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主抗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832
颗粒名称: 三 主抗金
分类号: B244.7
页数: 6
页码: 215-220
摘要: “靖康之难”之后,建都于临安的南宋小朝廷,以不断的妥协和投降政策换取暂时的苟且偷安。而面对北方大片国土沦落金人之手,以及南宋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衰世,主张富国强兵、抗击金兵入侵和恢复中原失地,则是南宋进步士大夫和爱国人士的共同愿望。从政后,他始终站在维护国家统一,力主抗金,反对和议的立场,坚持修政攘夷的政治主张。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修政事、攘夷狄是唯一切实可行的治国方略,也是此后朱子始终坚持的解决宋金民族矛盾的战略方针。对朱子《戊申封事》中论恢复之计与其早年的提法有所变化之处,后人产生了一些误解,甚至有人认为朱子已从早期的“主战”至此转为“主和”。
关键词: 朱子 主抗金 政治思想

内容

“靖康之难”之后,建都于临安的南宋小朝廷,以不断的妥协和投降政策换取暂时的苟且偷安。而面对北方大片国土沦落金人之手,以及南宋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衰世,主张富国强兵、抗击金兵入侵和恢复中原失地,则是南宋进步士大夫和爱国人士的共同愿望。
  朱子从小就深受其父朱松,其师刘子翚、刘勉之、李侗等人的爱国言行的熏陶和影响,深怀忧国忧民之心。从政后,他始终站在维护国家统一,力主抗金,反对和议的立场,坚持修政攘夷的政治主张。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朱子首次应诏上《封事》,提出了他的治国方略和抗金主张。他指出,方此之时,“祖宗之境土未复,宗庙之仇耻未除,戎虏之奸谲不常,生民之困悴已极”①,故“今日之计不过乎修政事、攘夷狄而已矣,非隐奥而难知也。然其计所以不时定者,以讲和之说疑之也。夫金虏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则其不可和也,义理明矣”②。朱子在此提出了内修政事、外攘夷狄的治国方略。其中,修政事是基础,是攘夷狄的必要条件;而攘夷狄则是修政事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二者相互联系。朱子还驳斥了主和派的种种谬论。他说:“所谓讲和者,有百害无一利,何苦而必为之?”③认为“此说不罢,则天下之事无一可成之理”④。这是因为“讲和之说不罢,则陛下之励志必浅,大臣之任责必轻,将士之赴功必缓,官人百吏之奉承必不能悉其心力”⑤。因此,他希望宋孝宗“罢黜和议”,“自是以往,闭关绝约,任贤使能,立纲纪,厉风俗,使吾修政事、攘夷狄之外,了然无一毫可恃以为迁延中已之资,而不敢怀顷刻自安之意,然后将相军民,远近中外,无不晓然知陛下之志,……更相激厉,以图事功。数年之外,志定气饱,国富兵强,于是视吾力之强弱,观彼衅之浅深,徐起而图之,中原故地不为吾有,而将焉往?”⑥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修政事、攘夷狄是唯一切实可行的治国方略,也是此后朱子始终坚持的解决宋金民族矛盾的战略方针。只是由于南宋最高统治者苟且偷安,朱子力主抗金的主张根本未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故在此后的从政经历中,朱子不得不一再反复重申他的这一主张。
  隆兴元年(1163)五月,宋军兵败符离,朝中主和之议又重新抬头。朱子分析了此次北伐失败的原因,认为隆兴北伐是“不复计其力之未能大举也”①,即战前准备不充分,仓促用兵。此外,更重要的是,朝中主和派操纵政局,使朝议忽战忽和,摇摆不定,牵制了主战派的手脚,打击了前线将士的士气。所以,朱子认为:“愚谓今日之忧不在边境,正惟庙堂议论弛张黜陟,乃折冲制胜根本。魏公(指北伐主帅张浚)绩用不成,正坐此耳。”② 本年十一月,朱子奏事垂拱殿。在第二札中,朱子分析了朝中战、守、和三家之论。他说: 臣窃观今日之论国计者,大概有三:曰战,曰守,曰和而已。然天下之事,利必有害,得必有失,是以三者之中,又各有两端焉。盖战诚进取之势,而亦有轻举之失。守固自治之术,而亦有持久之难。至于和之策,则下矣。