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政治思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050
颗粒名称: (三)社会政治思想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137-1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这种规律就是“几动则势趋,势趋则形就”,形就表现出治乱。天下之事有几有势有形。势趋于善,善重则恶轻,及其至也而治成;势趋于恶,恶重则善轻,及其至也而乱成。周瑛提出几、势、形三个范畴,是其论述社会发展的关键和环节。他把善看作是社会治乱发展的关键,几是善恶的矛盾运动,历史的治乱就是由善恶的矛盾运动而决定的。
关键词: 周瑛 政治思想 朱子文化

内容

周瑛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这种规律就是“几动则势趋,势趋则形就”,形就表现出治乱。天下之事有几有势有形。势趋于善,善重则恶轻,及其至也而治成;势趋于恶,恶重则善轻,及其至也而乱成。
  他说:夫治乱,形也,然不生于形而生于势。轻重,势也,然不生于势而生于几。有善恶,是为形势之先,治乱之本也。当时群贤论事,或在治平之后,或在草昧之初,或在存亡危急之秋,其所言事虽有大小,要皆有以审夫几也。夫几动于心间不容发,非天下之大知不足以知此,非天下之大勇不足以用此。故气运不我与,明良不相值,坐失此几者亦多矣。此君子于豪杰之士又不能不叹其建功立业之为难也。②在这里,周瑛提出几、势、形三个范畴,是其论述社会发展的关键和环节。
  他把善看作是社会治乱发展的关键,几是善恶的矛盾运动,历史的治乱就是由善恶的矛盾运动而决定的。治乱是形,治乱之形生于势;轻重之势生于几,几表现为善恶的矛盾运动,因此善恶之几为治乱之本。周瑛这种抛开社会的经济条件,以道德观念的善恶来作为社会治乱的决定因素的思想,是偏颇的。
  在上引周瑛的这段论述中,他还提到“气运不我与”。周瑛认为,善恶之几也是气运问题,以数百年之事功而成于一旦,十数人之集事同出于一心。谁之力也?御史之力也,人谓事关于气运。果然哉!“学校由气运而兴,则人材当应气运而出。”③在周瑛看来,事业的成败在于气运。
  周瑛认为,救治当时社会腐败之道是复纪纲。他所谓的纪纲就是指当时朝廷应该施行的各种制度和臣民应服从的准则。他认为,天下之弊非一朝一夕之积。为天下谋者当思所以致弊之源,而拟所以救弊之道,然后可渐而理。致弊之源为失纪纲,救弊之道为复纪纲。纪纲存则弊消,天下治安;纪纲失则弊滋,天下病。他说:盖纪纲之于国家,犹脉之于人也。人病而脉不病,可不药而愈;人不病而脉病,此华(佗)扁(鹊)所以却望而走焉者。今日纪纲何如哉!盖其失也非一朝一夕之故,而其所以复之者亦岂一朝一夕之所能哉!①在这里,撇开社会的经济基础,而把上层建筑的东西作为决定社会治乱的根本,显然是错误的。
  在周瑛看来,失纲纪主要是由于当时道德人伦败坏。“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后世教化不明,“一旦遇有变故,往往臣弃其君,子弃其父,纲常不立,人道大坏,使夫英雄豪杰之出虽极力营救而不可收拾以归于尽”②。
  这是说圣学不明而纲常之道坏。“人道一失则禽兽矣。”③那么,如何恢复纲纪或纲常呢?周瑛认为,即是要恢复人的善性。“五伦均出于天赋”④,人要遵循社会道德伦理的原则才符合人性。他说:天道好善而恶恶,喜顺而恶逆。人性之中万善俱足,其近者,曰孝曰友曰悌,此三善者,皆自人性中来。而所以推行之者,则孝又友与弟之本也。予尝观夫世之人矣,凡爱父母深者,于兄弟之情恒笃;爱父母浅者,于兄弟之情恒薄,其有不知爱父母者,则于兄弟漠如也。⑤周瑛认为,在道德人伦中最根本的是孝。此外,节义也很重要。“节义者,人道之大闲也。节义立,人道定矣。”⑥因此,周瑛提出要加强道德教育。他认为,学校以风化为首,风化以节义为先。他说:吾教兹土不能使人重节义,尚可置而不问乎!嗟乎!世之为学校官者,不过集诸生于堂,序订其疑义,校其文字,使取科第以为成绩,至于人为善与为不善,孰问焉!君往矣,异日有怀念君者,必曰:是能助人为学者也,是能侃侃仗义而不屑于细事者也。①在这里,周瑛深刻地指出了当时科举取士的弊病,而指出学校应既要教书又要教人,智育和德育并重。周瑛所提出的德教,就是要培养无欲顺命的人。
  他说:龙可豢,麟可絷,凤凰可以网罗取,予尝求其故矣。盖麟凤与龙皆灵物也,然有形焉。有形则有欲,有欲则人得而制之矣。若夫有形而无欲,恶得而制之哉!他认为,孔子有形无欲,于富贵贫贱死生寿夭皆夷视之。非惟孔子,凡知为学而能自绝于欲者莫不皆然。能制物而不制于物,无欲即顺命。“高牙大纛坐立庙堂,吾非薄此不为也,是有命焉,吾恶得而干之;箪瓢陋巷裘褐不完,吾非爱此乐为也,是有命焉,吾恶得而去之。”②他把无欲释为顺命,显然是欺人之谈。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介绍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中册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下册着重介绍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