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朱子论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749
颗粒名称: 三 朱子论义
分类号: B244.7
页数: 7
页码: 125-131
摘要: “义”是儒家一贯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孔子那里,义乃立身之本,是行为的最高标准,也是仁礼忠信孝勇诸德的普遍标准。如此孔子才有“君子义以为上”、孟子“舍生取义”等观念。对“义”范畴的理解,在继承儒家先贤思想的基础上,朱子又有所修正与阐发。在他的论述中,义与仁、义与利、中与正——这几对范畴是“义”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几对道德范畴的阐释,朱子构建起了系统的道德义论。朱子认为“义”根源之于天理,人得之而所成。 天之生物,便有春夏秋冬,阴阳刚柔,元亨利贞。以气言,则春夏秋冬;以德言,则元亨利贞。在人则为仁义礼智。朱子的义德思想内涵丰富,其“义”的本质规定主要包括合理适宜和心之规范两大方面。
关键词: 朱子 道德规范

内容

“义”是儒家一贯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孔子那里,义乃立身之本,是行为的最高标准,也是仁礼忠信孝勇诸德的普遍标准。如此孔子才有“君子义以为上”、孟子“舍生取义”等观念。对“义”范畴的理解,在继承儒家先贤思想的基础上,朱子又有所修正与阐发。在他的论述中,义与仁、义与利、中与正——这几对范畴是“义”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几对道德范畴的阐释,朱子构建起了系统的道德义论。
  (一)义之内涵 “义”的概念由何而来,缘何而发呢?朱子认为“义”根源之于天理,人得之而所成。他说: 正义便是利贞,中是亨,仁是元。② 元亨利贞,天道也,人得之,则为仁义礼智之性。① 天之生物,便有春夏秋冬,阴阳刚柔,元亨利贞。以气言,则春夏秋冬;以德言,则元亨利贞。在人则为仁义礼智。② 朱子认为《周易》中的“元亨利贞”就是天道,并且具有道德属性,正义就是遵循天道,在人身上则体现为仁义礼智这四德。朱子把“元亨利贞”看成天道,是一种自然状态,是符合天地运行的法则,并且用仁义礼智与之相对应,通过仁为本体,义为功用,把“义”看作是方法、功夫,是人在追求天道的道德践行,以此阐明了人之道遵循天之道的功夫,实现了天道与人道的统一,贯穿了传统儒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朱子的义德思想内涵丰富,其“义”的本质规定主要包括合理适宜和心之规范两大方面。
  1.义者,天理之所宜在朱子的理学思想中,“义”首先是指一种符合天道的道德规范。
  义者,宜也。君子见得这事合当如此,却那事合当如彼,但裁处其宜而为之,则何不利之有。君子只理会义,下一截利处更不理会。③ 这里的“宜”在朱子看来应该是“合当合适”之意。那么,怎样才是“合当”呢?朱子对此进行了解释: 君子只知得个当做与不当做。当做处便是合当如此……君子则更不顾利害,只看天理当如何。“宜”字与“利”字不同,子细看。④ 由此可见,是否合乎“天理”是朱子评价一件事是否“合当”的标准。因此,“义”首先就是做当做的事,做合乎天理的事。义之所在,君子自当勉力不息,否则就有沦为小人的危险。朱子对此还举例说,“如今做官,须是恁地廉勤。自君子为之,只是道做官合著如此。” 2.义者,心之制天理层面上的“义”落实到人生意义上,朱子对其又作了进一步的规定,指出义为“心之制”。 “心之制”却是说义之体。……“事之宜”虽若在外,然所以制其义,则在心也。程子曰:“处物为义。”非此一句,则后人恐未免有义外之见。如“义者事之宜”,“事得其宜之谓义”,皆说得未分晓。盖物之宜虽在外,而所以处之使得其宜者,则在内也。① 人之所以能使事“得其宜”,关键不在外而在于人的内心。心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心自有这制,制如快刀利斧,事来劈将去。”朱子还说:“人人得其本心以制万事,无一不合宜者,夫何难而不济?不知出此,而曰事求可,功求成,吾以苟为一切之计而已。是申(不害)、商(鞅)、吴(起)、李(悝)之徒所以亡人之国而自灭其身。”②朱子重视人之内心的主导作用,这种源自内心的制约作用,正是恰当处理事务的主要原因。是否符合于义,也在于心在多大程度上制约着自己的行为。
  (二)义之外延 1.义与利义利之辨是朱子正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利不是“元亨利贞”中的利,而是特指义利之辨中与义相对立的概念。从中国的儒家传统文化来看,从先秦开始,义利之辨就已成为儒家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孔子把“义”和“利”作为两个对立的概念,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西汉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义者,心之养也”(《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董仲舒的义利观成为后世儒家义利观的核心思想。朱子则在此基础上综合吸收了孔子和董仲舒的义利观,认为“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③“学无浅深,并要辨义利”④。朱子从儒家的道德规范出发,认为儒者应把分辨义利作为首要的问题。也就是说,能否做到取义舍利是判断一个人可否作为儒者的一个根本标准,重义轻利就是儒家文化的本质要求。
