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综罗百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643
颗粒名称: 五 综罗百代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35-37
摘要: 清人认为以朱子为代表的朱子学学者“综罗百代”“集诸儒之大成”,实不愧矣!
关键词: 朱熹 理学 著作成果

内容

朱子早年无所不学,从多方面接受知识。朱子回忆说: 某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出入时无数文字,事事有两册。② 朱子之所以博学,是从幼年时期就打好基础的。但是,朱子早年学习的重点还是《论语》《孟子》。他比较成熟的早期著作是《论语要义》《论孟精义》,这两本书撰成于其二十五岁左右。
  朱子在受学李侗的数年中,李侗只叫他看圣贤言语,直接学习和研究儒家经典。此后,朱子又进而全面研究了理学家和其他学者的大量著作,编辑和撰写了《二程遗书》《西铭解义》《太极图说解》《通书解》《八朝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等。《资治通鉴纲目》是仿《春秋》体例,节选评论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书。对于《资治通鉴》,朱子说:“义例益严密,上下千有余年,乱臣贼子真无所匿其形矣!”①朱子通过研究理学家和历代其他学者的著作,再直接追溯、研究原始儒家经典。朱子对“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考证,辨伪存真,认为《诗序》非原作,其数十篇纯讲男女性爱;《古尚书》是伪书,《书序》和孔安国注皆非汉代作品;《礼记》是秦汉后诸儒之作;《易》非讲哲理,多释卜辞;《春秋》三传皆讲历史。因此,“五经”不适宜在国家上层建筑中占主导地位,起不了儒家内圣成德以文教化的大作用。汉代学者以“五经”为经学,唐时钦定孔颖达等的《五经正义》为教科书;北宋孙复、石介、胡安国治《春秋》,司马光、王安石、张载、程颐注《易》,王安石研究《诗》《礼》等,皆成绩卓越。在朱子之前,“五经”在国家上层建筑中占主导地位。朱子提出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代替“五经”的权威。朱子经过长期反复地研究“四书”,深刻准确地看出“四书”体现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真谛,真正能反映中华民族的正宗文化思想。朱子以毕生精力编撰《四书章句集注》,对历代注家进行取舍,重义理轻训诂,此超越了汉魏以来的对“四书”的所有注疏。朱子把“四书”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了儒家正宗思想的理论体系。
  朱子门人及其后继者也都直接或间接地研究先秦儒家经典。例如,南宋黄榦的《论语通释》《圣贤道统传授总叙说》,蔡沉的《至书》《书集传》,陈淳的《论孟学庸口义》《大学中庸口义》《四书性理字义》,真德秀的《四书集编》《大学衍义》,魏了翁的《鹤山全集》,等等,都是朱子学创立时期的重要著作,是朱子学学者研究儒家经典的重要成果。元代熊禾的《四书标题》《周易集疏》,陈普的《孟子纂要》《四书集释》,许衡的《鲁斋遗书》,刘因的《静修集》,吴澄的《草庐精语》;明代陈真晟的《正教正考会通》,蔡清的《四书蒙引》《易经蒙引》,陈琛的《四书浅说》《易经浅说》,张岳的《三礼经传》《名儒文类》,林希元的《四书存疑》《易经存疑》《更定大学经传定本》,曹端的《四书详说》,薛瑄的《读书录》,吴与弼的《日录》;清代李光地的《周易通论》《大学古本说》《中庸余论》《读论语札记》,蔡世远的《历代名臣传》,童能灵的《朱子为学次第考》《周易剩义》,雷鋐的《读书偶记》,孟超然的《孟氏八录》,陈庚焕的《五经补义》,刘存仁的《易学钩元》,方东树的《汉学商兑》,等等。这些历代朱子学著作,对朱子学的范畴和体系作了充实和补充,有的是朱子等朱子学的创立者言而未详而详之的,有的则是朱子之后的新论说。
  综上所述,清人认为以朱子为代表的朱子学学者“综罗百代”“集诸儒之大成”,实不愧矣!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中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文阐述朱子文化源流,包括朱子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朱子的理学思想、朱子的经学思想、朱子的教育思想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