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北山学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041
颗粒名称: (二)北山学派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1
页码: 108-1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北山学派对朱子文化的传承,朱子生前曾到浙江金华丽泽书院讲学,接引弟子。其后,朱子高足黄榦在此讲学多年,一传于何基,再传于王柏,由宋入元,王柏又传金履祥,金履祥传许谦,递相授受,金华地区的朱学不绝如缕。因何基长期居住金华北山,故他所开创的学派被称为北山学派,又被称为金华朱学。
关键词: 北山学派 哲学思想 朱子文化

内容

朱子生前曾到浙江金华丽泽书院讲学,接引弟子。其后,朱子高足黄榦在此讲学多年,一传于何基,再传于王柏,由宋入元,王柏又传金履祥,金履祥传许谦,递相授受,金华地区的朱学不绝如缕。因何基长期居住金华北山,故他所开创的学派被称为北山学派,又被称为金华朱学。
  金履祥(1232—1303),字吉父,号次农,后人称仁山先生。“少而好学,有继世志,凡天文、地形、礼乐、田乘、兵谋、阴阳、律历,无不博通。”①十九岁慕濂洛之学,二十三岁受业于王柏,并从登何基之门。自此,“讲贯益密,造诣益深”②。入元后,以遗民自居,隐居教授,著述终身。著有《通鉴前编》《大学章句疏义》《论孟集注考证》《尚书表注》以及《文集》。
  金履祥治学的特点是融会“四书”,贯穿“六经”,门人许谦曾评论说:“其于学也,于书无所不读,而融会于‘四书’,贯穿于‘六经’,穷理尽性,诲人不倦,治身接物,盖无毫发之歉,可谓一世通儒。”③金履祥对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用功很深,专门为之作疏。他的疏不是一味信从《集注》,而是有所质疑与补充,黄百家即评论说:“仁山有《论孟考证》,发朱子之所未发,多所牴牾。其所以牴牾朱子者,非立异以为高,其明道之心,亦欲如朱子耳。”④他还非常重视《尚书》,《尚书表注》以及以《尚书》为主要材料的《通鉴前编》就是他在《尚书》学方面的成果,他在王柏《书疑》的基础上进一步,疑孔安国《尚书序》“为东汉传古文者托之”。
  在理学思想方面,金履祥继承了王柏重视阐发程朱“理一分殊”的特点,同时又有自己的若干发挥,如在《复其见天地之心讲义》中,他发挥了二程有关天地之心的思想:“夫所谓天地之心者何也?仁也,生生之道也。语其象,则复卦一爻是也。夫当穷冬之时,五阴在上,天地闭塞,寒气用事,风霜严凝,雨雪交作,万物肃杀之极,天地之间,若已绝无生息,而一阳之仁乃已潜回于地中。吁!此天地生生之所以化生万物之初乎?异时生气磅礴,品无流行,皆从此中出。”⑤他还指出,“凡事莫不有复。如学宫既废而新,则为学校之复。纲常既晦而明,则为世道之复。国家既危而安,则为国势之复。”①这里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在《大学章句疏义》《论孟集注考证》等著作中,他对朱子的格物致知论有较为详尽的解释,并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知而能之,知行合一”的命题:“(《集注》云)效先觉之所为。(疏曰)古人为学是先从事上学。所为先觉之所为,是其行事践履、文辞制度,凡诗书六艺之文,皆先觉之所为也。朱子于《或问》中论学分‘知’‘能’二字,《集注》盖合言之。觉,知也;为,能也。明善,知也;复初,能也。其间语意并合二意,而‘效先觉之所为’一居尤明备。夫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者,必自其所为而效之。盖于其言行制作而体认之也。段内皆合知能意。”②许谦(1270—1337),字益之,浙江金华人。自号白云山人,后人称白云先生。许谦生于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甫冠,父殁,由母教养。