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六 朱子的史学批评思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861
颗粒名称:
六 朱子的史学批评思想
分类号:
B244.7
页数:
7
页码:
256-262
摘要:
朱子的史学批评是基于其理学思想之上的,无论对古今史著、古今史家、古今人物的评论,无不如此。虽然,朱子没有系统、全面的史学批评著作,然而抉微索隐,也是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朱子史学批评思想的全貌来。
关键词:
朱子
史学批评思想
史著评论
内容
朱子的史学批评是基于其理学思想之上的,无论对古今史著、古今史家、古今人物的评论,无不如此。虽然,朱子没有系统、全面的史学批评著作,然而抉微索隐,也是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朱子史学批评思想的全貌来。
朱子的史著评论方法是“重理”“据实”,即重视史著中是否贯彻天理、是否根据史实来撰写。史著是否阐述义理,是朱子评论它们的首要标准。朱子认为史著阐述义理,便可以经世致用。他说:“孔子修‘六经',要为万世标准。若就那时商量,别作个道理,孔子也不解修‘六经'得。如司马迁亦是个英雄,文字中间自有好处。只是他说经世事业,只是第二三著,如何守他议论!如某退居老死无用之物,如诸公都出仕官,这国家许多命脉,固自有所属,不直截以圣人为标准,却要理会第二三著,这事煞利害,千万细思之!”①这里,朱子提出了评价史学著作的重要标准:史家著史必须为经世致用。在他看来,“古史之体可见者,《书》《春秋》而已”②,不过“圣人”一切截之以天理,便成了可以作为经世事业之用的“经”。那么,史家著史也就必须以圣人为榜样,在史著中贯穿义理,以便经世致用。朱子虽然承认司马迁“亦是个英雄”,也承认《史记》文字中“自有好处”,但是,司马迁把经世事业作为次要,则不能不受到批评。实际上,朱子认为《史记》中“自有好处”是指他“也知仁义是个好的物事”③,但它说仁义道德太少,“其本意却只在于权谋功利”。④依此标准,朱子认为:《左传》是史学,记事虽详,但“不本于义理之正”①,“于道理上便差”②。朱子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比较赞赏:“先正温国文正公,以盛德大业为百世师。所著《资治通鉴》等书,尤有补于学者”③,但也批评他以魏为正统的观点:“温公只要编年号相续,此等处,须把一个书‘帝’、书‘崩’,而余书‘主’、书‘殂’。既不是他臣子,又不是他史官,只如旁人立看一般,何故作此尊奉之态?”④在朱子看来,定正统、序名分都是天理所要求,否则便是义理不明。
其次,史著编写必须符合历史事实。朱子认为《春秋》是孔子据鲁史事实而进行删削,保存了历史事实。作为史家编写史著就应以圣人著《春秋》为榜样,必须据实而书,不能歪曲历史事实。朱子虽然批评《左传》不本于义理之正,但认为它记事颇实:“左氏曾见国史,考史颇精”⑤,“左氏所传春秋事,恐八九分是。公、穀专解经,事则多出揣度”⑥。因此,朱子教门人读《春秋》时要以《左传》去参证,原因也在于此。
朱子以为《史记》记事比较真实,甚至所记古人语言亦很真实:“当时如苏秦、张仪,都是会说。《史记》所载,想皆是当时说出。”⑦当然,朱子也批评其失实处,如秦于长平坑杀赵卒之事,认为“史迁言不足信。败则有之,若谓之尽坑四十万人,将几多所在!”⑧他还批评《晋书》:“皆为许敬宗胡写入小说,又多改坏了。……《世说(新语)》所载,说得较好,今皆改之矣。”⑨至于《南史》与《北史》,“除了《通鉴》所取者,其余只是一部好笑的小说”⑩。
显然,朱子评论史著的两条标准:一是义理是否得当,二是记录史实是否正确。朱子认为两者缺一不可,既要根据义理来阐述,又要史实记载准确,如此便可经世致用。如果“只知有利害,不知有义理”①,那么这种史著只能坏人心术。可见,朱子评价史著的理论,强烈地体现了要求把史学纳入理学轨道中去的倾向;当然,他要求著史必须根据史实来撰写,也有合理之处。
朱子对史学人才也有评论,他对史学人才的评价是偏重于道德的。唐代刘知几对史学人才提出了“才、学、识”的“史家三长”,概言之,史才是指史家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史学是指史家掌握的各种知识,史识是指史家的人品与胆识。刘知几的史家三长中,史识是最重要的,因为史家已具史才与史学后,若再具史识,则似“为虎傅翼,善无可加”,便可“所向无敌”了。朱子则从理学观点出发来改铸史家三长。他把“才”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指人的“资禀”,一是指人的才能(能力)。所谓“资禀”,朱子说:“才只是一个才,才之初,亦无不善。缘他气禀有善恶,故其才亦有善恶。”②显然这种“资禀”说是继承了张载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学说,既赋予才“性”的属性,即“善”,同时又赋予“气”的属性,即“不善”。这种“资禀”说是一种先验论,认为人的“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显然是不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朱子又把才规定为人的才能(能力)。他说:“才是心之力,是有气力去做的。心是管摄主宰者,此心之所以为大也。心譬水也;性,水之理也。……才者,水之气力所以能流者,然其流有急有缓,则是才之不同。”③这里把心比喻为水,而把才比作“心之力”,即水流动的力量,显然是指一种能力,因此他把才称之“人之能也”④。当然“人皆有许多才,圣人却做许多事,我不能做得些子出”⑤的原因就是人的“才”之大小。例如圣人能根据鲁史旧文做出《春秋》“经”来,而其他史家则不可能做出来。除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外,是他们的才能不如“圣人”大。他对偏重治史的永嘉诸位学者有批评,认为他们是“小家活子”,“见个小土堆子,便上去,只是小”。① 朱子对“史学”的论述也同样基于“义理”这个道德因素之上。他认为史家必须是掌握各种有关知识的“鸿博”之士:“信史所传,垂法万世,宜得鸿博之士执简操笔其间,庶几将来有以考信。”②但仅有“鸿博”这一学术素养是远远不够的,史家还必须对这些知识进行“慎思”。慎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准确理解所学的内容,不可脱空臆说、穿凿附会。二是要求学者从所学的内容中去把握义理,反思己身,去恶从善。他说:“《中庸》言‘慎思’,何故不言深思?又不言勤思?盖不可枉费心去思之,须是思其所当思者,故曰‘慎思'也。”③什么是“所当思者”?朱子解释道:“某常以为书不难读,只要人紧贴就圣人言语上平心看他,文义自见。今都是硬差排,思其所不当思,疑其所不当疑,辨其所不当辨,尽是枉了,济得甚事!”④显然,朱子所谓“慎思”的内容之一是不离经叛道,要认真去把握义理,这对经学家与史学家都是一样的。