③ 朱子从战、守、和的利害、得失即“三说六端”分析:战为进取之势,虽有轻举之失,但可以打击金人;守为自治之术,但亦有持久之难,不能尽快消灭金人;和则是苟且偷安之下策,有百害而无一利,当然不可取。朱子还从伦理纲常的角度论证抗金用兵的正义性。指出“国家之与北虏,乃陵庙之深仇”“不可与共戴天”④,认为“今日所当为者,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是皆天理之自然,非人欲之私忿也”⑤。他怒斥: 间者不知何人,辄复唱为邪议,以熒惑圣听,至遣朝臣持书以复虏帅,而为讲和之计。……今释怨而讲和,非屈己也,乃逆理也。已可屈也,理可逆乎?逆理之祸,将使三纲沦、九法〓,子焉而不知有父,臣焉而不知有君,人心僻违而天地闭塞,夷狄愈盛而禽兽愈繁。① 因此,朱子要求孝宗权衡利害,救过补败,“亟罢讲和之议,大明黜陟,以示天下,使知复仇雪耻之本意未尝少衰”②。
  朱子还从军事上提出了恢复中原、抗击金兵的战略:“表里江淮,合战守之计以为一,使守固而有以战,战胜而有以守,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持以岁月,以必复中原,必灭胡虏为期而后已。”③ 朱子的抗金言论,在以宋孝宗为首的主和派中,并未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就在朱子奏事的数日后,朝廷命王之望为通问使、龙大渊为副使前往金国议和。朱子对此有“和议已决,邪说横流,非一苇可杭”④的慨叹。
  淳熙七年(1180)四月,朱子上《庚子应诏封事》,其主题是匡正君心,但从中仍不时地流露出其力主抗金的决心。他说: 国家蹙处东南,恢复之勋未集,所以养兵而固圉者,常患其力之不足,则兵又未可以遽减。窃意惟有选将吏、核兵籍,可以节军赀;开广屯田,可以实军储;练习民兵,可以益边备。诚能行此三者,而又时出禁钱以续经用,民力庶几其可宽也。⑤ 在批评宋孝宗执政以来毫无建树时,朱子又特别指出其“欲治军,则军政日紊;欲恢复土宇,则未能北向以取中原尺寸之土;欲报雪仇耻,则未能系单于之颈而饮月氏之头也”。①体现了朱子时时不忘恢复中原故土的雄心。
  淳熙十五年(1188)六月,朱子奏事延和殿。在第五札中,他又旧话重提,批评孝宗因循荏苒,即位二十七年来在“内修政事、外攘夷狄、汛扫陵庙、恢复土疆”方面“了无尺寸之效”。② 同年十一月,朱子在《戊申封事》中,全面分析了南宋社会的众多弊政,提出了应对措施,以及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应如何实施恢复大业。朱子指出,隆兴罢兵讲和,是一个严重的错失,“遂使宴安鸩毒之害日滋日长,而坐薪尝胆之志日远日忘”③。而此后20多年来,君臣上下苟且偷安,朝政腐败,遂使南宋社会“无一毛一发不病”,由此造成了“民贫财匮,兵惰将骄”,在这种情况下,大举向金用兵已不现实。所以,朱子在《戊申封事》中提出了以“正君心”为天下大本,以“辅翼太子、选任大臣、振举纲维、变化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军政”为六项急务。他斩钉截铁地指出,“使大本诚正,急务诚修,而治效不进,国势不强,中原不复,仇虏不灭,则臣请伏铁钺之诛以谢陛下”④。
  对朱子《戊申封事》中论恢复之计与其早年的提法有所变化之处,后人产生了一些误解,甚至有人认为朱子已从早期的“主战”至此转为“主和”。对此,束景南先生有一精到的阐述: 实际在《戊申封事》以前和以后,朱熹对恢复用兵的态度是又变又不变;不变,是说他修政抗金的基本看法始终没有变,绍兴三十二年上封事认为“今日之计,不过乎修政事、攘夷狄而已矣”。戊申封事以后他还是认为“修政事以攘夷狄”,而他的《戊申封事》中六大急务的 “爱养民力”和“修明军政”两条,实际正是具体论述他的“修政事以攘夷狄”的一贯主张,其中多同恢复用兵密切有关。他的主战态度始终没有变,而且始终是把经济、政治和人心的因素看得比军事的因素更重要。变,是他看到了隆兴议和以来形势、国势和天下大势的变化,认识到宋金之间已形成持久的相持相守局面,他的态度从主张今下用兵复仇转变为主张数十年以后用兵,把恢复用兵从当务之急转为了长远目标。① 对朱子在抗金问题上所坚持的一贯“不变”的立场,其门人也有深刻的体会。杨复说: 先生曷尝忘复仇之义哉?但以事不可幸成,政必先于自治。能如是,则复中原灭仇虏之规模,已在其中矣。② 杨复从朱子的日常言行中,体会出他不忘复仇之义。这在黄榦的《朱文公行状》中也有一段描述: 先生平居惓惓,无一念不在于国。闻时政之阙失,则戚然有不豫之色;语及国势之未振,则感慨以至泣下。③ 正是因为南宋王朝“国势之未振”,不足以与金人抗衡,迫使朱子从早年的力主抗金是当务之急,转到晚年的将此视为长远目标,但其力图恢复中原故土的爱国之心却是始终如一。以至临终之前,他还对门人说:“某要见复中原,今老矣,不及见矣!”④

