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经界而制民之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875
颗粒名称: (一)正经界而制民之产
分类号: B244.7
页数: 6
页码: 277-282
摘要: “经”指的是区划丈量之意,“界”指的是田沟之类的界线,“经界”就是丈量田亩,确定其归属界定的面积,据此而赋税的一种做法。所以,“经界”作为古代土地所有权划分范围的一种官方的地理标志,把公田(官田)和私田(民田)区分开来,通过土地所占有的多少而来均平赋税,即所谓“均田制”。所以,朱子认为要使耕者有其田,就必须先从“经界”下手。 可见朱子对“正经界”的关注程度,只有经界分明国家才会安定,官与民才会和谐相处,把“正经界”作为自己为官的第一要务。从以上可以看出朱子对推行“正经界”的坚决的态度、深邃的眼光、不畏权贵的精神、超过常人的魄力。
关键词: 朱子 土地改革计划 土地所有权

内容

“经”指的是区划丈量之意,“界”指的是田沟之类的界线,“经界”就是丈量田亩,确定其归属界定的面积,据此而赋税的一种做法。所以,“经界”作为古代土地所有权划分范围的一种官方的地理标志,把公田(官田)和私田(民田)区分开来,通过土地所占有的多少而来均平赋税,即所谓“均田制”。
  1.时代的迫切需求宋朝的土地兼并,苛捐杂税是前所未有的剧烈,“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①。在这种侵占,掠夺,难以遏制的土地兼并之下,农民的负担是越来越重,而那些达官显贵则纵情享乐。朱子控诉道:“盖贫者无业而有税,则私家有输纳欠负、追呼监系之苦;富者有业而无税,则公家有隐瞒失陷、岁计不足之患。”②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资产,是农民生活保障的来源,只有拥有土地,民众才能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孟子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③所以,朱子认为要使耕者有其田,就必须先从“经界”下手。
  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朱子注:……此欲行仁政者之所以必从此始,而暴君污吏则必欲慢而废之也。有以正之,则分田制禄,可不劳而定矣。)④ 熹自到官,盖尝反复讨论,欲救其弊,而隐实郡计,入不支出,乃知若不经界,实无措手之地。⑤ 可见朱子对“正经界”的关注程度,只有经界分明国家才会安定,官与民才会和谐相处,把“正经界”作为自己为官的第一要务。
  2.对历史的借鉴及反思在朱子“正经界”前就有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和李椿年的“局部经界法”都涉及“核实田亩,赋税均平”,但朱子认为二者都做得不是太周到,所以他在借鉴二者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自己的“经界”思想。
  方田之法,以东、南、西、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 ,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① 朱子认为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虽然是 “清其契籍,丈其顷亩,使隐昌者无所施技,而有税无田者,可以豁免牵累”,但是一味的通过方田而扩大征税的田亩,就忽视了“均税”,而“正经界”的核心思想就是均平赋税。
  十二年,左司员外郎李椿年言经界不正十害,且言:“平江岁入昔七十万有奇,今按籍虽三十九万斛,然实才才二十万耳。询之土人,皆欺隐也。望考按核实,自平江始,然后施之天下,则经界正而仁政行矣。”② 朱子认为李椿年的“局部经界法”虽然是“今来经界乃是绍兴年中已行之法……结局之后,田土狭阔,产钱重轻,条理粲然,各有归着,在民无业去产存之弊,在官无逃亡倚阁之欠,豪家大姓不容侥幸隐瞒,贫民下户不至偏受苦楚,至今四五十年,人无智愚,皆知经界之为利而不以为害。”③但这种“局部经界”也没有做到均赋税,一些如官田、职田、学田仍然没有纳税。
