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物物皆有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677
颗粒名称: 2.物物皆有性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
页码: 68-69
摘要: 朱子哲学的性,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亦是具体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属性。这与其理范畴既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事物的规律的意义相似。他在回答“性即理”的问题时指出:“物物皆有性,便皆有其理。”火之炎上,水之润下,金从革,木曲直,土稼穑便是五行之物的具体属性。朱子认为,事物的属性是客观的、自然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只能顺应而不能违背它。如果违反事物的自然属性,人为地改变它,以作它用,那是绝无此理。万物亦各有其性,“物也有这性”,禀气的不同,使物性各异。这是对二程性本气禀思想的继承。
关键词: 朱熹 属性性质 内在本质

内容

朱子哲学的性,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亦是具体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属性。这与其理范畴既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事物的规律的意义相似。他在回答“性即理”的问题时指出:“物物皆有性,便皆有其理。”④所谓“物物皆有性”,是指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固有的属性和性质,它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本质。火之炎上,水之润下,金从革,木曲直,土稼穑便是五行之物的具体属性。朱子认为,事物的属性是客观的、自然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只能顺应而不能违背它。如果违反事物的自然属性,人为地改变它,以作它用,那是绝无此理。可见,朱子哲学的性和理一样,都具有宇宙本体及具体事物规律、属性双重含义。
  朱子看到人与万物之性的差异,指出: “人之所以为人,以其有是性耳。”⑤认为人有仁义道德之性,所以与万物区别开。万物亦各有其性,“物也有这性”⑥,禀气的不同,使物性各异。但万物之性又都以一个共同的本性作为共同存在的根据。这是对二程性本气禀思想的继承。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