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朱子的善恶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722
颗粒名称: 一 朱子的善恶观
分类号: B244.7
页数: 7
页码: 110-116
摘要: 善恶问题是道德哲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朱子理学中的理、气、性、命、心、仁等核心概念都包涵对善恶的讨论。一方面朱子的善恶观主张从宇宙本体论角度看善与恶的问题,全面具体地论述了善恶的来源以及善和恶的关系。另一方面朱子的善恶观也从传统的心性伦理角度看善与恶的问题,其中主要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个部分,重点结合理气论,辨明心性善恶之间的关系。考察朱子善恶观的学术渊源,全面阐释朱子善恶观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分析朱子的教化思想,以求对朱子的善恶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发挥朱子善恶观中的合理内核在现代社会的进步与伦理道德建设中应有的作用。二程皆以“天理”释善恶,认为善恶同源而出,且性之本然至善无恶。
关键词: 朱子 伦理思想 善恶观

内容

善恶问题是道德哲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朱子理学中的理、气、性、命、心、仁等核心概念都包涵对善恶的讨论。一方面朱子的善恶观主张从宇宙本体论角度看善与恶的问题,全面具体地论述了善恶的来源以及善和恶的关系。对善恶的来源主要围绕理气观和仁的概念来阐释。另一方面朱子的善恶观也从传统的心性伦理角度看善与恶的问题,其中主要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个部分,重点结合理气论,辨明心性善恶之间的关系。考察朱子善恶观的学术渊源,全面阐释朱子善恶观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分析朱子的教化思想,以求对朱子的善恶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发挥朱子善恶观中的合理内核在现代社会的进步与伦理道德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一)朱子善恶观形成的思想脉络对善恶问题的探讨是一直伴随伦理学的发展而来的。中国传统思想对善和恶的探讨多围绕社会道德和人性善恶展开,而人性和社会道德则更多是善恶在社会伦理上的具体表现形式。朱子的善恶观贯穿了其宇宙本体论、理气论、心性论等理论,是朱子教化思想的哲学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从宇宙本体论角度和心性伦理角度全面认识善恶问题,对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和教化观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
  中国传统思想是朱子思想根植的土壤,对探讨朱子善恶观的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关系尤为重要。朱子善恶观是宋代理学最具代表性的善恶观之一,主要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同时也受到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而形成。《周易》中的善恶观、先秦儒家的善恶观、道家的善恶观、北宋儒学各主要思想家的善恶观都对朱子善恶观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他们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特征。尤其宋理学家的善恶思想则更加系统深入,对朱子的影响也更直接。其中周敦颐、张载与二程的善恶观,可以说是朱子善恶观形成的最直接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这些都汇成了朱子善恶观的学术思想脉络。
  第一,中国传统善恶观皆有其核心概念所在,且都体现出对至善的追求。《周易》以“阴阳”的概念释善,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①,善源于天道,且由阴阳运行变化逐步衍生,天道赋予人的“善”通过人性得到完成和显现。儒家以“仁”释善,奉仁为至善。仁作为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判别善恶的标准。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②朱子将仁解释为无私心、好恶当于理且得其公正。具有了仁也就具备了判别善与恶的能力,仁为善之最高境界。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③道家以“道”释善,认为道是万物的本体和宇宙运行的总规律。道家对至善也有独特的认识,老子说“上善若水”④,认为最高境界的善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不争名利。朱子之哲学深受周敦颐理学宇宙观的影响,其中涉及善恶本源的探讨,以“太极”和“诚”的概念来解释善,“诚无为,几善恶”⑤“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⑥。是将善恶的产生过程明晰地分为宇宙本然状态、善恶由分、万事万物皆出三个基本过程。张载之自然哲学中将“太虚”即是“气”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亦善恶之本源。二程皆以“天理”释善恶,认为善恶同源而出,且性之本然至善无恶。朱子延从二程“天下善恶皆天理”⑦的观点,其关于善恶来源和性之本然的观点都是在二程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朱子善恶观以“理”为核心,认为善与恶都是源于理,性在本然之状态下并无善恶之分,“理”也是朱子认为的至善之所在。
  第二,中国传统善恶观多通过各种与善恶紧密相关的社会道德加以阐释。《周易》中对善恶的讨论多与道德相关,其中也体现在追求内圣外王的道德修养过程中。“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⑧是个人在通过修养的提高来践行“善道”,即“内圣”的过程。“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①君子的美好德行将得到社会认可,而不好的德行也会遭到社会谴责,即求“外王”的过程。儒家的善恶观与其道德理论也是紧密相连。在孔子看来,“善”与“德”乃至“德政”密不可分,而美德正是善在道德上的最完美诠释,“尽善尽美”且须符合“仁”的标准,是先秦儒家思想对善的最高要求。