  绍兴经界④打量既毕,随亩均产,而其产钱不许过乡。此盖以算数太广,难以均敷,而防其或有走弄失陷之弊也。若使诸乡产钱祖额素来均平,则此法善矣。若逐乡产钱祖额本来已有轻重,即是使人户徒然遭此一番打量攒算之扰,而未足以革其本来轻重不均之弊,无乃徒为烦扰而不免有害多利少之叹乎!⑤ 朱子在此抨击了李椿年的赋税不过乡的弊端。朱子认为“版籍不正,田税不均,虽若小事,然其实最为公私莫大之害” ⑥。所以他核实田亩,均平赋税,画图造册,编造鱼鳞图,设置土封桩以标界至,限制占田数量,以期做到随亩均产。
  3.朱子“经界”思想的推行朱子在任福建的地方官时,就积极地把自己的“经界”之法广施推行。朱子认为不行“经界”的恶果是: 田税不均,隐漏官物动以万计,公私田土皆为豪宗大姓诡名冒占, 而细民产去税存,或更受俵寄之租,困苦狼狈,无所从出。州县既失经常之入,则遂多方擘画,取其所不应取之财,以足岁计。如诸县之科罚、州郡之卖盐是也。上下不法,莫能相正,穷民受害,有使人不忍闻者。① 所以, 朱子一上任就根据朝廷令福建路监司“相度经界,条具闻奏”的公文,进行酝酿已久的“正经界”之事。他认为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等地的阶级矛盾严重皆是因为“经界”的原因:“往岁汀州累次贼盗,正以不曾经界,贫民失业,更被追扰,无所告诉,是以轻于从乱。”②“皆非为经界而起也。乃以不曾经界,有税无业之民狼狈失所者众,而轻于从乱耳。”③施行“经界”则是“经界一事,最为民间莫大之利。其绍兴年中已推行处,至今图籍有尚存者,则其田税犹可稽考,贫富得实,诉讼不繁,公私之间,两得其利”④。汀州的百姓在得知“正经界”的消息后,竟然是“千里细民鼓舞相庆,其已逃亡在漳、潮、梅州界内者,亦皆相率而归,投状复业”⑤。为了实行经界,他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对福建的州、县进行深入的访问询查, 摸清了各地税籍不正、田税亏欠、赋役不均等情况。于是向上司状详陈六条,全面提出了自己对正经界的看法。在遭到豪强乡绅以及一些地方官员的阻拦之下,他又再上一道《申诸司状》,痛陈拖延经界之害。在朱子的一再催奏下,朝廷允许漳州先相度施行经界。“土居豪右侵渔贫弱者以为不便,沮之。宰相留正,泉人也,其里党亦多以为不可行。布衣吴禹圭上书讼其扰人,诏且需后,有旨先行漳州经界。”①朱子一接到诏书,就上了《条奏经界状》,对怎样施行经界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意见: (1)精心选择官吏推行经界最急之务,在于推择官吏……经界之法,打量一事最费功力而纽折算计之法,又人所难晓……募本州旧来有曾经奉行、谙晓算法之人,选择官吏将来可委者,日逐讲究,听候指挥。② (2)实施均产之法特许产钱过乡, 通县均纽,庶几百里之内,轻重齐同。③ (3)实施打量、计产之法本州民间田有产田,有官田,有职田, 有学田,有常平租课田,名色不一,而其所纳税租轻重亦各不同。……莫若将见在田土打量步田, 一概均产,每田一亩,随九等高下定计产钱几文,而总合一州诸色租税钱米之数……一例均敷……④ (4)废除寺庙田产本州更有荒废寺院田产颇多,目今并无僧行主持,田土为人侵占, 逐年失陷税赋不少。将来打量之时,无人照对,亦恐别生奸弊。……许令本州出榜召人实封请买,不唯一时田业有归,民益富实,亦免向后官司税赋因循失陷。⑤ (5)设定图帐之法图帐之法始于一保,大则山川道路,小则人户田宅,必要东西相连,南北相照,以至顷亩之阔狭,水土之高低,亦须当众共定,各得其实。其十保合为一都,则其图帐但取山水之连接,与逐保之大界总数而已,不必更开人户田宅之阔狭高下也。其诸都合为一县,则其图帐亦如保之于都而已,不必更为诸保之别也。令役户只作草图草帐而官为置纸雇工以造正图正帐,如此则大利可成, 而民亦不至于甚病矣。① 同时,朱子不顾只漳州一地施行经界必然会陷于孤立,稍有失误便会遭受谤毁, 乃至身败名裂的危险,毅然在《条奏经界状》呈上后,发布了一道《晓示经界差甲头榜》,他在朝廷只同意 “相度”而并未正式允许施行经界的情况下,就自将经界之事公布于众了。
  从以上可以看出朱子对推行“正经界”的坚决的态度、深邃的眼光、不畏权贵的精神、超过常人的魄力。后人对朱子所做的“经界”之法也是十分的钦佩,“朱子知潭州,请行经界法,有诏从之。其为法也,均平详审,宜可以行之天下而皆准。”②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