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朱子论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767
颗粒名称: 五 朱子论智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6
页码: 137-152
摘要: 本文内容包括 (一)智的体用,(二)智为生之藏,(三)智与圣,(四)智的工夫。
关键词: 朱子 儒家思想

内容

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①《礼记·祭统》,第266页。②《礼记·祭统》,第269页。③ 〔宋〕朱熹:《家礼》,《朱子全书》第7册,第941页。
  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荀子说:“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荀子·正名》)。出土的《郭店楚简》里记载:“见而知之,智也。闻而知之,圣也。明明,智也。赫赫,圣也。”(《五行》郭店楚简25)这些论述呈现了智的丰富涵义。到了宋代,面对佛、老的挑战,儒家学者为了建立自己的心性之学和宇宙生成论,非常重视儒家经典《中庸》《周易》,从《中庸》中形成了以诚为核心、贯通天人的心性修养工夫;从《周易》中汲取太极与阴阳的思想,形成理气、体用关系作为儒学形而上学体系的基础。于是,朱子在对“智”做出解释和探讨的时候,不仅从“四德”的角度来理解,而且从体用关系上给予解释;同时,基于宇宙生成论,把智作为生生不息的宇宙变化中的一个环节。在朱子那里,智不仅是道德原则,而且是天理、本性的组成部分。简言之,从心性修养工夫角度来看,智是人之本性的固有内涵,有体用之分;从宇宙生成论角度来看,智是包藏生机的宁静。
  (一)智的体用大概由于佛教经义的影响,宋代学者开始从体用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程颐在《易传序》中说: “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①在这里,程颐本身只是在阐发易学的精神,然而,体和用的关系却呈现出来,理和象的关系正如体和用的关系,“体”显然是抽象精微的,而“用”则是具体明显的,二者原本为一。后来朱子对它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说:“其曰‘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盖自理而言,则即体而用在其中,所谓一原也;自象而言,则即显而微不能外,所谓无间也。其文理密察,有条不紊乃如此。”②朱子认为从理的角度来说是体用一源,从象的角度来说,再细微的也要显示出来。朱子使用“体和用”来解释理与象、理与气、性与情、善与恶、阴与阳等多种关系,体是根本性的范畴,用是显在的、表面的概念,体和用同属一源。在朱子哲学里,智也可以区分为体和用两方面的意义。智和知、智和是非之心、智与通,都是体和用的关系,用是发用、功用,也是具体的呈现。同时,朱子也从阴阳、善恶的角度讨论了智的体用。
  1.智和知。智的基本意义就是人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首先表现在感觉器官的认知,同时也包含了人格要求,即德性之知。张载首先明确区分了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他说:“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①张载所说的“见闻之知”是对外在事物的认识,“德性之知”则是人本身具有的德性。这也是“智”的两方面涵义。相应的,从认识对象来看,智所包含的不外乎两种知识:道德知识和自然知识。对道德知识的体认构成了价值领域的知得是非,对自然知识的认知即掌握技艺。前者可以被称为智德,后者可以被称作才艺。
  朱子注意到了两种知的区分,于是将其视作“智”和“知”的不同,把德性之知看作智,把见闻之知看作知。两者之间是一种体用关系。《朱子语类》记载: 安卿问:“‘仁义礼智’之‘智’与聪明睿知,想是两样。礼智是自然之性能辨是非者,睿知是说圣人聪明之德无所不能者。”曰:“便只是这一个物事。礼智是通上下而言,睿知是充扩得较大。”② 这里就呈现了智的上下贯通之意。也就是说,智是纵向意义的贯通,面对的是抽象的性与天道;而“知”是“扩得较大”,这是横向意义的沟通,面对的是具体存在的万事万物。朱子还说:“‘智’字自与知识之‘知’不同。智是具是非之理,知识便是察识得这个物事好恶。”③智是内心具有了是非之理,是具备了内心省察的能力,而知则是面对具体事物的察识。
