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贵立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823
颗粒名称: (一)学贵立志
分类号: B244.7;G40-09
页数: 3
页码: 195-197
摘要: 朱子教育思想的命题,意为学习者在修身、治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追求的目标、确定高尚的精神方向;立志是学习者进德修业的内在动力。孔子、孟子立教十分重视立志,朱子循其意而创发之。陈淳所释是符合朱子论志原意的。就是基于此种观念,朱子释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时说:“志于学,是一面学,一面力行。”朱子论立志之意在批判当时不良的学风,期望树立良好学风。鉴于当时士风、学风不良的严重性,朱子高扬孔孟“志于道”“志于仁”“士尚志”的精神方向,引导学习者“期于有得”,体现了大教育家的立教风范。故立志,要持之有恒,终生不懈。
关键词: 朱子 教育思想 学贵立志

内容

朱子教育思想的命题,意为学习者在修身、治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追求的目标、确定高尚的精神方向;立志是学习者进德修业的内在动力。孔子、孟子立教十分重视立志,朱子循其意而创发之。孔子说“志于学”(《论语·为政》)、“志于道”(《论语·为政》)、“志于仁”(《论语·里仁》);孟子说“士尚志”(《孟子·尽心上》)。何谓尚志,“仁义而已矣”。朱子释志为“心之所之”。如“志学,则其心专一向这个道理上去”②。又说:“志者,言心之念只在此上,步步恁地做,为之不厌。”③朱子门人陈淳在《北溪字义》中对“志”的含义作了系统的阐释:“志者,心之所之。之犹向也,谓心之正面全向那里去。如志于道,是心全向于道;志于学,是心全向于学。一直去求讨要,必得这个物事,便是志。若中间有作辍或退转底意,便不得谓之志。”④陈淳所释是符合朱子论志原意的。朱子论立志的言论极为丰富,择其主要精神有五:(1)为学以立志为先。朱子门人问:“为学工夫,以何为先?”朱子解答说:“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既知这道理,办得坚固心,一味向前,何患不进!”①(2)志当高远正大。朱子说:“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者,不道将这些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此是真实道理。”②他又说: “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③(3)立志须坚定,行志须勇决。朱子说:“立志要如饥渴之于饮食。才有悠悠,便是志不立。”④“学者立志,须教勇猛,自当有进。志不足以有为,此学者之大病。”⑤他又说:“读书须要有志;志不定,便衰”。⑥(4)立志不是“块然独处”。朱子说:“大率为学虽是立志,然书亦不可不读,须将经传本文熟复。如仲思早来说专一静坐,如浮屠氏块然独处,更无酬酢,然后为得;吾徒之学,正不如此。遇无事则静坐,有书则读书,以至接物处事,常教此心光呛呛地,便是存心。岂可凡百放下,只是静坐!”⑦就是基于此种观念,朱子释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时说:“志于学,是一面学,一面力行。”⑧(5)朱子论立志之意在批判当时不良的学风,期望树立良好学风。朱子说:“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唯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只如而今,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直须反复思量,究见病痛起处,勇猛奋跃,不复作此等人。”⑨他在《答陈超宗》中又说:“为学虽有阶渐,然合下立志,亦须略见义理大概规模,于自己方寸间若有个惕然愧惧、奋然勇决之志,然后可以加之讨论玩索之功、存养省察之力,而期于有得。夫子所谓志学,所谓发愤,政为此也。”⑩鉴于当时士风、学风不良的严重性,朱子高扬孔孟“志于道”“志于仁”“士尚志”的精神方向,引导学习者“期于有得”,体现了大教育家的立教风范。朱子说:“仁者,人心之全德,而必欲以身体而力行之,可谓重矣。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①故立志,要持之有恒,终生不懈。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