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学同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0405
颗粒名称: (二)理学同道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1
页码: 167-177
摘要: 张栻,字敬夫,一字钦夫,号南轩。父张浚,号紫岩,宋南渡后抗金名将。张栻以父荫补官,曾历官严州知州、吏部侍郎兼侍讲,知江陵府兼湖北路安抚使等。他是与朱子最亲密的理学同道,历史上,与朱子、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张栻在三十一岁时,遵从其父之命,从武夷胡安国之子胡宏学。其特点是以义理来说《春秋》,即借阐释《春秋》经文而明儒家的纲常伦理。这一学派,理学史上又称“南轩学派”。张栻与朱子交往前后达十四年。此前,朱陆双方并不相识,是由吕祖谦从中牵线召集,促成了此次理学史上著名的学术盛会的召开。由于韩元吉年长朱子十二岁,又是其好友吕祖谦的岳父,故朱子尊称其为“韩丈”。
关键词: 朱熹 生平 友人

内容

张栻(1133—1180),字敬夫,一字钦夫,号南轩。汉州绵竹(今四川省绵竹市)人。父张浚,号紫岩,宋南渡后抗金名将。张栻以父荫补官,曾历官严州知州、吏部侍郎兼侍讲,知江陵府兼湖北路安抚使等。他是与朱子最亲密的理学同道,历史上,与朱子、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
  张栻在三十一岁时,遵从其父之命,从武夷胡安国之子胡宏学。胡安国是以治《春秋》学见长的理学家。其特点是以义理来说《春秋》,即借阐释《春秋》经文而明儒家的纲常伦理。他曾任湖南提学之职,后隐居衡岳,建碧泉书堂,长期在此讲学。胡宏是胡安国的季子,他少从学于其父,后又从学于杨时的弟子侯仲良。他学术精湛,学问渊博,人称五峰先生。张栻受胡宏的影响很深,他后来在长沙城南、岳麓书院讲学,成为湖湘学派的继承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这一学派,理学史上又称“南轩学派”。
  乾道三年(1167)八月,朱子从武夷山来到岳麓书院,与张栻就“太极”“中和”“仁”等方面的学术问题开展讨论,史称“朱张会讲”,开了中国书院史上不同学派之间开展学术讨论的先河。
  张栻与朱子交往前后达十四年。他们书信往来频繁,就共同关心的学术问题不断进行讨论,涉及的范围上至性命义理,下至洒扫应对,无所不包,从而促进了闽学与湖湘学的发展。
  张栻不幸英年早逝,朱子极为悲痛,为其书写《神道碑》,并在武夷山整理和出版了他的著作《南轩集》。又为之作《画像赞》云:扩仁义之端,至于可以弥六合;谨善利之判,至于可以析秋毫。拳拳乎其致主之切,汲汲乎其干父之劳。仡仡乎其任道之勇,卓卓乎其立心之高。知之者,识其春风沂水之乐;不知者,以为湖海一世之豪。……①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人称东莱先生,婺州金华(今浙江省金华市)人。少从福州林之奇、玉山汪应辰学,又曾从崇安胡宪游,故吕祖谦与朱子有同门之谊。隆兴间(1163—1164)举进士。历官太学博士、严州教授、秘书郎、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等职。
  吕祖谦家学渊源深厚。其高祖吕希哲是北宋理学家,曾师从二程。曾祖吕好问、祖吕本中、父吕大器,或以文学名世,或以理学传家。故吕祖谦所创浙东婺学学派,在学术上主明理躬行,标举由经入史,经史并重,反对空谈心性。在师承关系上,主张不宗一师,不私一说,在坚持以儒家思孟学派“治心养性”“穷理尽性”的基础上能博采众长。
  吕祖谦博学多识,与朱子、张栻为友,并称“东南三贤”。在学术上,他与朱子曾有过多次合作。
  淳熙二年(1175),吕祖谦到建阳寒泉精舍与朱子相会,共同研读周敦颐、二程和张载的理学著作,并从北宋四子的著作中辑录出六百二十二条,编成十四卷的理学入门书《近思录》。接着,他们又共赴江西铅山,参加鹅湖之会。此前,朱陆双方并不相识,是由吕祖谦从中牵线召集,促成了此次理学史上著名的学术盛会的召开。
  淳熙六年(1179),朱子在知南康军任上,修复了白鹿洞书院。为了让后人更好地了解这座著名书院的始末及变迁,他驰函邀请吕祖谦撰《白鹿洞书院记》,希望此记“非独以记其事,且使此邦之学者与有闻焉,以为入德之门”①,“白鹿书院承为记述,非惟使事之本末后有考焉,而所以发明学问始终深浅之序尤为至切。此邦之士蒙益既多,而传之四方,私淑之幸又不少矣”②。为了这篇记文,二人书信往来频繁,反复讨论记文措辞,定稿后,刻石立碑以记。