  第三,中国传统善恶思想中各流派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化理论。《周易》朴实的教化思想强调对善性的积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②通过善恶积累的理论来强调善性的养成,以此积善成德。先秦儒家的教化思想主张举善而教、择善而从之。“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③,贴切展现出孔子教化思想中对善迫切渴求的态度。孟子在人性善的基础上提出“存心养性”,也是强调对善性的培养。荀子则是在人性恶的基础上提出“化性起伪”, “伪”指人为向善,即人能通过后天的努力达到“善”。儒家教化思想的共同点都是强调自我修养以及教育引导的作用,坚持通过后天的不断努力积累善性。
  中国传统善恶思想包括宋代理学善恶观的鲜明特点是朱子善恶观形成思想脉络的直观体现。另外,佛家的善恶思想也对朱子善恶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朱子早年思想脉络中充满了对佛学和儒学两条相反相成思想路径的冲突。然而佛家在社会现实生活观念中倡导消极的修来世的理论与儒家积极的教化观有极大的不同。朱子最终是摒弃佛家的思想,回归儒学,但佛学在其早年的求学过程中所留下的潜移默化影响依然不可忽略。
  (二)朱子善恶观的三重内涵 1.宇宙本体论角度的善恶观朱子从宇宙本体论的角度出发,注重对善恶自身问题的探求。朱子善恶观不仅以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善恶观为思想土壤,更在周敦颐、二程等人关于善恶本体论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理学善恶观。朱子的理学善恶观详细地探讨了善恶的来源、理气的辩证关系、善与恶的关系等,这些都是通过宇宙本体论角度的思考而形成的善恶观体系。
  在善恶的来源上,朱子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体,世界万物都由“太极”而生,“太极”是无限的、永恒的、绝对的。 “太极只是个一而无对者”①,是绝对的纯然至善之本体,动静而两仪分,变合而五行具,继而宇宙之间人物生生,变化无穷。总体上看朱子的宇宙生成过程是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万物。朱子又将宇宙的最高本体表述为“理”,是先于一切事物的最高存在,从中产生阴阳二气变化而化生天地万物。本源之善乃是纯然至善不与恶对,及至有恶生出乃与善相对。理乃宇宙纯然至善之最高本体,是无对者。从纯然至善之理,及到阴阳五行处产生了气。理无有不善,然气有清浊。恶并非生而有之,乃善之亏欠处。天下善恶皆天理,恶者本非恶,造化天理中直接禀得的皆为善,但或过或不及便成了恶。
  在善与恶的相互关系上,不论从宇宙本体论的角度还是从心性伦理角度都是存在的,朱子侧重从宇宙本体论角度来看善与恶的关系,且先言明理与气的关系。善恶皆因天理而起,理乃是至善无对之本体,善乃先天存在理中,从天理中直接禀得的都为善。善恶之起皆由理,理是万物统一源头,即至善之本体。恶在善之后由于有所偏差产生出恶来,并与善相对。在善与恶时间先后问题上,朱子认为是善在先恶在后。理是浑然至善的先在,未尝有恶。善乃先天存在于理之中,恶必是后于善而产生。在善恶宾主问题上,善恶各自生成后善管不住恶,相对而存在于事物中,善恶平衡,势均力敌,无宾主重轻之分,这也是事物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因此说气强理弱,理拗不过气就是这个道理。朱子说:“本然之性,固浑然至善,不与恶对”②,本然之性可谓是天道之善,如此天道必是至善无恶的。
  2.心性伦理角度的善恶观朱子善恶观与人心、人性和社会道德及其准则密切相关,与中国传统善恶思想一样也从社会伦理角度来讨论善恶观。虽言心性之善恶,然此“心性”并不同于朱子心性论哲学之“心性”,是侧重从与人心、人性和社会伦理道德相关的角度探求善恶。朱子的善恶哲学除了系统地围绕宇宙本体论展开对善恶本身的讨论外,对心性伦理角度的善恶也有丰富的阐述。气质之说起于张载与二程,二程亦在周敦颐的太极、阴阳、五行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①的学说,以此弥补了前人对性之善恶思想论述的不足。朱子承袭并发展程子“性气两分”的思想,更明确提出了“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的说法,对其理论进行了完备的论述。
  朱子认为天命之性是善的,体现在事物中无差别,而万物之不同由于气质之性。朱子说:“性与气皆出于天。性只是理,气则已属于形象。性之善,各人所同,气便有不齐处。”②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都是来源于天,就像理气的关系一样,天命之性是本质的体现,本质的善都是相同的。气质之性就属于事物各自形象显现,就像气各有不齐备的,所以表现各异。如禀得气清明者,这理只在其中,禀得气昏浊者,这理亦只在其中,只是被浑浊之气遮蔽了。在善恶问题上,朱子坚定性气兼论,方是完备的认识。由此引出“气禀”的说法,明确地解释了恶的来源。
  朱子论人心善恶以横渠“心统性情”之说最妥,根据陈淳解释,这是心之有善恶之分的原因。但陈淳引入气来说明心的具体状态,“心之动,是乘气而动”③。心之中有理气兼附其上,心乘气而动,理在其中全是善的,气亦在其中,并非全然为善的,心才动便容易发到不善去。“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④天理、人欲在几微之间,同出于一个心,但二者谁为主导决定了此心之善恶。性是善的,情则有善有不善,流于不善,即受物欲的引诱与蒙蔽。本体的心,是天理的显现,叫作道心;人心可善可不善,流于不善,即是人欲。人为学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心服从道心。
  3.朱子善恶观与教化哲学朱子在其善恶观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化思想体系。朱子的善恶观为其教化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是朱子教化思想形成的哲学基础。朱子善恶理论与其教化思想的相互渗透,各成体系又彼此联系。朱子在他的善恶观中论述了教化成善的可能性,而其整个教化思想理论体系又是围绕着对“至善”的追求而展开的。
