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太极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039
颗粒名称: 2.太极论
分类号: B244.7
页数: 6
页码: 99-1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经过周敦颐、朱子等人的开发,太极问题已成为理学的重要话题之一。在吴澄的时代,这一问题仍然受到广泛关注。吴澄晚年曾与人通书反复辩论无极太极问题,吴澄文集收有与田泽辩论无极太极问题的书信三通,时间分别为七十八岁(元泰定帝泰定三年,1326)、七十九岁(元泰定帝四年,1327)、八十岁(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此前,他还著有《无极太极说》一文。
关键词: 太极论 吴澄 朱子文化

内容

经过周敦颐、朱子等人的开发,太极问题已成为理学的重要话题之一。在吴澄的时代,这一问题仍然受到广泛关注。吴澄晚年曾与人通书反复辩论无极太极问题,吴澄文集收有与田泽辩论无极太极问题的书信三通,时间分别为七十八岁(元泰定帝泰定三年,1326)、七十九岁(元泰定帝四年,1327)、八十岁(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此前,他还著有《无极太极说》一文。在这些论述中,吴澄重申了朱子有关太极的看法,对宋儒的太极说进行了深入辨析。
  首先,吴澄注意到“太极”一词有不同用法,或“指道而言”,或“指阴阳未分时而言”:“大既古今言太极者有二,当分别而言,混同为一则不可也。《庄子》云‘在太极之先’,《汉志》云‘太极函三为一’,唐诗云‘太极生天地’。凡此数言,皆是指鸿蒙混沌、天地未分之时而言也。夫子言‘易有太极’,则是指道而言也,与庄子、汉唐诸儒所言太极字绝不相同。今儒往往合二者为一,所以不明。”①他自己倾向于以太极为道:“太极者,何也?曰道也。”②吴澄还从宋儒那里为自己的这种理解找到支持:“自宋伊洛以后,诸儒方说得‘太极’字是。邵子云:‘道为太极’,朱子《易本义》云:‘太极者,理也’,蔡氏《易解》云:‘太极者,至极之理也’……澄之《无极太极说》曰:‘太极者,道也’,与夫子、邵子、朱子、蔡氏所说一同。”③当“太极”指阴阳未分时而言(例如庄子及汉唐诸儒),是“以天地未分以前混元之气为太极”。这实际上是“太一”,而不再是“太极”。吴澄认为:“混元未判之气,名为太一,而不名为太极”,“混元未判之气不名为太极,而所谓太极者是指道理而言”。④这种看法实际上是把“太极”形上化了。不过,它并非吴澄的发明。在他之前,朱子作《太极解义》,就明确地把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纳入到“理”学的体系里来。本来,在周敦颐那里,“太极”基本上是被理解为混沌未分的元气。从程颐开始讲“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道也”,有意识地把“一阴一阳之谓道”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联系起来。朱子继承了程颐的这一思想,以阴阳为气、太极为道,以此阐发他的理气哲学。因此,朱子在讲到“分阴分阳”之“易”时,有时他不再说“太极”而是说“太一”。这显然是一个新的讲法。而吴澄则专门拈出朱子此义加以发扬:“朱子《易赞》曰:‘太一肇判,阴降阳升。’不言‘太极’而言‘太一’,是朱子之有特见也。朱子《本义》解‘易有太极’云:‘易者,阴阳之变;太极者,其理也。’朱子只以阴阳之变解易字。”①实际上,朱子此种用法甚少,吴澄提出此说,对朱学不无发明之功。
  吴澄对无极的说明则一本朱子,从“无极”乃强调无实物无方所这一点入手:“何以谓之无极?曰:道为天地万物之体而无体,谓之太极而非有一物在一处可得而指名之也,故曰无极。”②顺着这样的说法推下去,结论应该是“太极而无极”,然而,周敦颐的原话是“无极而太极”,顺序正好相反,这又如何解释?吴澄乃有如下说明:“无极而太极,何也?曰屋极、辰极、皇极、民极,四大之极,凡物之号为极者,皆有可得而指名者也。是则有所谓极也。道也者,无形无象、无可执着,虽称曰极而无所谓极也;虽无所谓极而实为天地万物之极,故曰无极而太极。”③从上可以看出,从朱子到吴澄,对“无极而太极”的解释思路是合无极太极为一,尤其是要消解无极在太极之外别有一物的观念。
  无极太极之辩牵系儒道之辩的一些根本问题。吴澄之所以先要对“太极”用法予以甄别,不以阴阳未分之元气说太极,而专以太极为形上之道、至极之理,乃是因为此论实关联理气、有无诸论。首先,若以太极为阴阳未分,则与理气不相离的原理相冲突:“夫理与气之相合,亘古今永无分离之时。……言太极理气浑,是矣;又言未分,则不可。盖未分则是终有分之时,其实则理气岂有时而分也哉?”④其次,对太极的不同定义将导致太极与无极、有与无等关系的不同定位。吴澄先假设“若以太极为一气未分之名,上头却可着无极两字”,然后予以否定:“然自无而有,非圣贤吾儒知道者之言,乃老庄之言道也。”反过来,“若以太极为至极之理”,“则其上不容更着无极两字”。⑤吴澄认为,朱子关于太极之外非复有无极的说法,是对周敦颐观点的忠实解释:“故朱子为周子忠臣,而曰‘无极二字只是称赞太极之无可名状,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①吴澄还引张栻的观点为援:“南轩《图解》之下文云:‘非太极之上复有所谓无极也。太极本无极,言其无声臭之可名也’。又云:‘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非无极之真为一物,与二五之精相合也。