  虽然朱子在这里对于智和知进行了区分,然而横向意义的认知正是达到纵向意义贯通的途径。智和知作为德之体用,相互支持,不可分离。正如朱子所说:“人之智识不可以不高明,而行之在乎小心。如大学之格物、致知,是智崇处。”①智作为认识的目的,必然要通过格物致知来获得,格物致知正是为了达到智的目的。朱子在《格物致知补传》中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②然而,我们在这里也可以看出,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也就是说,认知的目的既是认识到万事万物的表里精粗、方方面面,也是要回归到内心的澄明,这正是一种智德。认知并非单纯地面向外在世界的创造,而是一种个人的德性修养方式。通过格物致知所指向、积累的不是外在世界的改变,而是内心境界、个人气质的提升。《朱子语类》记载: 问:“知是心之神明,似与四端所谓智不同?”曰:“此‘知’字义又大。然孔子多说仁、智,如‘元亨利贞’,元便是仁,贞便是智。四端,仁智最大。无贞,则元无起处;无智,则如何是仁?《易》曰:‘大明终始。’有终便有始。智之所以为大者,以其有知也。”③ 正如朱子所说“智之所以为大者,以其有知也”,如果没有知就不成为智了。他还说:“须是知得是非,方谓之智;不然,便是不智。”④只有知得是非,才能构成智的要素,离开了具体的知,抽象的智也无从谈起。朱子还说:“以名义言之,仁自是爱之体,觉自是智之用。”⑤“觉,决不可以言仁,虽足以知仁,自属智了。”⑥觉也是一种知。总之,智构成了一个从上到下、从天到人的纵向沟通,而知则是内外横向互动的过程。二者之间也密不可分,对事物的认知最终也要回归到自身的智的德性上。
  2.智与是非之心。朱子用心统性情来解释心性关系。也就是说,从心上来说,性和情构成了体用观系。《朱子语类》记载: 问:“‘心统性情’,统如何?”曰:“统是主宰,如统百万军。心是浑然底物,性是有此理,情是动处。”① 又曰:“人受天地之中,只有个心性安然不动,情则因物而感。性是理,情是用,性静而情动。且如仁义礼智信是性,然又有说‘仁心、 义心’,这是性亦与心通;说恻隐、羞恶、辞逊、是非是情,然又说道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这是情亦与心通说。这是情性皆主于心,故恁地通说。”② 因此,作为性之内涵的智和作为情的是非之心就构成了体用关系。朱子说:“以其体言,则有仁义礼智之实;以其用言,则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实。”③在朱子看来,“四德”和“四心”就是体用关系。他还说:“仁义礼智,性也。性无形影可以摸索,只是有这理耳。惟情乃可得而见,恻隐、羞恶、辞逊,是非是也。”④朱子之所以把仁、义、礼、智看作体,把恻隐、羞恶、恭敬、是非看作用,正是因为他把仁义礼智看作性,当作看不到也摸不着的抽象的“理”。而相对应的,恻隐、羞恶之类则是可以看到的,是具体的“象”。于是,也可以看出,对于智来说,它的发用就是“是非之心”,也就是说,能够知得是非就是智德的功能和表现。朱子说:“智本是明辨之理,其发便知有是非。”⑤“智”和“是非之心”之间是体用关系。
  朱子认为人性本善,可是现实中人们的各种罪恶、诡计又从何而来呢?朱子这样解释:“性无不善。心所发为情,或有不善。说不善非是心,亦不得。却是心之本体本无不善,其流为不善者,情之迁于物而然也。性是理之总名,仁义礼智皆性中一理之名。恻隐、羞恶、辞逊、是非是情之所发之名,此情之出于性而善者也。”①朱子认为不善是由于“情之迁于物”的结果,也就是说,性和情之间的体用关系,并不因为现实中的不善而改变,现实中的不善是人们的各种物欲所致。有些人自私自利、机关算尽,在朱子看来并不是智的体现,因为它首先是不道德的。
  3.智与通。通是智的一种特征,能称得上智的,内心肯定要有所精通,在某个方面可以称得上通。朱子说:“仁义礼智信者,德之体;‘曰爱’,‘曰宜’,‘曰理',‘曰通’,‘曰守’者,德之用。”②“智”之用是“通”。“通”是个人对于外在世界娴熟掌握、彻底了解的一种表征。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是一种顺畅变化的状态,是运动而非静止。然而智之体则在于静止,在于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智的功用是沟通、贯通。有了“智”就必然有了“通”的能力,一定意义上的“通”证明着一种智慧。