朱子对“史识”的论述也是以理学家的眼光来审视的。如朱子批评《左传》见识甚卑,如言赵盾杀君之事,却说“孔子闻之,曰:‘惜哉!越境乃免'”,这不过是“回避占便宜者得计。圣人岂有是意!”⑤朱子指出《左氏》作者“见识甚卑”,是因为他“于义理上全然不理会”,曲解圣人之意。可见,朱子把“史识”分成两个方面:一是义理之“识”,二是利害之“识”。上述认为《左传》作者仅是“识利害”,但“于义理上全然不理会”,便是从这两个方面评价的。朱子对司马迁、班固、范晔等历代史家以及对宋代史学家的评价都没脱离这两个方面。朱子在论述“史识”时采用了两把标尺:一是看史家对历史事件所表现出来的“利害”是如何见解;另一是他们在评价历史中是否贯穿义理,他把后者作为评价史家见识的最重要的标准。朱子认为,史识的提高与史家的修养是密切相关的。他说:“学者若得胸中义理明,从此去量度事物,自然泛应曲当,”①因此必须“加沉潜之功,将义理去浇灌胸腹,渐渐荡涤去那许多浅近鄙陋之见”,这样“方会见识高明”②。诚然,史家的见识是与其道德修养有一定的关系,但道德修养决非是史识的决定因素。况且朱子把认识“义理”作为道德修养的永恒标准,确实是形而上学的论调,是不值得肯定的。朱子对史识所作的阐述,相对刘知几来说是个倒退,但这是他建构自己义理史学的需要。因为朱子对史家三长的论述,都贯穿着“义理”这一标准,他以“理”来审视史学人才,其目的无非是造就“理学”家式的史家。
朱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法包含两个标准,首先是义理标准,其次才是功业标准。朱子在《论语集注》中不同意程颐以“所辅者正”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管仲,认为“管仲有功而无罪,故圣人独称其功;王、魏有罪而后有功,则不以相掩可也”③。尽管程颐与朱子都是站在“义理”角度上来评论管仲,而且都是以所辅者是否“正”来作为评价的着眼点,但朱子认为功过不可相掩,即在肯定他们“有罪”的基础上仍可“立功”,功罪不可混淆。可见,朱子是持崇义理而讲功业的人物评价法,见识超过了程颐。朱子义理、功业的双重评价法有什么特点呢?首先,以义理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首要标准,即看其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义理”,这是评判历史人物的出发点与归结点。朱子的义理标准,又可细分为以下几方面:其一,从正统论角度来评判历史人物。朱子评论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就突出地表现这一评价标准,他批评曹操是汉贼,孙权“与操同是窃据汉土之人”④,赞赏诸葛亮“兴复汉室”,因此“天资甚美,气象宏大”,⑤便是基于正统论之上的。其二,以公、私为标准来评判历史人物。朱子认为,公是天理,私是人欲。他评论周武王:“纣之时,天下大乱,得武王仗仁义,诛残贼,天下遂大治”⑥,武王能“仗仁义,诛残贼”是为天下黎民百姓,是以天下为公,值得肯定。他评诸葛亮:“武侯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能逆睹者,非独建立事功为然也。”①武侯能为国家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当然便是为“公”,因而加以肯定。他在比较唐高祖、太宗起兵反隋与汉高祖时,既肯定汉高祖与唐高祖、太宗起兵反抗都是正当的“事业”,是“公天下”;然而李氏父子却立恭帝以掩饰之,“假援回护”则有“私意”,做得不光明磊落,因而“不及汉之创业也”②。朱子没有否定李氏父子推翻虐隋的功业,但认为以天下为公则不必以私意掩饰,公、私之间便是天理、人欲;如果不强调这一点,便会导致“以成败论是非,但取其获禽之多而不羞其诡遇之不出于正”③的错误。
其次,朱子在强调义理标准的前提下,仍然比较注重历史人物所作出的功业。他认为“事变无穷,小而一身有许多事,一家又有许多事,大而一国,又大而天下,事业恁地多,都要人与他做。不是人做,却教谁做?”④显然,朱子对治国平天下的经世之功业也很重视。朱子对唐太宗有很多批评,但也认为:“(唐)太宗,都莫看他初起一节,只取他济世安民之志,他这意思又却多。”⑤换言之,朱子对唐太宗贞观年间所作的实绩是加以肯定的。朱子还赞誉周世宗“天资高,于人才中寻得个王朴来用,不数年间,做了许多事业”⑥,如“大均天下之田”“收三关”⑦,甚至说如果周世宗不死,则“须先取了燕、冀,则云中、河东皆在其内矣”⑧,可见他对周世宗所作的功业也是充分肯定的。朱子歌颂狂狷,批评乡愿,认为狂狷者有过激之弊,或许在道德修养上有某些欠缺,然而他们有才,能做成功业,因而比“德之贼”的乡愿要强得多,甚至比那些守旧者也要强。由此,他肯定武帝“病痛固多,然天资高,志向大,足以有为”。而乡愿“不狂不狷,人皆以为善,有似乎中道而实非也,故恐其乱德”①,如, “五代冯道者,此真乡原也。本朝范质,人谓其好宰相,只欠世宗一死尔。如范质之徒,却最敬冯道辈,虽苏子由议论亦未免此。本朝忠义之风,却是自范文正公作成起来也。”②朱子批评五代冯道、宋代范质之类乡愿,认为他们无才无德、因循守旧、谄谀偷安,使政局败坏、社会风气日坠并有“无穷之祸”,是君子所不齿的。可见,朱子肯定有进取精神、能做成功业狂狷者;否定碌碌无为、无德无才的乡愿。综而言之,朱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坚持以义理作为评价人物的首要标准,在此前提下,他也比较注重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所作出的“功业”,这自然也是有可取之处的。