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革传统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890
颗粒名称: (三)改革传统农业
分类号: B244.7;F303
页数: 7
页码: 290-296
摘要: 采取了有利于百姓的手段去指导百姓发展农业后,接下来就应该是让民众知道怎样掌握耕作农田的规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翻新农业生产的技术,从而有效地推动农业经济的进步,所以朱子又大刀阔斧地进行农业改革。1.农事之本在人朱子认识到耕作的最主要缺陷不在于地理环境的好坏,主要在于人们没有良好的耕作意识,没有看到耕作的重要性,导致了人们对耕作的懈怠,使得这懈怠耕作的风气散播。这可以看出朱子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方面的认识。不仅如此,朱子还亲自下乡去检查,通过亲身实践来指导民众;并且颁布法律条文,一旦有违反季节规律不抓住耕种时机者一律要接受处罚。
关键词: 朱子 农业经济 改革传统农业

内容

采取了有利于百姓的手段去指导百姓发展农业后,接下来就应该是让民众知道怎样掌握耕作农田的规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翻新农业生产的技术,从而有效地推动农业经济的进步,所以朱子又大刀阔斧地进行农业改革。
  1.农事之本在人朱子认识到耕作的最主要缺陷不在于地理环境的好坏,主要在于人们没有良好的耕作意识,没有看到耕作的重要性,导致了人们对耕作的懈怠,使得这懈怠耕作的风气散播。
  本军田地硗埆,土肉厚处不及三五寸……而土风习俗大率懒惰,耕犁种莳既不及时,耘耨培粪又不尽力,陂塘灌溉之利废而不修,桑柘麻苧之功忽而不务,此所以营生足食之计大抵疏略,是以田畴愈见瘦瘠, 收拾转见稀少。加以官物重大,别无资助之术,一有水旱,必至流移, 下失祖考传付之业,上亏国家经常之赋。使民至此,则长民之吏、劝农之官亦安得不任其责哉!① 因为人们的意识不强,对客体的认识不足,所以使得水利灌溉、种植农作物的基本劳务都不能完成,影响到了生计。日积月累,则是田地贫瘠,收成稀少,没有农作物和植被的覆盖,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一旦遇到水灾和旱灾就亏空赋税,影响国家大计。而“长民之吏,劝农之官”也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没有把督促民众耕作当做己任,没有意识到耕作之本在人,没有起到“领带科学”的作用,使得民众懈怠务农成习。所以,朱子一定要做到“正风俗”,革除民众懈怠的习惯,发布榜文劝说人们去耕作,让人们意识到耕作的重要性,提供建议,施行优惠政策,提高民众的务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去开发土地;任贤使能,选择良材,人尽其职,发挥地方官吏的领导作用,以督促务农为己任,时时要劝课农桑,和百姓们分工协作,共同把田地治理好。这可以看出朱子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方面的认识。
  2.利用规律,抓住时机朱子认识到生产季节性的规律,主张农业生产要按一定的季节来耕种,什么季节种什么样的作物,不要耽误农作物的种植季节。
  今来春气已中,土膏脉起,正是耕农时节,不可迟缓。仰诸父老教训子弟,递相劝率,浸种下秧,深耕浅种。趋时早者所得亦早,用力多者所收亦多,无致因循,自取饥饿。① 雨水调匀,田苗茂盛,仰人户及时耘苗,拔去草根,多用土粪,如法培加。已帖知佐,月半以后不测下乡点检,将田中有草无粪之人量行决罚,的无轻恕。② 秧苗既长,便须及时趁早栽插,莫令迟缓,过却时节。③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土膏脉起,正是耕农时节”,所以朱子号召全体百姓要及时播种,耕地,督促亲戚家属一起耕种。一定要趁早把握住种植的季节性,用力广泛地去耕种农作物,一到秧苗长成就要尽早的去栽插,不要错过时节。这样收成也就越来越多,如此不仅可自给自足,而且可以交上赋税。而如果不去遵循季节规律的话,那么将会是“自取饥饿”。而且要善于观察天气,利用最好的天气条件去耕种,“雨水调匀,田苗茂盛”是最好的时机,所以要人们及时地去拔草插苗,还得注意有效率的拔草方法,是多用土粪的法培之法。不仅如此,朱子还亲自下乡去检查,通过亲身实践来指导民众;并且颁布法律条文,一旦有违反季节规律不抓住耕种时机者一律要接受处罚。从这可以看出朱子对于农业科学的研究。
  3.合理安排布局,进行多种经营朱子主张要合理安排农业布局,进行多种经营,这是他的“全方位,宽领域”的农业发展手段。
