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性的区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688
颗粒名称: (2)心性的区别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74-75
摘要: 朱子认为心性二分,存在着区别,不可视为一物。明确否定性有虚灵知觉和意识,把主观认知功能单独归之于心,主张把有知觉的主体虚灵之心与无知觉的实有之性区别开来。朱子指出“心有善恶,性无不善”。在心与性的关系上,朱子既看到二者的联系,又强调二者的区别,认为心性“不可无分别,亦不可太说开成两个”。由于朱子以性为理,其心性关系与心理关系有类似之处。朱子在继承吸取、批判改造前人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以“心统性情”思想为纲领的心性论,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深刻的见解,充分体现了朱子哲学的特点,把中国哲学心性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 朱熹 哲学 心性的区别

内容

朱子认为心性二分,存在着区别,不可视为一物。心性的区别表现在,心是虚灵之物,性是实体;心有知觉,性无知觉。他说:“心与性自有分别。灵底是心,实底是性。灵便是那知觉底。”⑥在回答“灵处是心,抑是性?”的问题时,他说:“灵处只是心,不是性,性只是理。”⑦明确否定性有虚灵知觉和意识,把主观认知功能单独归之于心,主张把有知觉的主体虚灵之心与无知觉的实有之性区别开来。
  心性的区别还表现在,性以仁义礼智为内容,从本质上讲,性为善;而“心是动底物事,自然有善恶”①。朱子指出“心有善恶,性无不善”②。由于心有善有恶,所以须以道心主宰人心,才能去恶从善。此外,心为主宰,性被心管摄,也是心性之别的表现。
  在心与性的关系上,朱子既看到二者的联系,又强调二者的区别,认为心性“不可无分别,亦不可太说开成两个”③。由于朱子以性为理,其心性关系与心理关系有类似之处。
  朱子在继承吸取、批判改造前人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以“心统性情”思想为纲领的心性论,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深刻的见解,充分体现了朱子哲学的特点,把中国哲学心性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