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势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933
颗粒名称: (三)文势论
分类号: B244.7;I0-02
页数: 2
页码: 328-329
摘要: 文势指文章语意脉络发展的逻辑趋势。刘勰《文心雕龙》中有《定势》章,专门研究创作过程中,如何按照不同的内容要求确定不同的体制和风格的理论问题。朱子则是大量运用文势理论于校勘实践中之第一人。在《韩文考异》中,他提出判断异文材料的三条标准:“一以文势、义理及它书之可证验者决之。”①把文势作为首要的考校标准,体现了朱熹择善而从的文学校勘立场。
关键词: 朱子 文学思想 文势论

内容

文势指文章语意脉络发展的逻辑趋势。刘勰《文心雕龙》中有《定势》章,专门研究创作过程中,如何按照不同的内容要求确定不同的体制和风格的理论问题。朱子则是大量运用文势理论于校勘实践中之第一人。在《韩文考异》中,他提出判断异文材料的三条标准:“一以文势、义理及它书之可证验者决之。”①把文势作为首要的考校标准,体现了朱熹择善而从的文学校勘立场。
  1.朱子文势论与刘勰《定势》不同,刘从创作出发,提出“因情立体,即体成势”的标准,即根据思想内容表达的需要确定文章的体制,按照不同的体制而选择相应的风格;朱子则面对完成创作过程的作品,通过对现存作品的研读,去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去体味作者“因情立体,即体成势”的过程和结果,之后反过来根据章节文势的趋向,对异文材料进行精密的判断,其思维走向正好相反。
  2.朱子将文势与文体联系起来,详考各体之成势,提出了一系列精湛的见解。如《禘袷议》校语云:“此等公家文字,或施于君上,或布之吏民,只用当时体式直述事意,乃易晓而通行,非如诗篇等于戏剧,铭记期于久远,可以时出奇怪而无所拘也。故韩公之文虽曰高古,然于此等处亦未尝敢故为新巧,以失庄敬平易之体。但其间反覆曲折,说尽事理,便是真文章,它人自不能及耳。”①文体不同,所成之势便不同。韩文虽有尚异求奇之风,但此等公家文字便不能以此论之,朱子的识力显然高出一筹。
  3.将势与风格联系起来,把文章语意脉络发展变化落实到语言词类的运用方面,特别注意到影响文章血脉通贯的关键文字。其中,有的体现了词气抑扬顿挫、一篇转换用力之处的;有的体现了文势之缓急、关键血脉、首尾相应之处的;有的是语意连接、文势开合、有不可毫厘差者。尤其是,朱子发现并注意到韩愈在使用虚词以加强节奏、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在韩文的校勘中,大胆地独排众议,以别本为正,提出了精湛的见解。如《龌龊》诗“秋阴欺白日”句校语考虑了诗的韵味,《示儿》诗“嗟我不修饰”句校语表明了对语势的健弱、情韵丰富的追求。《南山诗》中“前低划开阔,烂漫堆众皱”校语,其“语意连接,文势开阖,有不可毫厘差者”的阐述尤为精当。
  4.对韩文创作个性的揭示。韩愈的散文吸收了秦汉古文的基本特点,融汇了“气盛言宜”的文气说理论。为了达到“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的散文理想,他一方面采取“以单行之气运排偶之词”的结构方法,一方面以虚词为脉络,形成抑扬的文势,以表达语气来再现和凝固情感。《送孟东野序》一文校语中,朱子阐述了虚词“又”至“尤”之间语势层层推进的趋势,强调其间“关键血脉,首尾相应”的内在关系;批评方崧卿不懂“四句当为一例”,单行领起的排偶句式,因而对韩文创作个性的把握有失偏颇。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