俄而宋亡,历经丧乱,然刻苦自励,博及群书,“若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食货、刑法、字学、音韵、医经、术数之说,亦靡不该贯”,“旁而释老之言,亦洞究其蕴”。③三十一岁,就学于金履祥,深受器重。学成而归,专事讲学,从者甚众。他教人“以五性人伦为本,以开明心术、变化气质为先,以为己为立心之要,以分辨义利为处事之制,至诚谆悉,内外殚尽”④。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十月卒,年六十八。至正七年(1347),谥文懿。江浙行省请朝廷建四贤书院,得与何基、王柏、金履祥同列学宫。论者以之与元初理学宗师许衡并称南北二许。其著作主要有《读四书丛说》二十卷、《读书丛说》六卷、《诗集传名物钞》八卷、《白云集》四卷等。
  许谦被认为是朱学正宗嫡传:“圣贤不作,师道久废,逮二程子起,而倡圣学以淑诸人。朱子又溯流穷源,折衷群言而统一。由是,师道大备。文定何公基既得文公朱子之传于其高弟文肃黄公榦,而文宪王公柏于文定则师友之。文安金公履祥又学于文宪,而及登文定之门者也。三先生婺人。学者推原统绪,必以三先生为朱子之传,适文懿许公出于三先生之乡,克任其承传之重。三先生之学,卒以大显于世。然则程子之道得朱子而复明,朱子之道至许公而益尊,文懿许公之功大矣。”①朱子一传为黄榦,再传为何基,王柏与何基介于师友之间,金履祥学于王柏而登何基之门,实朱子三传。许谦又从金履祥学,是为朱子四传。
  许谦往兰溪听金履祥讲学时,后者年已七旬。虽然相遇甚晚,但相得甚欢,时人谓“君上承渊源之懿,虽见仁山甚晚,而契谊最深”②。履祥授以理一分殊之旨:“吾儒之学,理一而分殊,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③许谦终身奉信,尝与人书云:“昔文公初登延平之门,务为儱侗宏阔之言,好同而恶异,喜大而耻小,延平皆不之许。既而言曰:‘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而分殊也。理不患其不一,所患者分殊耳。’朱子感其言,故其精察妙契,著书立言,莫不由此。足下所示程子‘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之两言,固学者求道之纲领。然所谓致知,当求其所以知而思得乎知之,至非但奉持致知二字而已也,非谓知夫理之一而不必求之于分之殊也。朱子所著书盖数十万言,巨细精粗,本末隐显,无所不备,方将句而诵,字而求,竭吾之力,惟恐其不至。然则,举大纲弃万目者,几何不为释氏之空谈也?近日学者盖不免此失矣,吾侪其可踵而为之乎?”④黄宗羲即此评论说:“‘理一分殊,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此李延平之谓朱子也。是时朱子好为儱侗之言,故延平因病发药耳。当仁山、白云之时,浙、河皆慈湖一派,求为本体,便为究竟,更不理会事物,不知本体未尝离物以为本体也,故仁山重举斯言以救时弊,此五世之血脉也。后之学者,昧却本体,而求之一事一物间,零星补凑,是谓无本之学,因药生病,又未尝不在斯言也。”⑤金华一系朱子学者莫不重视“四书”,对《四书章句集注》都下过很深功夫。据吴师道言:“盖自北山(按何基——编者注)取《语录》《精义》以为发挥,与《章句集注》相发。鲁斋(按王柏——编者注)为标注点抹,提挈开示。仁山(按金履祥——编者注)于《大学》有《疏义》《指义》,《论》《孟》有《考证》,《中庸》有标抹,又推所得于何、王者与其己意并载之。”①继金履祥之后,许谦对《集注》再行笺注,是为《读四书丛说》。盖许谦视“四书”为入道之门,而朱《注》又为“四书”必备,尝谓学者曰:“学以圣人为准的,然必得圣人之心而后可学圣人之事。圣贤之心具在‘四书’,而‘四书’之义备于朱子。顾辞约意广,读者安可易心求之乎?”②吴师道为《丛说》作序,推崇备至:“欲通《四书》之旨者,必读朱子之书;欲读朱子之书者,必由许君之说。兹非适道之津梁、示学者之标的欤!”③盖《丛说》于朱《注》,“奥者白之,约者畅之,要者提之,异者通之,画图以形其妙,析段以显其义。