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对朱子道统地位的论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1009
颗粒名称: 5.对朱子道统地位的论定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26-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黄榦对朱子道统地位的论定,黄榦对朱子思想进行推进的重要一点,在于其道统论。黄榦在其《圣贤道统传授总叙说》中,对儒家道统总结道,“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克己以灭其私,存诚以致其实二宋代理学亦讲求内圣外王,而以内圣为先,黄榦的这一总结,正是从这一立场出发的。“居敬”“穷理”“克己”“存诚”就是治学修身,达到内圣的具体的修习方法,而这也正是黄榦思想内倾化的又一体现。
关键词: 道统 朱子思想 黄榦

内容

黄榦对朱子思想进行推进的重要一点,在于其道统论。黄榦在其《圣贤道统传授总叙说》中,对儒家道统总结道,“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克己以灭其私,存诚以致其实二宋代理学亦讲求内圣外王,而以内圣为先,黄榦的这一总结,正是从这一立场出发的。“居敬”“穷理”“克己”“存诚”就是治学修身,达到内圣的具体的修习方法,而这也正是黄榦思想内倾化的又一体现。
  黄榦的道统论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儒家之道的内容,就是对“人心”与“道心”关系的处理方法,即如何通过内在的修养与外在的建构,使“人心”合乎“道心”,使人的行为合乎理的规范。
  其二,儒家道统传承的谱系是:尧—舜一禹一成汤一文王一武王、周公—孔子一颜回、曾子一子思一孟子一周敦颐一二程一朱子。
  其三,儒家道统的传承有三方面特点:首先是继承性。即儒家之道的传承有一个不变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使“人心”符合于“道心”的方法和规范。其次是发展性。继承道统的人物都在坚持道统思想内核的基础上,对儒家之道进行了进一步阐释和建构,使之更加具体和完善。再次是儒家之道的发展传承有一个内在的方向性。尧、舜、禹确立了儒家之道的原则性,即“人心”应该符合并遵从于“道心”的原则;成汤至周公,是以外在原则的建构为主要内容,如“礼”与“义”的规范的制定;孔子而后,则将重心转向内在修养方面,“克己复礼”“居敬穷理”等修养原则凸显为儒家之道的主要内容。黄榦说:“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生,而道始行,孔子孟子生,而道始明,孔孟之道,周程张子继之,周程张子之道,文公朱先生又继之。”①就是对这一内在方向的具体阐释。
  统观黄榦的《圣贤道统传授总叙说》,可以发现其字里行间充满着朱子的思想,换言之,黄榦是在用朱学的概念建构和诠释儒家道统,其目的也正是确立朱学的正统地位。
  在《圣贤道统传授总叙说》末节,黄榦说:先师文公之学,见之“四书”,而其要则尤以《大学》为入道之序。
  盖持敬也,诚意正心,修身而见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此又先师之得其统于二程者也。
  对朱子道统地位的论定,可以说是黄榦道统论的主要目的。黄榦将朱子列入道统,并将其视为集儒家思想之大成者,推其原因,可归为以下几点。
  其一,朱子本人的正统观念浓厚,其在《中庸章句序》中已经明显显现出将自己列入道统的意图,只是有所不便。而黄榦作为朱子首徒,深受师恩,完成先师未竟心愿实属当仁不让。
  其二,“庆元党禁”时,朱子之学被斥为“伪学”,朱子本人也被视为“伪学魁首”,这对朱子的声誉以及朱学的名望造成了恶劣影响。“党禁”之后,朝廷虽然为朱子平反,但在黄榦看来,这还远远不够。黄榦将朱子列入道统,重塑朱子地位,也是出于为先师平反的考量。
  其三,朱子去世之后,朱学仍受到来自心学、浙学等学派的攻击,维护师门的重任落在以黄榦为首的朱门弟子身上,黄榦将朱子列入儒家正统,自然就将他派归为支裔或“伪学”,这正是黄榦对攻击者作出的有力回应。
  其四,朱子去世后,朱子之门内部也出现了学术分化,弟子各执一支以立言,这于朱学传承极为不利。黄榦自认深得朱子之义,因此将朱子列入道统,正是想借先师余光,以统一师门思想。
  其五,黄榦将朱子列入道统,也是因为在他看来,朱子的学养和贡献完全具备这样的资格。黄榦说:“(文公)于《大学》《中庸》,则补其阙遗,另其方次,纲领条目,粲然复明。于《论语》《孟子》,则深原当时答问之意,使读而味之者,如亲见圣贤而面命之。于《易》与《诗》,则求其本义,攻其末失,深得古人遗意于数千载之上。凡数经者,见之传注,其关于天命之微、人心之奥、入德之门、造道之阈者,既已极深研几、探赜索隐,发其旨趣而无所遗矣。”①“秦汉以来,斯道晦蚀,天理不明,人心不正。事物当然之则,昧没而不彰;方策不刊之训,残阙而将堕。周程张子既推明其大端,而传讹袭舛,浸失本真。迨我文公禀高明之资,厉强毅之志,潜心密察,笃信力行,精粗不遗,毫厘必辨,至其德盛仁熟,理明义精,历代相传之道,粲然昭著,……则公之生于世,有功于斯道大矣。”②“(文公)绍道统,立人极,为万世宗师。”③黄榦认为,朱子继承先贤道统,集儒家圣道之大成,德言双立,体用双修,实在是达到了儒家道统的顶峰。
  黄榦对朱子道统地位的论证,将朱学的正统地位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对于进一步扩大朱学影响,光大朱学之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介绍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中册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下册着重介绍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