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朱子编著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445
颗粒名称: 二 朱子编著书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5
页码: 235-249
摘要: 黄榦《朱文公行状》列朱子“编次”的著作有《语孟集义》《孟子指要》《中庸集略》《孝经刊误》《小学》《通鉴纲目》《本朝名臣言行录》《古今家祭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以及在世时“未能脱稿”的《礼书》,和“世多用之,然其后亦多损益,未暇更定”的《家礼》,共13种。大率亦择其要者而言之,其未录者还有《谢上蔡语录》《延平答问》《程氏外书》等十几种。以下将朱子“编次”的著作分为编著与编校两类,其中编著的著作有21种,编校的有8种,依次分述于后。
关键词: 朱熹 生平 编著

内容

黄榦《朱文公行状》列朱子“编次”的著作有《语孟集义》《孟子指要》《中庸集略》《孝经刊误》《小学》《通鉴纲目》《本朝名臣言行录》《古今家祭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以及在世时“未能脱稿”的《礼书》,和“世多用之,然其后亦多损益,未暇更定”的《家礼》,共13种。①大率亦择其要者而言之,其未录者还有《谢上蔡语录》《延平答问》《程氏外书》等十几种。
  以下将朱子“编次”的著作分为编著与编校两类,其中编著的著作有21种,编校的有8种,依次分述于后。
  (一)编著1.诸家祭礼考编(佚)绍兴十七年(1147)春,朱子编成此书。《朱子语类》载:“某自十四岁而孤,十六而免丧。是时祭祀,只依家中旧礼,礼文虽未备,却甚齐整。先妣执祭事甚虔。及某年十七八,方考订得诸家礼,礼文稍备。”②此书当时未刊。
  2.家藏石刻集(佚)绍兴二十六年(1156)八月,朱子据其父所遗藏及其后所增石刻,凡数十种,录而成编。自作序云:“予少好古金石文字,家贫,不能有其书,独时时取欧阳子所集录,观其序跋辨证之辞以为乐。……来泉南,又得东武赵氏《金石录》观之,……于是始胠其橐,得故先君子时所藏,与熹后所增益者凡数十种,虽不多,要皆奇古可玩,悉加标饰,因其刻石大小,施横轴悬之壁间。”①3.论语要义(佚)成书于隆兴元年(1163)。在此书之前,朱子曾另编有一“遍求古今诸儒之说”且“诵之既久”集解《论语》的同类著作,从学李侗之后,方知所编或“穿凿支离”无所取,或虽“引据精密”,辞句可观,然与圣人之“微意”不合。故在此基础上,废弃“诸儒之说”不用,而独取二程及其门人之说加以重编,补辑订正而成。
  此书曾于乾道二年(1166)刻印于武阳学(即邵武军学,武阳为邵武别称——编者注),朱子《答何叔京》云:“伯崇云《论语要义》武阳学中已写本,次第下手刊板矣。若成此书,甚便学者观览。”②4.延平答问一卷(存)约编成于隆兴元年(1163)九月。朱子于绍兴二十八年(1158)春正式拜李侗为师,是其“弃禅归儒”的开端,在其学术思想的发展上,具有正本清源的重要意义。此后到李侗逝世之年(隆兴元年,1163)为止的短短几年中,朱子或往延平面学,或书信往来请益。这些往来书札在李侗逝世后不久,即由朱子编辑成册,此即《延平答问》一书。
  此书自丁丑至癸未(1157—1163年)的书札,后附李侗《与刘平甫》书二通,共一卷,乃朱子手订。最早的宋代刻本,就是一卷本。现存较早的版本,有明正德八年(1513)李侗十四世孙李习延平刻本,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熊尚文刻本。
  5.孟子集解(佚)此书初稿成于绍兴三十年(1160),乾道二年(1166)七月,加以修订。乾道六年至七年(1170—1171)还在修改,参加者有蔡元定、李伯谏等。《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二《答蔡季通》云:“《孟子解》看得两篇,改易数处,颇有功。”①又云:“伯谏书中说托料理《孟子集解》,今纳去旧本两册。更《拾遗》《外书》……各自抄出,每段空一行,未要写经文,且以细书起止写之,俟毕集,却剪下粘聚也。”②考李伯谏从学朱子是在乾道六年(1170)至八年③,故其帮助朱子“料理”即修改《孟子集解》大约在乾道七年(1171)。
  6.论孟精义三十四卷(存)乾道八年(1172)春成书。分别为《论语精义》二十卷、《孟子精义》十四卷。因隆兴元年(1163)朱子所编《论语要义》一书详于义理而略于名物字句训诂,为便于童蒙习学,同年又作《论语训蒙口义》。《论语精义》就是在此二书基础上,加以增补和修改,取张载、范祖禹、吕希哲、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时诸家之说,整理而成。