  4.阴阳。阴阳是中国传统社会人们对于世界的基本认识方式。阴主静,阳主动。对于仁义礼智来说,朱子也区分了阴阳。他说:“自阴阳上看下来,仁礼属阳,义智属阴;仁礼是用,义智是体。春夏是阳,秋冬是阴。”③朱子认为智属于阴,相对来说,朱子把义和智看作体,把仁与礼看作发用。
  由此也可以看出,体用关系只是相对的概念,何者为体,何者为用,这只是在特定的范围内的规定。就整个世界来说,四德是体,是静止的,可是就仁、义、礼、智四者来说,义、智是体,仁、礼是用。朱子在仁、义、礼、智之中区分体用,也是针对收敛和张扬两种发展趋向而言,收敛为阴,张扬发展为阳。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义、智当属阴,仁、礼当属阳。
  (二)智为生之藏一个生命从生长到壮大,再到成熟、衰亡的整个过程中,智属于最后的归宿。对于四时来说,智匹配冬季,朱子说:“若将仁义礼智说,则春,仁也;夏,礼也;秋,义也;冬,智也。”④凡是生命,都会有消亡的一天,延长寿命是可能的,但长生不老却是虚妄的。朱子把生命运动的普遍规律匹配“四德”,从而使仁义礼智也具有了生命的色彩。四者之中,“智”就表现为生命归于寂灭的荒凉。
  1.人与自然价值等同虽然先秦时期人们也往往把人看作天地的一部分,强调人与天地的和谐共生,可是,到了宋代,理学家们才真正从理论上提升自然界的价值,开始把人与自然看作在价值上等同的主体。以往人们把仁义礼智看作人的价值,而宋人也把它作为自然界的价值。朱子就认为万物都有仁义礼智,他说:“仁、义、礼、智,物岂不有,但偏耳。随他性之所通处,道皆无所不在。”①也就是说,自然万物都具有同等的价值,这种认知在先秦时期是不可能有的。孔孟一向都主张人为贵,万物皆为人所用。《论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马厩烧毁了,孔子只问有没有伤到人,而不关心马的情况,这说明孔子并未把人与马看作具有同等价值,人是中心。孟子主张“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正是为了“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为了使自然能够持续不断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所以,朱子对宇宙生成的讨论,提升了自然万物的价值,把仁义礼智等道德内涵赋予自然万物,人在原初意义上并不高于自然界,也就是说,人与草木的天命之性都是一样的。
  仁、义、礼、智共同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生命过程。朱子说:“天地之心,只是个生。凡物皆是生,方有此物。如草木之萌芽,枝叶条干,皆是生方有之。人物所以生生不穷者,以其生也。才不生,便干枯杀了。这个是统论一个仁之体。其中又自有节目界限,如义、礼、智,又自有细分处也。”②可见朱子肯定了生的意义,在仁、义、礼、智四德之中也贯穿着生生不息的意识。朱子还说:“仁、义、礼、智,自天之生人,便有此四件,如火炉便有四角,天便有四时,地便有四方,日便有昼夜昏旦。天下道理千枝万叶,千条万绪,都是这四者做出来。四者之用,便自各有许多般样。”③在他看来,仁义礼智正如阴阳五行一样作为宇宙生成论的基础,它不仅仅是道德原则,更是万事万物生成演变的原理。
  朱子不仅把自然界看作与人同等价值,而且认为自然界的变化也符合仁义礼智的内在规定。他认为,仁义礼智构成了天的四个季节,构成了地的四个方向,构成了一天之中的昼、夜、昏、旦。①这其实是用仁义礼智解释天地万物的生成。朱子把仁义礼智看作世界的根本,看作宇宙生成的方式。他还说:“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②在他看来,仁义礼智就像春夏秋冬,金木水火一样,是世界的基础与根本,是世界生成的形而上根据。陈来认为:“生与仁的连接是道学的一大发明,到朱子则将此种连接扩大,把仁义礼智通通和自然世界的属性连接起来,使仁义礼智更加普遍化,即具有宇宙论的普遍意义。”③正是朱子等人的努力,仁义礼智具有了更加广泛的意义,人文世界与自然世界实现了沟通和融合。仁义礼智也成了构成自然世界的基础。
  2.智主收敛朱子说:“义犹略有作为,智一知便了,愈是束敛。孟子曰:‘是非之心,智也。’才知得是而爱,非而恶,便交过仁义去了。”④“智”虽然没有作为,可是它蕴含着作为的希望。
