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的体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768
颗粒名称: (一)智的体用
分类号: B244.7
页数: 5
页码: 138-142
摘要: 本文内容包括1.智和知,2.智与是非之心,3.智与通。
关键词: 朱子 哲学理论

内容

大概由于佛教经义的影响,宋代学者开始从体用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程颐在《易传序》中说: “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①在这里,程颐本身只是在阐发易学的精神,然而,体和用的关系却呈现出来,理和象的关系正如体和用的关系,“体”显然是抽象精微的,而“用”则是具体明显的,二者原本为一。后来朱子对它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说:“其曰‘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盖自理而言,则即体而用在其中,所谓一原也;自象而言,则即显而微不能外,所谓无间也。其文理密察,有条不紊乃如此。”②朱子认为从理的角度来说是体用一源,从象的角度来说,再细微的也要显示出来。朱子使用“体和用”来解释理与象、理与气、性与情、善与恶、阴与阳等多种关系,体是根本性的范畴,用是显在的、表面的概念,体和用同属一源。在朱子哲学里,智也可以区分为体和用两方面的意义。智和知、智和是非之心、智与通,都是体和用的关系,用是发用、功用,也是具体的呈现。同时,朱子也从阴阳、善恶的角度讨论了智的体用。
  1.智和知。智的基本意义就是人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首先表现在感觉器官的认知,同时也包含了人格要求,即德性之知。张载首先明确区分了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他说:“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①张载所说的“见闻之知”是对外在事物的认识,“德性之知”则是人本身具有的德性。这也是“智”的两方面涵义。相应的,从认识对象来看,智所包含的不外乎两种知识:道德知识和自然知识。对道德知识的体认构成了价值领域的知得是非,对自然知识的认知即掌握技艺。前者可以被称为智德,后者可以被称作才艺。
  朱子注意到了两种知的区分,于是将其视作“智”和“知”的不同,把德性之知看作智,把见闻之知看作知。两者之间是一种体用关系。《朱子语类》记载: 安卿问:“‘仁义礼智’之‘智’与聪明睿知,想是两样。礼智是自然之性能辨是非者,睿知是说圣人聪明之德无所不能者。”曰:“便只是这一个物事。礼智是通上下而言,睿知是充扩得较大。”② 这里就呈现了智的上下贯通之意。也就是说,智是纵向意义的贯通,面对的是抽象的性与天道;而“知”是“扩得较大”,这是横向意义的沟通,面对的是具体存在的万事万物。朱子还说:“‘智’字自与知识之‘知’不同。智是具是非之理,知识便是察识得这个物事好恶。”③智是内心具有了是非之理,是具备了内心省察的能力,而知则是面对具体事物的察识。
  虽然朱子在这里对于智和知进行了区分,然而横向意义的认知正是达到纵向意义贯通的途径。智和知作为德之体用,相互支持,不可分离。正如朱子所说:“人之智识不可以不高明,而行之在乎小心。如大学之格物、致知,是智崇处。”①智作为认识的目的,必然要通过格物致知来获得,格物致知正是为了达到智的目的。朱子在《格物致知补传》中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②然而,我们在这里也可以看出,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也就是说,认知的目的既是认识到万事万物的表里精粗、方方面面,也是要回归到内心的澄明,这正是一种智德。认知并非单纯地面向外在世界的创造,而是一种个人的德性修养方式。通过格物致知所指向、积累的不是外在世界的改变,而是内心境界、个人气质的提升。《朱子语类》记载: 问:“知是心之神明,似与四端所谓智不同?”曰:“此‘知’字义又大。