  吕祖谦与朱子的学术思想虽不尽一致,但二人相互尊重,相交甚契。淳熙八年(1181)八月,吕祖谦不幸逝世,朱子悲痛万分,说:“伯恭逝去,令人悲痛不可言……吾道之衰一至于此。”①并为之作《画像赞》曰:以一身而备四气之和,以一心而涵千古之秘。推其有,足以尊主而庇民;出其余,足以范俗而垂世。②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绍兴进士。历官太常博士、太子侍读、秘书监、江东转运副使等职。诗与尤袤、陆游、范成大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在学术上,则以《易》学见长。早年从学于张浚,受其影响,力主抗金,反对苟安。
  杨万里在未识朱子之前,就已从张栻之处熟知其名,心存仰慕。有诗云:“我未识公,得之钦夫,云今杰魁,舍公则无。”③故在淳熙十二年(1185)五月官吏部郎中时,杨万里在其所撰《淳熙荐士录》中就荐举了以朱子为首的60位名士。称朱子为“学传二程,才雄一世。虽赋性近于狷介,临事过于果锐,若处以儒学之官,涵养成就,必为异才”④。当时任宰相的是王淮,朱子在浙东六劾唐仲友的果决、执着令其记忆犹新,焉敢再用朱子?尽管这样,朱子还是认为“诚斋荐语精当,真无愧词。第顾衰踪不足为重,而恐或反为累耳”⑤。次年七月,杨万里又一次荐举朱子,认为“熹之才气,大用之则应变,小用之则拨烦”,⑥并对朝廷对其长期闲置的做法提出质疑。
  淳熙十五年(1188)四月,朱杨二人在江西玉山县初次见面,彼此一见倾心。杨万里后来有诗云:我初识公,玉山道间。我病外补,公征入关。
  平生相闻,恨不相识。既曰识只,一见相得。
  猝猝一见,握手绝倒。借曰不款,亦慰怀抱。
  自此与公,好如弟昆。我齿兄公,公贤我先。①自此之后,二人交往频繁,相互唱和,书信不断。《诚斋集》中有《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寄朱元晦长句以牛尾貍黄雀冬猫笋伴书》《戏跋朱元晦楚辞解》《晓过新安江,望紫阳山怀朱元晦》等诗作;《朱文公文集》中则有《答杨廷秀》书,以及《戏答杨廷秀问讯离骚之句二首》等诗作。绍熙五年(1194),杨万里还遣其子杨长孺从学于朱子。
  对杨万里其人其诗,朱子亦甚为赞赏。“杨诚斋廉介清洁,直是少。”②认为杨万里的诗有创新之处,“江西之诗,至山谷一变,至杨廷秀,又再变”③。
  朱子逝世后,杨万里写下了《祭朱侍讲文》,表达其悲痛的心情:我欲从公,临水登山,万仞峰头,携节扪天。
  揭取北斗,酌海为酒。染云为裳,剪霞为袖。
  海波若干,更借银河。二老醉倒,顿足浩歌。有昊降割,曾不慭遗。夺国忠贤,夺我友师。赴告正来,一恸欲死。已乎元晦,吾道已矣。诀不公面,哭不公闻。生刍一束,以沥我肝。呜呼哀哉,尚飨。④韩元吉(1118—1187),字无咎,号南涧,开封雍丘(今河南省杞县)人,徙居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先后历官龙泉(今浙江省龙泉市)主簿、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市)知县、权礼部尚书,后出知婺州(治今浙江省金华市),又任建宁(治今福建省建瓯市)知府,吏部尚书等职。从学于程颐门人尹焞,故《宋元学案·和靖学案》称其“学于和靖而友朱子”。①朱子始识韩元吉,应在绍兴二十九年(1159)。其时,韩元吉正官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市)知县。这年八月,因参知政事陈康伯荐,诏朱子与徐度、吕广问、韩元吉同赴行在,②但朱子不赴。隆兴元年(1163)十月,朱子赴阙奏事,在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与韩见面,临别时,韩元吉有诗《送朱元晦》云:前年恨君不肯来,今年惜君不肯住。
  朝廷多事四十年,愚智由来各千虑。
  君来正值求言日,三策直前真谏疏。
  诋诃百事推圣学,请复国仇施一怒。
  我知君是谏诤才,主上聪明得无误。③表达的是对朱子奏事垂拱殿的赞许。
  由于韩元吉年长朱子十二岁,又是其好友吕祖谦的岳父,故朱子尊称其为“韩丈”。此后二人书信往来频繁,内容多关儒佛之异,及尹焞相关著作方面的学术问题。淳熙二年(1175),韩元吉官建宁(治今福建省建瓯市)知府,二人得以密切交往。淳熙三年(1176)六月,朱子以“操行耿介”之士被授为秘书省秘书郎,即出于参知政事龚茂良和韩元吉的力荐。