至于训诂名物之缺考证,补而未备者,又详著焉”④。但许谦并非一味盲从,他对朱《注》间亦有所讨论,书中不乏“异义微牾”之处,在这方面,他似乎继承了一些王柏疑经的精神。当然,许谦在本意上是为了完善朱《注》,他引用金履祥的话说:“自我言之,则为忠臣;自他人言之,则为谗贼。”⑤总的来说,《丛说》断语平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黄溍称其“敷绎义理,惟务平实”,四库馆臣认为:“书中发挥义理皆言简意该,或有难晓,则为图以明之,务使无所疑滞而后已。其于训诂名物亦颇考证,有足补《章句》所未备,于朱子一家之学可谓有所发明矣。”⑥后人评价其“发明朱子之学,旁引曲证,不苟异,亦不苟同”⑦。
  许谦在名物训诂方面取得很大成绩,《诗集传名物钞》即是其证。此书于朱子《诗集传》着重“正其音释,考其名物度数,以备先儒之未备,仍存其逸义,旁采远搜,而以己意终之”①。四库馆臣也给予较高评价:“是书所考名物音训,颇有根据,足以补《集传》之阙遗。”②在理学上,许谦没有什么特别的建树,主要继承了朱子的观点。他沿袭朱子关于理先气后、理气不离不杂的观点,提出在逻辑上理先于气,而在发生学上气至而后理才有所寄托:“虽曰有理然后有气,然生物之时,其气至而后理有所寓。气是载理之具也。”③这个说法在坚持理本论的同时又充分注意到理气不相离的特点:“天生人物,是气也,而理即在其中。理主乎气,气载乎理,二者未尝可离。”④“气是载理之具”的另一种表达是“理具于气中”:“夫太极,理也;阴阳,气也;天地,形也。合而言之,则形禀是气而理具于气中;析而言之,则形而上、形而下不可以无别。”⑤而“天生人物,是气也,而理即在其中”已接近于“理在气中”的命题。
  程朱以气说鬼神,比较倾向于无人格化的鬼神观,许谦继承了这个思路,又试图对程朱的鬼神观与世俗鬼神观加以调停:“天地造化二气,一其言鬼神,是言鬼神之全,是大底鬼神。后所谓承祭祀者,如天神、地示、人鬼及诸小祀,亦皆鬼神,却是从全体中指出祭祀者,是小底鬼神,使人因此识其大者。”⑥作为祭祀对象的鬼神通常都被想象为人格化的有形象的鬼神,而程朱则将鬼神理解为阴阳之气,理解为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二者相去甚远,许谦发明大小鬼神之说,使两说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
  在心性问题上,许谦承袭程朱的“性即理”说:“性即理也。在天地事物间为理,天赋于人物为命,人物得之以生为性,只是一物。所为地头不同,故其名不同。”⑦由此而主张性善论。
  值得注意的是,许谦赞成遏欲、去欲,但反对息欲:“道在天地间,弘博精微,非可以操心求也,而乃攘袂扼腕作气决眦,售其说而竞后息欲,以厌今人陵古人,则吾未之信也。”①许谦所理解的人性已超越抽象的范畴,而与客观社会条件联系,他在解释孟子的“富岁子弟多懒”时发挥出“人当尽养之道”的思想:“先以‘岁之丰凶致人之善暴’以明人性本善,有以陷溺则为恶。盖欲得食以养其生者,人之常情。故富岁得顺其心,则为善;凶年不足以养其生而逆其心,则为恶。次以麸麦为喻,谓人之性本同,当皆极于善。所以不善者,养之异,以勉人当尽养之之道也。”②元初许衡曾提出有关“治生”的思想:“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苟生理不足,则于为学之道有所妨。彼旁求妄进,及作官嗜利者,殆亦窘于生理所致也。士子多以务农为生。商贾虽为逐末,亦有可为者。果处之不失义理,或以姑济一时,亦无不可。”③而许谦当元中叶,明确表示“人当尽养之之道”,即肯定学者为学须以基本的生活保障为前提,前后二说若合符节,这应当是元代儒学的一个特点,元儒对形下层面的经济利益公开加以申论。