  朱子从天理人欲、公义私利、善恶这三个方面对义利之辨进行了论证。
  朱子从天理人欲的角度指出: 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① 仁义礼智,皆理也。② 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③ 朱子把义归为天理,认为义是天下正道,是君子行事的道德规范。
  小人之心,只晓会得那利害;君子之心,只晓会得那义理。……君子只知得个当做与不当做,当做处便是合当如此。小人则只计较利害, 如此则利,如此则害。君子则更不顾利害,只看天理当如何。④ 也就是说,义在道德上起引导作用,君子行义就是遵循天理做正义的事。对于人欲之私的“利”,朱子指出: 君子只理会义,下一截利处更不理会。小人只理会下一截利,更不理会上一截义。盖是君子之心虚明洞彻,见得义分明。小人只管计较利,虽丝毫底利,也自理会得。⑤ 这是说,“利”是人欲,小人做事置天理于不顾,皆从人欲出发,凡事计较利害得失。小人纵欲违背天理,是不义的行为。
  从公义私利的角度来看,“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只有一个公私,天下只有一个邪正。将天下正大底道理去处置事,便公;以自家私意去处之,便私。”⑥在朱子看来,义是公义,利是私利。君子行义以天下正道而处之,是正义之道。而小人行事只从自己的私利出发,事事计较自己的得失。
  从人性善恶的角度来看,“性即天理,未有不善者也”⑦“盖小人于利,他见这一物,便思量做一物事用他,计较精密;更有非君子所能知者。缘是他气禀中自元有许多鏖糟恶浊底物,所以才见那物事便出来应他。这一个穿孔,便对那个穿孔。君子之于义,亦如此”①。朱子认为仁义礼智之性为天理之善,而小人的利欲是恶。小人在其“气禀”之中带有恶浊之物,就导致了“人欲之私”的产生。君子求道,小人逐利,利就带有恶属性。
  通过这样的逻辑论证,朱子对义、利与天理人欲和善恶的关系进行了归类。在逻辑链条上,从仁义礼智是性,到性是天理,是公义,是善。与之相对应的是,从利是人欲,到人欲是私利,是恶。朱子从形而上的角度对这些道德范畴进行梳理,使得其正义思想的内涵更为明晰。
  同时,朱子还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论述了正义之道。
  予窃闻之,古圣贤之言治,必以仁义为先,而不以功利为急,…… 盖天下万事本于一心,而仁者,此心之存之谓也。此心既存,乃克有制。而义者,此心之制之谓也。诚使是说著明于天下,则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人人得其本心以制万事,无一不合宜者。……利虽近,其为害也必远。② 朱子认为从统治者到平民百姓,如果每个人都能以义行事,不贪图不当之利,国家必能长治久安。若统治者不以仁义行事,一味逐利,只能暂时得利,但其所带来的危害却是长久的。因此,治理国家要行正义之道,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能稳定。
  通过对义和利的分析,朱子着重阐发了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种重义轻利的思想作为儒家重要的道德规范,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清明、国家的安定息息相关。
  2.义与仁在仁与义的定义上,朱子认为“仁是天理根本处。”③他说: 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④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⑤义者,事之宜也;① 合其宜,便是义。② 义者,宜也,宜即义也;万物各得其所,义之合也。③ 仁则是恻隐慈爱之处,义是裁制断决之事。④ 朱子认为仁是根植于人内心的理,是人所应当遵循的规范。从天道方面来讲,仁是元,是一切事物的发端,也是事物的根本规律。从人道方面来说,义是为人处世恰到好处的方法,是实现仁的途径。
  从体用关系的角度上看,朱子认为: 仁为体,义为用。⑤ 仁所以包三者,盖义礼智皆是流动底物,所以皆从仁上渐渐推出。⑥ 仁之体本静,而其用则流行不穷;义之用本动,而其体则各止其所。义之严肃,即是仁底收敛。⑦ 朱子把仁看成是义的本体,把义看成是仁的功用。仁与义是一种本体与派生的关系,从仁推衍出义、礼、智这三德。朱子非常重视仁与义对人道德修养的作用,“立人之道,曰仁与义”⑧。朱子认为仁与义是成为君子所必需的品质。对于如何实现仁与义,朱子指出: 仁是孝弟之本。推之,则义为羞恶之本。⑨ 孝弟是行仁之本,义礼智之本皆在此:使其事亲从兄得宜者,行义之本也。⑩ 义主于敬,如贵贵,则自敬君而下,以至“与上大夫、下大夫言”许多般;如尊贤,便有“师之者,友之者”许多般。① 要实现仁义,就要行孝悌,知羞恶,行义要敬君、尊贤,这样的社会才是正义的社会。同时,对于行义的目的,朱子认为“行义以达其道,所行之义,即所达之道也。未行,则蕴诸中;行,则见诸事也。……行义,是得时得位,而行其所当为。臣之事君,行其所当为而已。行所当为,以达其所求之志”②。朱子把行义看成是人追求天道的方法,君臣各在其位,君能尊敬贤良,臣能敬爱君主,这就是正义的行为,同时也是天道的实现。

