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453
颗粒名称: 7.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存)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237-238
摘要: 此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纲目体史书,乾道八年朱子编出凡例,写出初稿,而后交由门人蔡元定、李伯谏、詹体仁等分工完成。全书系据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举要》、胡安国《资治通鉴举要补遗》等,“别为义例,增损櫽括”而成。朱子以其理学家的眼光,“陶铸历代之偏驳,会归一理之纯粹”,将其理学思想贯穿其中。其中,特别突出的是《资治通鉴》对三国史实,以魏国纪年,朱子则改作以蜀汉纪年,以此宣扬封建正统观念。叙述中以“义理”为标准,或褒或贬。以大字提要称纲,小字叙事为目,每事有一提纲,从而创立了编年纲目体,成为最早的纲目体史书。此书朱子曾多次反复修改,生前来不及刊行。
关键词: 朱熹 编著 资治通鉴

内容

此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纲目体史书,乾道八年(1172)朱子编出凡例,写出初稿,而后交由门人蔡元定、李伯谏、詹体仁等分工完成。全书系据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举要》、胡安国《资治通鉴举要补遗》等,“别为义例,增损櫽括”①而成。
  朱子以其理学家的眼光,“陶铸历代之偏驳,会归一理之纯粹”,将其理学思想贯穿其中。其意在于用春秋笔法,昭鉴戒,辨名分,正纲常,从而达到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其中,特别突出的是《资治通鉴》对三国史实,以魏国纪年,朱子则改作以蜀汉纪年,以此宣扬封建正统观念。叙述中以“义理”为标准,或褒或贬。以大字提要称纲,小字叙事为目,每事有一提纲,从而创立了编年纲目体,成为最早的纲目体史书。此书朱子曾多次反复修改,生前来不及刊行。已知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嘉定十二年(1219)真德秀泉州郡斋刻本。

附注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资治通鉴纲目序》,《朱子全书》第24册,第3633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