  在先秦时期,孔子所说的“智者动”还是把智者看作一种张扬的性格,智主要的还是能言善辩的意思,子贡善于外交、辞令应该算是这种人。董仲舒认为五行中当以“火”来配“智”,很显然,这些都把“智”理解为积极的、有为的方式。古希腊的智者所指的也正是能言善辩、并把论辩发展成一种技艺的人群,他们甚至可以通过辩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而朱子却强调将收敛、收藏作为智的意义。朱子说:“智更是截然,更是收敛。如知得是,知得非,知得便了,更无作用,不似仁义礼三者有作用。智只是知得了,便交付恻隐、羞恶、辞逊三者。他那个更收敛得快。”①在宇宙生成论的语境下,朱子把智看作收敛,看作一种了无痕迹的收敛。他说:“智,便是个收敛无痕迹底意思。”②然而这种收敛如果具体到一天之中,那就是半夜时分。朱子曾把一天之中的早晨看作仁,把中午看作礼,把傍晚看作义,把夜半看作智。③半夜正是一日之中也毫无作为的时候。对于四季来说,智就是冬天,他说:“智主含藏分别,有知觉而无运用,冬之象也。”④智就像冬天那样,虽然还有生意,但是草木都不能生长,只能静等来年。
  朱子说:“仁者谓之仁,便是见那发生处;智者谓之智,便是见那收敛处。”⑤仁是发生,智是结束,同时智又不仅仅是结束,而是收藏了一切之后的结束。作为人格的智就是要把发生的一切藏起来,藏在心里等待时机,朱子认为这就是人生的大智慧。他说: “贤者顺理而安行,智者知机而固守。”⑥智者知道时机,所以固守而不张扬。在朱子这里,“智”成了一种审时度势、深藏不露的性格特征,这种“智”作为一种德性内化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性格,使中国人长期以来保持一种含蓄美,保持谦虚、谨慎的生活态度。
  朱子还把智看作一天之中的夜半时分,他说:“又如一日之间,早间天气清明,便是仁;午间极热时,便是礼;晚下渐叙,便是义;到夜半全然收敛,无些形迹时,便是智。只如此看,甚分明。”⑦经历了一天的气象变化,智是结局,同时也孕育着明天的希望。可是,无论如何比喻,朱子都是想告诉我们,智是一种收敛的状态,是生命的完成,同时也是孕育新生的契机。
  3.智藏生意朱子说:“仁流行到那田地时,义处便成义,礼、智处便成礼、智。且如万物收藏,何尝休了,都有生意在里面。如谷种、桃仁、杏仁之类,种着便生,不是死物,所以名之曰‘仁’,见得都是生意。如春之生物,夏是生物之盛,秋是生意渐渐收敛,冬是生意收藏。”①四时变化之中,生意从未消失,即使是寒冷的冬季,生意也只是完好地收敛在种子里了。
  冬天虽然没有运用,但是还仍然保留着万物的生意。朱子说:“如春夏秋冬,冬是智,冬却藏春生、夏长、秋成意思在里面。”②朱子以生生言仁,而智正是仁的一个变化,也就是生命的一个阶段。朱子说:“仁固仁之本体,义则仁之断制,礼则仁之节文也,智则仁之分别也。正如春之生气,贯彻四时,春则生之生也,夏则生之长也,秋则生之收也,冬则生之藏也。”③春夏秋冬的循环变化,正如仁义礼智的更替,朱子用仁、义、礼、智来解释宇宙万物,解释自然生命,正是看到了其循环的相似性。仁义礼智也可以看作生命的一个循环。在自然生命演化的过程中,冬天具有了智的德性,具有了包藏一切却并不张扬的大智慧。同时,朱子给生命的成长做了一个比喻,生命必须成熟到十分。他说:“冬之成,亦是生者成也。百谷之熟,方及七八分,若斩断其根,则生者丧矣,其谷亦只得七八分;若生者不丧,须及十分。收而藏之,生者似息矣,只明年种之,又复有生。”④要保证生意的完整,必须待到生命成熟到十分,不然,就有可能丧失生意。也就是说,智藏生意,要藏到十分,藏得彻底。一个生命的结束往往并不意味着生命意义的消失,万物在经历了春华秋实之后,也迎来了萧索又荒凉的冬季,冬季收藏了秋天的成果,这就是天地的大智。
  那么,四德之中为什么要把包藏万物之机的智放在末尾呢?朱子说:“智本来是藏仁义礼,惟是知恁地了,方恁地,是仁礼义都藏在智里面。如元亨利贞,贞是智,贞却藏元亨利意思在里面。如春夏秋冬,冬是智,冬却藏春生、夏长、秋成意思在里面。且如冬伏藏,都似不见,到一阳初动,这生意方从中出,也未发露,十二月也未尽发露。只管养在这里,到春方发生,到夏一齐都长,秋渐成,渐藏,冬依旧都收藏了。”①可见,智居于末位正是一种包藏的气度,如果没有整个生命的过程,居于末端的智也就没有了内涵。朱子说:“智便是收藏底。如人肚脏有许多事,如何见得!其智愈大,其藏愈深。”②大智慧往往是能包容一切的胸襟。