  《孟子精义》原名《孟子集解》,始撰于乾道年间。乾道八年(1172)在建阳与《论语精义》合刻,朱子将之合称为《论孟精义》。此后又易名为《语孟要义》,再改名《集义》。流传于后世的《四书章句集注》,其中《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就是在《论孟精义》的基础上于淳熙四年(1177)编成的。
  此书今已无单刻本流传,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四著录一明抄本,现存的则以丛书本居多,如《朱子遗书》本、四库全书本和西京清麓丛书本等。
  7.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存)此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纲目体史书,乾道八年(1172)朱子编出凡例,写出初稿,而后交由门人蔡元定、李伯谏、詹体仁等分工完成。全书系据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举要》、胡安国《资治通鉴举要补遗》等,“别为义例,增损櫽括”①而成。
  朱子以其理学家的眼光,“陶铸历代之偏驳,会归一理之纯粹”,将其理学思想贯穿其中。其意在于用春秋笔法,昭鉴戒,辨名分,正纲常,从而达到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其中,特别突出的是《资治通鉴》对三国史实,以魏国纪年,朱子则改作以蜀汉纪年,以此宣扬封建正统观念。叙述中以“义理”为标准,或褒或贬。以大字提要称纲,小字叙事为目,每事有一提纲,从而创立了编年纲目体,成为最早的纲目体史书。此书朱子曾多次反复修改,生前来不及刊行。已知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嘉定十二年(1219)真德秀泉州郡斋刻本。
  8.资治通鉴纲目提要五十九卷(佚)《宋史·艺文志二》著录。《直斋书录解题》卷四著录《通鉴纲目》五十九卷云:“大书者为纲,分注者为目,纲如经,目如传。此书尝刻于温陵,别其纲谓之提要,今板在监中。”②另据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著录,此书在南宋确有刊本流行,著录云:“右资治通鉴纲目提要,存其纲而去其目。如春秋之经也。希弁所藏,乃赵希琴刻于庐陵者。”③9.八朝名臣言行录前集十卷、后集十四卷(存)此为朱子在乾道年间(1165—1173)在建阳编撰的一部传记体史书,成书于乾道八年(1172)。前集为《五朝名臣言行录》十卷,收北宋太祖至英宗五朝55人的传记史料;后集为《三朝名臣言行录》十四卷,收神宗至徽宗三朝44人的传记史料。本书取材以宋朝“名臣言行之迹多有补于世教”者为标准,杂采碑传、行状、笔记、杂史等,以辑录前人著述材料的方式编纂成书,并一一注明出处。在编纂体例上,本书首创了将传主的事迹分为生平行履、论学语录、著者评论“三段式”的叙述方法,是一部了解北宋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此书现存最早刻本为宋淳熙刻本,题《五朝名臣言行录》十卷、《三朝名臣言行录》十四卷,中国国家图书馆存。
  10.伊洛渊源录十四卷(存)这是我国最早的学术思想史专著,成书于乾道九年(1173)。书中列入了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五人,史称“北宋五子”,以及他们的门人弟子共44人的言行,来说明他们的学术传承和师友渊源。全书以宋代儒家学派中影响最大的程颢、程颐,即“二程洛学”为中心,而兼及周敦颐的濂学、张载的关学。
  朱子在本书中,创造了一个“伊洛渊源”传授系统,试图以此排除北宋诸子之间自成门户的偏颇,从而揭示出北宋理学学派传授的渊源。这是朱子“以经治史”的思想在理学学术思想上的一个具体运用,也是他远远胜过以往理学家的卓异之处。
  在编撰体例上,《伊洛渊源录》一书既继承了纪传体史书的传统,又借鉴了禅宗传灯录的编纂形式,将传主的事迹分为记行的“事状”和记言的“遗事”两节。事状采录传主的行状、铭记、年谱、事略等,遗事则多取传主语录。这种编纂形式,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元人编《宋史》,其中《道学传》《儒林传》即以此书为蓝本。同时,此书也开创了如明宋端仪《考亭渊源录》、黄宗羲《宋元学案》《明儒学案》这一类“学案体”史书的先河。
  此书现存最早刻本为元刊本,现存上海图书馆。
  11.古今家祭礼二十卷(佚)此为朱子编纂的一部祭礼汇编,共采集“《通典》《会要》所载,以及唐、本朝诸家祭礼”①,网罗二十家,以广其传,故《宋史·艺文志一》著录此书名为《二十家古今祭礼》。成书于淳熙元年(1174)。朱子认为“盖人之生,无不本乎祖者,故报本反始之心,凡有血气者之所不能无也”②。为敦化导民,尊祖敬宗,推行纲常风教,故编此书。
