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认识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028
颗粒名称: 2.认识论
分类号: B244.7
页数: 4
页码: 83-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明人曾评论说:“鲁斋力行之意多”,“盖真知实践者也”。的确,许衡十分重视“践行”,不过,他又强调力行必须有真知,只要知得真,就能行得力。在知行问题上,许衡的看法比较复杂,对朱子的知行学说既有继承又有发挥,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关键词: 许衡 认识论 朱子文化

内容

明人曾评论说:“鲁斋力行之意多”,“盖真知实践者也”。⑥的确,许衡十分重视“践行”,不过,他又强调力行必须有真知,只要知得真,就能行得力。在知行问题上,许衡的看法比较复杂,对朱子的知行学说既有继承又有发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知行是两事。许衡说:“世间只有两事,知与行而已。”⑦他还以《论语》首章为证:“以‘学而时习之’为始,便只是说知与行两字。”⑧用知与行这两个范畴概括人类认识与实践活动,这不是许衡的发明,自古而然,程朱理学尤其如此,不过,许衡关于知行二事的看法也有一些别出心裁之处。比如,他认为《中庸》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这四件,“只是要个知得真”,然后才有“笃行之”一句。①又如,他把孔子描述自己一生过程的“不惑”“知命”“耳顺”都理解为“知”,认为其间只有“精粗浅深之别”,而“从心”“不逾矩”则属于“不勉而中”。②他还提出,《大学》中所说的“穷神”就是知,而“知化”则是行:“在《大学》,穷神是知也,知化是行也。穷尽天地神妙处,行天地化育之功。”③许衡喜欢把事情的过程分成知行两截,在这一点上,他也存在后人所批评的程朱析知行为二事那样的问题。
  其二,真知力行。许衡对这个问题论述得比较透彻。首先,他指出,“知”的目的是“为吾躬行之益”④。这又可以分两方面来说。一方面,知是为行而知,也就是说,知是行的内在根据和原因,知了方能行,不知则不能行。当有人说依理行事多不乐时,许衡回答说:“天下只问是与不是,休问乐与不乐。若分明知得这壁是,那壁不是,虽乐亦不从也。”这就把道德践履视为行其当然,从而与快乐主义划清了界限。许衡又说:“学问思辨,既有所得,必皆着实见于践履而躬行之。”⑤另一方面,行是行其所知。行依赖于知,只有知之真,才能行得力。反之,行之不力,是由于知之不真。他相信:“凡行之所以不力,只为知之不真;果能真知,行之安有不力者乎?”⑥知而不行,只是未真知;若果知得真,必能行得力。“精微义理,入于神妙,到致用处,是行得熟,百发百中。”⑦简言之,为行而知,行其所知,知与行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其次,“行”的准则是“顺于理”。⑧许衡主张“一切顺理而行”,一旦如此,就能产生佛家所说的“如意宝珠”那样的效果,“有所欲为,无不如志”。①在是否“顺理而行”的问题上,又有“反身而诚”与“强恕而行”的区别,“反身而诚”是“气与理合为一”,“强恕而行”是“气与理未合”。②许衡所说的气相当于感性、欲望,理则表示理性、意志;“气与理合”即意味着感性与理性、欲望与意志统一。对道德主体而言,“强恕而行”多少有些勉强之意,在此阶段,主体虽然认识到理之当行,但还没有做到将此规范化为自身的德性,从而心甘情愿去完成。而“反身而诚”是更进一步,应然之理与主体的意愿已合而为一,主体虽然是依理而行,但却好像发自自己的本性,自自然然,顺顺当当。在伦理学上,“强恕而行”相当于自觉阶段,“反身而诚”相当于自愿阶段。许衡能够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注意到道德实践过程中自觉与自愿原则的结合,是有意义的。
  其三,知行并进。许衡主张“知与行,二者当并进”③。这个观点在他的知行学说中占有重要位置。许衡的知行并进说可以看出朱子“知行相须,并进互发”说的影子。不过,从理论表述来看,许衡的观点似乎是有鉴于前人知行理论的得失而提出的独立见解。首先,他的这个命题是通过讨论“横渠教人以礼”和“程氏教人穷理居敬”直接导出的。其次,他的结论是从对比张栻和程颐二人知行观中导出的。他认为,“南轩意于行字上责得重,谓‘人虽能知,不能行也’。程门取人,先论知见,次乃考其所为。伊川自少说话便过人,常言‘人专论有行,不论知见’。世人喜说:‘某人只是说得行不得’,正叔言:‘只说得好话亦大难,好话亦岂易说?’吕原明谓二公远过众人者,皆此类。”④张栻重行,程颐重知,许衡肯定二人所见均有过人之处,言下之意,要兼取二人之长,知行并重,不可偏进。他在解释《论语》当中“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时,曾经这样说道:“世间只有两事,知与行而已。诲之使知,劳之使行,其忠爱无穷焉。爱焉而勿劳,则骄易流于恶;忠焉而勿诲,则妄行犯于过咎,反有害于忠爱矣。”①意思是,对于“忠爱之道”,也要知行并进,以便相辅成德。
  总之,许衡分知行为二事,又提倡真知力行、知行并进,这些构成许衡知行说的主要内容,而这个学说在后世又以重视践履即“力行”的特点著称。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介绍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中册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下册着重介绍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