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朱子论学习方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822
颗粒名称: 四 朱子论学习方法
分类号: B244.7;G40-09
页数: 11
页码: 195-205
摘要: 本文内容包括(一)学贵立志,(二)学贵践行,(三)学贵自得,(四)学有次序,(五)下学而上达,(六)博文约礼。
关键词: 朱子 教育 学习方法

内容

(一)学贵立志朱子教育思想的命题,意为学习者在修身、治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追求的目标、确定高尚的精神方向;立志是学习者进德修业的内在动力。孔子、孟子立教十分重视立志,朱子循其意而创发之。孔子说“志于学”(《论语·为政》)、“志于道”(《论语·为政》)、“志于仁”(《论语·里仁》);孟子说“士尚志”(《孟子·尽心上》)。何谓尚志,“仁义而已矣”。朱子释志为“心之所之”。如“志学,则其心专一向这个道理上去”②。又说:“志者,言心之念只在此上,步步恁地做,为之不厌。”③朱子门人陈淳在《北溪字义》中对“志”的含义作了系统的阐释:“志者,心之所之。之犹向也,谓心之正面全向那里去。如志于道,是心全向于道;志于学,是心全向于学。一直去求讨要,必得这个物事,便是志。若中间有作辍或退转底意,便不得谓之志。”④陈淳所释是符合朱子论志原意的。朱子论立志的言论极为丰富,择其主要精神有五:(1)为学以立志为先。朱子门人问:“为学工夫,以何为先?”朱子解答说:“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既知这道理,办得坚固心,一味向前,何患不进!”①(2)志当高远正大。朱子说:“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者,不道将这些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此是真实道理。”②他又说: “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③(3)立志须坚定,行志须勇决。朱子说:“立志要如饥渴之于饮食。才有悠悠,便是志不立。”④“学者立志,须教勇猛,自当有进。志不足以有为,此学者之大病。”⑤他又说:“读书须要有志;志不定,便衰”。⑥(4)立志不是“块然独处”。朱子说:“大率为学虽是立志,然书亦不可不读,须将经传本文熟复。如仲思早来说专一静坐,如浮屠氏块然独处,更无酬酢,然后为得;吾徒之学,正不如此。遇无事则静坐,有书则读书,以至接物处事,常教此心光呛呛地,便是存心。岂可凡百放下,只是静坐!”⑦就是基于此种观念,朱子释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时说:“志于学,是一面学,一面力行。”⑧(5)朱子论立志之意在批判当时不良的学风,期望树立良好学风。朱子说:“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唯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只如而今,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直须反复思量,究见病痛起处,勇猛奋跃,不复作此等人。”⑨他在《答陈超宗》中又说:“为学虽有阶渐,然合下立志,亦须略见义理大概规模,于自己方寸间若有个惕然愧惧、奋然勇决之志,然后可以加之讨论玩索之功、存养省察之力,而期于有得。夫子所谓志学,所谓发愤,政为此也。”⑩鉴于当时士风、学风不良的严重性,朱子高扬孔孟“志于道”“志于仁”“士尚志”的精神方向,引导学习者“期于有得”,体现了大教育家的立教风范。朱子说:“仁者,人心之全德,而必欲以身体而力行之,可谓重矣。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①故立志,要持之有恒,终生不懈。
  (二)学贵践行朱子知行观在教学中的贯彻或体现,意为学以致用、知须力行,方为实学。朱子论知行时指出:“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②在强调知、行相须互发的同时他又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③“致知力行,论其先后,固当以致知为先,然论其轻重,则当以力行为重。”④学贵践行,是“以力行为重”的具体表现。朱子论“行”的用语颇多,如力行、践行、躬行、践履等等,而其重行的思想则源于孔子。《论语》用“行”字有72次之多,如“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孔子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明也。”⑤朱子对孔子重行的精神有深切的体认,并作了创造性的阐释,他说:“若不用躬行,只是说得便了,则七十子之从孔子,只用两日说便尽,何用许多年随着孔子不去。”⑥因此,朱子主张: “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⑦“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⑧“为学之功,且要行其所知。”⑨“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⑩朱子论“学贵于行”,涉及修身、治学与经世诸方面。朱子在《答林谦之》中说:“自昔圣贤教人之法,莫不使之以孝弟忠信、庄敬持养为下学之本,而后博观众理,近思密察,因践履之实以致其知。其发端启要,又皆简易明白,初若无难解者。而及其至也,则有学者终身思勉而不能至焉。盖非思虑揣度之难,而躬行默契之不易。”①此主要指修身或做人而言。朱子在《答陈师德》中说:“读书之法,要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②他在《答胡宽夫》中也说:“大抵学者之患在于好谈高妙,而自己脚跟却不点地,正所谓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千万息却此心,且就日课中逐些理会,悫实践履,方有意味。”