  淳熙十年(1183)四月,朱子武夷精舍建成,韩元吉欣然为之作记。文称“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山,在武夷一舍而近,若其后圃。暇则游焉,与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④。朱子《九曲棹歌》问世后,韩元吉又是朱子友人中最早的唱和者。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省永康市)人,是一位才气纵横,喜谈兵法和政事的思想家。政治上力主抗金。乾道五年(1169),上《中兴五论》反对和议,未被采纳。生平前后三次被人诬告陷害入狱。绍熙四年(1193),中状元,授建康签判,未行而卒。
  陈亮与朱子论学不合,曾多次进行著名的“王霸义利之辩”,但在私人感情上,两人却是好朋友。朱子在浙东连上六状弹劾唐仲友,而陈亮则与唐仲友有姻亲关系(唐仲友弟唐仲义与陈亮是连襟),于是唐家托陈亮前去说情,但陈亮认为此事应由朱子“自决”而拒绝为唐游说。朱子为此赞扬陈亮“能以义胜私如此,真足为一世之豪矣”①。陈亮则评价朱子弹劾唐仲友之举“足以震动一世,使秘书(指朱子——编者注)得展其所为于今日,断可以风行草偃”,并指责唐仲友乃“奸狡小人,虽资其手足之力,犹惧其有所附托,况更亲而用之乎!物论皆以为凡其平时乡曲之冤,一皆报尽”。②绍熙元年(1190)十二月,陈亮被人诬陷入狱,朱子、辛弃疾等为之设法援救。陈出狱后,朱子请其为长子朱塾作一篇祭文,因朱塾生前最喜爱陈亮的文章,陈亮欣然同意。在祭文中,陈亮以“子之翁遇我不啻骨肉,而囚系之余,始知人亦惟其所遭耳”③之语来表达对朱子援救之情的感激。
  绍熙三年(1192)十二月,陈亮专程前往考亭看望朱子,在此与朱子讲学论政。陈亮为朱子作《朱晦庵画像赞》云:体备阳刚之纯,气合喜怒之正。睟面盎背,吾不知其何乐;端居深念,吾不知其何病。置之钓台捺不住,写之云台捉不定。天下之生久矣,以听上帝之正命。④次年正月,辛弃疾召赴行在,经考亭,与朱子、陈亮相聚。韩元吉之子韩淲有诗记陈亮此行云:平生四海几过从,晚向闽山访晦翁。
  又见稼轩趋召节,却随举子赴南宫。①绍熙五年(1194),陈亮不幸逝世,朱子为之书写了墓碑:“有宋龙川先生陈君同父之墓”十二字。②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象山,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乾道八年(1172)进士。历任隆兴府靖安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荆门知军等职。在政治上力主抗金,在荆门军,创修军城以备边防,卒于任上。
  陆九渊与朱子初识于淳熙二年(1175)五月的鹅湖之会,因学术见解不同而不欢而散。但在此后的学术辩难和相互攻驳中,也建立了友谊。
  朱子在南康(治今江西省庐山市),因严惩贪奸抑制豪右,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受到官私方乃至其门人如蔡元定、杨方等人的指责,故朱子上书枢密使王淮自请罢免。③而陆九渊却致书尤袤,为朱子辩护。他说:朱元晦在南康,已得太严之声。元晦之政,亦诚有病,然恐不能泛然以严病之。使罚当其罪,刑故无小,遽可以严非之乎?某尝谓不论理之是非,事之当否,而泛然为宽严之论者,乃后世学术议论无根之弊。
  道之不明,政之不理,由此其故也。④淳熙八年(1181)二月,陆九渊请朱子为其兄长陆九龄作墓志铭,朱子则邀请陆九渊至白鹿洞书院讲论《论语》“君子喻于义”一章,并为陆九渊所作讲义刻石作跋云:淳熙辛丑春二月,陆兄子静来自金陵,……十日丁亥,熹率寮友诸生与俱至于白鹿书堂,请得一言,以警学者,子静既不鄙而惠许之,至其所以发明敷畅,则又恳到明白,而皆有以切中学者隐微深锢之病,盖听者莫不竦然动心焉。熹犹惧其久而或忘之也,复请子静笔之于简而受藏之。凡我同志,于此反身而深察之,则庶乎其可以不迷于入德之方矣。①朱子后来将陆九渊在白鹿洞讲学的情况告知吕祖谦,认为“子静近日讲论比旧亦不同,但终有未尽合处。幸其却好商量,亦彼此有益也”②。
  此后,朱陆二人书信往来不断,论学之外,间及政事。对陆九渊在荆门的政事,朱子有“政教并流,士民化服”③的褒语。陆九渊去世后,朱子闻丧讯率门人往寺中设位哭之,对其门人说:“可惜死了告子!”④对这位能时常与之展开学术论辩的朋友的去世感到惋惜。
  陆九龄(1132—1180),字子寿,号复斋,抚州金溪(今浙江省金溪县)人。乾道进士,历官兴国军教授。与其弟陆九渊相为师友,和而不同,学者称为“二陆”。
  鹅湖之会后,陆九龄与朱子又有过淳熙六年(1179)三月铅山观音寺之会。此后不久,其学术观点完全转向朱子(第四章《论道》),故朱子将其视为志同道合的“吾党”。陆九龄染病在床,朱子派人前往送药问候。后不幸逝世,朱子不仅为其书祭文,还请好友吕祖谦为之撰写墓志铭。祭文云:自是以还,道合志同。何风流而云散,乃一西而一东。盖旷岁以索居,仅尺书之两通。期仗屦之肯顾,或慰满乎予衷。……曾往使之未返,何来音之不祥。惊失声而陨涕,沾予袂以淋浪。⑤郑伯熊(1124—1181),字景望,温州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历官著作佐郎、吏部员外郎、国子司业、宗正少卿,以直龙图阁出知宁国府,移知建宁府,卒于任上。