  此书最早的刊刻者为郑伯熊,字景望,乾道五年(1169)始官福建路常平提举。时常平司设司建宁(治今福建省建瓯市),以故与朱子往来密切。受之委托,刻印此书。据朱熹跋,原本十六篇(卷);而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宋刊本又有二十卷本,当为此后补刊本。
  12.弟子职一卷(佚)成书于淳熙元年(1174)。《弟子职》一书,本为春秋时管仲所撰,用以训诫子弟、开启童蒙的传统读物。朱子为此书广为搜集众家之解说,作了章句和注解,委托时任建宁知府的友人傅自得刊行于建宁。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卷五上:“右《弟子职》一书,杂见于《管子》之篇。朱文公揭其入学受业事师之法。以为章句,参以众说,辅其注文云。”①13.近思录十四卷(存)成书于淳熙二年(1175),是朱子与吕祖谦共同编辑的一部理学入门书,也是我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哲学文章选集。
  淳熙二年(1175)四月,吕祖谦与朱子在建阳相会,共聚于崇泰里马伏寒泉精舍。他们共同研读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人的著作,深感四子理学著作博大精深,难以为初学者掌握。“因掇其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以为此编”。从四子的《太极易说》《易通》《西铭》《正蒙》《经学易窟》《二程遗书》等23种著作中,辑出622条,分为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教学、警戒、辨异端、观圣贤十四卷。“盖凡学者所以求端用力、处己治人之要,与夫所以辨异端、观圣贤之大略,皆粗见其梗概。”②“循是而进,自卑升高,自近及远,庶几不失纂集之指”③。此书内容广泛涉及程朱理学本体论、认识论、修养论等各个层面,被称为“性理诸书之祖”④。
  此书于次年(1176)由婺州潘景宪刻板印行。此后,分别有淳熙五年(1178)张栻长沙刻本和绍熙元年(1190)朱子漳州自刻本,以及建阳书坊刻本。现存的有《朱子遗书》本、四库全书本、正谊堂全书本、四部备要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14.家礼五卷(存)《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家礼》五卷附录一卷,并据清王懋竑《家礼考》判定此为伪书。束景南先生据《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陈淳《北溪集》等书中的有关记载,考定《家礼》确为朱熹所作,约草成于淳熙二年(1175)九月至三年(1176)二月。
  此书原本,据陈淳跋,“为篇有五,通礼居一,而冠、昏、丧、祭四礼次之,于篇之内各随事分章,于章之中又各分纲目。”①嘉定九年(1216),黄榦有《书晦庵先生家礼》一文,为朱子门人赵师恕余杭刻本《家礼》而作,称此书“切于人伦日用之常”。②此书刊本,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朱氏家礼》一卷;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作《家礼》五卷,并称“赵崇思刻之萍乡者,潘时举、李道传、黄榦、廖德明、陈光祖序跋附焉”。③现存以中国国家图书馆所存宋刊五卷本为最早。此外,还有明刻本、西京清麓丛书外编本、洪氏公善堂丛书本等。后人有《文公家礼集注》《家礼笺补》《家礼会通》《家礼仪节》等一系列注解之作,版本尤多。
  15.四家礼范五卷(佚)此书系张栻所编《三家昏丧祭礼》的重编本,约成书于淳熙三年(1176)。张栻所选三家为司马光、张载和程颐,淳熙三年六月刻印于桂林学宫,见《南轩集》卷三十三《跋三家昏丧祭礼》所载。朱子对张栻此书有昏、丧、祭礼而无冠礼不满,于是在此书基础上又增入吕大临一家及其冠礼方面的内容,易名为《四家礼范》,由刘珙刻印于金陵。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六著录云:“《四家礼范》五卷,张栻、朱熹所集司马、程、张、吕氏诸家,而建安刘珙刻于金陵。”16.婺源茶院朱氏世谱一卷(佚)此谱编成于淳熙十年(1183)五月。原刊本久佚。朱子《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云:“癸卯五月辛卯,因阅旧谱,感世次之易远,骨肉之易疏,……乃更为序次,定为《婺源茶院朱氏世谱》,而并书其后如此。仍录一通,以示族人。”此谱原文,束景南先生据《新安月潭朱氏族谱》卷一所载全文录出,见《朱熹佚文辑考》一书。
