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1.体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796
颗粒名称:
1.体信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160-161
摘要:
信作为一种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道德准则,在朱子眼里,它不是外在的,而是人先天固有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
朱子
道德准则
信
内容
信作为一种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道德准则,在朱子眼里,它不是外在的,而是人先天固有的道德品质。“木之曲直,金之从革,土之稼穑,皆待人为,而仁之恻隐,义之羞恶,信之诚实,皆发于性之自然。”①如果说木、金、土的属性是人为的结果,仁、义、信则是人自身固有的,是人性自然而然的体现。尽管“信”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准则,这丝毫也不影响其内在性。朱子认为:“与国人交,则其所当止者在于信。是皆天理人伦之极致,发于人心之不容己者。”②可见,“信”之所以为“信”,是天理的体现、人伦的极致,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基本原则。由于“信”内在于人心之中,人具有实现“信”的内在依据。但是,要真正做到“信”,还要去体悟人性中的“真实无妄”之理,认识到自己本性中的真实性和实在性。这一过程朱子称之为“体信”。
具体而言:“‘体信’是忠……是无一毫之伪……是体其理之实。‘体信’只尽这至诚道理……是体这诚信。”③“体信”也就是体验这真实无妄的最高道理,它是实施信德的前提。“体信”本质上是一种对道德本体的认知和对最高道德信念的追求。朱子认为,“信”是“人之道”,是对“天之道”的尊敬、效法,人与天的本质是一致的,都在于“真”“实”。这种对“真”“实”的追求实际上已成为一种人格信念,一种道德理念。人一旦有了这种信念和理想,便能将“信”的精神贯通于人生的各个实践层面,真正做到真实无妄、诚实不欺,也就不会有诸如坑蒙拐骗、背信弃义等不道德事件的发生。
从根本上讲,“信”应是忠于自己的本性,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真实无妄的本性。这样,我们应事接物才能顺天而行,率性而为,做到真诚坦荡,把“真实无妄”的“天之道”转化为自然而然的“信”的行为,没有一毫的勉强、做作。可以说,个人诚心于信并付诸实施,是履行“信”道德规范的前提,“人而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①。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才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到不欺人不欺己,从而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人的生活只有符合自己真实的本质,信于自己的本性,才是真正有道德的生活,一种正直诚信的独立人格也会得以彰显。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