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762
颗粒名称: 1.通礼
分类号: K892.96
页数: 2
页码: 134-135
摘要: 所谓通礼,就是居家日常、通行之礼。分为祠堂、深衣制度和居家杂仪三章,其中的祠堂制度居于首位,为朱子所特别看重。祠堂是家人祖先魂魄的归依之处,是家庭地位和精神的根本所在。尊祖、敬宗、收族,这正是《家礼》的主要追求和目的,所以称此为首、为大。以前只有世家贵族才立有家庙制度,自从朱子制作并突出祠堂制度以来,祠堂建设、祠堂告祭,便成了整个社会每个家庭最为重大、神圣的事务。在一些宗族聚居的大村落,甚至形成宗祠、支祠林立的局面,并进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现象。至于深衣制度和居家杂仪,分别是关于日常衣着和日常行事的礼节,因为皆是不可一日而不修者,所以同列于通礼篇。
关键词: 制度 古代 通礼

内容

所谓通礼,就是居家日常、通行之礼。分为祠堂、深衣制度和居家杂仪三章,其中的祠堂制度居于首位,为朱子所特别看重。祠堂是家人祖先魂魄的归依之处,是家庭地位和精神的根本所在。履行祠堂制度,一方面可以确立人生报本返始、慎终追远的孝敬之德,另一方面,又可以起到和谐家庭、凝聚宗族的实际作用。尊祖、敬宗、收族,这正是《家礼》的主要追求和目的,所以称此为首、为大。以前只有世家贵族才立有家庙制度,自从朱子制作并突出祠堂制度以来,祠堂建设、祠堂告祭,便成了整个社会每个家庭最为重大、神圣的事务。在一些宗族聚居的大村落,甚至形成宗祠、支祠林立的局面,并进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现象。至于深衣制度和居家杂仪,分别是关于日常衣着和日常行事的礼节,因为皆是不可一日而不修者,所以同列于通礼篇。
  《家礼》一书独创“通礼”一目,置于篇首,体现了朱子的养成教育思想。“祠掌”的“晨谒”,即是一种灌注了亲情的方向性的礼仪养成教育,而“祠堂”之后的“深衣”和“居家杂仪”则是一种细化的行为养成教育。其目的旨在养成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礼仪规范,从而把礼的教育贯穿于人们的举手投足和待人接物中。这种行为训练的养成,必定导致人们以“礼”为标准的是非判断的确立,进而养成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礼仪意识。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