  17.孝经刊误一卷(存)成书于淳熙十三年(1186)八月。《孝经》是儒家专讲孝道的典籍,相传为孔子、曾参所著,实为孔子再传弟子以后的儒者所作。全书共十八章,主要内容教臣民行孝道,并由孝而劝忠,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因此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在东汉末被列为七经之一。在汉代,此书已有古文《孝经》和今文《孝经》之别,又有今文之郑玄注与古文之孔安国传之分。对其内容之异同,学者颇有争论。唐代,玄宗李隆基御注《孝经正义》颁行天下,郑注和孔传从此散佚不行。
  淳熙间,朱子对此书的经文产生了怀疑。此外,他还发现,《孝经》中有些言语,竟然抄自《左传》和《国语》等书。有门人问,是否《左传》和《国语》引用《孝经》的文字呢?朱子回答说,不是,因为“其言在《左氏传》《国语》中,即上下句文理相接,在《孝经》中却不成文理”。因此,他认为此书“只是前面一段是当时曾子闻于孔子者,后面皆是后人缀缉而成”①。
  有见于此,他于淳熙十三年(1186),依据古文《孝经》重新刊定,撰《孝经刊误》一卷。其要点是,将《孝经》分为经文和传文两个部分,即经一章,传十四章。首章从“仲尼闲居,曾子侍坐”起,至“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为经,乃“夫子、曾子问答之言,而曾氏门人之所记也。”以下十四章为传,乃后儒“杂引传记以释经文”①。此外,朱子还将其考定,系后人掺入的223字从旧文中删去。
  对《孝经》有疑,前人早已有之。宋代则还有胡宏、汪应辰等人,而对经文予以大胆删削,则始自朱子。故前人对此评价云:“抱遗经于千载之后,而能卓然悟疑辨惑,非豪杰特起独立之士,何以及此?后学所不敢仿效,而亦不敢拟议也。”②清朱彝尊《经义考》也认为“自汉以来注疏家莫能删削经文只字者,删之自朱子《孝经刊误》始也。”③正因为如此,也引起后人的颇多指责,如清人毛奇龄曾著《孝经问》一书,专门攻驳朱子的《孝经刊误》。
  此书在宋代,曾有单刻本行世。据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卷五上载,宋本后有庐山胡冰叙。今宋本久佚,单刻本有明崇祯程一础拙斋刻本外,清刻以丛书本居多。
  18.小学六卷(存)成书于淳熙十四年(1187)六月,是朱子编纂的一部启蒙读物。其主要内容是“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④。
  此书最早是由朱子列出大纲,而交给其门人刘清之(字子澄,1134—1190(,编出初稿。淳熙十四年(1187),朱子在刘子澄鄂州本的基础上,又作了改编,委托建阳蔡元定刊刻此书,并将此书写名为《武夷精舍小学之书》。这是《小学》一书定本的最早刻本,也是朱子在武夷精舍开始实行童蒙教育的重要实践。对此,朱子有《训蒙绝句·小学》一诗云:洒扫庭堂职足供,步趋唯诺饰仪容。
  是中有理今休问,教谨端详体立功。⑤该书共六卷,分为内篇四: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外篇二:嘉言、善行。内篇述虞夏商周圣贤之言行,外篇皆述汉以来圣贤之言行。此书刊行之后,数百年来,一直是儒家实行启蒙教育的重要教材,被誉为“作圣之基”。
  19.中庸辑略二卷(存)此书成于淳熙十六年(1189),乃据石〓辑《中庸集解》一书删节而成。故朱子《中庸章句序》有“既为定著《章句》一篇,以俟后之君子。而一二同志,复取石氏书删其繁乱,名以《辑略》,且记所尝论辨取舍之意,别为《或问》,以附其后”①诸语,说的就是《中庸辑略》的成书过程。
  石氏所编《中庸集解》,汇集了周敦颐、二程、张载、吕大临、谢良佐、游酢、杨时、侯仲良、尹焞诸家之说。乾道九年(1173)朱子为之作序,赞扬此书谨密详审。淳熙十六年(1189),朱子在二次序定《中庸章句》之时,取石氏之书重为删定,更名为《辑略》,而仍以《集解》原序冠其首,且与《章句》《或问》诸书并行于世。故在宋人的版本目录,就有这样的著录。如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卷五上载:“《中庸章句》一卷《或问》二卷、《中庸辑略》二卷、《大学章句》一卷《或问》二卷。右晦翁先生既定著章句于经文之下,又述平时问答所疑以为《或问》。《中庸》又述《辑略》两卷,盖集伊洛诸儒之说也。希弁所藏各两本,岳麓书院精舍及白鹿洞书院所刊者。”说明在南宋时,已有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两种刊本行世。
  《中庸辑略》现存最早的刻本是宋庆元元年(1195)至嘉定十七年(1224)浙刻本,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