  郑伯熊私淑永嘉名儒周行己。其家乡永嘉乃秦桧寓里,后学为其所愚,不讲伊洛之学者甚多。伯熊与其弟郑伯英并起,“推性命微眇,酌今古要会”①,成为永嘉学派的始创者。陈傅良、叶适、陈亮、蔡幼学等名流均出其门下。
  乾道五年(1169)五月,郑伯熊任福建路常平提举,因其时提举司设司建宁(治今福建省建瓯市),因得以与朱子见面,谈论政事和论学。朱子对其印象颇佳,有“新仓使郑景望甚贤,或可告语耳”②的评价,受朱子委托,郑伯熊在建宁府为之刊行《程氏遗书》《二程文集》《经说》诸书,被后人誉为“首雕程氏书于闽中”。③朱子又与之书信往来讨论尧舜之世的刑法,后将此书信整理成《舜典象刑说》一文。
  淳熙七年(1180),郑伯熊又官建宁知府,时朱子在南康任上。次年,听到郑伯熊得病的消息,朱子疾赴建宁探视。在写给吕祖谦的书信中,提到此事云:“郑守时已久病,应接甚费力,又放不下。觉其精力凋耗……劝其力请引去,渠甚以为然,未及用而已不起矣。”④石〓(1128—1182),字子重,号克斋,绍兴府新昌(今浙江省新昌县)人,出生于台州临海(今浙江省临海市)。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历官桂阳主簿、同安县丞、尤溪知县、南康知军等。《宋元学案·晦翁学案》列为朱子讲友,并录车若水评价云:“克斋石公,所谓大人为己之学,深造而自得者也。”⑤石〓与朱子的友情,约始于乾道二年(1166)石〓官同安县丞时。因他与朱子弟子许升是好朋友,而许升此时因从学于朱子而往返建阳与同安两地。乾道七年(1171),石〓官尤溪知县。本年十一月,朱子因奔舅丧而赴尤溪,而得以与石〓相聚论学。石〓为之重修了其父故居韦斋,作《韦斋记铭跋》,并刻之于石。①朱子作有《石子重兄示诗留别次韵为谢三首》。次年,为之作《克斋记》。乾道九年(1173)十月,尤溪修县学成,应石〓之邀,朱子为之撰《南剑州尤溪县学记》《南剑州尤溪县学明伦堂铭》。
  淳熙九年(1182)六月,石〓逝世后,朱子为之撰《知南康军石君墓志铭》,称其为“吾友石君”②,对其人品、为政、为学均有较高评价。
  石〓编纂的《中庸集解》一书,成书于乾道九年(1173)九月,共集录周、张、二程及弟子凡十家之说,由朱子为之作序。朱子称赞此书“采掇无遗,条理不紊,分章虽因众说,然去取之间,不失其当。其谨密详审,盖有得乎行远自迩、升高自卑之意”③。据束景南考证,石〓此书,朱子多所助订,其见解“乃采朱熹之说。后朱熹删石〓《中庸集解》之繁而为《中庸辑略》一书,归为己作,而不以为擅改剽窃者,即因此故也”④。
  汪应辰(1119—1176),字圣锡,信州玉山(今江西省玉山县)人。绍兴五年(1135)状元。历任镇东军签判,秘书省正字,因忤逆秦桧而奉祠家居。其后历官州县十七年。秦桧死后,始还朝,官至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并侍读。在朝正直敢言,屡革弊政。
  汪应辰在辈分上,是朱子的从表叔;在日常交往中,则情若挚友。对朱子的学问和才华,汪应辰甚为赞赏,生平曾多次荐举过朱子。一是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九月,汪任福建安抚使、福州知州,经武夷与朱子相见,赞其“问学材识足为远器”⑤,即向吏部侍郎陈俊卿荐举。二是在隆兴元年(1163)七月,汪应辰在离福州任入朝之前,向朝廷荐举朱子以自代。①文称“左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朱熹,志尚宏远,学识纯正。不守章句,而以自得为本;不事华藻,而以躬行为用”②。三是乾道三年(1167)初,又向时任宰相的陈俊卿荐举了朱子。③咨询政事,也是汪、朱交往的重要内容。隆兴年间,汪应辰多次召朱子至福州,与其交换对北伐的意见,征询闽中食盐官榷的实施。朱子批评了议和之说,同时提出了“宁可作穷知州,不可与民争利”④的主张。乾道元年(1165),汪应辰官四川制置使,仍来信向朱子征求四川屯田的意见,朱子作了《与汪帅论屯田事》以应之。文中提出了“此最当今边防之急务,而申军律、练士卒、备器械抑又次之,皆不可不先事预谋”⑤。