附注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一《壬午应诏封事》,《朱子全书》第20册,第571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一《壬午应诏封事》,《朱子全书》第20册,第573页。 ③〔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一《壬午应诏封事》,《朱子全书》第20册,第573页。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一《壬午应诏封事》,《朱子全书》第20册,第574页。 ⑤〔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一《壬午应诏封事》,《朱子全书》第20册,第574页。 ⑥〔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一《壬午应诏封事》,《朱子全书》第20册,第576页。 ①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别集》卷一《书魏元履》,《朱子全书》第20册,第4838页。 ②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别集》卷一《书魏元履》,《朱子全书》第20册,第4839页。 ③〔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三《垂拱奏札二》,《朱子全书》第20册,第633页。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三《垂拱奏札二》,《朱子全书》第20册,第634页。 ⑤〔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三《垂拱奏札二》,《朱子全书》第20册,第634页。 ①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三《垂拱奏札二》,《朱子全书》第20册,第634—635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三《垂拱奏札二》,《朱子全书》第20册,第635页。 ③〔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三《垂拱奏札二》,《朱子全书》第20册,第636页。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十四《与魏元履书》,《朱子全书》第21册,第1083页。 ⑤〔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一《庚子应诏封事》,《朱子全书》第20册,第583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一《庚子应诏封事》,《朱子全书》第20册,第586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四《延和奏札五》,《朱子全书》第20册,第661—662页。 ③〔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一《戊申封事》,《朱子全书》第20册,第610页。 ④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十一《戊申封事》,《朱子全书》第20册,第609页。 ①束景南:《朱子大传》,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69页。 ②〔清〕王懋竑:《宋朱子年谱》卷三下,第165页。 ③〔宋〕黄榦:《勉斋集朝奉大夫华文阁待制赠宝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谥文朱先生行状》,《朱子全书》第27册,第559页。 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三《本朝七·夷狄》,第3196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