  20.孟子要略(存辑佚本)绍熙三年(1192)成书,亦称《孟子指要》或《孟子要指》。庆元间(1196—1200)又经修改,《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一《答黄直卿》云:“病中看得《孟子要略》章章分明,觉得从前多是衍说。已略修正,异日写去。此书似有益于学者,但不合颠倒却圣贤成书,此为未安耳。”①所言指的就是庆元年间的修改之事。此书原本久佚,卷数未详。今存清刘传莹辑本五卷,附录一卷,有《曾文正公全集》本、西京清麓丛书外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真德秀有《孟子要略序》一文,见于《西山真文忠公文集》卷二十九,乃为绍定四年至五年(1231—1232)建宁知府陈鞾刊刻此书而作。
  21.绍熙州县释奠仪图一卷(存)成书于绍熙五年(1194)。乃朱子针对宋代州县学校缺少祭奠先圣先师礼仪的范式和标准文本而撰。绍兴二十五年(1155),朱子官同安主簿时,曾取《周礼》《仪礼》《唐开元礼》《绍兴祀令》等,“更相参考,画成礼图,训释辨明,纤悉毕备”②,供执事与县学诸生观览。此为此书之初稿。
  淳熙六年(1179)知南康军,上状颁降礼书,又乞增修礼书。绍熙元年(1190)知漳州,复列上释奠礼仪数事,“且移书礼官督趣,乃得颇为讨究”③。为释奠礼之再修。
  绍熙五年(1194)知潭州,适逢其门人詹元善为太常少卿,始复取往年所颁敕命下到潭州。朱子“于是力疾躬为钩校,删剔猥酿,定为数条,以附州案,俾移学官”④,此为最后之定本,刊行于潭州郡学。
  此书现存的版本有四库全书本、指海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二)编校1.谢上蔡语录三卷(存)绍兴二十九年(1159)三月编校。谢上蔡,即谢良佐(1050—1103年),字显道,蔡州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二程弟子,程门四先生之一,此书为其语录集。此书以泉州曾恬所录抄本和刻本各一种,崇安胡安国所录抄本两篇,相互参校,删去非谢氏语而误入者五十余章①编为二卷;又得遗语三十余章,别为一卷,计为三卷,由胡宪作跋于后。
  此书最早刻本是江西刻本,现存最早的是宋端平二年(1235)闽川黄状猷刻《诸儒鸣道》本。其他版本尚有《朱子遗书》本、四库全书本以及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2.程氏遗书二十五卷、附录一卷(存)乾道四年(1168)成书,原名《程氏遗书》,今存版本均作《二程遗书》。内容为二程的讲学语录,由二程门人所记,朱子在广搜底本的基础上,为之编订。
  二程逝世后,所传语录,有李籲、吕大临、谢良佐、游酢、苏昞、刘绚、刘安节、杨迪、周孚先、张绎、唐棣、鲍若雨、邹柄、畅大隐诸家,然多散乱失次,且各随学者之意,记录往往不同。这对传播二程的学术思想显然是极其不利的。为订正其误,朱子特编此书。
  朱子有《程氏遗书后序》述此甚详。《别录》一卷,录《明道先生行状》《伊川先生祭文》,以及奏状等语录之外的文章。
  此书现存的版本有宋刻本《河南程氏全书》本、《二程全书》本、四库全书本、四部备要本等。
  3.校正伊川易传四卷(存)北宋程颐撰,故又名《程氏易传》。朱子编校于乾道四年至五年(1168—1169),而交婺州吕祖谦刻印。朱子《答吕伯恭》书二中提到过这件事。②吕祖谦则有《书校本伊川先生易传后》云:“近复得新安朱熹元晦所订,雠校精甚,……乃取刊诸学宫。”③朱子对此书的评价是,“《易传》义理精,字数足,无一毫欠阙。……只是于本义不相合。……程先生只说得一理”④。由于程颐解《易》,只重义理的发挥,而忽视对其本义及象数的研究,故朱子对此书不甚满意,这也是朱子在此前后撰著《周易本义》《易学启蒙》诸书的动因之一。
  此书刻本,据清末民初版本学家傅增湘著录,有宋刊本朱子《晦庵先生校正伊川易传》,载《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一。
  4.程氏经说七卷(佚)北宋程颢、程颐撰。朱子编校于乾道六年(1170),而将此书与《遗书》《文集》均交由福建路转运司提举郑景望刊行于建宁。据束景南考证,此书卷一《系辞说》,卷二《书说》,卷三、四《诗说》,卷五《春秋传》,卷六《论语说》《孟子说》和《小序》,卷七《程颢改正大学》《程颐改正大学》。①5.河南程氏文集十二卷(佚)北宋程颢、程颐撰,朱子编校于乾道六年(1170),而委托时在建宁任职的福建路转运司提举郑景望刊行,后人称为“建宁小字本”。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七著录此本云:“《河南程氏文集》十二卷。二程共为一集,建宁所刻本。”②指的就是朱子编校本。
  此书诸家年谱均未录,束景南据朱子《文集》中与友人张栻、刘珙,门人蔡元定等的书信往来,考证此书为朱子编订。③按河田羆《静嘉堂秘籍志》卷二十三著录《重刊二程全书》六十五卷,明弘治刊本。题宋朱子编,实为明人据朱子所编《遗书》《外书》《经说》《文集》等合为一书刊行,并非朱子另有此《全书》之编。