  在知行问题上,许谦继承了朱子有关知行并进的理论:“人之于道,不过知行两事耳。知者,智也;行者,仁也。”④同程朱一样,许谦也特别提倡读书,重视考索名物:“程先生教人格物有三事,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而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三事又当以读书为先。”⑤“一事一物,可为博闻多识之助者,心谨志之。”⑥在评论孟子“知言养气”之说时,许谦表达了知先行后的思想:“孟子之学是知言养气。知言即知道。知道属心为内,养气属事为外。格物致知以明心,遇事行义以养气。”⑦他因此主张“知言以开其先,养气以培其后”⑧,这是要求在道德修养中以道德意识为先导。许谦又主张“知行兼进”:“学以事言,不以理言。凡一事必有一理,有此理必有此事。但习其事而不思其理,则昏罔而无得;但思其理而不习其事,至于临事,其心又必危疑不安。欲学者知行兼进。”①他要求学者一边明理一边力行:“为学之道先立志,欲求至于圣贤,却随事只管低头做将去,明一分道理,便行一分道理。一边明理,一边力行,却不要计较功效。须要见得圣人亦是人做,我亦可学而至。学之所以未至者,只是理未明,行未力耳。长持此心,笃志行之,自少至老,不倦到头,却随人力量高下,见其成功浅深,最不可作界限。”②这就是所谓“致知力行并行不悖”:“致知力行,并行不悖。若曰必格尽天下之物然后谓之知至,心知无有不明然后可以诚意,则或者终身无可行之日矣。圣贤之意,盖以一物之格便是吾之心知于此一理为至,及应此事便当诚其意,正其心,修其身也,须一条一节逐旋理会,他日凑合将来,遂全其知,而足应天下之事矣。”③这与朱子的知行观已经有所不同,后者曾提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④强调明理而力行这一点,也是许谦用以反对佛老以及心学的一个口实:“古之立言者,诵于口而可以心存,存于心而可以身践而成天下之务,则圣人之道也。今口诵之,而不足明乎心;降其心以识之,而不可施于事,是则老佛之说尔。为老佛之说者措之事,固不能行于跬步,而自理其身,庸可以为善人?则好为异说者,其风又下于彼矣。”⑤许谦的学侣有张枢、吴师道等人,其谊在师友之间。黄百家说:“白云高第弟子虽众,皆隐约自修,非岩栖谷汲,则浮沉庠序州邑耳。如子长(即张枢——编者注)、正传(即吴师道——编者注),文采足以动众,为一世所指名者,则又在师友之间,非帖帖函丈之下者也。然白云非得子长、正传,其道又未必光显如是耳。”⑥张枢,字子长,金华人。从小饱读书卷,有过目不忘之能,对历代政治得失、礼乐兴废,乃至帝号官名、岁月后先,都能记忆无误。一次,许谦随口问到高帝取得天下的原因,他引证纪传,侃侃而谈,让前者大为惊奇。之后他要求做许谦的学生,许不同意,而以友待之。至正间,脱脱修三史,以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编修官召之,行至半途,以病辞归而卒。
  吴师道,字正传,兰溪人。始为词章之学,后读真德秀的著作而有志于理学。他曾经写信向许谦请教持敬致知之学,后者以李侗用来教朱子的理一分殊之说作复。至治初,登进士第。后召为国子助教,明年升博士。在国子监三年,一遵朱子之训而守许衡之法。以奉议大夫礼部郎中致仕。虽然他对许谦不以老师相称,但从后者受教良多,其祭文曰:“小子托交殆三十年,指圣途而诱掖,极友道以磨镌,骨肉不足以俪其亲,金石不足以拟其坚。比居闲而处独,益共究于遗编,不鄙予以不肖,将叩谒于师传。”①许谦平生门人众多,著录者数以千计,现知姓名的有三十六人。其中,比较杰出的有范祖幹、欧阳玄、胡翰、朱震亨,还有一位色目学者哈剌不花。
  范祖幹,字景先,金华人。元至正中,为西湖书院山长,辞归养亲。后郡守王宗显上其孝行,立纯孝坊,后人因称纯孝先生。明洪武十八年(1385)卒。著作有《众经指要》《读诗记》《大学中庸发微》《柏轩集》。景先被许谦认为是使自己学术得以流传者:“吾得刘名叔而学知进,得李国凤而学日彰,得范景先而学有传。”②他曾自述为学宗旨:“为学之本,莫大乎正心修身。欲修其身,莫若理会君子之所谓道者三,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矣。若切己之实,归而求之,可也;心不在焉,而能自得其根本者,吾未之闻也。”③“君子之所谓道者三”,典出孔子:“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范氏将《大学》所说的正心与孔子所说的君子之道联系起来,强调从不忧、不惑、不惧这些日常心理状态的培养上入手进行修身,反映了其学不尚思辨玄远而重切己用功的特点。