③此乃就读书治学而言。此外,朱子所说的践行,也含有经世致用的精神。朱子一生提倡“崇德进业”“成就其德业”“措诸事业”“周于世用”“明德新民”“经天纬地”的实学。朱子在《答谢成之》中说:“若论为学,治己治人,有多少事?至如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军旅刑法,皆是着实有用之事业,无非自己本分内事。古人六艺之教,所以游其心者正在于此。其与玩意于空言,以校工拙于篇牍之间者,其损益相万万矣。”④朱子晚年启导门人陈淳说:“今也须如僧家行脚,接四方之贤士,察四方之事情,览山川之形势,观古今兴亡治乱得失之迹,这道理方见得周遍。‘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不是块然守定这物事在一室,关门独坐便了,便可以为圣贤。”⑤总之,“学贵践行”的教学观体现的是一种行动的人生,而不是静观的人生。
  (三)学贵自得朱子提倡的教学原则,意为学习者治学、修养主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求得进步。孔子提出“为仁由己”,朱子认为“言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预,又见其机之在我而无难也”①。他又说:“大率克己工夫,是自着力做底事,与他人殊不相干。紧紧闭门,自就身上子细体认,觉得才有私意,便克去。故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②仁是德性修养的最高境界,克己则是求仁的功夫,须自己着力去做才行。在教学中,朱子告诫门人说:“诸公来听说话,某所说亦不出圣贤之言。然徒听之,亦不济事,须是便去下工夫,始得。近觉得学者所以不成头项者,只缘圣贤说得多了,既欲为此,又欲为彼。如夜来说‘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若实下工夫,见得真个是敬立则内直,义形而外方,这终身可以受用。今人却似见得这两句好,又见说‘克己复礼’也好,又见说‘出门如见大宾’也好。空多了,少间却不把捉得一项周全。”③就是基于这种认识,朱子对孟子说的“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尤为重视。他阐释说:“造,诣也。深造之者,进而不已之意。道,则其进为之方也。……言君子务于深造而必以其道者,欲其有所持循,以俟夫默识心通,自然而得之于己也。自得于己,则所以处之者安固而不摇;处之安固,则所借者深远而无尽;所借者深,则日用之间取之至近,无所往而不值其所资之本也。”④朱子还从教育方法的维度论析说:“‘深造之以道',语似倒了。‘以道’字在‘深造’字上,方是。盖道是造道之方法,循此进进不已,便是深造之,犹言以这方法去深造之也。今曰‘深造之以道’,是深造之以其方法也。‘以道’是工夫,‘深造’是做工夫。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力行’之次序,即是造道之方法。若人为学依次序,便是以道;不依次序,便是不以道。如为仁而‘克己复礼’,便是以道;若不‘克己复礼’,别做一般样,便是不以道。能以道而为之不已,造之愈深,则自然而得之。既自得之而为我有,‘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这一句,又要人看。盖是自家既自得之,则所以资藉之者深,取之无穷,用之不竭,只管取,只管有,滚滚地出来无穷。自家资他,他又资给自家。如掘地在下,藉上面源头水来注满。若源头深,则源源来不竭;若浅时,则易竭矣。”①从朱子对“为仁由己”与“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的阐释中可以领悟到,朱子十分重视教育者的引导与学习者或修养者的自得。他明确指出:“不要倚靠师友”,“不要等待”。“学问是自家合做底。不知学问,则是欠阙了自家底;知学问,则方无所欠阙。今人把学问来做外面添底事看了。”②“学道做工夫,须奋厉警发,怅然如有所失,不寻得则不休。如自家有一大光明宝藏,被人偷将去,此心还肯放舍否?定是去追捕寻捉得了,方休。做工夫亦须如此。”③朱子提倡学贵自得,又不忽视师友引导与商量的作用,他说:“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若中间三十分工夫,自用吃力去做。既有以喻之于始,又自勉之于中,又其后得人商量是正之,则所益厚矣。”④能够正确看待教学过程中教育者的引导与学习者的深造自得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彰显出朱子的教育智慧。
  (四)学有次序朱子论治学、教学与修养方法的用语,意为教学、学习或修养德性要遵循深浅、难易、远近、大小、先后、缓急、高下的次第顺序,不可妄意躐等。朱子在《论语集注》中引程颢语:“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非是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也。”⑤朱子对此论深有体会。《朱子语类》记述:“问:‘子夏之门人小子洒扫应对进退’章。曰:‘某少年时都看不出,将谓无本末,无大小。虽如此看,又自疑文义不是如此。后来在同安作簿时,因睡不着,忽然思得,乃知却是有本末小大。然不得明道说‘君子教人有序’四五句,也无缘看得出。”⑥朱子阐释说:“‘洒扫应对’,‘精义入神’,事有大小,而理无大小。事有大小,故其教有等而不可躐;理无大小,故随所处而皆不可不尽。”①“若教学者,则须循其序也。”②朱子认为程颢所论“皆以明精粗本末。其分虽殊,而理则一。学者当循序而渐进,不可厌末而求本”③。朱子立教、施教与成教,十分重视“教人有序”“循序渐进”“学有次序,不可躐等”的方法,有关此类论述十分丰富,且举其要例。