  朱子善恶观认为宇宙本源之太极乃是至善无恶的,至善乃是世界本源的存在状态,这为教化实践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在教化过程中,朱子认为人有辨别善恶,择善而从的能力。所谓“人皆可为尧舜”,人能够通过提高自身的修养而达到至善的圣人之境,在这一点认识上,朱子善恶观为其教化哲学提供了主观的能动因素。尤其体现在朱子的格物致知理论上。同时,教化在求善求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追求“至善”的理想目标提供了系统且明确的方法论,如致知力行、变化气禀等,都是其教化理论在求善过程中具体方法论的体现。通过教化使人辨别善恶,识得至善以及求善的途径。“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①从为学实践方面来说,教化的目的就在于教育引导人扬善去恶,存养善性,求圣求贤。从性理方面的哲学理论来说,教化就是要通过个人的修养变化气质,克服气质之性带来的不善因素,恢复天命之性的本然至善。
  (三)朱子善恶观的思想特征及其现代价值将朱子善恶观置于现代视角下分析,其善恶观理论体系不仅极具中国传统善恶理论特色,且有其自身鲜明的理论特点。将宇宙本体论角度与心性伦理角度完美结合的善恶观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其最显著的观点是认为天之善与人心之善本质上是相同的,并非有二善。朱子结合阴阳论善恶、以理学核心概念“理”来阐述善、对人面对善恶的能动作用以及对恶的独立性的说明都是朱子善恶观独具创造性的体现。
  朱子善恶观是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完备性突出地体现在突破传统的伦理和心性的角度,从宇宙论和本体论的高度思考善恶,从善恶的来源、善恶如何产生、善与恶的关系等问题来分析善与恶的关系。首先,朱子的善恶观将宇宙本体之善恶与社会伦理之善恶贯通阐释,体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特点。朱子将“仁”上升到宇宙本体角度,对“仁”的思想范畴发展的突破性贡献,是将仁的含义由心性论延伸至宇宙论,且又将仁的宇宙本体论的含义融入心性道德的诠释中。仁为天地生物之心,是沟通宇宙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桥梁,使得“天与人、心与理,皆从此仁字上合一”①。其次,朱子善恶观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以理释善,对善的阐释无不与理相联系。朱子秉承二程“善恶皆天理”的观点,把其理学核心概念的“理”作为善与恶共同的来源,一切善恶问题的讨论皆从“理”开始。第三,朱子的善恶观中重视人的作用,尤其是阐释了人在对善恶的辨别和选择方面所具有的能动作用,面对善恶人并非无能为力而是大有可为,扬善去恶是成为圣贤之道的重要方法。第四,朱子认为恶虽是流之有差而生,然在恶生出之后,善是管不住恶的。朱子对这些内容的深入阐释都构成其善恶思想的完备体系,也体现了其善恶观鲜明的理论特色。
  从现实意义上说,现代社会过度的人欲带来物质满足的巨大追求极易引起忽略道德甚至违反道德的行为。善恶标准问题成为人们所要反思的迫切问题。从社会道德建设角度讲,倡导朱子善恶观中的合理理念有利于为当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和道德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朱子善恶观中的合理内核对于辨明善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引导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具有现实意义。从提升人类生活幸福感角度讲,朱子善恶观对现代生活也起到伦理判断和指导的作用。朱子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力求将人的主观需求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总之,朱子善恶观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颗璀璨之星,在当今社会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这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挖掘与实践。

附注

①〔宋〕朱熹:《周易本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8页。②杨伯俊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4页。③杨伯俊译注:《论语译注》,第35页。④冯达甫译注:《老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⑤《周子通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⑥《周子通书》,第48页。⑦〔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潘富恩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⑧ 〔宋〕朱熹:《周易本义》,第16页。 ① 〔宋〕朱熹:《周易本义》,第59页。② 〔宋〕朱熹:《周易本义》,第6页。③〔宋〕朱熹:《论语集注》卷八《季氏》,《四书章句集注》,第173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邵子之书》,第2549页。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程子门人·胡康侯》,第2585页。 ①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第61页。②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九《孟子九·告子上》,第1387页。③ 〔宋〕陈淳:《北溪字义》,熊国祯、高流水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页。④钱穆:《朱子新学案》,巴蜀书社1986年版,第386页。 ①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三《学七·力行》,第224页。 ①〔宋〕朱熹:《中庸章句》,《四书章句集注》,第35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