  然而,智在四德中也有其特殊性。朱子用仁、义、礼、智配天象,智配北方,配冬季。他说:“盖贞属冬,大抵北方必有两件事,皆如此,莫非自然,言之可笑。如朱雀、青龙、白虎,只一物;至玄武,便龟、蛇二物。谓如冬至前四十五日,属今年;后四十五日,便属明年;夜分子时前四刻属今日,后四刻即属来日耳。”③冬天用龟、蛇二物来表示,正是表明冬天的收敛特征里面,还孕育着生的希望。智既是收藏又包含生命,包括了静和动两重意思。可以说,智表达着两种不同的趋势,是收敛与绽放的过渡。朱子说:“且如四时有秋冬收敛,则春夏方能生长。若长长是春夏,只管生长将去,却有甚了期,便有许多元气!故‘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这便是静后见得动恁地好。这‘中正’,只是将来替了那‘礼智’字,皆不离这四般,但是主静。”④阴阳动静的变化形成了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动力,正是智的静才彰显了仁义礼三者的动。朱子还把“智主静”比作说话前要先沉默。朱子说:“圣人只是主静,自有动底道理。譬如人说话,也须是先沉默,然后可以说话。盖沉默中便有个言语底意思。”⑤智是开始之前、结束之后的宁静状态。智中孕育着动,人说话之前的沉默,其中包含着思想对说话内容及方式的设计。正是这种说话能力使说话成为可能及现实。正是智的酝酿使仁义礼可以有所作为。
  朱子用很多比喻来论说智的意义。他曾把智比作酿酒酿成之后的水,他说:“‘仁’字如人酿酒:酒方微发时,带些温气,便是仁;到发到极热时,便是礼;到得熟时,便是义;到得成酒后,却只与水一般,便是智。”①智是成熟的表现,虽然到最后还是水,但是这个水已经经历了酝酿的过程,是饱含大智慧的水,即酒水。
  对于智藏之说,日本山崎闇斋认为:“智藏发用而为分辨是非之心,所以,我们必须以是非之心为媒介才能认识到智藏,这种分辨是非之心又可以称作理的知觉,前面也说过,虽然无形无痕,却能发挥众理的妙用,促成万物的生化。这么一来,智就成了内藏众理,并使众理发挥妙用的根源之理了。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智藏就是太极。”②他还认为:“站在寂感的观点来看,智藏是一种达于至寂而正准备发动的状态。智藏而无迹,就如同多藏之至寂,无声无臭一样,可是天地生万物之心却在其中活泼地活动着,这就是静中有物,也就是太极、道体。”③其对智藏的重视和肯定不无道理,虽然朱子强调“仁包四德”,智自然也在仁之中,然而,朱子的解释实际上已把智视作收纳生意,包藏生机的本体。智中包涵了仁义礼,它本身又是贞静的,与天理、太极确实很有可比性。于是,朱子说:“四端,仁智最大。无贞,则元无起处;无智,则如何是仁?”④其实,仁智二者都具有根本的地位。
  (三)智与圣智与圣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朱子说:“智者,知之所及;圣者,德之所就也。”⑤从道德角度来看,圣是对于智的超越。智仅限于知,而圣则是一种实在的道德成就。其实,在朱子看来,“智”就是知理,即通达事理、把握天理,圣则是道德的实践。他说:“智是知得到,圣是行得到。”⑥智不包括行的方面,而圣却是既通明事理,又能够实际的按照天理去做事。由于圣是一种道德的践行,必然成就更大的智慧。很多时候,我们只有实践过才能形成更加真切的认识,单纯的认知总是不深刻的。于是,从认识的角度来看,圣是一种比智更高层次的认识。朱子认为,智就是要知理。他说:“智,是知得事理;圣,便高似智,盖无所不通明底意思。”①正是因为经历了实践的过程,认识才进一步加深,才能够达到真正的无所不通。
  智与圣总是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朱子看来,孔子即“既圣且智”者。《朱子语类》记载: 问“巧力”。曰:“伯夷、伊尹、柳下惠力已至,但射不巧。孔子则既圣且智,巧力兼全。故孔子箭箭中的,三子者皆中垛也。”② 伯夷、伊尹、柳下惠等人都是德行高尚的圣人,然而都是一偏之圣,即在某些方面可称得上是圣人,而在其他方面有可能表现出不智。《朱子语类》记载: 黄子功问:“‘其至尔力,其中非尔力’,还是三子只有力无智否?” 曰:“不是无智。知处偏,故至处亦偏。如孔子则箭箭中红心,三子则每人各中一边。缘他当初见得偏,故至处亦偏。”③ “三子”(即伯夷、伊尹、柳下惠)之所以不及孔子,在朱子看来,不是“无智”,而是“知处偏”,他们在某些方面可称得上圣人。他还做了个比喻,说如果有一个人资质很好,忠信笃实,但是不通晓道理;另外有一个人资质浅薄,但是很会讲道理,两者相比,朱子还是看重资质忠厚的人。朱子说:“以缓急论,则智居先;若把轻重论,则圣为重。且如今有一等资质好底人,忠信笃实,却于道理上未甚通晓;又有一样资质浅薄底人,却自会晓得道理,这须是还资质忠厚底人做重始得。”④朱子把通晓道理看作智,把资质忠厚看作圣,资质忠厚更重要。