附注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周子之书·太极图》,第2385页。①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八《论语十·公冶长上》,第725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论语二·学而篇上》,第476页。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七《论语九·里仁篇下》,第702页。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七《论语九·里仁篇下》,第701页。 ①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一《孟子一·梁惠王上》,第1219页。② 〔宋〕朱熹:《朱熹集》卷七十五《送张仲隆序》,《朱熹集》第七册,第3936页。③〔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十四《与延平李先生书》,第1082页。④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三《学七·力行》,第227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论语二·学而篇上》,第474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性理一·人物之性气质之性》,第65页。③〔宋〕朱熹:《论语集注》卷二《里仁》,《四书章句集注》,第73页。④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七《论语九·里仁篇下》,第701页。⑤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七《论语九·里仁篇下》,第702页。⑥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三《学七·力行》,第228页。⑦〔宋〕朱熹:《孟子集注》卷十一《告子章句上》,《四书章句集注》,第331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七《论语九·里仁篇下》,第702页。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朱子全书》第24册,第3623页。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一《孟子一·梁惠王下》,第1227页。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六《孟子六·离娄上》,第1329页。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九《孟子九·告子上》,第1405页。 ①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第109页。②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二《论语四·学而篇下》,第521页。③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十八《易四·乾上》,第1690页。④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周子之书·太极图》,第2385页。⑤〔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周子之书·太极图》,第2383页。⑥〔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第107页。⑦〔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性理三·仁义礼智等名义》,第121页。⑧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七《大学四·或问上》,第374页。⑨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论语二·学而篇上》,第474页。⑩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论语二·学而篇上》,第461页。 ①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论语二·学而篇上》,第463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十六《论语二十八·季氏篇》,第1175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