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张南轩文集四十四卷(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476
颗粒名称: 8.张南轩文集四十四卷(存)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248-249
摘要: 成书于淳熙十一年。此书为友人南轩张栻去世后,朱子受其弟定叟张构之请,为之编校。在定叟所提供遗稿“四巨编”的基础上,朱子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广为访求遗稿,“得诸四方学者所传,凡数十篇”,又将往日与张栻的书信读之,将“多有可传者”增入其中。二是参校,取其已摹印流传的“别本观之”,发现多为早年“未定之论”,而“近岁以来谈经论事、发明道要之精语,反不与焉”,于是将搜访所得遗稿,与其“参伍相校”,断以张栻晚年定论,编为四十四卷。《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三《答胡季随》云:“《南轩集》误字已为检勘,今却附还。”四是为其刻印。卷五十八《答宋深之》云:“南轩文,此间镂版有两本,其一熹为序者,差不杂。”
关键词: 朱熹 编校 张南轩文集

内容

成书于淳熙十一年(1184)。此书为友人南轩张栻去世后,朱子受其弟定叟张构之请,为之编校。在定叟所提供遗稿“四巨编”的基础上,朱子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广为访求遗稿,“得诸四方学者所传,凡数十篇”,又将往日与张栻的书信读之,将“多有可传者”增入其中。二是参校,取其已摹印流传的“别本观之”,发现多为早年“未定之论”,而“近岁以来谈经论事、发明道要之精语,反不与焉”,于是将搜访所得遗稿,与其“参伍相校”,①断以张栻晚年定论,编为四十四卷。三是检勘误字。《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三《答胡季随》云:“《南轩集》误字已为检勘,今却附还。”②四是为其刻印。卷五十八《答宋深之》云:“南轩文,此间镂版有两本,其一熹为序者,差不杂。”③此书现存的版本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刊残本(存二十八卷)(1981年收入《善本丛书》影印本),明嘉靖元年(1522)建阳刘氏翠岩堂慎思斋刻本等十几种。

附注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张南轩文集序》,《朱子全书》第24册,第3661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三《答胡季随》,《朱子全书》第22册,第2514页。 ③〔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答宋深之》,《朱子全书》第23册,第2774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