欧阳玄,字原功,先世家庐陵,与欧阳修同所自出,曾祖始居浏阳。幼从母受《孝经》《论语》《小学》,八岁成诵,从乡先生张贯之学。年十四,益从南宋故老习辞章。弱冠,潜心读书,经史百家,靡不研究,伊洛诸儒源委,尤为淹贯。延祐科举,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官。文宗时设艺文监,署少监,奉诏纂修《经世大典》。拜翰林直学士,编修四朝实录,兼国子祭酒。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发凡举例。晚年奉敕定国律。卒年八十五,谥曰文。其为人处己俭约,为政廉平,历官四十多年,在朝之日殆四分之三。三任成均而再为祭酒,六入翰林而三拜承旨,朝廷高文典册多出其手。其文章道德卓然名世。著作多佚,今存《圭斋集》十五卷、《拯荒事略》若干卷。
  胡翰,字仲申,金华人。从吴师道受经,从吴莱学古文,又登许谦之门,获闻朱学的绪。尝至京师,遍交当世名士,于余阙、贡师泰尤善。避地南华山中著书。入明,除衢州教授。聘修《元史》。居长山之阳,称长山先生。年七十五岁卒。胡翰留意经世之学,有《仲子文集》行世,内有“衡运论”推明天人之际、皇帝王霸之别,“正纪论”述人纪、地纪、天纪相因之理,“尚贤论”援引史传明人君当以求贤为治天下之要,“井牧论”考井田制沿革信其可行,“慎习论”谓历代明君所以成功者以其能自拔于流俗之习,“皇初论”申皇极之道绌王霸之说。
  朱震亨,字彦修,义乌人。初为声律之文,已而弃去任侠。既壮,又悔之,遂从许谦学于八华山。许谦为讲天命人心之秘,内圣外王之微,震亨闻之有省,自是用功专勤,数年大进。自度穷而在下,泽不能及远,随分可自致者惟医一途,于是从宋内官罗知悌得河间刘完素(字守真)之传,遂竟以医名。医家传之为丹溪先生。其学以躬行为本,以一心同天地之大,以耳目为礼乐之原,积养既久,内外一致;其治人则以守本禁欲补阴泻火为主。著有《格致余论》一卷,盖以医为儒者格物致知之一事而名;《局方发挥》一卷,《金匮钩玄》三卷。
  哈剌不花,蒙古人,官浙江台州达鲁花赤,后移徽州。尝游许谦之门。其学以诚意不欺为主,喜挟书册并一羊皮,坐山颠水滨,歌咏终日,野老过者,辄问民间疾苦。其治民以德为化,以法为防奸而不可以赖。所治之郡几于无讼,考绩为天下最。元儒当中,惟元初许衡之门有蒙古从学者,像许谦这样地处江南而有蒙古从学者的,百不一见,这一方面反映许谦在世影响之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到元中后期色目人汉化程度之深。
  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被称为“金华四先生”,他们传承的金华朱学一直延续到了明初,可谓影响深远。全祖望曾评论说,金华之学有三变,到许谦时“疑若稍浅,渐流于章句训诂,未有深造自得之语”,远逊于金履祥,这是一变;到柳贯、黄溍这些人,“遂成文章之士”,这是再变;而到了宋濂那里,“渐流于佞佛者流”,这是三变。①究竟而言,柳贯、宋濂这些人以文章名世,是所谓“得朱子之文澜”者(黄百家语),本不以理学为擅场。许谦是金华朱学最后的干城,他在学术上已经暴露出支离烦琐的倾向,也许正是这一倾向导致金华朱学最后丧失了继续发展的活力。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介绍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中册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下册着重介绍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履祥
相关人物
许谦
相关人物
张枢
相关人物
吴师道
相关人物
范祖幹
相关人物
欧阳玄
相关人物
胡翰
相关人物
朱震亨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