  6.程氏外书十二卷(存)编成于乾道九年(1173),是《河南程氏遗书》的续编。内容与《遗书》相同,也是二程的讲学语录。所据为朱光庭、陈渊、李参、冯忠恕、罗从彦、胡安国、游酢诸家所记,共152条。以《遗书》之外,“特以取之之杂,或不能审其所自来”④,即取材比较杂芜,有的材料出处不明等篇章而成,故朱子告诫读者,此书“当精择而审取之”①。
  此书南宋时,即有与《遗书》合刊本行世。
  7.周子太极通书一卷(存)此书经朱子数次编订,有长沙本、建安本、南康本之别,书名亦不尽相同。长沙本名《周子太极通书》,编订于乾道二年(1166),同年由刘珙刻印于长沙。此本之特点,在于沿用胡宏传本的篇章,“又削去分章之目,而别以‘周子曰’”②,《太极图》则仍在《通书》之后。
  建安本与长沙本书名相同,编订于乾道五年(1169)。此本的特点是将《太极图》置于《通书》卷首,以“总摄”全书。书之篇章,“亦皆复其旧贯”。次年(1170),此本又由张栻刻印于严陵学宫。张栻有《通书后跋》云:“濂溪周先生《通书》,友人朱熹元晦以《太极图》列于篇首,而题之曰《太极通书》。某刻于严陵学宫,以示多士。”③南康本书名,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九所载,作《周子通书遗文遗事》。并著录说:“侍讲朱熹集次,刊于南康。”④所谓“集次”,本于朱子南康本《再定太极通书后序》所云:“右周子《太极图》并《说》一篇,《通书》四十章,世传旧本遗文九篇,《遗事》十五条,《事状》一篇。熹所集次。”⑤此本编订于淳熙六年(1179)五月,锓板于南康学宫。此本的特点是,在建安本的基础上,又据杨方九江故家传本、延平本《太极通书》得以相互参校,将其“舛陋犹有未尽正者”校而正之,由此成为此书的最后定本。
  8.张南轩文集四十四卷(存)成书于淳熙十一年(1184)。此书为友人南轩张栻去世后,朱子受其弟定叟张构之请,为之编校。在定叟所提供遗稿“四巨编”的基础上,朱子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广为访求遗稿,“得诸四方学者所传,凡数十篇”,又将往日与张栻的书信读之,将“多有可传者”增入其中。二是参校,取其已摹印流传的“别本观之”,发现多为早年“未定之论”,而“近岁以来谈经论事、发明道要之精语,反不与焉”,于是将搜访所得遗稿,与其“参伍相校”,①断以张栻晚年定论,编为四十四卷。三是检勘误字。《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三《答胡季随》云:“《南轩集》误字已为检勘,今却附还。”②四是为其刻印。卷五十八《答宋深之》云:“南轩文,此间镂版有两本,其一熹为序者,差不杂。”③此书现存的版本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刊残本(存二十八卷)(1981年收入《善本丛书》影印本),明嘉靖元年(1522)建阳刘氏翠岩堂慎思斋刻本等十几种。

附注

①〔宋〕黄榦:《勉斋集朝奉大夫华文阁待制赠宝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谥文朱先生行状》,《朱子全书》 ,第27册,第564—565页。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九十《礼七·祭》,第2317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家藏石刻序》,《朱子全书》第24册,第3608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答何叔京》,《朱子全书》第22册,第1803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二《答蔡季通》,《朱子全书》第25册,第4675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二《答何叔京》,《朱子全书》第25册,第4696页。 ③参见方彦寿:《朱熹书院与门人考》,第39—40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资治通鉴纲目序》,《朱子全书》第24册,第3633页。 ②〔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四《编年类》,第118页。 ③〔宋〕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六《礼注类》,第288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一《跋古今家祭礼》,《朱子全书》第24册,第3825页。 ①〔宋〕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朱序》,《朱子全书》第13册,第163页。 ③〔宋〕吕祖谦:《东莱集》卷七《题近思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二《近思录》,第780页。 ④①〔宋〕陈淳:《北溪大全集》卷十四《代陈宪跋<家礼>》,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黄榦:《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二十《书晦庵先生家礼》,宋集珍本丛刊本。 ③〔宋〕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六《礼注类》,第288页。 ①〔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二《孝经》,第2141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十六《孝经刊误》,《朱子全书》第23册,第3204—3213页。 ②〔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孝经类》,第71页。 ③〔清〕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二十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题小学》,《朱子全书》第24册,第3671页。 ⑤〔宋〕朱熹:《训蒙绝句·小学》,《朱子全书》第26册,第6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中庸章句序》,《朱子全书》第24册,第3675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一《答黄直卿》,《朱子全书》第25册,第4654—4655页。 ②〔清〕王懋竑:《朱子年谱》卷一,《朱子全书》第27册,第111页。 ③〔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三《书释奠申明指挥后》,《朱子全书》第24册,第3927页。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三《书释奠申明指挥后》,《朱子全书》第24册,第3928页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谢上蔡语录后序》,《朱子全书》第24册,第3609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三《答吕伯恭》,《朱子全书》第21册,第1424页。 ③〔宋〕吕祖谦:《东莱集》卷七《书校本伊川先生易传后》,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十七《易三·纲领下》,第1651页。 ①参见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第441—443页。 ②〔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七《别集类中》,第504页。 ③束景南:《朱熹佚文辑考》,第735—736页;又见《朱熹年谱长编》,第441—443页。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程氏外书后序》,《朱子全书》第24册,第3638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程氏外书后序》,《朱子全书》第24册,第3639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周子太极通书后序》,《朱子全书》第24册,第3628—3629页。 ③〔宋〕张栻:《南轩集》卷三十三《通书后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九《儒家类》,第276页。 ⑤〔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再定太极通书后序》,《朱子全书》第24册,第3652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张南轩文集序》,《朱子全书》第24册,第3661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三《答胡季随》,《朱子全书》第22册,第2514页。 ③〔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答宋深之》,《朱子全书》第23册,第2774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