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信是为政之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794
颗粒名称: 3.信是为政之道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158-159
摘要: 《左传》以“信”为“国之宝”,为“民之所庇”。孔子说一个国家可以去食,去兵,但不能去信。没有粮食,百姓肯定会死,但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没有信誉,缺乏信任,即使生存不来也无法使国家自立发展起来,还不如死了心安。所以不管是民众还是统治者都应宁死而不失信。信是执政根本,作为执政者、管理者“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弃也”。以身作则,不轻诺寡信,不背信弃义,才能获得民众支持、信任,国家政权才能持久、稳定。可见,信是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国家政权的根本前提,是立国之本。因此,政府一旦颁布了政令就要严格遵守,奖罚分明,取信于民。只有这样,才不会产生信任危机,社会才得以稳定,国家才得以强盛。
关键词: 朱子 为政之道

内容

《左传》以“信”为“国之宝”,为“民之所庇”。孔子说一个国家可以去食,去兵,但不能去信。朱子也认为食、兵、信这三种为政方法,从人情角度来讲,兵食充足后,百姓才会对统治者信服;从民德角度上论,信是人所固有的,不是先有食、兵而后有信,所以“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④。没有粮食,百姓肯定会死,但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没有信誉,缺乏信任,即使生存不来也无法使国家自立发展起来,还不如死了心安。所以不管是民众还是统治者都应宁死而不失信。信是执政根本,作为执政者、管理者“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弃也”①。以身作则,不轻诺寡信,不背信弃义,才能获得民众支持、信任,国家政权才能持久、稳定。可见,信是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国家政权的根本前提,是立国之本。
  信,对于人民来讲,是民自立之本。朱子曾与弟子深入探讨“民无信不立”,它究竟是指民自不立,还是指国不可立?朱子以为,“是民自不立。民不立,则国亦不能以立矣。”民众是如何不自立的?“有信则相守而死。无信,则相欺相诈,臣弃其君,子弃其父,各自求生路去。”②只有彼此之间相互忠诚信任才会相守相护共保国家长治久安,没有信任,臣下抛弃君主,儿子抛弃父亲,互相欺诈,国将不保,终究会走向崩溃。
  朱子一生忧国忧民,提出不少为政主张,其中之一便是“荒政”策略。朱子认为解决百姓饥荒有两件紧急事情,一是“给降缗钱,广糴米斛”,二是“速行赏典,激励富室”。后者集中体现出“信”的精神,将是否讲信提到了国家兴衰存亡的高度。荒情危急时借调富人粮物以救济百姓,缓解时应当及时奖赏富人以为后用,这是权宜之计,可助朝廷渡过难关。但是,当今朝廷常常借调粮食后不兑现奖赏,失信于民,令富人怨声载道,导致“自坏其权宜济事之策”,使朝廷不稳、秩序混乱。朱子感叹道:“谋国之计乖戾若此,临事而悔,其可及哉!”③治国谋略反复无常,朝令夕改,如何能赢得民众信任,稳定人心?如何能形成凝聚力,维系国家政权?因此,政府一旦颁布了政令就要严格遵守,奖罚分明,取信于民。只有这样,才不会产生信任危机,社会才得以稳定,国家才得以强盛。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