  种田固是本业,然粟豆麻麦、菜蔬茄芋之属,亦是可食之物。若能种植,青黄未交得以接济,不为无补。今仰人户更以余力广行栽种。④ 山原陆地,可种粟麦麻豆去处,亦须趁时竭力耕种,务尽地力。庶几青黄未交之际,有以接续饮食,不至饥饿。⑤ 朱子在江西、浙江、福建都当过官,其所说的“本业”应该是种植水稻。朱子的眼光看得很长远,他认为光是种植水稻的话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不够的,他主张多样种植,不要仅仅局限在一种农作物上,所以他大力推荐种植“粟豆麻麦、菜蔬茄芋”等物,因为这些作物不但可以增加产量,增加收入,而且可以在水稻青黄不接时使用这些农作物以备不时之需,所以他一再强调每家每户应利用多余的劳动力去广泛地种植多种农作物,为生计着想;再者,他认为每块地都要合理地利用起来,所以提倡因地制宜,不同的地种不同的农作物,水稻自然是种在农田当中,而“粟麦麻豆”则可以分开种植,可以在山原陆地上种植,要同等的对待它们,只要遇到青黄未接的情况,有了这些做“后援”,也就不会饿肚子了。从这看出朱子把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相结合,从现实存在性出发预见可能出现的危险,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4.重视兴修水利朱子认为,“民生之本在食,足食之本在农,务农之本在陂塘之利”,发展农业的重中之重在于水利,只要水利一成,农业自然兴旺。
  陂塘水利,农事之本。今仰同用水人叶力兴修,取令多蓄水泉,准备将来灌溉。如事干众,即时闻官,纠率人功,借贷钱本,日下修筑, 不管误事。① 陂塘之利,农事之本,尤当协力兴修。如有怠惰,不趁时工作之人,仰众列状申县,乞行惩戒。如有工力浩瀚去处,私下难以纠集,即仰经县自陈,官为修筑。如县司不为措置,即仰经军投陈,切待别作行遣。② 朱子强调,兴修水利是当务之急,要官民协同作战,花大力气共同把陂塘给兴修完工,要大量储蓄水源,以便以后可以及时进行灌溉,官吏们要尽职尽责“纠率人功借贷钱本,日下修筑,不管误事”。一旦有怠工之人马上申报到县府,给与行政处罚,通过法律手段来督促工程的进展。如果人力、物力花费得太严重,民众负担不起,则向县府呈报,政府出资出力;政府管不了的话,就向当地的军队求助,不管怎么样,水利一定是要兴修到底。这可以看出朱子对主次矛盾的正确认识。
  5.保护农业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古代,铁质工具和耕牛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劳动资料。所以朱子对“活的劳动资料”耕牛的保护是格外重视的。
  耘犁之功,全藉牛力,切须照管,及时喂饲,不得辄行宰杀,致妨农务。如有违戾,准敕科决脊杖二十,每头追偿五十贯文,锢身监纳, 的无轻恕。今仰人户递相告戒,毋致违犯。① 不得贩卖私盐,不得宰杀耕牛,不得赌博财物,不得传习魔教。保内之人互相觉察,知而不纠,并行坐罪。② 朱子认为,耕作的主要动力是耕牛,所以耕牛要好生照顾。在上面提到朱子对那些没有对田地“破土动工”的民众是“念以教训未明,未忍遽行笞责”还不忍心施加惩罚,而到了耕牛这里明显体现出态度的严肃和执法的无情。发布法令,只要有人胆敢宰杀耕牛妨碍了农务,则是要挨二十大板,还要罚款五十贯文,定无轻饶,以此为戒,让人不敢违反。而且把宰杀耕牛和贩卖私盐、赌博财物、传习魔教看成是一样的罪,让人们互相监督,如果有胆敢包庇,知而不报的人,则是和杀耕牛的人株连受罚。朱子对耕牛的重视不亚于对水利的看重,可见朱子对生产力发展的高度要求。
  6.亲身实践,翻新耕作技术朱子在掌握了自然规律之后,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指导人们耕作来扩大生产,增加收入。
  大凡秋间收成之后,须趁冬月以前,便将户下所有田段一例犁翻, 冻令酥脆。至正月以后,更多着遍数,节次犁杷,然后布种。自然田泥深熟,土肉肥厚,种禾易长,盛水难干。① 耕田之后,春间须是拣选肥好田段,多用粪壤拌和种子,种出秧苗。其造粪壤,亦须秋冬无事之时,预先划取土面草根,晒曝烧灰,旋用大粪拌和,入种子在内,然后撒种。② 可以看出,朱子认识到在秋天收割之后,最好的时机是在冬月来临前把所有的田地都犁翻一遍,这样土地就可以“冻令酥脆”;等到正月以后再多次犁翻,等泥土深熟之后再撒种,这样自然是养料和水分十足,助于禾苗生长。选取最好的田段,用草灰和大粪掺和种子播种,使种子最佳地吸收草灰和大粪的养分,促进农作物的发育。朱子可谓是实践出真知。
  7.传授经验,改进方法朱子看到对于桑树的栽养,不是民众不会栽,而是方法不对。
  本州从来不宜桑柘,盖缘民间种不得法。今仰人户常于冬月多往外路买置桑栽,相地之宜,逐根相去一二丈间,深开窠窟,多用粪壤,试行栽种。待其稍长,即与削去细碎拳曲枝条,数年之后,必见其利。如未能然,更加多种吉贝麻苧,亦可供备衣着,免被寒冻。③ 其桑木每遇秋冬,即将旁生拳曲小枝尽行斩削,务令大枝气脉全盛,自然生叶厚大,喂蚕有力。④ 所以他吩咐他人去外引进桑苗,选择合适的地方按每株距一二丈的方式栽植,并且多用大粪做土壤,而且“每遇秋冬,即将旁生拳曲小枝尽行斩削”以此来保证“大枝气脉全盛”。多余的小枝被裁减掉,自然养分就集中到主干上,这样就能“生叶厚大,喂蚕有力”,养很多的蚕来吐丝纺织衣服,防止寒冻。可见朱子正是总结经验,进行创新,以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的。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