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道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928
颗粒名称: (一)文道论
分类号: B244.7;I0-02
页数: 2
页码: 325-326
摘要: 文与道,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般而言,文指文学形式,道指文学内容。历史上,人们多从重道轻文、重文轻道、文道并重,以及文以载道、文以贯道等思维角度来分析、总结文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到了朱子,则打破了千百年来论文道关系的旧思维模式,不再置文、道于两端,而合文道于一体,指出了“道文一贯”“道本文末”的认识和“积道成文”的过程。可从三个层次的结合上来理解。朱子奉孔子“有德者必有言”为信条,坚持认为,“道德文章之尤不可使出于二也”。达此境界,则发于事业,便德业至盛而不可加;发于文章,则华实相副而不可掩。这就是“积道成文”的意思,所以学道修身才是为文之根本。
关键词: 朱子 文学思想 文道论

内容

文与道,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般而言,文指文学形式,道指文学内容。文与道的关系也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历史上,人们多从重道轻文、重文轻道、文道并重,以及文以载道、文以贯道等思维角度来分析、总结文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到了朱子,则打破了千百年来论文道关系的旧思维模式,不再置文、道于两端,而合文道于一体,指出了“道文一贯”“道本文末”的认识和“积道成文”的过程。可从三个层次的结合上来理解。
  其一,道文一贯。朱子说:“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①,“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②。又说:“道无适而不存在者也,故即文以讲道,则文与道两得而一以贯之,否则亦将两失之矣。”③道文一贯,或云文道合一,二者不可分离。这是朱子文学理论的核心。
  其二,道本文末。朱子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④这就是说,文与道如同一棵树,道是根干,文是枝叶。所以,不能离道言文。
  其三,学文之途,根本在修身学道。朱子奉孔子“有德者必有言”为信条,坚持认为,“道德文章之尤不可使出于二也”⑤。他在《读唐志》一文中说:“古之圣贤,其文可谓盛矣。然初岂有意学为如是之文哉?有是实于中,则必有是文于外。……圣贤之心既有是精明纯粹之实以旁薄充塞乎其内,则其著见于外者,亦必自然条理分明,光辉发越而不可掩。”⑥意思是说,不是说学道为文,也不是从学道走向学文,而是说学道修养,积累久之,至于充满而积实,则美在其中而无待于外。达此境界,则发于事业,便德业至盛而不可加;发于文章,则华实相副而不可掩。这就是“积道成文”的意思,所以学道修身才是为文之根本。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