当然,朱子评价历史人物,其目的是为了把史学纳入到理学的轨道中去,不可避免地印上了浓厚的理学色彩,因而受到后人的一些批评也是不足奇怪的。然而,也不能不看到他在论述历史人物的功业问题上,又显示出强烈的经世致用的入世精神,这一点又必须予以充分地肯定和加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附注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八《朱子五·论治道》,第2687页。②〔宋〕朱熹:《朱熹集》卷八十一《跋通鉴纪事本末》,《朱熹集》第七册,第4171页。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二《吕伯恭》,第2951页。④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二《吕伯恭》,第2952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三《春秋·纲领》,第2149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三《春秋·纲领》,第2152页。③ 〔宋〕朱熹:《朱熹集》卷七十四《玉山讲义》,《朱熹集》第七册,第3900页。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五《朱子二·论自注书》,第2636页。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三《春秋·纲领》,第2151页。⑥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三《春秋·纲领》,第2151页。⑦〔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论文上》,第3298页。⑧〔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四《历代一》,第3214页。⑨〔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四《历代一》,第3204页。⑩〔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四《历代一》,第3204—3205页。 ①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三《春秋·纲领》,第2150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九《孟子九·告子上》,第1383页。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性理二·性情心意等名义》,第97页。④〔宋〕朱熹:《孟子集注》卷十一《告子章句上》,《四书章句集注》,第334页。⑤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九《孟子九·告子上》,第1382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三《陈君举》,第2962页。 ②〔宋〕朱熹:《朱熹集》卷二十三《辞免兼实录院同修撰奏状一》,《朱熹集》第二册,第982页。 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朱子十八·训门人九》,第2928页。 ④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朱子十八·训门人九》,第2929页。 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三《春秋·纲领》,第2150—2151页。 ①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三《学七·力行》,第237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四《朱子一·自论为学工夫》,第2613页。③〔宋〕朱熹:《论语集注》卷七《宪问》,《四书章句集注》,第155页。④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历代三》,第3237页。⑤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历代三》,第3236页。⑥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五《论语七·八佾篇》,第636页。 ①〔宋〕朱熹:《朱熹集》卷四十六《答黄直卿》,《朱熹集》第四册,第2252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历代三》,第3244页。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十六《答陈同甫》,第1592页。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朱子十四·训门人五》,第2824页。⑤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十七《论语二十九·阳货篇》,第1181页。⑥〔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历代三》,第3250页。⑦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历代三》,第3251页。⑧〔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历代三》,第3251页。① 〔宋〕朱熹:《孟子集注》卷十四《尽心章句下》,《四书章句集注》,第384页。 ②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十七《论语二十九·阳货篇》,第1188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