然孔子多说仁、智,如‘元亨利贞’,元便是仁,贞便是智。四端,仁智最大。无贞,则元无起处;无智,则如何是仁?《易》曰:‘大明终始。’有终便有始。智之所以为大者,以其有知也。”③ 正如朱子所说“智之所以为大者,以其有知也”,如果没有知就不成为智了。他还说:“须是知得是非,方谓之智;不然,便是不智。”④只有知得是非,才能构成智的要素,离开了具体的知,抽象的智也无从谈起。朱子还说:“以名义言之,仁自是爱之体,觉自是智之用。”⑤“觉,决不可以言仁,虽足以知仁,自属智了。”⑥觉也是一种知。总之,智构成了一个从上到下、从天到人的纵向沟通,而知则是内外横向互动的过程。二者之间也密不可分,对事物的认知最终也要回归到自身的智的德性上。
  2.智与是非之心。朱子用心统性情来解释心性关系。也就是说,从心上来说,性和情构成了体用观系。《朱子语类》记载: 问:“‘心统性情’,统如何?”曰:“统是主宰,如统百万军。心是浑然底物,性是有此理,情是动处。”① 又曰:“人受天地之中,只有个心性安然不动,情则因物而感。性是理,情是用,性静而情动。且如仁义礼智信是性,然又有说‘仁心、 义心’,这是性亦与心通;说恻隐、羞恶、辞逊、是非是情,然又说道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这是情亦与心通说。这是情性皆主于心,故恁地通说。”② 因此,作为性之内涵的智和作为情的是非之心就构成了体用关系。朱子说:“以其体言,则有仁义礼智之实;以其用言,则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实。”③在朱子看来,“四德”和“四心”就是体用关系。他还说:“仁义礼智,性也。性无形影可以摸索,只是有这理耳。惟情乃可得而见,恻隐、羞恶、辞逊,是非是也。”④朱子之所以把仁、义、礼、智看作体,把恻隐、羞恶、恭敬、是非看作用,正是因为他把仁义礼智看作性,当作看不到也摸不着的抽象的“理”。而相对应的,恻隐、羞恶之类则是可以看到的,是具体的“象”。于是,也可以看出,对于智来说,它的发用就是“是非之心”,也就是说,能够知得是非就是智德的功能和表现。朱子说:“智本是明辨之理,其发便知有是非。”⑤“智”和“是非之心”之间是体用关系。
  朱子认为人性本善,可是现实中人们的各种罪恶、诡计又从何而来呢?朱子这样解释:“性无不善。心所发为情,或有不善。说不善非是心,亦不得。却是心之本体本无不善,其流为不善者,情之迁于物而然也。性是理之总名,仁义礼智皆性中一理之名。恻隐、羞恶、辞逊、是非是情之所发之名,此情之出于性而善者也。”①朱子认为不善是由于“情之迁于物”的结果,也就是说,性和情之间的体用关系,并不因为现实中的不善而改变,现实中的不善是人们的各种物欲所致。有些人自私自利、机关算尽,在朱子看来并不是智的体现,因为它首先是不道德的。
  3.智与通。通是智的一种特征,能称得上智的,内心肯定要有所精通,在某个方面可以称得上通。朱子说:“仁义礼智信者,德之体;‘曰爱’,‘曰宜’,‘曰理',‘曰通’,‘曰守’者,德之用。”②“智”之用是“通”。“通”是个人对于外在世界娴熟掌握、彻底了解的一种表征。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是一种顺畅变化的状态,是运动而非静止。然而智之体则在于静止,在于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智的功用是沟通、贯通。有了“智”就必然有了“通”的能力,一定意义上的“通”证明着一种智慧。
  4.阴阳。阴阳是中国传统社会人们对于世界的基本认识方式。阴主静,阳主动。对于仁义礼智来说,朱子也区分了阴阳。他说:“自阴阳上看下来,仁礼属阳,义智属阴;仁礼是用,义智是体。春夏是阳,秋冬是阴。”③朱子认为智属于阴,相对来说,朱子把义和智看作体,把仁与礼看作发用。
  由此也可以看出,体用关系只是相对的概念,何者为体,何者为用,这只是在特定的范围内的规定。就整个世界来说,四德是体,是静止的,可是就仁、义、礼、智四者来说,义、智是体,仁、礼是用。朱子在仁、义、礼、智之中区分体用,也是针对收敛和张扬两种发展趋向而言,收敛为阴,张扬发展为阳。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义、智当属阴,仁、礼当属阳。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