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历史的借鉴及反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877
颗粒名称: 2.对历史的借鉴及反思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278-280
摘要: 在朱子“正经界”前就有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和李椿年的“局部经界法”都涉及“核实田亩,赋税均平”,但朱子认为二者都做得不是太周到,所以他在借鉴二者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自己的“经界”思想。方田之法,以东、南、西、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 ,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若使诸乡产钱祖额素来均平,则此法善矣。 朱子在此抨击了李椿年的赋税不过乡的弊端。朱子认为“版籍不正,田税不均,虽若小事,然其实最为公私莫大之害” 。所以他核实田亩,均平赋税,画图造册,编造鱼鳞图,设置土封桩以标界至,限制占田数量,以期做到随亩均产。
关键词: 朱子 土改 税法

内容

在朱子“正经界”前就有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和李椿年的“局部经界法”都涉及“核实田亩,赋税均平”,但朱子认为二者都做得不是太周到,所以他在借鉴二者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自己的“经界”思想。
  方田之法,以东、南、西、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 ,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① 朱子认为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虽然是 “清其契籍,丈其顷亩,使隐昌者无所施技,而有税无田者,可以豁免牵累”,但是一味的通过方田而扩大征税的田亩,就忽视了“均税”,而“正经界”的核心思想就是均平赋税。
  十二年,左司员外郎李椿年言经界不正十害,且言:“平江岁入昔七十万有奇,今按籍虽三十九万斛,然实才才二十万耳。询之土人,皆欺隐也。望考按核实,自平江始,然后施之天下,则经界正而仁政行矣。”② 朱子认为李椿年的“局部经界法”虽然是“今来经界乃是绍兴年中已行之法……结局之后,田土狭阔,产钱重轻,条理粲然,各有归着,在民无业去产存之弊,在官无逃亡倚阁之欠,豪家大姓不容侥幸隐瞒,贫民下户不至偏受苦楚,至今四五十年,人无智愚,皆知经界之为利而不以为害。”③但这种“局部经界”也没有做到均赋税,一些如官田、职田、学田仍然没有纳税。
  绍兴经界④打量既毕,随亩均产,而其产钱不许过乡。此盖以算数太广,难以均敷,而防其或有走弄失陷之弊也。若使诸乡产钱祖额素来均平,则此法善矣。若逐乡产钱祖额本来已有轻重,即是使人户徒然遭此一番打量攒算之扰,而未足以革其本来轻重不均之弊,无乃徒为烦扰而不免有害多利少之叹乎!⑤ 朱子在此抨击了李椿年的赋税不过乡的弊端。朱子认为“版籍不正,田税不均,虽若小事,然其实最为公私莫大之害” ⑥。所以他核实田亩,均平赋税,画图造册,编造鱼鳞图,设置土封桩以标界至,限制占田数量,以期做到随亩均产。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