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金履祥:对朱子学的史学引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021
颗粒名称: (二)金履祥:对朱子学的史学引入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68-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履祥在思想上一本朱学,与其师王柏一样,对朱学的推进也同样落实在学术性的考辨上。但金履样的知识背景似乎要比王柏更坚实与广博,史称“凡天文、地形、礼乐、田乘、兵谋、阴阳、律历之书,靡不毕究”。这种知识背景决定了金履祥在将朱学推向学术化的过程中,要比王柏做得更厚实一些,譬如他在《尚书》研究中所得到的一些结论,即得到了后出之卜辞的证实。
关键词: 金履祥 哲学思想 朱子文化

内容

如果说王柏对朱学学术化的推进主要是落实在经学上,那么他的学生金履祥则进一步落实在史学上。
  金履祥(1232—1303),字吉父,浙江兰溪人。晚宋应举不中,未入仕。宋亡,屏居金华,以著述、讲学终其身。
  金履祥在思想上一本朱学,与其师王柏一样,对朱学的推进也同样落实在学术性的考辨上。但金履样的知识背景似乎要比王柏更坚实与广博,史称“凡天文、地形、礼乐、田乘、兵谋、阴阳、律历之书,靡不毕究”①。这种知识背景决定了金履祥在将朱学推向学术化的过程中,要比王柏做得更厚实一些,譬如他在《尚书》研究中所得到的一些结论,即得到了后出之卜辞的证实。
  从金履祥推进朱学的最重要著作《大学疏义》与《论语孟子集注考证》来看,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用学术性的工作来纠正晚宋元初的朱学理解上的混乱。《大学疏义》提要称:初,朱子定《大学章句》,复作《或问》,以由明之。其后《章句》屡改,而《或问》则不复改。故前后牴牾,学者犹有所疑。履祥因随其章第作疏义,以畅其旨。②金履祥的学生许谦在为《论语集注考证》作的序中,对此有更明白的说明,他说:其立言(指朱子《论语集注》——编者注)浑然,辞约意广,往往读之者或得其粗,而不能悉究其义;或一得之致,自以为意出物表,曾不知初未离其范围。凡世之诋訾混乱务新奇以求名者,其弊正坐此。此《考证》所以不可无也。③在方法上,金履祥的《论语孟子集注考证》除了对朱子的注释作进一步的思想阐发以外,最重要的是引入了历史事实的考证,从而在朱学治经重在哲学的基础上,引入了史学。四库馆臣认为:其书(指《考证》——编者注)于朱子未定之说,但折衷归一。于事迹典故,考订尤多。盖《集注》以发明理道为主,于此类率沿袭旧文,未遑详核。故履祥拾遗补阙,以弥缝其隙,于朱子深为有功。④这种引史学于哲学之中的做法,非金履祥所新创。在湖湘学中,在朱学中,原都有此方法。而且引入哲学中的史学也不纯粹是历史的实证研究,主要仍是以历史事实来释证思想,金履祥所撰《资治通鉴前编》的性质与方法,与朱子《资治通鉴纲目》大致也基本相通,即融史学与哲学于一体。但是,对于晚宋乃至元初的朱学来说,显然还是起着一种使思想阐发受到知识约束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改变空谈性命的现象,使朱学向学术化转型。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介绍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中册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下册着重介绍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金履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