(1)朱子论读书说:“以二书言之,则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约其程课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则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④(2)朱子论教学说:“尝窃妄谓圣贤教人下学上达,循循有序,故从事其间者博而有要、约而不孤,无妄意凌躐之弊。今之言学者类多反此。故其高者沦于空幻,卑者溺于见闻,伥伥然未知其将安所归宿也。”⑤朱子论修身说:“《大学》‘明明德于天下’,只是且说个规模如此。学者须自有如此规模,却是自家本来合如此,不如此便是欠了他底。……规模自是着恁地,工夫便却用寸寸进。若无规模次第,只管去细碎处走,便入世之计功谋利处去;若有规模而又无细密工夫,又只是一个空规模。外极规模之大,内推至于事事物物处,莫不尽其工夫,此所以为圣贤之学。”⑥(3)朱子论教育,特别重视区分其阶段,八岁以下为童蒙阶段,八岁至十五岁(或十六七岁)为小学阶段,十五岁以上为大学阶段。不同的教育阶段的教育各有特点,施教自有“高下、浅深、先后、缓急之殊”,此乃“次第之当然”。因此,其难易、远近、大小之序,不可乱。朱子强调教育三个阶段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故对“君子教人有序”的原则与方法作了多维度、多层面的阐发。“学有次序”的“学”主要指“学以明理”,即明做人之理,故学有次序与此有关。朱子在《答郭希吕》中说:“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但其功夫所施有序,而莫不以爱亲敬长为先,非谓学问自是一事,可以置之度外,而姑从事于孝友之实也。”①他在《答王季和》中又说:“故圣人之教循循有序,不过使人反而求之至近至小之中,博之以文,以开其讲学之端;约之以礼,以严其践履之实,使之得寸则守其寸,得尺则守其尺。如是久之,日滋月益,然后道之全体乃有所乡望而渐可识,有所循习而渐可能。自是而往,才焉孳孳,毙而后已。”②此乃朱子论学有次序的要义所在。
  (五)下学而上达朱子提倡的治学与修养方法,意为治学、修身要从粗的、末的、形而下的实事下手,逐一理会得透,循序渐进,积累多了,便会贯通,达到理会精的、本的、形而上的理的境界。《论语·宪问》记述:“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子阐释说:“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无以甚异于人而致其知也。然深味其语意,则见其中自有人不及知而天独知之妙。盖在孔门,惟子贡之智几足以及此,故特语以发之。惜乎其犹有所未达也!”③朱子认为这段对话是孔子启发教育的实例,其要义在于启导子贡领悟治学、修身的功夫。什么是下学与上达呢?朱子在自己的教学中对门人的相关提问作了明确的回答,其要点有:(1)下学是事,上达是理,这是朱子阐释下学而上达的基本观点。他说:“下学只是事,上达便是理。下学、上达,只要于事物上见理,使邪正是非各有其辨。若非子细省察,则所谓理者,何从而见之。”①“下学、上达虽是两件理,会得透彻厮合,只一件。下学是事,上达是理。理在事中,事不在理外。一物之中,皆具一理。就那物中见得个理,便是上达。如‘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然亦不离乎人伦日用之中,但恐人不能尽所谓学耳。果能学,安有不能上达者!”②(2)是为学之要与为学之序。程颢说:“学者须守下学上达之语,乃学之要。”朱子循此意而发挥说:“下学是低心下意做。到那做得超越,便是上达。”③“学之至,即能上达,但看着力不着力。十五而志乎学,下学也;能立,则是上达矣。又自立而学,能不惑,则上达矣。层层级级达将去,自然日进乎高明。”④“圣人只是理会下学,而自然上达。下学是立脚只在这里,上达是见识自然超诣。到得后来,上达便只是这下学,元不相离。”⑤“如做塔,且从那低处、阔处做起,少间自到合尖处。若只要从头上做起,却无着工夫处。‘下学而上达’,下学方是实。”⑥此外,朱子在《答江元适》中说:“熹之所闻,以为天下之物,无一物不具夫理,是以圣门之学,下学之序始于格物以致其知。不离乎日用事物之间,别其是非,审其可否,由是精义入神,以致其用。其间曲折纤悉,各有次序,而一以贯通,无分段,无时节,无方所。以为精也而不离乎粗,以为末也而不离乎本。必也优游潜玩,餍饫而自得之,然后为至。固不可自画而缓,亦不可以欲速而急。”⑦(3)孔门讲下学而上达,释氏只说上达,此乃儒释之辨。朱子说:“须是下学,方能上达。然人亦有下学而不能上达者,只缘下学得不是当。若下学得是当,未有不能上达。释氏只说上达,更不理会下学。然不理会下学,如何上达!”⑧朱子此论意在纠正当时的士风与学风。他在《答汪尚书》中说:“窃观来意,似以为先有见处,乃能造夫平易,此则又似禅家之说……圣门之教,下学上达,自平易处讲究讨论,积虑潜心,优柔餍饫,久而渐有得焉,则日见其高深远大而不可穷矣。”①朱子在《答廖子晦》中说:“圣门之学,下学而上达,至于穷神知化,亦不过德盛仁熟而自至耳。若如释氏理须顿悟,不假渐修之云,则是上达而下学也,其与圣学亦不同矣。”②他在《韶州州学濂溪先生祠记》中指出:“秦、汉以来,道不明于天下,而士不知所以为学。言天者遗人而无用,语人者不及天而无本;专下学者不知上达而滞于形器,必上达者不务下学而溺于空虚。”③朱子阐释孔门“下学而上达”的真义,意在启导后学由此而下工夫,循循有序,自然上达。
