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朱子仁论的精神特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736
颗粒名称: (二)朱子仁论的精神特质
分类号: B244.7
页数: 6
页码: 118-123
摘要: 对仁的理解把握不外乎两种方法,一是理论分析,二是内心体验。朱子在后期肯定了知先行后之说,对于仁的问题,朱子也认为学者须略知仁之名义气象而有望之标准,然后躬行践履,方能有所得。因此,在理论分析这方面,朱子对仁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朱子 仁论 精神特质

内容

对仁的理解把握不外乎两种方法,一是理论分析,二是内心体验。朱子在后期肯定了知先行后之说,对于仁的问题,朱子也认为学者须略知仁之名义气象而有望之标准,然后躬行践履,方能有所得。因此,在理论分析这方面,朱子对仁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探讨。
  1.仁之内涵 (1)仁者——天地生物之心钱穆先生认为:“自孔孟以下,儒家言仁,皆指人生界,言人心、人事,朱子乃以言宇宙界。”①其实,在程颐的思想中早已提出:“仁者,天地生物之性。”朱子则完善程颐这一理论,指出:“仁者,天地生物之心。”②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心比性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这里的“天地生物之心”更侧重于一种本原,也即存在与价值的终极根源。天地之所以能生养万物,就是因为天地有生养万物之心,万事万物便是这天地生养之心化生显示的结果。朱子说:“天地以生物为心,天包着地,别无所作为,只是生物而已。”③“要识仁之意思,是一个浑然温和之气,其气则天地阳春之气,其理则天地生物之心。”④但是,形而上的理无迹可寻,朱子于是又以气释“仁”,指出“仁是天地之生气”。其基本特征是“生”。为了更好地说明,他以“春气”喻“仁”,证明宇宙只是浑沦一个生。朱子说: 生底意思是仁。⑤ 仁是个生底意思,如四时之有春。彼其长于夏,遂于秋,成于冬, 虽各具气候,然春生之气皆通贯于其中。仁便有个动而善之意。⑥ 天地生这物时便有个仁,它只知生而已。⑦ 万物生时,此心非不见也。但天地之心悉已布散从杂,无非此理呈露,倒多了难见。若会看者,能于此观之,则所见无非天地之心矣。⑧ 天地万物生生不息,既是生的体现,也是仁的体现。朱子以“生”说“仁”,实是说明万物的生气、生理本身就是天地仁爱和至善的体现。朱子又说:“人物得此心以为心。”至此,朱子将仁又落实到人生界,自然主义的“生”与伦理意义上的“仁”在根源上达到了有机统一,在天理的高度上保证了行仁践义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使仁不再是基于内心情感体验的道德践履,而成为普遍的宇宙法则。朱子以天地生物之心来命仁,是为了突出仁是天道之元,是万物资始之端,是能发用的本体。因此,它可以作为存在与价值的终极源头,社会生存之“至善”方有着实处。朱子本体论的仁说实为一个价值混乱与精神迷失的社会重建起了儒家的理想与信仰。
  (2)仁者——心之德,爱之理天地生物之心的仁赋予人则为人之性。天与人、心与理皆从此仁字上合一。因此,朱子认为仁最终还是要落脚到人的真诚坦恻之心上,发用为心的种种现实活动,展开于人的现实情感活动之中。在论及仁与心的关系时,朱子与张栻展开了一番争论。张栻认为:“仁,人心也,率性立命,知天下而宰万物者也。”①他主张“仁”就是人心,是“率性立命,知天下而宰万物者”,这与其坚持的心为宇宙本体的思想吻合。朱子则不然,他认为“心”与“仁”的关系就譬如水与冷、火与热的关系一样,仁只能算是心的固有属性,而不能简单地将心看作是仁。那么,在伦理现实的层面上,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朱子为仁下了一个定义——“爱非仁,爱之理是仁;心非仁,心之德是仁”②。朱子还说: 仁之为性,爱之理也。③ 仁只是爱底道理,此所以为“心之德”。④ 仁是心之德。这里的德是得之于心的“德”。朱子十分重视内心觉悟的重要性,深知人内化的重要性。在一个人德盛仁熟的情况下,从内心知觉到外在立身之本都会依“仁”行事,从而能“得”天道的体用之全,体会“仁”的真意。