言未尝不存于其中也’。南轩此言即与朱子所言及老拙所言一同。”②《易传》与《太极图说》都描绘了一幅生成论图景,前者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后者则言“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那么,这两种“生”的意义是否相同呢?吴澄认为,前者是说卦画,后者是说造化,具体而言,则是:“言卦画,则生者生在外,有两仪时未有四象,有四象时未有八卦,朱子谓‘生如母之生子子在母外’是也。言造化,则生者只是具于其中,五行即是阴阳,故曰‘五行一阴阳’,言阴阳五行之非二,朱子所谓‘五殊二实无余欠也’。阴阳即是太极,故曰‘阴阳一太极’,言太极阴阳之非二,朱子所谓‘精粗本末无彼此也’。朱子又言:‘生阴生阳之生,犹曰为阴为阳云尔,非是生出在外’。惟朱子能晓得《太极图说》之‘生’字与《易·系》‘舜之生’字不同。”③又说:“两仪四象八卦,渐次生出者也,非同时而有。太极阴阳五行,同时而有者也,非渐次生出。一是言卦画,一是言造化,所以不同。”④吴澄对“生”字意义的区分未免过于强调《太极图说》与《易传》的差异。其实,周敦颐并非完全不用“两仪”的说法,所谓“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即是。另一方面,《易传》也不单是说卦画,“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中的“两仪”也就是阴阳,“是生两仪”也就是指太极生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可以说是讲卦画,太极生阴阳则不是。按照吴澄的解释,《易传》是讲卦画,其中的“生”字是指生出在外,也就是说《易传》的太极生阴阳(即“是生两仪”)是讲卦画,其中的“生”字是指生出在外;《太极图说》是讲造化,其中的“生”字是讲具于其中。同是太极生阴阳,在吴澄的解释下,《易传》与《太极图说》具有两种意义。就后一种说法而言,太极生阴阳以及阴阳生五行,是指阴阳五行非二、阴阳太极非二,亦即五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如果把这里的太极理解为元气,那么,这种说法是符合吴澄所说的气生万物的情况的。但是就前一种说法而言,太极生阴阳类似于母生子,是生出于外,这里的太极显然不应当作元气解(否则两种说法就变成一种说法了),而只能解作道或理,那么太极生阴阳就意味着:道或理生出气。
  由理在气先的逻辑出发,也不是不能推出理能生气这样的命题,例如周敦颐就曾说过:“太极生阴阳,理生气也。”①问题是,按照理气不相离的原则,理能生气,但理仍然具于气中,而不应当是气生出其外。事实上,周敦颐在说理生气之后,紧接着又说“阴阳既生,太极在其中,理复在气之内也”②。可是,如果依吴澄以上的解释,《易传》的太极生阴阳是讲阴阳生出其外,亦即气生出于理之外,这是不符合吴澄自己所反复强调的“理气原不相离”的原则的。吴澄在解释上的这种混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从朱子那里来的,朱子在多数情况下是坚持理生气而理复在气之内,但有时也说“气虽是理之所生,然既生出,则理管他不得”③。
  吴澄还对朱子有关气机的说法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先肯定“盖太极无动静。动静者,气机也”,“太极不当言动静”。④随后又解释说:“机犹弩牙弩弦;乘此机如乘马之乘。机动则弦发,机静则弦不发;气动则太极亦动,气静则太极亦静。太极之乘此气,犹弩弦之乘机也,故曰:‘动静者,所乘之机’,谓其所乘之气机有动静,而太极本然之妙无动静也。”⑤在朱子那里,“乘此机”之“乘”的确是指乘载之乘,但“机”具体何指并不明确。吴澄将“机”解成弩牙弩弦,是作了自己的发挥。吴澄也意识到弩弦弩机比喻的局限性,因此又特别提示:“然弩弦与弩机却是两物,太极与此气非有两物,只是主宰此气者便是,非别有一物在气中而主宰之也。机字是借物为喻,不可以辞害意。”①朱子关于理之动静的思想被吴澄应用到太极之动静上:“至若谓‘太极之本体也,静者所以形容其无声无臭之妙’,此言大非。动亦一,静亦一,即无动一静二之可疑。盖误以太极之本然者为静,阴阳之流行者为动故尔。”②与动静范畴相连的是体用显微范畴,太极自身既无动静,也就意味着无所谓体之静、用之动,所以吴澄说:“今以太极之根柢造化者为体之静,阴阳五行变合化育者为用之动,则不可。”③吴澄的这些讨论实际是对朱子有关太极动静说法的一种补充,它对后来明代一些理学家产生了一定影响。如曹端(1376—1434年)即认为,如果说理乘气动如人乘马,那么理的作用就完全表现不出来。他指出,即使就人乘马这个比喻来说,还应区分活人乘马与死人乘马的不同,朱子所理解的人乘马实际上是死人乘马的关系,而曹端所理解的理的能动性则近于活人骑马。薛瑄(1389—1465年)继承了曹端反对朱子关于太极不会动静的思想,认为,如果说太极无动静,则太极便成了“枯寂无用之物”,就不可能成为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源,他与曹端一样主张“太极能为动静”。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介绍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中册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下册着重介绍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