  (六)博文约礼朱子概括孔门教法的基本纲领,意为博学于文与克己复礼是培养仁智合一人格的功夫或方法。《论语·子罕》记述颜渊赞叹孔子教法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朱子阐释说:“循循,有次序貌。诱,引进也。博文约礼,教之序也。言夫子道虽高妙,而教人有序也。”④朱子一生执教,对孔门教人有序的精神体验尤深,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朱子论博文约礼基本精神有三:一是孔门教人的基本纲领。朱子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圣人教人,只此两事。”⑤“夫子教颜子,只是博文、约礼两事。自尧、舜以来,便自如此说。 ‘惟精’便是‘博文’, ‘惟一’便是‘约礼’。”⑥二是教学的次序。朱子说:“博文工夫虽头项多,然于其中寻将去,自然有个约处。圣人教人有序,未有不先于博者。”⑦“孔子之教人,亦‘博学于文’,如何便约得?”⑧朱子又说:“为学须是先立大本。其初甚约,中间一节甚广大,到末梢又约。……近日学者多喜从约,而不于博求之。不知不求于博,何以考验其约!”①朱子还指出:“须看夫子‘循循然善诱’底意思是如何。圣人教人,要紧只在‘格物、致知’,‘克己、复礼’。这个穷理,是开天聪明,是甚次第!”②“如‘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博文便是要一一去用工,何曾说总会处。”③三是博文约礼互相发明、互相促进。朱子说:“‘博文约礼’,圣门之要法。博文所以验诸事,约礼所以体诸身。如此用工,则博者可以择中而居之不偏,约者可以应物而动皆有则。如此,则内外交相助,而博不至于泛滥无归,约不至于流遁失中矣。”④“须是互相发明。约礼底工夫深,则博文底工夫愈明;博文底工夫至,则约礼底工夫愈密。”⑤朱子还以人走路示谕说:“如左脚行得一步了,右脚方行得一步;右脚既行得一步,左脚又行得一步。此头得力,那头又长;那头既得力,此头又长,所以欲罢而不能。”⑥此外,朱子还对“博文约礼”与“尊德性而道问学”,“下学而上达”,“涵养德性、格物穷理”及“理一分殊”等命题的内在联系,作了详尽的分析,大大丰富了孔门教人纲领的内涵。

附注

②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三《论语五·为政篇上》,第551页。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三《论语五·为政篇上》,第556页。④ 〔宋〕陈淳:《北溪字义》卷上《志》,第15页。 ①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六《朱子十三·训门人四》,第2792页。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学二·总论为学之方》,第133页。 ③〔宋〕朱熹:《论语集注》卷二《里仁》,《四书章句集注》,第69—70页。 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学二·总论为学之方》,第134页。 ⑤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学二·总论为学之方》,第133页。 ⑥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三《学七·力行》,第225页。 ⑦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五《朱子十二·训门人三》,第2775页。 ⑧〔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三《论语五·为政篇上》,第555页。 ⑨〔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又谕学者》,《朱子全书》第24册,第3594页。 ⑩〔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五《答陈超宗》,《朱子全书》第23册,第2620页。 ①〔宋〕朱熹:《论语集注》卷四《泰伯》,《四书章句集注》,第104页。 ②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学三·论知行》,第148页。 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学三·论知行》,第148页。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答程正思》,《朱子全书》第22册,第2324页。 ⑤〔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3975页。 ⑥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三《学七·力行》,第222页。 ⑦〔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四《答郭希吕》,《朱子全书》第23册,第2567页。 ⑧〔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四《答郭希吕》,《朱子全书》第23册,第2566页。 ⑨〔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六《答吕道一》,《朱子全书》第22册,第2123页。 ⑩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三《学七·力行》,第222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林谦之》,《朱子全书》第21册,第1698—1699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六《答陈师德》,《朱子全书》第23册,第2671页。 ③〔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五《答胡宽夫》,《朱子全书》第22册,第2070页。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答谢成之》,《朱子全书》第23册,第2755页。 ⑤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朱子十四·训门人五》,第2830页。 ①〔宋〕朱熹:《论语集注》卷六《颜渊》,《四书章句集注》,第133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十一《论语二十三·颜渊篇上》,第1044页。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朱子十八·训门人九》,第2919—2920页。