  如果说“心之德”是将仁作为体验的对象,那么“爱之理”则是把仁作为分析的对象。“心之德”主要只是人们去体验仁之境界,感受仁之气象,而“爱之理”则重在剖析仁的名义,揭示仁的本质。朱子说:“仁之为性,爱之理也。”仁的理论见之于实用,则事亲从兄、仁民爱物,都是其中之事。朱子将仁理解为爱的道理和根据以及主体的道德本质,仁与爱或恻隐等道德情感的关系由此也成了体与用的关系。“盖仁,性也,性只是理而已。爱是情,情则发于用。性者指其未发,故曰‘仁者爱之理’。情之已发,故曰‘爱者仁之用’。”①朱子又形象地将这种关系比喻为根与苗的关系:“仁者爱之理,理是根,爱是苗。……不可便唤苗做根。然而这个苗,却定是从那根上来。”② “心之德,爱之理”的提出,标志着儒家仁学完成理学化的转变与超越,使儒家在体与用的层面上、所以然与所当然的层面上都得到系统性的呈现。
  2.仁之外延 (1)仁与四德四德即仁、义、礼、智之说,发端于孟子。再经后世儒者不断演绎而成为人性所必修的道德内容。朱子认为:“大抵仁字,专言之,则混然而难名。必以仁义礼智四者兼举而并观,则其意味情状,互相形比,乃为易见。”也就是说,仁须与义礼智四者并重看待,才能互相比衬,仁之本体才易于显示出来。而朱子在他的仁论中也多次提到仁义礼智四者,如“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③“元亨利贞,仁义礼智,金木水火,春夏秋冬,将这四个只管涵泳玩味,尽好”④,等等。在对这四者关系的界定上,朱子发展伊川的思想,指出“仁包四德”之语。他说: 仁义虽对立而成两,然仁实贯通乎四者之中……故仁者,仁之本体;礼者,仁之节文;义者,仁之断制;智者,仁之分别。⑤ 仁打一动,便是义礼智信当来。……且如几,性、情而今只略略动着,便有三个物事在那里,其实只是一个物。⑥ 问:“仁何以能包四者?”曰:“人只是这一个心,就里面分为四者。
  且以恻隐论之:本只是这恻隐,遇当辞逊则为辞逊,不安处便为羞恶, 分别处便为是非。若无一个动底醒底在里面,便也不知羞恶,不知辞逊,不知是非。”① 仁只是此心打一动,义礼智诸德皆从此出。在揭示“仁包四德”之义的同时,陈来也指出:“四德都出于仁,是仁的由始至终的不同阶段。于是,仁义礼智作为人事之当然,与元亨利贞作为天德之自然,成为完全同构的东西。”② (2)仁与知觉在仁说之辩中,知觉言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朱子认为不能将仁与知觉混为一谈。
  朱子答张栻书云:“仁本吾心之德,又将谁使知之而觉之耶?若据《孟子》本文,则程子释之已详矣。曰:‘知是知此事,觉是觉此理’,意已分明,不必更求玄妙。……上蔡所谓知觉,正谓知寒暖饱饥之类……此亦只是智之发用处,但惟仁者为能兼之,故谓仁者心有知觉则可,谓心有知觉谓之仁则不可。……若曰心有知觉谓之仁,则仁之所以得名,初不为此也。”③ “唤着便应,抉着便痛”的知觉其实只是“心之流注在血气上底”,并不能称之为仁。“须是分毫不差,方能全得此心之德”,这才是真正的仁。另外,朱子还认为知觉不可言仁,不仅因为知觉属于“智”,而且还因为知觉属于“用”,“仁是爱之体,觉是智之用”,仁与觉在概念上和意义的层次上都不相同。但仁不排斥智与觉,而且可以包括“智”与“知觉”。
  (3)仁与公作为代表社会群体的道德准则,“仁”的思想中包含着公的原则。但一些学者直接把公与仁等同起来,并认为二者是相行相生的,这种观点受到朱子的质疑。朱子说:公不可与仁比并看。公只是无私,才无私,这仁便流行。① 公却是仁发处。无公,则仁行不得。② 公是爱底道理,公是仁底道理。故公则仁,仁则爱。③ 朱子指出,“仁”是先于“公”而存在的,不能简单地将二者等同起来。前者内涵深厚广博,作为“爱之理”而上升到本体的高度。而“公”则只是与“私”相对,无私才是“公”的伦理范畴存在形式。而“仁”作为一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本有之理”,是一种客观存在。“公”更多意义上,是在存在仁的前提下人心去掉私欲而获得的后天心理体验。明确“公”与“仁”的区别,世人才能更好地克尽私欲,求得仁体,实现一个仁爱型的理想社会。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