  在学术上,汪应辰师承于张九成和吕本中。清人全祖望认为张九成和吕本中“并佞佛,而玉山(指汪应辰——编者注)粹然一出于正,斯其为干蛊之弟子也”⑥。其实,汪应辰“干蛊”能力的增强而未受其师佞佛的影响,则是和朱子与之反复论辩儒释之学有关。朱子与汪应辰的交往中,论政之外,就是论学,而辨儒释之异,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除了见之于《朱文公文集》卷三十《答汪应辰》诸书外,成书于乾道二年(1166)的《杂学辨》,因其中涉及对张九成《中庸解》的驳正,故对汪应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汪、朱二人的交往,比较重要的事件还有,李侗逝世后,朱子请汪应辰为之撰墓志铭。乾道元年(1165),汪应辰请朱子编订张载《横渠集》。此后,朱子先后撰成《西铭解》《太极图说解》《祭仪》诸书,曾广泛征求其友人的意见,汪应辰就是其中之一。

附注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五《张敬夫画像赞》,《朱子全书》第20册,第4003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四《答吕伯恭》,《朱子全书》第21册,第1494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四《答吕伯恭》,《朱子全书》第21册,第1505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别集》卷三《书·刘子澄》,《朱子全书》第25册,第4889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五《吕伯恭画象赞》,《朱子全书》第24册,第4004页。 ③〔宋〕杨万里撰,辛更儒笺校:《杨万里集笺校》卷一〇二《祭朱侍讲文》,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852页。 ④〔宋〕杨万里撰,辛更儒笺校:《杨万里集笺校》卷一一三《淳熙荐士录》,第4301页。 ⑤〔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九《答廖季硕》,《朱子全书》第22册,第2285页。 ⑥〔宋〕杨万里撰,辛更儒笺校:《杨万里集笺校》卷六十二《旱暵应诏上疏》,第2676页。 ①〔宋〕杨万里撰,辛更儒笺校:《杨万里集笺校》卷一〇二《祭朱侍讲文》,第3852—3853页。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朱子十七·训门人八》,第2915页。 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论文下》,第3334页。 ④〔宋〕杨万里撰,辛更儒笺校:《杨万里集笺校》卷一〇二《祭朱侍讲文》,第3853页。 ①〔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卷二十七《和靖学案》,第1017页。 ②〔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三,第3049页。 ③〔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二《送朱元晦》,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3页。 ④〔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方舆胜览》卷十一《福建路·建宁府》,第191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答陈同甫》,《朱子全书》第21册,第1579页。 ②〔宋〕陈亮:《陈亮集(增订本)》卷二十八《又癸卯秋书》,第336页。 ③〔宋〕陈亮:《陈亮集(增订本)》卷三十一《祭朱寿之文》,第419页。 ④〔宋〕陈亮:《陈亮集(增订本)》卷十《朱晦庵画像赞》,第114页。 ①〔宋〕韩淲:《涧泉集》卷十二《送陈同甫丈赴省》,宋集珍本丛刊本。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七《朱子四·内任》,第2676页。 ③〔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十六《与王枢使札子》,《朱子全书》第21册,第1154页。 ④〔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第494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一《跋金溪陆主簿白鹿洞书堂讲义后》,《朱子全书》第24册,第3852—3853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四《答吕伯恭》,《朱子全书》第21册,第1514页。 ③〔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第511页。 ④〔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四《陆氏》,第2979页。 ⑤〔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七《祭陆子寿教授文》,《朱子全书》第24册,第4078页。 ①〔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卷三十二《周许诸儒学案》,第1153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答何叔京》,《朱子全书》第22册,第1828页。 ③〔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卷三十二《周许诸儒学案》,第1153页。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四《答吕伯恭》,《朱子全书》第21册,第1516页。 ⑤〔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卷四十九《晦翁学案下》,第1588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八《名堂室记》,《朱子全书》第24册,第3731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二《知南康军石君墓志铭》,《朱子全书》第25册,第4241页。 ③〔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中庸集解序》,《朱子全书》第24册,第3640页。 ④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第496—497页。 ⑤〔宋〕汪应辰:《文定集》卷十四《与吏部陈侍郎》,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三百八十七《汪应辰传》,第11879页。 ②〔宋〕汪应辰:《文定集》卷六《除敷文阁待制举朱熹自代状》,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汪应辰:《文定集》卷十五《与陈枢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汪应辰:《文定集》卷十六《上陈丞相》,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十四《与汪帅论屯田事》,《朱子全书》第21册,第1088页。 ⑥〔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卷四十六《玉山学案》,第1452页。 ①〔宋〕傅自得:《韦斋集序》,〔宋〕朱松:《韦斋集》,《朱子全书外编》第3册,卷首。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十五《与建宁诸司论赈济札子》,《朱子全书》第21册,第1117—1119页。 ③〔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七《祭陈休斋文》,《朱子全书》第24册,第4082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七《祭陈休斋文》,《朱子全书》第24册,第4082页。 ①〔宋〕李心传:《道命录》卷六《林栗劾晦庵先生奏状》,第51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四上《答刘晦伯》,《朱子全书》第25册,第4726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三百九十七《薛叔似传》,第12092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卷三百九十三《林大中传》,第12013页。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三百九十三《林大中传》,第12014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三百九十七《刘光祖传》,第12100—12101页。 ②〔宋〕叶适:《水心文集》卷十八《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叶适集》,刘公纯、王孝鱼、李哲夫点校,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60页。 ①〔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卷三十六《谢朱元晦寄纸被(其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0页。 ②〔宋〕陆游:《渭南文集》卷三十六《方伯谟墓志铭》,《陆放翁全集》,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224页。 ③〔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十四《答巩仲至》,《朱子全书》第23册,第3108页。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六《答徐载叔》,《朱子全书》第23册,第2649页。 ⑤〔宋〕陆游:《渭南文集》卷四十一《祭朱元晦侍讲文》,《陆放翁全集》,第257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六《答黄商伯》,《朱子全书》第25册,第4962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卷四百一《辛弃疾传》,第12164页。 ③〔宋〕韩淲:《涧泉集》卷二《访南岩一滴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十《答杜叔高》,《朱子全书》第23册,第2879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五《答辛幼安启》,《朱子全书》第24册,第4025页。 ②〔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二《本朝六·中兴至今日人物下》,第3180页。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四百一《辛弃疾传》,第12165——12166页。 ④〔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一《跋通鉴纪事本末》,《朱子全书》第24册,第3827页。 ①诗载〔清〕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清道光己丑(1829)极峰罗良嵩尺木轩刊本。 ①〔宋〕尤袤:《梁溪遗稿》卷一《送朱晦庵南归》,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②〔元〕脱脱等:《宋史》卷三百八十九《尤袤传》,第11924页。 ①〔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一《答黄直卿》,《朱子全书》第25册,第4645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七《祭郑自明文》,《朱子全书》第24册,第4076—4077页。 ①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第542页。 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次吕季克东堂九咏·野塘小隐》,《朱子全书》第20册,第504页。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子文化大典介绍了朱子生平,包括家世、从学、讲学、论道、政绩等内容。 朱子文化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关于构建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的理论学说。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为构建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建立社会道德秩序和普遍价值体系提供历史根据,这就是儒家的“道统”。二者共同构成了朱子文化的所有内容,涵括了儒家的哲学及其历史文化观。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
张栻
相关人物
吕祖谦
相关人物
杨万里
相关人物
韩元吉
相关人物
陈亮
相关人物
陆九渊
相关人物
陆九龄
相关人物
郑伯熊
相关人物
汪应辰
相关人物