  在朱子看来,智也要区分不同等级层次。他说:“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它不用着力,自然循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⑤然而现实中往往有很多明明不智却自以为是的人,就如庞涓。《朱子语类》记载: “常思孙膑料庞涓暮当至马陵,如何料得如此好?”僩曰:“使其不烛火看白书,则如之何?”(朱子)曰:“膑料庞涓是个絮底人,必看无疑。此有三样:上智底人,他晓得必不看;下智呆底人,亦不必看;中智底人必看,看则堕其机矣。尝思古今智士之谋略诡谲,固不可及。然记之者能如此曲折书之而不失其意,则其智亦不可及矣。”① 朱子认为,正是孙膑料定庞涓是个优柔寡断之人,所以必定会看树上刻的字。孙膑之智不可及,记录此事的史官能够了解孙膑之智,也更是智不可及。由此看来,智者能洞察天下事物,了解他人之心。
  朱子还用“知其理”和“履其事”的关系来区分“智”和“仁”。他说:“愚谓尽心知性而知天,所以造其理也;存心养性以事天,所以履其事也。不知其理,固不能履其事;然徒造其理而不履其事,则亦无以有诸己矣。知天而不以殀寿贰其心,智之尽也;事天而能修身以俟死,仁之至也。智有不尽,固不知所以为仁;然智而不仁,则亦将流荡不法,而不足以为智矣。”②智是知理,即对天理的认识,仁是践行天理。
  (四)智的工夫智是天理的内涵,又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那么我们如何达到智呢?朱子在言论中也试图探索智的实现方式。
  1.谨守孝悌之道朱子重视孝道,认为仁义礼智等德性都是从孝悌之道开始的,智也不例外。朱子说:“知事亲事长,为智之本。”③孝悌之道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如果不能做到,那么一切的道德原则都是空谈。他还说:“若是知得亲之当爱,兄之当敬,而不违其事之之道,这便是智。只是这一个物事,推于爱,则为仁;宜之,则为义;行之以逊,则为礼;知之,则为智。”④在朱子看来,天理流行,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就是智,可是最基本的还是要知道“孝悌之义”,这是智德的根本。
  2.格物致知朱子把格物致知看作获得智慧的必要途径。朱子重视对外物的认识,在他看来,通过不断学习,就可以获得一种融会贯通的智的境界。
  林士谦初见,问仁智自得处。(朱子)曰:“仁者得其为仁,智者得其为智,岂仁智之外更有自得?公此问不成问。且去将《论语》从‘学而时习’读起,《孟子》将‘梁惠王’读起,《大学》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读起,《中庸》从‘天命之谓性’读起。某之法是如此,不可只摘中间一两句来理会,意脉不相贯。”① 朱子认为智就是在不断学习和磨炼中逐渐形成的意脉贯通的境界。现实中,人们常常试图去寻找获得智慧的捷径,不是安心读书,格物致知,而是凭空想象,或者追名逐利、人云亦云,其实都是舍本逐末,智慧只能从自己的刻苦学习中得到。
  3.敬鬼神而远之朱子对当时很多人们向佛寺求福的方式做出了批评。占卜是中国自古就有的,并不是佛教的专利,可佛寺里面却用占卜的方式吸引人们求福。朱子认为只有在有疑时才有必要去向鬼神求助,平日里如果符合义理之事就不必向鬼神求助。
  问:“‘敬鬼神而远之’,莫是知有其理,故能敬;不为他所惑,故能远?”曰:“人之于鬼神,自当敬而远之。若见得那道理分明,则须著如此。如今人信事浮屠以求福利,便是不能远也。又如卜筮,自伏羲、 尧、舜以来皆用之,是有此理矣。今人若于事有疑,敬以卜筮决之,有何不可?如义理合当做底事,却又疑惑,只管去问于卜筮,亦不能远也。盖人自有人道所当为之事。今若不肯自尽,只管去谄事鬼神,便是不智。”② 迷信鬼神本身就是是非不分的表现。朱子说:“若能分别此事之是,此事之非,是我之智。”①还说: “须是知得是非,方谓之智;不然,便是不智。”②用鬼神来决断人事,本身没有建立在通达事理的基础上,所以是不智的。朱子并不反对占卜,只是更强调占卜背后的意义,那就是要通达万事万物的变化倾向。如果迷信占卜,那实际上违背了易学的基本精神。如果人们只知道向鬼神求助,用占卜的方式决断一切事情,本身是想让自己做出明智的判断,可实际上却不分是非,也是对自己智慧的否定。 4.冷静人在不同时候,面对不同的事情,总有不同的态度。可是智的内涵告诉我们,一定要冷静,无论何时都不能心浮气躁。就如朱子所说:“当贞静时错了,便是贼其智。”③当然,并不是所有时候都需要贞静,可是我们无论面对何种情况,暂时的冷静总是会给自己带来更理智的选择,冷静处事,可能还无法保证万无一失,但是,这是一种态度,一种包含人生大智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就有可能成为智者,成为圣人。

附注