④〔宋〕朱熹:《孟子集注》卷八《离娄章句下》,《四书章句集注》,第297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七《孟子七·离娄下》,第1343—1344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学二·总论为学之方》,第132页。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朱子十八·训门人九》,第2919页。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学二·总论为学之方》,第146页。⑤〔宋〕朱熹:《论语集注》卷十《子张》,《四书章句集注》,第191页。⑥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十九《论语三十一·子张篇》,第1207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十九《论语三十一·子张篇》,第1209页。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十九《论语三十一·子张篇》,第1207页。 ③〔宋〕朱熹:《论语集注》卷十《子张》,《四书章句集注》,第191页。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读书之要》,《朱子全书》第24册,第3583页。 ⑤〔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三《答沈有开》,《朱子全书》第22册,第2527页。 ⑥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七《大学四·经一章》,第381—382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四《答郭希吕》,《朱子全书》第23册,第2566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四《答王季和》,《朱子全书》第23册,第2555页。 ③〔宋〕朱熹:《论语集注》卷七《宪问》,《四书章句集注》,第158—159页。 ①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十四《论语二十六·宪问篇》,第1140页。 ②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十四《论语二十六·宪问篇》,第1141—1142页。 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十四《论语二十六·宪问篇》,第1140页。 ④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十四《论语二十六·宪问篇》,第1140页。 ⑤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十四《论语二十六·宪问篇》,第1139页。 ⑥〔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七《论语九·里仁篇下》,第685页。 ⑦〔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江元适》,《朱子全书》第21册,第1702页。 ⑧〔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十四《论语二十六·宪问篇》,第1140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答汪尚书》,《朱子全书》第21册,第1307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五《答廖子晦》,《朱子全书》第22册,第2077页。 ③〔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九《韶州州学濂溪先生祠记》,《朱子全书》第24册,第3768页。 ④〔宋〕朱熹:《论语集注》卷五《子罕》,《四书章句集注》,第111页。 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十六《论语十八·子罕篇上》,第963页。 ⑥〔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十六《论语十八·子罕篇上》,第962—963页。 ⑦〔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十三《论语十五·雍也篇四》,第834页。 ⑧〔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十三《论语十五·雍也篇四》,第834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一《学五·读书法下》,第188页。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十六《论语十八·子罕篇上》,第962页。 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朱子十四·训门人五》,第2821页。 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十三《论语十五·雍也篇四》,第833页。 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十六《论语十八·子罕篇上》,第963页。 ⑥〔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朱子十五·训门人六》,第2856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