之本体也。学而至于仁焉,则元之道贯矣。”知理和行理全在于心,而心知理和行理以仁为最高目标,“学而至于仁焉,则元之道贯矣”。在陈琛看来,所谓仁,就是做一个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孔子言“仁”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并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实行的方法。孔子就是从道德伦理上对“仁”进行规定的。陈琛把这种仁叫“德性之知”。他认为,“德性之知乃真知也,由德性之知而达于无所不知”。他说:道也者,一天人之理也;仁也者,齐物我之体也;心也者,统内外之机也。是故天地合一存乎道,物我合一存乎仁,内外合一存乎心。人之不知天人之一者,以其利碍之也;人之不知物我之一者,以其私累之也;人之不知内外之一者,以其闻见蔽之也。①这就是说,致力于内心修养和用心于致知应物是一致的,即心合内外。心合内外离不开学。有学则有识,有识则有养,有养则人为好人,而居官则为好官,随所居而无所不宜。达到了心合内外就是仁,就是“一天人之理”,就是知行一致,也就是“内外备谓之圣人”。陈琛还把这种心合内外说成“存心制行之善”,他说:呜呼!仁岂易言哉!虽然以全体言仁则仁固不易,但举其存心制行之善而大概言之,则天下未尝无仁人也。乐恬退而不慕显名,喜施与而不殖货利,此岂非仁中事乎!②陈琛把“仁”看得至为重要,认为是仁把心和理联系起来的,即把认识论和其世界观结合起来。他认为,一善足以该天下之理曰仁,一物足以统天下之善曰心。心为活物,仁为生理。心之与仁合而为一则可也,分而为二亦可。
  “人之生也,无极太极吾其性,二气五行吾其体。心亦生于气也,但气之精爽者耳。精爽则虚,虚则灵,既虚且灵,故众理具焉。众理在心为性,而性则有仁义礼智信,而专言之则仁也。夫仁无知觉而心则有知觉,仁无出入而心则有出入,仁无善恶而心则有善恶。盖仁即理也,心则合理与气也。”③“仁,生理也。庭草交翠阳之动也,此濂溪先生作图之本也。故万物得所,谓之春一;夫失所,谓不足以尽仁”④,这些是符合朱子思想的。
  由上可见,陈琛所谓认识理,实际上就是求仁,做一个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其《正学篇》反复明确地讲了这个问题。“夫善求仁者,求其心而已矣;求其心者,求其有主而已矣。是故,心得其主而圣贤之学尽之矣。”“心有主”,就是心主于一。陈琛在心主一的问题上,全面阐明和发展了朱子的思想。第一,主一就是主敬。“求仁者,莫要于敬。敬者,心之警也,时而警焉。”在朱子和其他理学家那里,主敬主要是指对人的内部精神的陶冶,力避外物引诱。而在陈琛这里,却释敬为警,主敬为时时警惕之意,也就是佛家的所谓“常惺惺”。他说:心有主,谓之敬。是故有主则警,警则昏惰不得而乘之矣;有主则虚,虚则思虑不得而汨之矣;有主则定,定则外物不得而诱之矣。……以敬为心之主宰者是二其心(指分为心和敬——编者注)者也,以整齐严肃而一其心者,是制其心者也。夫敬者,心之警惕而志之精明者也,夫何二之有?①心之警则常惺惺,心之虚则不容一物。这是指心中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专等正学而入,就是使思想收敛集中不使外物引诱。第二,主一就是主虚。陈琛主张开廓其心,使心空虚,然后就能一心具万理。他说:人之一身最微也,而是心之主于身者为最大。日月星辰之照耀,皇王帝霸之铺舒,阴阳鬼神之盛衰,草木花实之盈悴,自人物之所始,穷天地之所终,与夫区处人物之方,经纬天地之具,靡不有以究其理而极其所以然。然则人心之大又岂有外乎哉?有外之心皆人之自限,而非其本然也。先儒有言:开之恢然见四海,闭之暗然不睹垣墙之里,心本大而或限于小者,奈何?亦曰开之而已耳!②学者之所以开廓其心,盖心大则百物皆通,灵台湛虚而万理出矣。第三,主一就是主静。陈琛认为,主虚必须主静,由静致虚。他所谓主静,就是内心无欲,无欲则虚。这就是陈琛所谓的“至静无欲则其所谓一也,无欲者诚也。……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由寡入无,可谓一之方也已”③。
  陈琛认为,为学要不断积累,即他所谓“一篑九仞之为学”,为学不断积累,就是知和行并进的过程。陈琛主张知行并进,知行相互促进,反对知行合一。他说:“知行并进,其学之两轮乎!偏之则颇,阙之则颓,合之则窒。世有略于知而专于行者矣,然而晦昧于偏执,僻泥于不达,是故吾以知其颇也。世有冥于知行任意恣情者矣,然而踰轨败度触机而陷阱焉,是故吾以知其颓也。世有谓知即行、行即知而合之者矣,然而推之不应,动而愈滞,是故吾以知其窒也。”①陈琛认为,知、行如车之两轮,偏、阙、合都不行,特别是合之则“推之不应,动而愈滞”,知和行都没有(“窒”)了。
  在这里,陈琛批判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他认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才,就看其学能否适用,那些高谈阔论的人尽管讲得头头是道,但终无可取。
  他说:才不可齐,但取其适于用,如工师用木,栋梁榱桷皆在所取,惟无用者弃之。世之高谈阔论,小廉曲谨,煦煦为仁,孑孑为义,授之以政则不达者,吾无取也。若文章之士,吾亦以奇花异卉爱之,然或不适于大小之用,虽爱之而竟弗之重,以其无益于人,不若荑稗有秋之为有益也。②陈琛所谓适用,就是据所学之天理,顺天理而行,以天理作为检验自己行为的标准。
  由于陈琛重视实用,他强调事在人为。他认为,人的才能有先天的资质又有后天的人为。他强调后天的人为。他说:人之强弱通拙甚有不同,而才之限自天者果不可强之而使有也。然而诸葛武侯又有言曰:“非学无以广才。”则才虽得于天,而成之亦未尝不由夫人。③陈琛对人才的看法是合理的,才之高下主要是由后天和实践的深浅决定的。
  由此可见,尽管陈琛还没有摆脱天命论,但他试图冲击天命论的束缚,提出按着天的“定理”行事,人能胜天,是应加以肯定的。陈琛这种事在人为的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有积极意义的。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介绍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中册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下册着重介绍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