①〔宋〕程颢、程颐:《易传序》,《二程集》,第689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答汪尚书》,《朱子全书》第21册,第1307页。①〔宋〕张载:《正蒙·大心篇》,《张载集》,章锡琛点校,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4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十四《中庸三·第三十一章》,第1594—1595页。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五《程子之书一》,第2421—2422页。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六《礼四·小戴礼》,第2226页。②〔宋〕朱熹:《大学章句》,《四书章句集注》,第6—7页。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十《孟子十·尽心上》,第1423页。④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五《程子之书一》,第2452页。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第118页。⑥〔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第118页。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八《张子之书一》,第2513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第2514页。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第104页。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第108页。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九《孟子九·告子上》,第1411页。①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性理二·性情心意等名义》,第92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周子之书·通书》,第2394页。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第106页。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第106页。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六《礼三·周礼》,第2215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五《朱子二·论自注书》,第2634页。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论语二·学而篇上》,第462—463页。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八《孟子八·万章下》,第1369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八《孟子八·万章下》,第1369页。③ 陈来:《朱子思想中的四德论》,《哲学研究》2011年第1期。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七《大学四·或问上》,第374页。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第106—107页。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上》,第11页。 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论语二·学而篇上》,第462—463页。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五《答廖子晦》,《朱子全书》第22册,第2086页。 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论语二·学而篇上》,第468页。 ⑥〔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第111页。 ⑦〔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第111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第113页。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第111页。 ③〔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玉山讲义》,《朱子全书》第24册,第3589页。 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第107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三《孟子三·公孙丑上之下》,第1290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第106页。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七十六《易十二·系辞下》,第1941页。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周子之书·太极图》,第2384页。⑤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周子之书·太极图》,第2383页。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第111页。② (日)冈田武彦:《山崎闇斋》,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版,第131页。③ (日)冈田武彦:《山崎闇斋》,第131页。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十《孟子十·尽心上》,第1423页。⑤〔宋〕朱熹:《孟子集注》卷九《万章章句上》,《四书章句集注》,第315页。⑥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八《孟子八·万章下》,第1369页。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六《礼三·周礼》,第2215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八《孟子八·万章下》,第1369页。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八《孟子八·万章下》,第1369页。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八《孟子八·万章下》,第1369页。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三《孟子三·公孙丑上之下》,第1290页。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四《历代一》,第3214页。②〔宋〕朱熹:《孟子集注》卷十二《告子章句下》,《四书章句集注》,第349页。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论语二·学而篇上》,第461页。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九《朱子十六·训门人七》,第2871页。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朱子十七·训门人八》,第2902页。②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三十二《论语十四·雍也篇三》,第817页。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五《大学二·经下》,第293—294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五《程子之书一》,第2452页。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五《程子之书一》,第2418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