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性即天理,未有不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678
颗粒名称: 3.性即天理,未有不善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
页码: 69
摘要: 朱子以人伦道德作为性的内涵。①认为仁义道德既是人与庶物区别的内在本质,又是儒家人性论与佛教性论相互区别的原则界限。在人性善恶问题上,由于性的内涵是仁义礼智之天理,所以朱子提出:“性即天理,未有不善者也。”③由此可见,朱子性无有不善的思想于二程中倾向于程颐,而与程颢有别。其求善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与其道心主宰人心的思想相联系,突出了主体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对于保持善性的重要性。
关键词: 朱熹 属性性质 人伦道德

内容

朱子以人伦道德作为性的内涵。他说:“仁义礼智,性之四德也。”①认为仁义道德既是人与庶物区别的内在本质,又是儒家人性论与佛教性论相互区别的原则界限。在人性善恶问题上,由于性的内涵是仁义礼智之天理,所以朱子提出:“性即天理,未有不善者也。”②从本质上讲,性为天理,善而不恶,恶只在性之外存在。他说:“盖性一而已,既曰无有不善,则此性之中无复有恶与善为对,亦不待言而可知矣。”③由此可见,朱子性无有不善的思想于二程中倾向于程颐,而与程颢有别。其求善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与其道心主宰人心的思想相联系,突出了主体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对于保持善性的重要性。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